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入課題
1.利用謎語導入新課,欣賞古詩《風》,播放關於風的一組圖片。
2.引發學生思考:彩旗飄揚,帆船疾駛,林濤怒吼,波濤洶湧,這些都是風的作用。它高興時,輕搖柳枝;發怒時,則狂奔亂舞,拔樹倒屋。那麼風是怎樣形成的呢?
3.師:那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風的形成。板書課題:風的形成。
二、活動過程
活動一:那裡有風?
1.風無處不在,同學們都非常熟悉。在生活中,你從哪些方面看到了風?
2.小組討論生活中哪裡有風[PPT 4 出示]。
3.學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製造風[PPT 5 出示],並上臺演示。
4.你能利用下面的材料製造出風嗎?誰來試試?學生上臺演示,觀察並思考形成風的條件。
4.總結風的形成的基本條件:空氣流動。
5.師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怎樣製造風?
課件出示人造風的例子,並揭示:這種人為製造的風稱為人造風。
出示人造風的成因,提出疑問:自然界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是什麼讓自然界中的空氣流動起來的呢?引發學生思考
活動二:模擬實驗探究風的成因。
1.小組討論,猜想風的形成原因,並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設計風的形成模擬實驗[PPT 6 出示].
2.[PPT 7 出示]找代表匯報本組實驗方案,其他同學補充,教師總結,完善模擬風的形成實驗方案。
開展實驗,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通過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並根據實驗事實推廣自然界風的成因的猜測。
4.[PPT 13 出示]教師進一步明確自然界風的成因:在太陽的照射下,由於地理環境不同,有的地方溫度高,有的地方溫度低。溫度高的地方熱空氣上升,周圍的冷空氣補充過來,空氣不停地流動,就形成了風。
活動三:風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1.[PPT 10、11出示]自然界與風有關的圖片(風力發電,帆船運動員利用風的力量鼓動帆船前行,一家人一起放風箏,颱風過後樹木被連根拔起砸到汽車的情景圖)。
2.學生分析風與人類生活的好處與壞處,了解風對人類生活的兩面性。
三、拓展活動了解海陸風的成因。
[PPT 12出示]
在海邊,白天和夜晚的風向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查閱資料,了解一下。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的課程到這就結束了,接下來,讓我們共同總結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