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5歲的曾會章是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的一名鄉村教師。為了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他在這裡默默堅守三尺講臺43載。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在給學生上書法課。(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65歲的曾會章是土生土長的亢家村人。1975年,他高中畢業,回到村子裡做生產隊隊長。在工作的這段時間,曾會章始終掛念村裡孩子們的教育。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拿著課本去教室上課。(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當時的亢家村,交通差,條件苦,很難吸引老師過來。1977年,眼見孩子們就要因缺少老師而失學,22歲的曾會章毅然參加了教師培訓,成為亢家村的一名民辦教師。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在認真板書。(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上世紀80年代,在曾會章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亢家村小學辦學條件逐年改善,規模最大的時候一共有6個班480名學生,其中不少學生畢業後成為了研究生,更有的成了中科院博士和大學教授。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在指導學生。(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1996年,曾會章有了編制,轉為公辦教師。因態度認真、教學效果好,曾會章迎來了人生另一次選擇的機會,去鎮上教書。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帶著學生打兵乓球。(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鎮上待遇高,條件好,大家都以為在艱苦村小待了20多年的曾會章會選擇「高升」。曾會章卻給出了自己的選擇——留下。他說:「我還是離不開這些娃娃,我也是土生土長的村裡人,就讓我繼續留在這裡吧。」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陪著學生一起吃午餐。(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2016年,曾會章順利退休,但看到學校師資不足的現狀,他又主動申請參加「銀齡講學計劃」返聘回校,繼續堅守在三尺講臺奉獻餘熱。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在查看教學計劃。(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當地不少孩子陸續轉到城區和鎮上的學校上學,亢家村小目前只有5個年級60名學生。曾會章卻始終堅守在這裡,他說:「留下來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和貧困戶的孩子,教育對於改變他們的人生來說太重要了。我幹了一輩子教育,是真的離不開這群娃娃了。」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在認真備課。(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曾會章把一生奉獻給亢家村小學的事跡,成為年輕教師們的榜樣。青年教師王季秋說「我剛到這裡來的時候,有些動搖。但知道曾老師幾十年的堅守,讓我非常感動,也堅定了我留下來的決心。」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帶著師生舉行升旗儀式。(蘭自濤攝/光明圖片)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談及未來的打算,曾會章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就要繼續為學校出力。」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展示自己從事鄉村教育滿三十年的榮譽證書。(蘭自濤攝/光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