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荔灣區西村街悅匯城,在緊張的倒計時和音樂聲中,保潔知識搶答、嬰兒護理實操……24名家政從業人員秀出看家本領,荔灣區「南粵家政」技能大比武暨專場招聘活動正在舉行。據悉,此次參賽人員來自於入駐荔灣區22條街「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的7家家政企業、行業組織及培訓機構。
現場:比拼婦嬰護理、家庭保潔,個個能文能武
現場,技能比武開設「婦嬰護理」「家庭保潔」2個項目,以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或職業技能合格證書課程標準規定的應具備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為比武內容,適當增加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新技能的相關內容,分理論和實際操作分別進行考核,其中理論佔比30%、實際操作佔比70%。最終,比賽評選出「婦嬰護理組」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家庭保潔組」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
「婦嬰護理組」參賽選手、來自廣州市荔灣區藝鴻職業培訓學校的朱麗紅從事婦嬰護理12年,現在是一位技能培訓學校的老師,她感受到,家政服務行業越來越受政府和公眾的重視。「『南粵家政』項目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和免費技能培訓的機會,比如婦嬰護理、廣府點心、保潔、居家養老照顧和評估等。」朱麗紅說,家政服務行業正在年輕化,還有學前教育等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加入。
活動現場同步設攤展示荔灣區家政企業服務項目,並開展「南粵家政」專場招聘活動。進駐荔灣區22條街「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的14家家政企業全部參加,現場招賢納才,提供58個工種共240個就業崗位,且平均月薪給到7000元以上。
數據:全區已開展「南粵家政」技能培訓457人次 線上培訓1590人次
荔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柯利城介紹,「南粵家政」「粵菜師傅」「廣東技工」三項工程培訓被納入荔灣區民生實事,由區人社部門牽頭各街道推進技能培訓工作,區財政投入90萬元民生資金用於「南粵家政」等特色培訓。他告訴記者,實施「南粵家政」工程以來,荔灣區重點圍繞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示範點建設,致力打造東漖街和西村街示範點,並實現22條街道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全覆蓋。
其中,東漖街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引入廣州市家政服務「領跑企業」,推動家政標準制定、技能培訓、職業評價、促進就業、品牌創建,打通家政服務整個產業鏈條,提供培訓、就業諮詢和兜底公益等服務,受益人次達1000多人次。西村街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建設按「黨委引導,政府搭建平臺,企業進駐,社區志願補充,街道監督」的工作思路,打造「醫療+養老+家政+志願服務」全方位家政服務超市模式,構建15分鐘優質家政服務圈。
據悉,為鼓勵勞動者在家政服務行業就業創業,促進家政培訓機構發展,荔灣區審批了廣州市馨敏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有限公司、廣州市荔灣區藝鴻職業培訓學校等家政培訓機構,引導培訓機構大力推進婦嬰護理、家庭保潔等家政服務項目培訓,並暢通「培訓+就業」通道,構建集「技能培訓+操作實訓+技能鑑定+就業服務」的一體化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全區已開展「南粵家政」技能培訓457人次,組織家政等企業職工開展適崗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性技能培訓)34011人次。
在受眾面更廣的線上,荔灣區全面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據悉,荔灣區搭建了「線上技能提升培訓平臺」,開展免費家政培訓課程,創新「政府平臺+企業內容」培訓模式,並結合「粵菜師傅」工程,在家政服務人員中開展粵菜廚技培訓。截至目前,全區已開展「粵菜師傅」線上培訓1159人次,「南粵家政」線上培訓1590人次,由區民生實事專項資金予以補貼。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多 通訊員 荔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廖雪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廖雪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