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43年堅守 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

2020-09-10 光明攝影俱樂部

今年65歲的曾會章是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的一名鄉村教師。為了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他在這裡默默堅守三尺講臺43載。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在給學生上書法課。(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65歲的曾會章是土生土長的亢家村人。1975年,他高中畢業,回到村子裡做生產隊隊長。在工作的這段時間,曾會章始終掛念村裡孩子們的教育。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拿著課本去教室上課。(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當時的亢家村,交通差,條件苦,很難吸引老師過來。1977年,眼見孩子們就要因缺少老師而失學,22歲的曾會章毅然參加了教師培訓,成為亢家村的一名民辦教師。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在認真板書。(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上世紀80年代,在曾會章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亢家村小學辦學條件逐年改善,規模最大的時候一共有6個班480名學生,其中不少學生畢業後成為了研究生,更有的成了中科院博士和大學教授。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在指導學生。(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1996年,曾會章有了編制,轉為公辦教師。因態度認真、教學效果好,曾會章迎來了人生另一次選擇的機會,去鎮上教書。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帶著學生打兵乓球。(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鎮上待遇高,條件好,大家都以為在艱苦村小待了20多年的曾會章會選擇「高升」。曾會章卻給出了自己的選擇——留下。他說:「我還是離不開這些娃娃,我也是土生土長的村裡人,就讓我繼續留在這裡吧。」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陪著學生一起吃午餐。(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2016年,曾會章順利退休,但看到學校師資不足的現狀,他又主動申請參加「銀齡講學計劃」返聘回校,繼續堅守在三尺講臺奉獻餘熱。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在查看教學計劃。(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當地不少孩子陸續轉到城區和鎮上的學校上學,亢家村小目前只有5個年級60名學生。曾會章卻始終堅守在這裡,他說:「留下來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和貧困戶的孩子,教育對於改變他們的人生來說太重要了。我幹了一輩子教育,是真的離不開這群娃娃了。」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在認真備課。(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曾會章把一生奉獻給亢家村小學的事跡,成為年輕教師們的榜樣。青年教師王季秋說「我剛到這裡來的時候,有些動搖。但知道曾老師幾十年的堅守,讓我非常感動,也堅定了我留下來的決心。」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帶著師生舉行升旗儀式。(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談及未來的打算,曾會章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就要繼續為學校出力。」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展示自己從事鄉村教育滿三十年的榮譽證書。(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相關焦點

  • 鄉村教師43年堅守 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
    今年65歲的曾會章是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校的一名鄉村教師。為了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他已在這裡默默堅守三尺講臺43載。1977年,眼見孩子們就要因缺少老師而失學,22歲的曾會章毅然選擇回到村裡當上了民辦教師。當時村小非常簡陋,沒有桌椅板凳,曾會章就發動學生自帶桌凳上課,沒有教學用具,曾會章就帶領學生自己製作,沒有音體美老師,曾會章就獨自「承包」了全部課程……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曾會章傾儘自己所學,把知識的種子一粒一粒播撒進學生們的心田裡。
  • 四川內江:鄉村教師堅守43年 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
    今年65歲的曾會章是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校的一名鄉村教師。為了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他已在這裡默默堅守三尺講臺43載。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由於亢家村交通閉塞、條件艱苦,偏遠的村小很難留住外來老師。1977年,眼見孩子們就要因缺少老師而失學,22歲的曾會章毅然選擇回到村裡當上了民辦教師。
  • 43年堅守,他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
    9月7日,曾會章在給學生上書法課四川新聞網消息(蘭自濤 記者 熊強)今年65歲的曾會章是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校的一名鄉村教師為了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他已在三尺講臺默默堅守43載。1977年,眼見孩子們就要因缺少老師而失學,22歲的曾會章毅然選擇回到村裡,當上了民辦教師。
  • #教師節:鄉村教師「留下來」43年 換村裡娃不斷「走出去」
    今年65歲的曾會章是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校的一名鄉村教師為了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他已在這裡默默堅守三尺講臺43載。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由於亢家村交通閉塞、條件艱苦,偏遠的村小很難留住外來老師。1977年,眼見孩子們就要因缺少老師而失學,22歲的曾會章毅然選擇回到村裡當上了民辦教師。
  • 三次選擇都不回頭:堅守43年,內江鄉村教師點亮村裡娃的求學路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曾會章已經在這所學校堅守了43年,還將繼續堅守下去。而作為土生土長的亢家村人,從1977年參加工作到現在,他一直扎艱苦邊遠的村小。條件艱苦,曾會章還是義無反顧來到村小,成為一名鄉村教師。這個決定他職業生涯的選擇,並不突兀。家裡窮,曾會章有兩個姐姐一個妹妹,除了二姐上到小學四年級,其他姐妹一天學都沒上過。「一想到姐妹們沒得到教育機會,一看到娃娃們上課缺老師,我心裡就難受,不是滋味。」「不能再讓娃娃們吃了沒文化的虧!」
  • 堅守村小43年 只為鄉村娃娃的求學夢
    他,像一支蠟燭,點亮了鄉村娃娃們的求學之路,卻燃燒了自己43年的青春;他像一名園丁,退休後又再次回到熟悉的三尺講堂,只為了祖國的花朵能夠絢麗多姿的綻放。他就是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教師,今年65歲的曾會章。眼見孩子們就要因缺少老師而失學,22歲的曾會章毅然選擇到村裡當上了民辦教師。當時村小的條件非常簡陋,沒有桌椅板凳,曾會章就發動學生自帶桌凳上課,沒有教學用具,曾會章就帶領學生自己製作,沒有音體美老師,曾會章就獨自「承包」了全部課程。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曾會章傾儘自己所學,把知識的種子一粒一粒播撒進學生們的心田裡。
  • 吃了43年的「粉筆灰」他在這個鄉村學校裡教出了科學家、教授......
    今年65歲的曾會章是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校的一名鄉村教師為了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他已在這裡默默堅守三尺講臺43載。1977年,眼見孩子們就要因缺少老師而失學,22歲的曾會章毅然選擇回到村裡當上了民辦教師。當時村小非常簡陋,沒有桌椅板凳,曾會章就發動學生自帶桌凳上課;沒有教學用具,曾會章就帶領學生自己製作;沒有音體美老師,曾會章就獨自「承包」了全部課程……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曾會章傾儘自己所學,把知識的種子一粒一粒播撒進學生們的心田裡。
  • 鄉村教師蕉生定:三十載堅守山鄉 點亮瑤寨兒童求學夢
    新華社南寧7月3日電題:鄉村教師蕉生定:三十載堅守山鄉 點亮瑤寨兒童求學夢新華社記者崔博文、姚雨璘一間破舊的瓦房、一塊掉漆的黑板、幾張陳舊的桌椅……30年前,當蕉生定第一次來到丈雞教學點時,映入眼帘的是這番景象。「當時學校沒有教師宿舍,沒有自來水,不通電,條件非常艱苦。」蕉生定回憶道。每天,他要在崎嶇的山間小路上往返學校兩次。
  • 呂長平:堅守36年撐起山裡娃「求學夢」
    36年來,無論條件如何艱苦,他和妻子一直堅守在辛安泉這個小山村裡,守護著自己的教師夢,撐起山裡娃的「求學夢」。9月7日,在教師節前夕,記者走訪了長治市第三屆「最美教師」獲得者——長治市潞城區辛安泉鎮中心校孔巖小學教師呂長平。
  • 21歲美女老師堅守鄉村小學,一人教全校:我要點亮他們眼中的光
    鄉村教師,很多人都不會想去做,如今能堅持做鄉村教師的,更多的是心中那顆火熱的心在激勵著他們。對於二十多歲的女孩,如果嚮往城市中的生活,追求更高工資的工作,這也無可厚非,誰都想有更舒服的工作和生活。而這位21歲的女孩,她在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到湖南懷化汪家村小學擔任鄉村教師,在這所鄉村小學裡,她擔負起兩代生命之間傳遞知識的重任。
  • 堅守鄉村教學40年,瀏陽教師曾長懷用溫柔點亮學生求學路
    今年,他獲評了長沙市「洋光鄉村教師堅守獎」。圖片由 通訊員 潘志強 提供)星辰在線9月10日訊(通訊員 張玲 潘志強)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對瀏陽市中和暘谷完小的數學老師曾長懷而言,是一個不普通的日子。曾長懷今年57歲,在臨近退休之前傳來好消息,他獲評了長沙市「洋光鄉村教師堅守獎」。
  • 鄉村教師,點亮大山的教育之路
    一個月後,樂隊抵達這所地處貴州六盤水山區的海嘎小學,和孩子們一起用音樂點亮夢想。偏遠山區的孩子與中國有名的搖滾樂隊,通過一條短視頻結緣,引來無數讚嘆。背後,是一代鄉村老師持之以恆的奉獻。人們總是把教師比喻為「春蠶」、「蠟炬」。但在貧困山區,鄉村教師更像是一粒粒撒播在大山裡的種子。
  • 三尺講臺,默默堅守——採訪鄉村教師張小鈞
    張小鈞,男,48歲,人民教師,現任陝西省寶雞市隴縣東南鎮高廟小學副校長,基層副高級職稱。自1993年參加工作至今,從事教育行業已有27年。27年來,他默默堅守,主動奔赴環境艱苦的鄉村學校,為貧困地區的孩子點亮了一盞盞求學之路的燈。在此期間,張老師連續14年任教初三畢業班。
  • 彭林富:點亮每一個瑤鄉學子「求學夢」
    如果你在下午5點路過常寧市塔山瑤族鄉中心小學,就會看見一名中年男教師拄著竹竿送學生回家。這位教師名叫彭林富。他是常寧市塔山瑤族鄉中心小學的校長,每天下課,他都會牽著竹竿,把路程較遠的孩子安全送到家。而這一送,就是37年。37年來,他不僅堅持每天護送學生回家,還送教上門,教書與育人,已成為他的本能。2020年,彭林富榮獲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特別獎。
  • 博羅縣優秀鄉村教師周玉芬:大愛無疆鑄師魂
    今年50歲的周玉芬是博羅石壩鎮丁塘村登塘小學的一名鄉村教師,也是學生眼中慈祥的母親。從教以來,她曾在石壩多個村校任教,如復一日面對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睛,默默堅守為人師者的信念和職責,在這三尺講臺上奉獻了近30載冬夏,只為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
  • 用恆心堅守初心 嘉善姚莊鄉村教師紮根基層四十三載
    校務和教學兩手抓,這是一位堅守農村教育一線四十三載教育工作者的常態。他說:「當鄉村教師是我從小的夢想,在村裡教書我踏實。」  今年59歲的潘建彪,長在農村,也深知農村教育的難處。讀書時,他便立下志願,要紮根鄉村,反哺家鄉。從業43年來,潘建彪經歷見證了幾輪教育改革,從農村複式班至今,他一直堅持用恆心堅守初心。
  • 堅守鄉村的女教師——記教育部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人選、永濟市蒲州中心校教師解潔
    來源:運城新聞網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名單,全國311名教師入選,永濟市蒲州中心校教師解潔榜上有名。據悉,我省僅有8名,解潔是我市唯一入選者。解潔是永濟市蒲州中心校魯家小學的一名普通女教師,她堅守鄉村教育近10年,愛生如子,痴情教育,她用一腔的熱忱與愛心,用摯愛的教育情懷,用超越常人的付出和意志,書寫出精彩的教育詩篇。
  • 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 特崗教師的奉獻與堅守
    15年來,「特崗計劃」共為中西部地區22個省份1000多個縣的3萬多所鄉村學校和教學點補充95萬名中小學教師。
  • 堅守鄉村35年——記永豐縣官田教學點教師謝富厚
    堅守鄉村35年——記永豐縣官田教學點教師謝富厚謝富厚  9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市行政中心大會議室,看到了正在忙於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宣講彩排的謝富厚,他坐在第一排,戴著老花眼鏡,手裡拿著演講稿正在緊張地練習。
  • 【教師節特別報導】王雷:紮根鄉村教育18載,用堅守點亮教育的希望之光
    王雷家住和政縣新莊鄉前進村,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小夥子,2003年畢業於臨夏州農校,那一年,畢業後的他在母親的指引和幫助下,來到自家所在村的前進小學任代課老師,沒想到,這一幹,就是十八年。,可是每每面對孩子們求知的眼神和那一個個純淨稚嫩的心靈的時候,他一次又一次地打消了放棄的念頭,於是,他又堅守在了鄉村教育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