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堅守的是一種真正的良心

2020-09-14 沙鷗說一說

這些天,因為受人之託想捐助一些東西給山區貧困兒童,和帶一些孩子體驗農村學生的生活,我走訪了幾所鄉村小學,和一些鄉村小學的教師進行了交流。

隨著和老師們交流的深入,我對他們這個群體愈發欽佩,甚至會捫心自問,我能不能做到他們那樣? 我內心深切感受到,鄉村教師真的是一種良心的堅守。

鄉村教師生活條件的艱苦,不是城裡教師能想像的。

我這裡說的鄉村小學,指的不是那些鎮上的中心小學。現在的農村,鄉鎮的中心地帶基本的生活設施還是比較完備,雖然沒有城市的繁華和燈紅酒綠,但是生活在鎮上,吃飯,一般性購物等基本的生活需求還是能滿足。

而我所說的鄉村小學,即遠離鎮上的農村村一級的小學,生活條件可以說非常艱苦。這些村,一般離鎮上十幾公裡,連集市和集中居住區都沒形成。學校就孤零零的散落在田野裡,出門就是農田。有的地方連小賣部都沒有,老師們得利用周末時間,自己去鎮上買些生活必需品。

鄉村教師吃飯得自己生活做飯,一日三餐之後,什麼休閒娛樂活動也沒有,甚至連說話的朋友也沒有,畢竟,這裡太偏僻了。

城裡教師的隱性福利,鄉村教師一點都沒有,而且只有負擔。

說到教師的福利,在明面上的工資待遇上,城市和鄉下教師的工資差不多,但是,我們都明白,現代社會是有很多隱性福利的。

在城裡,便是一般家庭,孩子是自家心頭肉,為了自己的孩子能進步,家長可以說是想盡一切辦法去拉近和孩子老師的關係。家長和老師們交交朋友,隔一段時間一起吃個飯,送點小禮品,也是正常的。一些富裕家庭也許還會請老師們去一些高消費場所,甚至旅遊,這都正常,尊師重道嘛。老師們要是有個事情要託點關係,只要跟管那條線的家長說一聲,家長馬上會屁顛屁顛的辦的很妥。

但鄉村教師,這些是完全沒有的。現在還在村小上學的孩子,大多數家裡都比較困難,也沒有人會想到去做這些拉近感情的事情。老師不但沒有這些人情社會的隱性福利,遇到困難的學生,老師還總忍不住會去補貼這些孩子。

即便是教師節,這些村小也往往會被遺忘,因為領導也忙,我們在報導上看到的基本就是去幾個重點中小學慰問吧。

鄉村教師的堅守,是一種真正的良心。

為甚他們要堅守,一個老師說,他們堅守的是農村兒童最後的希望。現在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空心化越來越嚴重,一個村小往往全校只有二十幾名學生。這些村小孩不能撤併,因為一撤併,孩子們上學路途更遠,可能會棄學。


這名老師很自豪的跟我說起,他教過的學生裡有多少走出了大山,他說,靠教育,可能是這些孩子最後的希望吧?

我做過一些扶貧助學的事情,但我從來不喜歡穿什麼統一服裝,搞什麼儀式,基本上是放下東西就走,再就是問問學校還需要什麼,我們還有什麼可以幫忙?

因為,這裡的教師比我們更辛苦,他們為孩子們操碎了心,甚至不惜放下面子去為孩子募捐。在他們面前大張旗鼓秀自己的道德優越感,我們好意思嗎?

相關焦點

  • 都快邊緣化了,還是儘快給予堅守的鄉村教師們真正的職稱傾斜吧!
    ,說來慚愧,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個人力量微不足道,但我仍然願意再就鄉村教師的職稱問題呼一呼,喊一喊。伴隨著教育條件的不斷完善、教育觀念的不斷改變以及城鄉教育一體化中的鄉村城鎮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和深入,鄉村學校的鼎盛時期已經成為了過去式,正在逐漸被邊緣化了。鄉村學校的處境已經是非常尷尬了,儘管鄉村教育振興計劃仍在實施,但架不住學生越來越少以及教師越來越少的勢不可擋的強大攻勢,曾經的建築最美的校園已是人去樓空,再次面臨撤銷合併。
  • 「最美鄉村教師」餘明安:教學是守望相助的堅守
    如果說教學條件差尚能克服,師資力量的匱乏卻讓這個小小的鄉村中學難以為繼。餘明安到來後不久,便擔任了初中畢業班的班主任及體育教學工作。課時最多的時候,他一個人負責畢業班的思想品德、歷史、體育三門課程的教學。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餘老師不是在講課,就是在去講課的路上,其間的艱辛與勞累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但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披星戴月,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
  • 菏澤市巨野縣大謝集鎮第二中學教師王鵬——堅守鄉村 守望教育
    年度齊魯最美教師」和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人選名單》,最終評選出10名2020年度齊魯最美教師,其中高校5名,來自地市的5名,巨野縣大謝集鎮第二中學教師王鵬榜上有名。「被評選為『齊魯最美教師』,是對我27年來堅守農村,奉獻教育崗位的肯定,是對我工作的鞭策,更是需要我在平時教學工作中真正把學生培養出來,由最美教師變成鄉村教育的推動者,在振興鄉村教育的道路上讓鄉村最美起來!」王鵬動情地告訴記者。王鵬1993年7月畢業,被分配到巨野縣大謝集鎮第二中學擔任教師工作至今。
  • 宿遷市洋河新區鄉村教師王維超:堅守鄉村教育36年
    宿遷網訊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是54歲的鄉村教師王維超,是「宿遷市最美教師」之一。在宿遷市洋河新區鄉村中學的崗位上,他堅守了36年,用無私奉獻、默默付出,守護著鄉村教育,照亮了孩子們的讀書路。18歲那年,王維超得知泗陽縣招聘鄉村代課老師,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應聘了,如願以償成為桃果源中學一名數學老師。
  • 鄉村教師一個人堅守學校16年
    (新化鄉村教師羅良謀從教30餘載,只為山區的孩子有書讀。) 在離邊陲小鎮水車鎮5裡路的清江小學,有一位從教30餘年的「孩子王」——羅良謀,他曾一個人堅守學校16年,當有人問他到底為了什麼?他淡淡地說:「擔心山裡的孩子沒有書讀。」 這位山村小學的孤獨守望者,今年49歲了,1984年以來先後在奉家鎮大橋小學、月光小學和水車鎮柳白小學、石豐小學、龍普小學、清江小學任教。30餘載光陰,變化的是臉上的皺紋,不變的是笑容中的力量。
  • 普救寺下,堅守鄉村的女教師
    普救寺下,堅守鄉村的女教師——記永濟市優秀鄉村女教師解潔先進事跡 在濤濤黃河東岸,馳名中外的愛情聖地普救寺附近有一所鄉村小學——魯家小學,這兒有一位青年女教師解潔,堅守鄉村,愛生如子,痴情教育。然而,她卻義無反顧地做出另一種抉擇:回到養育她的第二故鄉永濟市,報考2011年永濟市鄉村教師,並如願走上鄉村教師崗位。
  • 西盟:化作春泥更護花 鄉村教師的堅守與情懷
    為進一步激發廣大鄉村教師投身鄉村教育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和自豪感,展現廣大鄉村教師立足教育教學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教育扶貧攻堅戰的精神風貌,激勵教師紮根鄉村,堅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當築夢育人使命,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展示新時代人民教師良好精神風貌,彰顯教育一線教師和鄉村教師的崇高品格。
  • 西盟:化作春泥更護花,鄉村教師的堅守與情懷
    為進一步激發廣大鄉村教師投身鄉村教育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和自豪感,展現廣大鄉村教師立足教育教學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教育扶貧攻堅戰的精神風貌,激勵教師紮根鄉村,堅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當築夢育人使命,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展示新時代人民教師良好精神風貌,彰顯教育一線教師和鄉村教師的崇高品格。
  • 寺面初中教師陳德林:堅守鄉村教育16年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是38歲的鄉村教師陳德林,是「平南縣優秀教師」之一。在寺面鎮初級中學的教師崗位上,他堅守了16年,用無私奉獻、默默付出,守護著鄉村教育,照亮了孩子們的讀書路。
  • 請為堅守在鄉村一線的教師點讚
    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的老師們,的確是很辛苦的。他們面對的是整體素質不高的村民,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缺少最起碼的尊嚴。鄉村教師是老師又是保姆,在城區學校,不到指定的時間學校的大門是緊閉不開的,在鄉村是做不到的。筆者是一位小學教師,就在學校居住。
  • 鄉村教師:再次家祭,18年在農村學校教書育人,我在堅守什麼?
    我是一名鄉村教師,早上二姐打電話給我,說今天是父親的忌日。不知不覺,又一年過去了。在我剛走上講臺的那一年,父親去世了。再次家祭,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原來在農村學校任教了18年。這麼多年教了七八屆的學生,前幾屆的學生,他們有些人的孩子都比我家的二寶還要大得多,歲月如風,往事隨風。
  • 鄉村教師故事:在中國「北極」鄉村小學的堅守
    這個小小的鄉村教學點,有著獨一無二的標籤:它是中國最北的鄉村小學,也是黑龍江省希望工程第730所、中國最北希望小學。2009年,大學剛畢業的王忠雷作為黑龍江首批特崗教師來到了這裡。寒來暑往,這對85後夫妻在北紅小學堅守到今天。其實剛來時,王忠雷就有離開的念頭。從縣上坐車130多公裡來到這個邊境小村,王忠雷望著沒水沒電沒網絡的平房校舍,覺得自己撐不過兩月。「太寂寞了,沒有人能說上話,只有和我一起來的另一個老師和學校的13個孩子。」
  • 化作春泥更護花 雲南西盟鄉村教師的堅守與情懷
    為進一步激發廣大鄉村教師投身鄉村教育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和自豪感,展現廣大鄉村教師立足教育教學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教育扶貧攻堅戰的精神風貌,激勵教師紮根鄉村,堅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當築夢育人使命,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展示新時代人民教師良好精神風貌,彰顯教育一線教師和鄉村教師的崇高品格。
  • 偏遠山村有堅守,感謝每一位鄉村教師
    2020年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在許多農村,或者是偏遠地區,學生越來越少,老師也相繼調走,但仍有這麼一群老師,他們在默默堅守,他們年齡不同,相貌不同,地域不同,卻有相同的理想信念,只有隻要有學生,我就不會離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農民工進城越來越多,鄉村小學的學生越來越少,不論是廈門鄉村,福建鄉村,還是西部偏遠山村,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 普洱西盟:鄉村教師的堅守與情懷
    在第36個教師節之際,雲南省教育廳對曹惠仙等499名2020年度雲南省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進行表彰獎勵,普洱市西盟縣巖東、李娜迫、何成坤三位老師名列其中。(9月9日攝)「我叫巖東,30年教師生涯對於我來說,是責任,也是在感恩!」1988年,高中畢業的巖東成了他朗村小的一名鄉村代課老師。1989年,考入「民代班」的他,正式成了他朗村小學的鄉村教師,這一年,他21歲。
  • 患癌六年仍堅守講臺的鄉村老教師:看到孩子就忘了病
    「孩子們的笑臉能讓我忘記自己是個癌症患者」3月25日下午14點40分,是課間休息時間,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五中六年級(1)班教室裡,趙生財被學生們圍住問問題。上課鈴聲響起,孩子們回到座位上,他緩緩踏上講臺,開始了今天的數學課。
  • 堅守鄉村的女教師——記教育部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人選、永濟市蒲州中心校教師解潔
    來源:運城新聞網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名單,全國311名教師入選,永濟市蒲州中心校教師解潔榜上有名。據悉,我省僅有8名,解潔是我市唯一入選者。解潔是永濟市蒲州中心校魯家小學的一名普通女教師,她堅守鄉村教育近10年,愛生如子,痴情教育,她用一腔的熱忱與愛心,用摯愛的教育情懷,用超越常人的付出和意志,書寫出精彩的教育詩篇。
  • 21歲美女老師堅守鄉村小學,一人教全校:我要點亮他們眼中的光
    鄉村教師,很多人都不會想去做,如今能堅持做鄉村教師的,更多的是心中那顆火熱的心在激勵著他們。對於二十多歲的女孩,如果嚮往城市中的生活,追求更高工資的工作,這也無可厚非,誰都想有更舒服的工作和生活。而這位21歲的女孩,她在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到湖南懷化汪家村小學擔任鄉村教師,在這所鄉村小學裡,她擔負起兩代生命之間傳遞知識的重任。
  • 紫陽鄉村教師餘西霞:放棄好機會 成就「最美的堅守」
    他們可能足夠平凡,但是平凡人的平凡事,因為他們的堅守,達到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給人積極向上的精神指引,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邊遠山村教師奇缺,年僅18歲的餘西霞畢業後毅然放棄了城市裡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成為了紅椿鎮尚壩村尚壩小學的一名鄉村教師。
  • 鄉村教師白樹德堅守山區40餘載 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1987年,白樹德被調到離左家村3公裡外的南陽勝學校擔任教導主任,兩年後轉為公辦教師。在上下班途中,每當遇到下大雨,他總會護送五六個孩子蹚過兩條河道。到了冬天,天黑得早,他還要護送孩子們經過一片亂墳崗,直到孩子們安全回家。2003年,白樹德擔任左家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