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一份《江南都市報》是全家人不可或缺精神食糧

2021-01-10 江南都市報

文/謝立志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章娜

  「就像每天早上吃早餐一樣,《江南都市報》就是我們清晨的精神食糧!」「作為90後,從小讀《江南都市報》太有趣了,我還有一本剪報本!」……本報啟動26名不同年代出生的「讀者形象大使」徵集活動以來,獲得眾多「忠實粉絲」的告白,一個人的故事,代表著一份濃濃的江南情。與江南都市報26年發展同行的忠實讀者們,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喜愛我們這張報紙。在一年一度的發行季,我們將選出26名不同年代的「形象大使」,免費贈送2021年全年報刊及驚喜禮包。「讀者形象大使」徵集活動報名已經掀起一波高潮,歡迎大家繼續報名,分享你們的故事和喜愛之情,讓更多的人感受這份紙墨情懷。

  ●「《江南都市報》是全家人的精神食糧」

  「《江南都市報》這份報紙對我來說,大概就是像每天吃早餐一樣,必不可少吧!」江西匹克智慧財產權公司負責人田輝說,全家都是江南都市報的忠實粉絲。田輝說,每天早晨下樓買早點,與早點一起帶上樓的還有一份《江南都市報》,這正是每日清晨不可或缺的一份精神食糧。

  這份報紙陪伴田輝十多年的時光,全家人都愛讀報,尤其是在南昌市第三醫院上班的愛人付尼亞。付尼亞說,一直覺得《江南都市報》與同城媒體相比,信息量最大,而且完全能把握老百姓最喜歡看的內容。「我記得很多年前,南昌下大雨,看到都市報的記者在最前方,給我們帶來及時的新聞資訊,覺得你們用自己的勞苦為讀者提供一篇篇鮮活的新聞報導,實在太不容易了!」付尼亞說。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田輝一家人也通過江南都市報全媒體平臺了解更多及時的新聞資訊。「一張報紙,通過互動的活動,拉近與讀者的距離,真正走進了讀者心裡,我們參加過江南都市報組織的攀登江南第一高峰的活動。」田輝說。

  ●收穫不同年代讀者的深情告白

  自10月12日,本報啟動了「讀者形象大使」徵集活動以來,在江南都市報全媒體平臺掀起了報名熱潮,無論是我們的新聞熱線,還是新媒體平臺留言,我們收穫了不同年代讀者的告白。

  在我們的微信平臺留言中,有一名1994年出生的「有緣人」,與江南都市報同歲的小李稱,自己在小學時,剛剛能認全報紙上的字,她就開始讀《江南都市報》了,後來她還把報紙上的一些生活小妙招和家常菜做法剪下來,貼在筆記本上,這份報紙陪伴了她的成長。「大學畢業之後,我去廣州工作,不能每天看報紙,但是老爸也是忠實讀者,他每天都看《江南都市報》,而我也只能過年或者休假回家的時候翻閱報紙了。」小李說,儘管如此,《江南都市報》仍是她的一段重要回憶,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她也會懷念泡上一杯茶、翻閱品讀《江南都市報》的愜意。

  今年88歲高齡的萬先生,堅持讀報20多年,已剪輯了十幾本《江南都市報》讀報,他說讀報讓他收穫了知識,也獲知了我們城市的發展動態,這是對生活最好品鑑。

  尋找「讀者形象大使」報名火熱持續中

  你們的厚愛,我們用真心回報!江南都市報全媒體平臺,在全省尋找不同年代出生的優秀「讀報(剪報、收藏)人」,當「讀者形象大使」。不論是新老讀者,只要你有收集或剪貼本報,以及其他與《江南都市報》之間的好故事,請你面對面講述,你或許就是要尋找的人,你就可能成為本報「讀者形象大使」。本活動還在持續進行當中。我們等候你的參與!

  參與條件及報名方式

  1.參與條件:①訂閱了2020年度《江南都市報》的讀者(以當年的訂報收據為依據);②剪輯(收藏)《江南都市報》一年以上(以實物為依據),或與《江南都市報》有特殊的故事。

  2.徵集時間:即日起至12月31日截止。

  3.報名方式(二選一):①撥打本報新聞熱線:0791—86849110。②通過江南都市報官方微信(微信號:jndsb123)後臺留言報名。

  4.評選時間:2021年1月,評選組根據每位符合條件報名人員綜合情況,評選出優秀「讀報(剪報、收藏)人」,並從中產生不同年代出生的「讀者形象大使」。

相關焦點

  • 邊立斌||日記,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日記,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 讀書,是一個人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每天都登錄喜馬拉雅FM,聽自己喜愛的,過去想看沒有來得及看的書,是我現在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絕不是退休人員的專屬,年輕的朋友抽時間聽聽書,也是行萬裡路。讀書,是一個人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不讀則罷,讀上習慣,樂在其中。
  • 湖工大返校畢業生拿走禮物,留下「精神食糧」
    楚天都市報6月23日訊(記者向一帆 通訊員陳凌)6月23日是湖北工業大學本科畢業生返校的日子,返校畢業生們不僅收到了讓他們驚喜的畢業大禮包,也為學弟學妹們留下一份「精神食糧」,傳接自己的好運。「今天我一個人就捐了8本書,希望學弟學妹們能領會到我們的心意,珍惜我們留下的『精神食糧』」李申豪說,捐贈的資料書是他大學期間最珍貴的東西,他希望這些書能幫助到學校學弟學妹。
  • 精神食糧文化盛宴
    精神食糧文化盛宴陽信縣第三實驗小學楊國芹在浙大培訓期間,一共聽過八位專家的報告,每天我們提前十幾分鐘來到教室,但每天我們到教室時,將要上課的專家早已打開課件,等待著我們的到來。每節課1.5小時,中途從不休息,整個上課的過程中,教授們個個都是神採飛揚,飽含熱情和真誠,理論與鮮活的案例相結合,竭力讓每一分鐘都有價值,沒有一絲一毫的應付。
  • 愛是最好的精神食糧
    愛是最好的精神食糧。只有愛,才是人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最大依靠。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說過「通常情況下,從來不能從別人的愛那裡得到滿足是普通人能夠做得最正確的事情」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句話其實很棒,在人類的生活中,愛情的潛力可與原子能媲美。每天都有愛出現,每天的愛都能創造著奇蹟,對於女性來說,如果你真的愛你的丈夫,你就能夠為了他的成功或者是能夠能他幸福,就會竭盡所能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 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武漢文藝界座談六中全會精神為武漢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本報訊(記者胡孫華)武漢市文化藝術界聯合會昨日舉辦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座談會,作家、戲劇家、表演家、音樂家、畫家們紛紛表示,應該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又一個春天裡大顯身手,為武漢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 有時候,你需要一點精神食糧來幫你度過難關
    在你還沒有遇到人生難事之前,你可能沒有那麼強大的內心去面對,每天被那些事情困擾著,被痛苦的回憶折磨著,你以為過一段時間就會沒事了,你以為你可以扛過去。可是一段時間之後,你發現你還是忘不了過去,或者解決不了當下的問題,甚至遇到的困難更多,當你只有靠自己的時候,你必須去尋找、去發現、去創造一些精神食糧。
  • 愛情是女生最好的精神食糧
    大家都說愛是最好的精神食糧,只有愛,才是人們在這個世上生存的最大依靠,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愛情的潛力其實是可以和原子能媲美的,每天都有愛出現,而且每天都有奇蹟出現,如果你真的愛你的丈夫,就能為了他的成功或者是讓她幸福心甘情願的竭盡所能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因此,如果自己的丈夫是否能夠成功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可以取決自己去丈夫的愛,夫妻之間的愛情對兒女的幸福也是有很大影響的,美國的家庭關係協會會長,說過如果我們這裡完全不談孩子的事情
  • Food for thought是精神食糧的意思?這個誤會大了!
    「物質食糧」指的是類似於麵包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而「精神食糧」指的是書籍給予精神的食糧,這些食糧會使我們更加聰明,能讓我們保持一顆快樂的心。但值得一提的是,英文中精神食糧可不是Food for thought 哦!具體該如何表達,來看今天的分享吧!
  • 現代人靠什麼補充精神食糧?
    那麼,現代人靠什麼補充精神食糧?老話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不是這句話過時了?不久前俞敏洪說:「一群不讀書的人在教人讀書……」其實,這句話是針對教師界說的,映襯出了老師們的境況。誠然,很多教師也很不容易,收不不高也十分的辛苦,開班補課創收被制止,外界的高收入,光怪陸離的生活也在時時誘惑著。
  • 意象中的江南文化精神
    ◆ 張立行  江南特有的人文地理、社會結構及文化傳統,在歷史上鑄造了中華文化在江南的繁榮和輝煌。
  •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提供更好精神食糧
    【代表委員手記】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我們應該既注重內容生產,也注重經營推廣,在內容、渠道、平臺幾個方面做組織者和領跑者。這些年來,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
  • 「老媽口頭禪」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老媽口頭禪」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今年平日在家裡,我們總是嫌老媽太囉嗦,這也說那也說;如今人在旅途,卻異常思念家裡的溫暖,而老媽的每一句口頭禪,儘管我們聽的時候可能並不上心,但早已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我們的行為與思考,並成為我們的精神食糧。  父母對子女的愛,無論從哪個層面來解釋,似乎都是理所當然的;如果這成立的話,子女對父母的愛的反饋,也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在母親節到來時,我們肯定要記得老媽的好,但也要塑造自己的好。
  • 六一兒童節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父母的陪伴和精神食糧
    而是父母的陪伴,和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食糧!對於孩子,用心的陪伴大過於一切禮物!精神食糧比物質的意義更深遠!更能讓孩子體會兒童節的意義!這裡就能一目了然的了解到,六一給孩子的禮物不僅僅是物質的,也有精神上以及現實中的。這個社會中,因為父母缺失的陪伴和缺少的教育,造成了多少悲劇和孩子不幸的人生!這一點小編深有體會!曾經也像那些家長一樣,為了賺錢,為了生存!把小小的孩子寄養在老家!總以為用買來的禮物和好吃的,以及適當的遊玩,能彌補陪伴!但事實告訴小編,這種選擇是錯誤的!不及時糾正,就會耽誤孩子一生!
  • 遊戲是資訊時代重要的精神食糧!
    遊戲是資訊時代重要的精神食糧!資訊時代最大的特徵,就是快!表現在各個領域都是工業時代幾倍的速度。資訊時代有更高的溝通效率,有更快的出行速度,有更快的創新速度,有更高效的愛情模式!在如此快的生活節奏下,人們需要什麼來調劑自己的敏感神經呢?答案是遊戲!
  • 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文化惠民這五年】  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文化精品下鄉惠民述評光明日報記者 郭超  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  十八大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紮根生活、紮根人民、潛心創作,以實際行動為人民獻上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 高校「精神食糧」的正確打開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載了國之棟梁茁壯成長所需的「精神食糧」,指引著未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向,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道路上的路標和燈塔,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吃好主食,奏響主旋律。青年學生求知路上免不了飢腸轆轆,如何補充尤為關鍵。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人應當善於鑑別哪些物品食用有益」。
  • 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要保障充足的精神食糧供給,首先就要廣「播種」,大力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既把文化資源直接送到群眾家門口,又把文化「種下來」。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特點和需求,提供「定製式」文化產品,讓其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紮根群眾心中,真正產生效益。
  • 精神食糧更豐富
    新疆新聞在線網9月25日消息(記者姚冶、董智勇、劉強):精神食糧更豐富。我叫狄娜,是一名文藝愛好者。近幾年來,烏魯木齊市各種文藝表演、文化展覽、文化活動層出不窮。
  • 莊羽談郭敬明等道歉:非自發,抄襲剽竊是精神食糧的假冒偽劣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莊羽談郭敬明等道歉:非自發,抄襲剽竊是精神食糧的假冒偽劣[編者按]為抄襲道歉,就是向原創致敬。2020年的最後一天,作家莊羽收到了來自郭敬明的一份遲到15年的道歉,《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圈裡圈外》侵犯著作權案終圓滿畫上句號。「時隔15年,收到郭敬明的道歉,如郭敬明先生所說,這的確是一份遲來的歉意,我接受郭敬明先生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