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整治藥化生產企業 一家立案一家約談十一家整改

2020-12-20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訊 日前,安徽省食藥監局發布了藥化生產日常監督檢查信息通告,公布11月份藥化生產和特藥生產經營監督檢查結果。其中,1家企業被立案查處,1家被約談,11家被責令整改。

  據悉,省食藥監局藥化生產監管部門此次共檢查了13家企業,發現缺陷66條,其中嚴重缺陷2條,主要缺陷5條,一般缺陷59條。檢查範圍包含,特殊藥品飛行檢查、藥品生產GMP飛行檢查、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銷售票據可追溯性專項檢查和醫院製劑室飛行檢查。

  安徽方氏製藥有限公司被立案

  11月8日,省食藥監檢查組開展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銷售票據可追溯性專項檢查時,發現安徽方氏製藥有限公司存在涉嫌外購飲片貼牌包裝、涉嫌收回藥品GMP證書期間生產飲片等2項嚴重缺陷;主要缺陷有2項,物料臺帳管理不規範;企業今年5月份生產了一批制草烏,批號為160501,但企業無法提供制草烏的工藝規程。一般缺陷也有2項,企業電腦稅務票據系統未標註銷售飲片的批號、個別銷售票據和出入庫臺帳不一致。鑑於以上問題,省食藥監局責成亳州食藥監局對其立案查處。

  安徽亳州浙皖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被約談

  11月11日,檢查組對安徽亳州浙皖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專項檢查,發現稅務票據系統中的個別原藥材收購發票和倉庫管理員電腦中原材料購進記錄不一致,企業涉嫌有外購飲片的行為、生產質量人員對姜半夏的生產以及質量要求不熟悉、毒性飲片車間生產能力與實際生產批量不完全匹配等3項主要缺陷。一般缺陷有3項:物料及成品貨位卡上未記錄物料的件數、原藥材分類帳領發去向信息填寫不完整、企業未按規定建立銷售臺帳。由於企業生產管理與符合GMP要求有較大偏離,省食藥監局對其進行約談並責令整改。

  11家單位被責令整改此次檢查中,還有11家單位因發現有缺陷被責令整改。分別是,安徽紅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九方製藥有限公司、安徽精誠本草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美譽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紀淞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亳州中強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賀林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亳州吉貝爾現代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德昌藥業飲片有限公司、亳州萬草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慶市立醫院。(記者 朱贇)

相關焦點

  • 安徽食藥監約談6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
    中安在線訊 日前,省食藥監局集體約談6家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中藥飲片企業法人代表和質量負責人,面對面給企業把「脈」會「診」,要求強化企業法律和責任意識,保證飲片生產質量安全。  近期,省食藥監局部署開展了全省中藥飲片生產銷售票據可追溯專項檢查,發現亳州市豪門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宣城市神農國藥有限公司、安徽益生源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亳州市譙城區萬事祥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方氏製藥有限公司和安徽亳州浙皖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此次被集體約談的正是這6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
  • 安徽收回4家企業藥品GMP證書 立案查處兩藥企
    28日,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發布《關於對安徽華寶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違法違規行為的通告》。   據通告,3月16-21日,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依法對亳州市8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進行了飛行檢查,檢查發現安徽華寶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紀淞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方氏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亳州市萬珍中藥飲片廠、安徽滬春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和安徽和濟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存在違反《藥品管理法》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行為。
  • 寧夏藥品監督管理局下沉中藥飲片生產企業 紮實推進中藥飲片專項整治
    針對當前中藥飲片生產、流通領域存在的非法渠道購進、染色摻雜增重等突出問題,寧夏藥品監督管理局把開展中藥飲片專項整治作為落實藥品監管「四個最嚴」的重要抓手之一。2020年的專項整治工作突出風險管理理念,持續強化風險隱患排查,進一步規範了行業秩序。
  • 安徽省通報藥化生產和特藥經營日常監督檢查情況
    藥化生產監管處111月1日無(企業於2018年8月份報停,目前,企業處於停產狀態,企業質量負責人離崗,生產及QA、QC部分人員離崗,現場檢查時未生產。)(企業未生產,現場檢查時車間狀態為靜態。)企業對缺陷進行了原因分析、風險評估,並採取整改措施,均已整改。
  • 資陽市環境保護約談整改成效明顯
    按照《環境保護約談工作暫行辦法》的規定,近期,西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會同四川省環保廳組成聯合督察組,對資陽市落實約談要求的情況進行了後督察。  後督察表明,資陽市將環境保護約談整改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以前所未有決心和力度,認真貫徹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著力解決畜禽養殖汙染突出問題,推動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的進步,較好地完成了約談要求的限期整改任務。
  • 海口一藥店購進50種「三無」中藥飲片 被立案查處
    據《南國都市報》報導, 近日,海口市秀英區食藥監局近期在開展藥店診所藥品質量安全集中整治工作中,發現一家藥店從不具有藥品生產經營資格的企業購進並銷售50種無生產廠家、品名、批號的「三無」中藥飲片。目前,該藥店因已被立案查處,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整改,同時對非法購進的用塑膠袋簡易包裝,包裝袋上無生產廠家、品名、批號等相關信息的50種中藥飲片進行沒收,並處以違法購進貨值的5倍罰款,共計7455元。整治不會結束,藥店警惕國家發布628整治文件後,不少藥店、診所將自查不當事,因未按要求上交「整改報告」被藥監列為重點整治對象。
  • [亳州藥市]「藥都」亳州中藥飲片產業亂象調查
    通過GMP認證的飲片加工企業達75家,獲得生產許可證的88家,另有100多家在建或已建成的企業在等待許可認證。   但光鮮的外衣之下卻暗含諸多隱憂。多年以來,亳州的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在近日安徽食藥監局組織對亳州市13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進行的飛行檢查中發現,一些企業不僅生產假冒中藥飲片,還出租《藥品生產許可證》。是誰在透支「藥都」信譽?
  • 緊繃安全生產一根弦 雨花區警示約談危化企業
    紅網時刻長沙12月10日訊(通訊員 鄭義鑫)12月8日上午,長沙市雨花區應急管理局組織轄區內所有危化行業重點企業召開緊急警示約談會,傳達12月6日全省安全生產集中整治會議精神,分析轄區危化行業安全生產形勢,強調「不出事故」的目標和要求。
  • 國家出手,約談91家直銷企業!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商務部今天對91家直銷企業召開集體約談和提醒告誡會。相關部門認為,我國直銷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不少違法違規行為,群眾反響強烈,社會危害大,後果嚴重。在經營活動中,要切實加強和完善直銷企業的內部管理,對銷售團隊、企業高管、直銷員要加強管控;切實規範企業經營行為,杜絕誇大虛假宣傳和違規直銷行為;切實強化保健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對保健食品產品質量、生產過程、銷售環節、標籤說明書等嚴格管理;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暢通投訴綠色通道,提供方便快捷退換貨保障。要高度重視,嚴格按要求抓好整改落實,維護社會穩定。
  • 上海17名局長接完熱線,8個區的這14家被曝光排汙企業都整改了嗎?
    報導刊發後,各區執法人員迅速前往現場核查,有的跨區、跨部門聯動,立刻採取整改措施;有的展開立案調查,要求停業整頓,加強日常巡查。熱線活動結束後,汙染現象是否回潮?整改措施是否到位呢?記者進行了回訪。  已整改——  松江閔行交界處扎堆排汙企業已被取締或立案調查  6月5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導位於松江閔行交界的申港路899弄,有從事木材加工、模具噴塗、金屬加工的3家企業扎堆排汙。
  • 廣東環保風暴:佛山關停企業793家、江門關停企業18家、潮州多家被...
    在督察壓力下,廣東境內已有不少企業被迫整改、停產,提前「過節」,還沒停產的企業也聲稱隨時會停產,並呼籲客戶及早下單。 潮州、佛山、江門等地是廣東省較大的陶瓷衛浴產區,因此本次環保督察對環保不合格的企業影響巨大。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9日,廣東省各地已對586家企業責令整改,立案處罰企業587家,包括各行各業的企業,擬處罰金額2025.3萬元。
  • 縣(區)動態|資陽市樂至生態環境局集中約談問題企業推進環保問題整改
    12月16日,資陽市樂至生態環境局召開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約談會,對四川海辰日用化工有限公司、樂至縣興城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和樂至縣軍彩建築材料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進行約談。約談會上,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分別通報了三家企業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分管副局長卿勇就三家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提出具體整改要求,並指導企業要進一步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和環境管理。
  • 安徽6藥企存在缺陷被整改 涉及高山藥業、蚌埠豐原等企業
    安徽6藥企查有缺陷被整改不打招呼、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現場,發現問題立即查處……7月11日,安徽省食藥監局公布了6月份對6家藥化生產和特藥經營藥企飛行檢查的結果。其中,安徽高山藥業有限公司、綠十字(中國)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安徽環球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蚌埠豐原塗山製藥有限公司各有主要缺陷1項。不懂專業怎行通省食藥監藥化生產監管處執法人員在藥品GMP(中文含義是「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或「良好作業規範」、「優良製造標準」。)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商務部約談91家直銷企業:認清問題的嚴重性
    要高度自覺,確保企業經營活動不觸碰法律底線。在經營活動中,要切實加強和完善直銷企業的內部管理,對銷售團隊、企業高管、直銷員要加強管控;切實規範企業經營行為,杜絕誇大虛假宣傳和違規直銷行為;切實強化保健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對保健食品產品質量、生產過程、銷售環節、標籤說明書等嚴格管理;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暢通投訴綠色通道,提供方便快捷退換貨保障。要高度重視,嚴格按要求抓好整改落實,維護社會穩定。
  • 綿陽平安紙業被立案調查限期整改
    綿陽平安紙業被立案調查限期整改推薦閱讀   6月13日,綿陽市環保局向媒體公布5月9日「三江流域水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零點行動」排放廢水採樣監測結果,此次檢查的16家企業中,4家外排廢水未達到國家標準,1家未履行環保行政審批手續。
  • 滁州:一家企業超範圍經營處方藥被立案查處
    藥品零售企業:檢查企業116家,其中合格企業88家,限期整改企業 27家,不合格企業 1 >家(一)不合格企業  1  家序號企業名稱限期整改(三)合格企業 88 家序號:檢查企業1家,其中,不合格企業  家,限期整改企業   家,合格企業 1 家
  • 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啟動銷號式綜合整治執法,6月底前治癒605家企業...
    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吳軍良及團隊進駐生益科技公司,指導企業開展VOCs整治工作「605家企業,還剩18家。」4月28日,市大氣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東莞在全市範圍內開展VOCs重點監管企業銷號式整治工作,605家企業納入重點監管名單,目前已有597家企業完成初步治理。
  • 北京站周邊一家超市食品未標生產日期被責令整改
    2月8日上午,東城區食藥監局對北京站地區幾十家食品經營商戶及賓館進行了監督檢查,重點鎖定在北京特產類食品,方便麵、火腿腸、礦泉水、飲料等旅行速食食品,快餐連鎖企業和中小型餐館食品衛生以及周邊賓館客用化妝品安全等。檢查發現周邊一家超市散裝食品未標註生產日期及保質期,現場責令立即整改。
  • 設置「格式合同」坑消費者 省城合肥18家旅行社被集體約談
    1月9日,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召開合肥市旅遊企業合同格式條款行政指導約談會,18家旅遊企業被集中約談。據介紹,在旅遊服務活動中,旅遊企業依靠自身的優勢地位,或利用信息不對稱,在合同格式條款中形成了不公平的消費合同關係,容易引發群體性的消費糾紛,影響社會和諧穩定。2019年10月,合肥市市場監管局會同市文旅局在省城範圍內集中開展了旅遊企業合同格式條款專項整治行動。
  • 南京整治173家汙染企業 南鋼倉庫年底前將搬遷
    而此前南京兩位副市長「約談南化」一事,也是備受關注,此次榜單上,中石化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因查出硫酸生產裝置汙染擾民,被勒令在明年6月前整改完畢。在全國都叫得響的南京錦湖輪胎有限公司,因為化工氣味汙染擾民而上榜,被要求在明年年底前搬遷。至於雨花臺區的南京梅化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梅山化工總廠)也沒逃過黑榜,被認定為綜合環境問題突出,要求今年年底前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