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很多人都不會想去做,如今能堅持做鄉村教師的,更多的是心中那顆火熱的心在激勵著他們。
對於二十多歲的女孩,如果嚮往城市中的生活,追求更高工資的工作,這也無可厚非,誰都想有更舒服的工作和生活。
而這位21歲的女孩,她在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到湖南懷化汪家村小學擔任鄉村教師,在這所鄉村小學裡,她擔負起兩代生命之間傳遞知識的重任。
劉慈欣在《鄉村教師》裡有一段話:
「你是說那種在兩代生命之間傳遞知識的個體?」
「他們叫教師。」
汪家村小學,是一所僅有6名學生的小學,學校不算破舊,必要的教學設備還是有的,上音樂課有鋼琴,上課有多媒體設備,但與城裡的學校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這位撐起汪家村小學的美女老師名字叫秦緣,是一名99後年輕女教師。因為沒有別的老師,她在學校要教所有的科目,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等等,都是她在教,可謂是多才多藝。
學生雖少,但備課不能少,一人教這麼多科目,足夠讓人敬佩!
除了上課,秦緣還會給孩子們做飯,既當爹又當媽,而孩子們說秦老師做的飯比奶奶做的香。
不用上課的時候,秦緣還會去街頭唱歌募捐,籌集到錢後會買些小禮物獎勵給孩子們,以激勵他們更好地學習。
如此多才又有愛心的老師,孩子都說:「已經離不開她了」。
說到為什麼來到鄉村學校做老師,秦緣表示自己學的剛好是師範專業,家裡也有人當老師的,自己想為鄉村裡的孩子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更加能夠實現自己當初那份理想。
當初做出到鄉村學校的選擇,而她能堅持下來,這份堅持,讓人感動、敬佩!
對於為何要堅持自己的選擇,秦緣說的很好:
「既然當初做了神聖的選擇,就要為愛堅守,無愧於自己的選擇,無愧於自己的良心,無愧於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我想點亮他們眼中的光。」
鄉村裡的孩子不僅僅需要的是短暫教育,而是更長久的心靈陪伴。而秦緣做到了,她陪伴這6位學生成長,在秦緣眼裡,這些孩子們「是光」,是希望。
她去做了,並且義無反顧。
這6名學生能遇上秦緣這樣的老師,是一生之幸!
「師者育人百年,物者十年樹木」, 選擇了教師,尤其是鄉村教師,就意味著奉獻和堅守。
「教育能改變孩子們的命運,我願意奉獻出我的一切」,這是很多鄉村教師的心志,
鄉村教師的一代代堅守,才有了我們更多農家子弟走出農門的機會,鄉村教師用「留下來」的堅守換孩子們「走出去」的夢。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是個崇高而神聖的職業,紮根鄉村的教師們,在相對「貧瘠」的條件裡默默揮灑汗水,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我國現有300萬鄉村教師,他們留守在偏遠的地方,為鄉村教育事業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發展鄉村教育,幫助鄉村孩子學習成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99後女教師秦緣就是做著這樣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