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何時開始走下坡路?絕非1942年中途島戰役的失利

2020-12-17 東北行營

還有一個類似的問題,即東線德軍喪失戰略主動權開始「走下坡路」到底是哪場戰役?選項當然只有史達林格勒會戰和庫爾斯克會戰兩個,但是標準答案卻是後者。千萬不要被什麼「二戰轉折點」的結語給蒙了,所謂的轉折點只是法西斯軸心國軍隊失去了可能到手的勝利,但不代表他們開始走向失敗。

換句話說,史達林格勒會戰只是中止了德軍戰略進攻的勢頭,雙方進入了實力不相上下的對峙期,而庫爾斯克會戰的失敗才是德軍「走下坡路」的開始,從此一路被蘇軍追著屁股打擊,一直追到老窩柏林,期間再也不能翻身。同樣,在太平洋戰爭中,儘管日軍在中途島戰役損失慘重,但是日本陸海軍還有能力跟美軍抗衡,在兵力兵器上仍然略有優勢。

在中途島戰役中,日本聯合艦隊損失了四艘大型航母,但是其水面艦艇編隊以及準備登島的陸軍部隊損失輕微,而美軍在損失「約克城號」後也暫時只剩下兩艘大型航母。由於大型航母建造周期較長,以及「地獄貓」等新機型還沒有列裝,美軍尚無能力進行大規模反攻,所以中途島戰役也只是終結了日本人的進攻勢頭,卻未能從根本上改變戰爭局勢。

真正讓日本人「走下坡路」以及最終絕難翻身的,還得說是「瓜島戰役」,全稱是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方面稱為瞭望者行動。這場戰役從1942年的8月開打(中途島戰役之後兩個月),一直持續到1943年2月才結束,堪稱「跨年大戰」。本來它只是一次美軍的小規模登陸行動,結果由於雙方互不相讓逐次增兵,終於演化成為一次陸海空全面大決戰。

瓜島戰役的起因,是尼米茲(美軍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和麥克阿瑟(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達成共識,他們都認為扭轉戰局的關鍵就是儘快奪取日軍的海空核心基地拉包爾。因為日本人仍然在企圖進逼澳大利亞,這也說明中途島戰役並未完全遏制日軍的進攻勢頭,而拉包爾已經成為日軍在西南太平洋的重要前進基地,日軍一部甚至前出到了瓜島,距離澳洲大陸越來越近。

在實施反攻的具體戰術上,麥克阿瑟主張直接登陸俾斯麥群島一舉攻佔拉包爾港,尼米茲則認為日軍在拉包爾擁有700架作戰飛機,聯合艦隊也有四艘大型航母可以隨時進行支援,而美國海軍當時在太平洋上只剩三艘大型航母,貿然進攻拉包爾容易吃虧。所以尼米茲主張先在索羅門群島登陸,佔領島嶼後建立機場和前進基地,然後在航空兵支援下逐步推進再奪取拉包爾。

最終尼米茲的方案得到參聯會的支持而勝出,於是美軍決定首先攻佔索羅門群島的第一和第二大島:圖拉吉島和瓜達爾卡納爾島,因為日本人居然已經在瓜島上修建了機場,正好拿來一用。並且兩個島上日軍數量都不多,比如瓜島上只有一個中隊240人的戰鬥部隊和2700多名工兵,攏共不超過3000人的武裝力量。

1942年8月7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以及加強的第2師一部共18000餘人,在海空軍的掩護下開始奪島,其中主力兩個團負責攻取瓜島,另外一個加強團攻取圖拉吉島,這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第一次實施大規模兩棲登陸。進攻瓜島的行動較為順利,而在圖拉吉島遭遇日軍的頑強抵抗,畢竟美軍實力佔絕對優勢,因此戰至次日黃昏,美軍基本控制了這兩座島嶼。

日本人隨即調動陸海軍力量進行反撲,然後美軍也只好增加兵力投放,從而演化成為長達半年的大規模會戰,期間僅大的海戰就進行了五次,島上的陸軍對戰也此起彼伏。在整場瓜島戰役中,美國海軍陸戰隊先後有6萬餘人投入作戰,傷亡15000餘人,而日本陸軍第17軍前後出動兵力32000餘人,僅陣亡就高達16000餘人(有不少是病死和餓死的),加上海軍的死鬼總數突破了19000人。

在幾個月的長時間海空慘烈戰中,日本人還損失了大小軍艦24艘、運輸船16艘、以及892架作戰飛機,另有1200名飛行員死亡。聯合艦隊的水面力量和海航力量遭遇重大損失,其中大型軍艦、作戰飛機和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的損失,更是日軍後面難以短時間彌補的,至瓜島戰役結束時,日本海軍在艦艇和飛機數量上的優勢不復存在。

並且在瓜島戰役之前,日本南方軍的陸軍部隊從未遭遇重大失敗,而瓜島戰役直接把精銳的第2師團等部給打殘了,為了堵塞由此造成的兵力漏洞,日軍大本營不得不從關東軍、本土調動陸軍師團增援太平洋戰場。瓜島戰役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著整個亞洲戰場的局勢,連侵華日軍準備進攻川陝的「五號計劃」都被放棄了,因為太平洋戰場更急缺物資、油料和兵員。

結論應該是這樣的:中途島戰役日軍的失敗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日軍的進攻第一次遭遇大的挫敗,但仍然保持著一定的戰略主動權。而瓜島戰役的失敗,標誌著日軍徹底喪失戰略主動權,陸海空三方面的軍事實力遭到極為嚴重的削弱,不得不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這才是真正走下坡路的開始。

從此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轉攻為守,由於實力不濟,只能處處設防,導致步步被動,直至最終戰敗。

相關焦點

  • 零式的覆滅:中途島戰役,美軍以少勝多,成功反殺日軍!
    戰爭初期,日軍僅有300家零式戰機,其中250架投入了太平洋戰場,就憑藉這區區250架零式,日軍在開戰後幾個月內,把盟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戰鬥機部隊消滅了2/3,給盟軍飛行部隊帶來了空前的災難,當時盟軍飛行員起飛迎擊零式時,無論飛行員還是指揮官都明白,戰機飛出去以後八成是回不來了。
  •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中途島戰役的始末
    中途島戰役是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的重大勝利,美國不僅報了珍珠港事件的一箭之仇,也擊破了日本作為海洋強國的自信。1941年,此時的美國還在大洋的彼岸安穩的發展,仿佛這次的世界大戰與自己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12月7日珍珠港上空的飛機轟鳴聲和炸彈爆炸聲徹底擊破了美國人的美夢,也徹底激怒了這頭獅子。僅僅在一年之後美國在中途島以較少的兵力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徹底打擊了日本囂張的氣焰,並且一舉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局勢。
  • 《決戰中途島》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的關鍵一戰!電影硬核不狗血!
    在去年11月8日大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的新片《決戰中途島》上映。這部電影的主要故事都是圍繞著中途島之戰以及相關主要角色展開的。這部電影真的太刺激了,真實還原二戰時的太平洋戰役,空中的美日空軍大戰,美國轟炸機對決日軍航母。
  • 一舉扭轉太平洋局勢,中途島之戰美國擊沉日本4艘航母,士氣大振
    扭轉人類歷史的怒太平洋激戰!一文看懂新片《決戰中途島》的關鍵史實與歷史意義1942年6月4日,美軍與日軍在中途島爆發關鍵戰事,美軍以寡敵眾,擊敗步步進逼的日軍,此後美軍士氣大振,開始轉守為攻,扭轉劣勢,而日軍節節敗退,二戰時期太平洋戰爭的局勢從此扭轉。美國好萊塢名導羅蘭·艾默裡奇新片《決戰中途島》根據這場關鍵戰役的史實改編,帶領觀眾了解這場傳奇戰事的始末。
  • 不只《決戰中途島》,15部影片看太平洋戰爭始末
    其中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硫黃島戰役、衝繩戰役等都被美國和日本多次搬上過大銀幕。我們用15部電影串聯起太平洋戰爭,在影片《決戰中途島》上映之際,用歷史資料和影片劇照為觀眾勾勒出當年戰事。3、中途島戰役時間:1942年6月3日至6月6日歷史課:中途島距美國舊金山和日本橫濱均相距2800海裡,處於亞洲和北美之間的太平洋航線的中途,故名中途島,是戰略要地。
  • 太平洋戰場的航母殺手:SBD俯衝轟炸機 《決戰中途島》中最靚的仔
    太平洋戰場的航母殺手:SBD俯衝轟炸機 《決戰中途島》中最靚的仔 中途島戰役是二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雖然筆者之前對該戰役有些了解,但是通過最近學習又獲得了更多的新鮮資料。現在筆者就將新知道的東西與各位網友分享一下。
  • 太平洋戰場的航母殺手:SBD俯衝轟炸機《決戰中途島》中最靚的仔
    太平洋戰場的航母殺手:SBD俯衝轟炸機 《決戰中途島》中最靚的仔中途島戰役是二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雖然筆者之前對該戰役有些了解,但是通過最近學習又獲得了更多的新鮮資料。現在筆者就將新知道的東西與各位網友分享一下。
  • [揭秘勝利]松山戰役成日軍在大陸戰場首次玉碎之戰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正面戰場對日軍的全面反攻出現於雲南。1944年6月,中國軍隊分兵兩路,一路由印度殺入緬北,一路由雲南向境外打出,試圖打通中印公路,為中國取得一條新的國際交通線。松山之戰就是這場戰役在中國境內最重要、最慘烈的一戰。
  • 《決戰中途島》熱播,日本戰敗純屬偶然?結局在開戰前已經註定
    電影過癮的同時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電影《決戰中途島》已經上映,就讓很多軍迷朋友看的大呼過癮,同時也有很多人開始了對中途島戰役的評價。可能伊124號的艇員自己都想不到自己改變了戰爭的進程 而在1942年前往太平洋海域布雷被擊沉的伊124號潛艇也成為了影響戰局的關鍵,這艘潛艇被擊沉後美軍從殘骸中打撈出了至關重要的密碼本
  • 中楚漢秀:《決戰中途島》上映,帶你領略二戰真實戰場
    中途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役,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中途島戰役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在此戰役中成功擊退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日軍在海戰中大敗。《決戰中途島》這部影片,是二戰中比較重要的一次戰役,對於美國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此次美國影視將鏡頭對焦到這場牌戰爭,將這場戰爭還原出來,也是人人各位期待,畢竟在影視行業裡面,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稀少,此次《決戰中途島》電影的上映,又讓我們看到了二戰的那段歷史。
  • 假如中途島戰役中日軍獲勝,二戰歷史會改變嗎?
    二戰時期的太平洋戰爭我們知道,總體看來日本人是被美國吊起來打的 ,但其實也不一直是這樣,因為珍珠港事件日本差點把美軍太平洋艦隊癱瘓了半年,所以在這段時期日本海軍可以說是太平洋戰爭最強悍的力量,而西方國家的殘餘勢力呢?
  • 中途島海戰破譯日軍密碼的美軍功臣授勳內幕
    決戰太平洋:風中無形美國太平洋艦隊「約克頓」號航空母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日中途島戰役中被日軍擊沉的。「約克頓」號重達1萬9千噸的龐大身軀就這樣靜靜地躺在太平洋漆黑的海底已經66年了。通過深海攝影機的拍攝,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模樣,船頭破裂,船體幾乎原封不動。艦橋,和飛行甲板以及飛行員房間都沒有因為時間的衝刷而被毀。船上的槍依然指向高高的天空。
  • 中途島決死出擊的菜鳥飛行員表示不服
    實際上,根據目前學界較新的研究結論,傾向於將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與1942年8月開始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這一系列太平洋上的攻防作戰並列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時段」。,這叫「手上有了牌」,接下來的行動有了底氣;而1942年5月爆發的珊瑚海海戰則可以被稱之為「第一階段後續行動」,主要目標則是通過預備奪佔澳大利亞,消除東南亞日軍戰略翼側的威脅。
  • 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即便是日本贏了也會戰敗
    近日,電影《決戰中途島》上映,引發了對這場戰爭的回憶。中途島被普遍認為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因為這次戰役重創了日本海軍的主要機動作戰力量,讓戰局開始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準備起飛的SBD但是也應該看到,這場戰役的作用只有在美國勝利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如果日本勝利,那麼中途島戰役就只是個插曲,太平洋戰爭結束將延後一些年,由此發生的變化其實並不大。日本可能贏得中途島海戰嗎?其實還是有可能的。
  • 評影片《決戰中途島》失實之處
    本片以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為原型,結合演員表演與電腦特技,將70多年前太平洋海空大戰的場景通過銀幕再現,其中航母滿舵轉向、大機群火線突防、SBD艦載轟炸機俯衝轟炸等戰鬥場景,讓觀眾大飽眼福。蜻蜓點水湮沒戰爭亮點中途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之戰,本身有很多看點。《決戰中途島》本可把重心放在該戰役的具體經過上,但本片一半以上的敘事都放在戰役發起前的來龍去脈上。
  • 《決戰中途島》影評:二戰經典戰役精彩還原!
    中途島海戰是二戰最著名的戰役之一,美軍的重大勝利一舉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勢,為日後的反攻奠定基礎,在1970年代也曾被搬上大螢幕。時隔四十多年後,好萊塢再度將這場戰役拍成電影《決戰中途島》(Midway),並成為一部觀賞性出色的作品。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大家好,我是阿段,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美國的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電影,《決戰中途島》,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電影開始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為例,繼而引發美國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進行反擊,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使日本海上力量受到沉重的打擊
  • 日本為什麼會在中途島戰役中慘敗?中了美軍調虎離山之計
    其實,美國在一開始沒有加入二戰,對二戰保持著中立的態度,主要是進行武器裝備的出口來獲取利益。之後日本偷襲珍珠港,美軍的多艘主力戰艦被摧毀,被激怒的美國有了加入二戰的藉口,隨後太平洋戰爭爆發。中途島因為重要的戰略地位使得其成為了軍事必爭之地,而中途島戰役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 《決戰中途島》:信任與無畏
    影片聚焦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上的「中途島海戰」,中途島戰役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在此戰役中成功擊退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日軍在海戰中大敗,日軍在此次戰役中沉沒4艘航母、重巡洋艦三隈號沉沒,被毀332架軍機(包括備用機) 3057人陣亡,其中110名飛行人員 ;美軍航母「約克城」號沉沒、驅逐艦哈曼號沉沒,98架軍機被毀,307人陣亡,其中172名飛行人員。
  • 二戰前期日本中途島海戰大敗的象徵,「赤城號」殘骸找到了
    中途島戰役前美國及日本艦隊的行動地圖(1942年5月24日至6月5日)。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被視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自珍珠港事變以來一路順風的日本海軍自此急轉直下,艱苦作戰的美國海軍則重新掌握戰爭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