《秒速5釐米》,不同時間地點心情看有不同的感受,各種新的體會
當時懵懵懂懂完全看不懂,再後來重溫了不知多少周目,在不同時間地點心情看這部動漫都有不同的感受,各種新的體會,我想這是新海誠帶給我的驚喜。他們的結局我想是最好的了,年少的歡喜,經歷了長達十三年,彼此最好的記憶留在了分離的那天,那就不要再遇見打擾了,就讓最珍貴的感情,留在心裡的某一處吧!至少再次回想起來,都是最溫暖的時光。
貴樹最終確實明顯放下了情感包袱,至於是否有其他方面的升華,確實值得商榷。同樣的,我覺得花苗並沒有真正放下貴樹,第二部火箭升空的剎那間,花苗內心獨白她覺得她理解了貴樹,貴樹就像那顆火箭一樣始終朝著一個人義無反顧的前進,而自己不可能參與到貴樹的人生中。但是貴樹真的是這樣嗎,看完三部,我覺得貴樹多的是對過去的緬懷,有刻奇和自我感動的成分在裡面,第三部結束笑著轉身飛奔也標誌著貴樹徹底放下了。
細細分析下,真心覺得最後如果貴樹和花苗能修成正果符合兩人的情感變化歷程,同時也符合一些確實有過類似經歷的身邊人的事實呈現。少年事少年人早已經淡化成一種幻影,而不是加深,而且這種幻影會被豐富和加工成一種理想,成為內心深處柔軟的美好。找她,變相地會去求證這種美好理想。有閱歷的人是不會幹這事的,這種事的結果基本上是跟想的不一樣。這麼多年,物是人非,還是把理想保存好,不要敲碎它。
遺憾就遺憾吧,人生就是有這麼無奈。遠野貴樹的終點應該是澄田花苗。隨著雪夜一別,貴樹自己都沒有注意到他貫穿中學始終在懷念的其實是想像中的筱原明裡,他對曾經的許多進行復盤,同時不停的給自己很多暗示,在糾結中對明裡的感情似乎完成了升華。整個中學期間,他不知道花苗喜歡他嗎?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那他喜歡花苗嗎,我想有經歷代入的人多數會同意是喜歡的,可又似乎不那麼喜歡,那多半還是明裡的烙印讓貴樹刻意的去保持距離。
回到第三部,水野其實是徹底的悲劇角色,大都市成年人快餐式的戀愛不可能讓貴樹有著初戀般的義無反顧,而三部劇中的貴樹內心其實始終是很掙扎的,他根本沒有在水野身上花費什麼心思,一切按部就班的就像在下副本。在對待貴樹上,水野其實有些像花苗,但她的付出大於她的回報,臆斷的講,她的付出也沒有花苗那樣純粹。回到第三部影片結束,貴樹在火車通過後並沒有看到駐足的明裡,隨即笑著向前跑起來。
這才是標誌著一個時期的結束,標誌著在雪夜廢棄倉庫與戀人相依的少年真正放下了心結。看了很多遍秒五,每一遍都有不同感受,最近這次反倒不壓抑了,覺得很開心,為貴樹感到開心,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到這裡如果我是主人公,我一定會義無反顧的去找澄田花苗,雖然偉大的作品多是悲劇,但我卻更希望看到正劇式的結尾——確乎有缺憾,但卻美滿,同時高度契合人物不停變化發展的心路歷程。
技術上講,那個地點和視野下的景物本身也不是多麼雄偉或瑰麗。還是有人有愛有故事(還有櫻花。。請問您實地考察時是沒開花還是那樹不是櫻花樹?手動大哭)的原因才讓這樣的平凡地點有了意義的。不然也就是個狹小老舊的鐵道口罷了。我13歲的時候就因為想不明白自己和暗戀的女孩的事情常到父母工作的廠區(面積很大,比較原生態)的最北邊一個農家大棚旁庫房頂上去看更北邊的平原和天空中的月亮、呼吸冰冷的空氣,在我的故事發生前我從來都「看不起」那個地方。之後那裡被封掉建辦公樓還覺得十分可惜這樣寬廣的景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