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聲|快遞櫃、充電樁要成為上海未來社區「標配」,你怎麼看?

2020-12-20 解放日報

年初剛交房的新小區竟沒有快遞櫃?

老小區電動車停車資源異常緊張

不得不「飛線」充電

...

你所居住的小區在設施和服務方面

是否也遇到過一些類似的問題?

今年4月,上海市發布《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方案中描繪的上海未來引人遐想: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新技術全面融入城市生產生活,新型基礎設施成為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市高效治理的重要支撐。

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背景下

市民心目中的「未來社區」是什麼樣?

自住的小區有哪些設施和服務是必備的?

老小區又該如何與未來社區融合發展?

智能快遞櫃何時成「標配」

「我們小區今年3月底剛交房,這樣的新小區竟然沒有配備快遞櫃。」雙十一來臨,小區快遞投遞量猛增,家住普陀區禮尚路222弄「領寓·高尚領域」小區的業主高先生通過上觀新聞後臺建議,小區應該儘快引進智能快遞櫃。

根據高先生線索,11月17日,記者來到領寓小區探訪。小區位於真如城市副中心。小區西門口進出需要「刷臉」。記者嘗試了一下,閘機屏幕顯示為「未註冊人臉」,將記者拒之門外。高先生告訴記者,人臉識別門禁幾乎覆蓋小區各個出入口,外人很難進入小區,比較安全、方便。

△領寓·高尚領域小區。

相比之下,快遞投遞領取則「原始」多了。

高先生帶著記者來到小區東北角的物業用房,底樓一間10餘平方米的房間被改造成「快遞臨時存放室」。只見10個貨架擺了一圈,每個貨架上貼有樓幢號碼。一名保安坐在存放室值守,他說,臨時存放室可以代收快遞,平時晚上8時前業主都可以來取,最近雙十一期間,取件時間延長至晚上10時。

對於物業提供的代收服務,不少業主並不「領情」:代收點距離小區中部、南部業主較遠;有的快遞員直接將快遞送到代收點,連個通知也沒有;晚上8時關門,下班稍晚些便來不及……業主們認為,相比之下,智能快遞櫃更好用。而早在今年4月,業主們就要求管理小區的「家利物業」引進智能快遞櫃,但至今沒有進展。

△「領寓·高尚領域」小區的快遞臨時存放室。

智能快遞櫃成為社區「標配」還有不少路要走。

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記者看到為小區添設智能快遞櫃、智能取物櫃的呼聲較集中,不少小區正為無法引入快遞櫃而苦惱。徐匯區南宜花苑業主李女士稱,南宜花苑是個老公房小區,大家呼籲引進快遞櫃由來已久;但物業反饋稱,物色了幾塊地方都遭到附近業主反對,小區快遞至今仍只能扔在居民家門口,快遞因此時常丟失。

實際上,小區一旦交付入住再引入快遞櫃,常會因選址矛盾、運行噪聲及需要經過業主大會投票表決等複雜程序,遇到阻力和障礙。因此,智能快遞櫃、智能取物櫃未來應該成為新建小區交付的標配設施,納入住宅設計規範預留空間、預裝設備,而不是等建成後再引進。

智能充電樁目前為「剛需」

今年8月至今,本市連續發生電動自行車蓄電池充電故障引發的事故。為此,許多小區通告規定,不得在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自行車充電,更禁止「進樓入戶、飛線充電」。

電動自行車被請出樓道後,無論是老小區還是新小區,居民都面臨充電難問題。居民們建議,智能充電樁應該成為小區必不可少的基礎建設,在下一輪城市發展中予以重視。

楊浦區長嶺路75弄鳳城三村是老式多層樓房小區,4000戶居民、戶均1至2輛電瓶車。居民們稱,小區內停車資源異常緊張,可充電的智能充電車庫都停滿車,能充上電成了當務之急。

11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走訪。在撫順路大門進口處,便有一座大門敞開的車棚。走進去一看,車棚內3/4位置已停滿,車庫兩側配備了智能充電樁。據管理人員介紹,居民掃碼就可根據指示停放、計費。小區內還有兩處「無人車棚」,配備相同的充電設施,居民需刷卡進出。然而,為了維持停車秩序,對辦卡居民的數量有所限制,目前6個車棚的名額已經滿了。

△小區車棚已改造成智能充電樁的模式。

小區總共6個車庫只能供500輛非機動車停放,遠遠滿足不了居民需求。沒辦法入庫停車的情況下,幾乎每棟居民樓都有住戶採用「飛線」方式解決自家電瓶車充電問題。住在三樓的居民張老伯,買了兩條充電插座,插座則放在一樓住戶廚房窗臺底下,用雨衣蓋上,「我也想停到車庫,可老小區沒有條件呀!」

△不少居民只能選擇「飛線充電」。

這是上海老小區普遍面臨的狀況↓

一方面停車空間有限,沒有足夠的充電設施;

另一方面,停車需求巨大,居民想方設法充電亦屬無奈。對此,鳳城三村居委會書記鄒仁華建議:老舊小區可以在重新梳理停車資源後,劃塊管理,逐個排摸樓棟、道路自身條件,找到可利用的空間。

實際上,即使是空間充分的現代小區,也存在電動自行車充電難的情況。

浦東新區周浦鎮御沁園是2013年建成的別墅、高層混合小區。御沁園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小區的電瓶車保有量約300輛,而開發商未預留地下非機動車停車庫,地面上僅有一條葡萄架走廊,可供60至70輛自行車停放。且場地位於小區東面靠圍牆,十分偏僻。居委會已經考慮將263號高層樓道附近一處空地作為試點,建造一處智能充電樁車棚,預計將投入50至60萬元。對新小區來說,地方的選擇較多,但改為車庫、車棚可能帶來採光、噪音等潛在的鄰裡矛盾,該居委會工作人員建議:「在自治意識強、安裝意願強烈的樓幢,應鼓勵率先試點充電樁或充電櫃,起到示範效果。」

「公共屬性」是首要標準

針對市民建議的一些社區設施,目前已有了明確的推進意見。如《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已將智能末端配送設施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範疇,具體為新增1.5萬臺以上智能取物櫃,加大對醫院、學校、辦公樓宇、大型社區等區域的覆蓋力度。

不過,據記者了解,一些新設施在進入小區的過程中,也遇到過非議。如一些企業在小區布設外賣自取櫃時就曾遭到業主反對,業主認為外賣講究時效性,本身並無保管上的需求,外賣自取櫃更多是方便外賣騎手。

那麼,哪些新設施可以納入社區新基建的範疇,該有什麼評判標準?專家認為,新設施是否納入社區新基建,還是要看是否契合社區居民的具體需求是否具有較強公共屬性,服務主體是否明確。政府在制定社區新基建的相關規劃中,要注重設施的基礎性和前瞻性。

同時,一些新設施得以進入小區,背後有著明顯的「市場驅動」。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豐巢收費,就曾引發快遞櫃究竟是否屬於公共設施的討論。市民們希望,在藉助市場力量助推社區新基建發展的同時,政府應該做好標準制定和監督管理,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同時,維護新基建設施的公共屬性。

居民急需哪些社區新基建?

除了智能快遞櫃、智能電動自行車充電站,還有哪些設施可以納入社區新基建範疇?記者就此詢問了不少市民。

市民宋先生:小區人臉識別系統僅用作進出門禁有些大材小用,應該成為社區管理數位化的一個組成模塊,即對於小區業主、訪客的進出實現數位化、自動化管理,並接入一網統管平臺。如疫情期間返滬人員和外來人員的登記,如能採用人臉識別系統,可極大提升管理效率。

市民耿先生:在新聞上看到申城一些小區引進智能垃圾箱設備。這種設備具備投遞口感應開啟、AI識別投放是否準確、滿溢報警、除臭等功能,解決了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帶來的不便,還能進一步分析人們的投放習慣、清運頻次等,不妨在申城予以推廣。

市民唐女士:我認為未來的小區管理應該依託智慧物業管理平臺,通過物聯網技術對小區內各項設施進行管理,維修也能記錄在案,停車管理等各項業務可以通過平臺發起,小區各項事務也可在管理平臺公示,甚至業主大會也可以在平臺上「雲」召開。如此一來,小區業主可以方便地參與到社區管理中。

在「上觀新聞」微信公眾號上,網友們也各抒己見。

超過20%的網友認為小區最缺的「新基建」設施當屬充電樁。停車難也是一大問題,多名網友表示,小區停車位都不足,電動車充電樁根本就是奢求。

19%的網友將票投給智能垃圾房。

「@sophie」說,每天回家百米衝刺倒垃圾,上班族不配扔垃圾了嗎?

「@yiming bao」則表示,住大一點的小區,每晚下班燒完飯,先丟垃圾再拿快遞,回家飯菜都涼了。

此外,網友對社區健身房、智能門禁等,也有不小需求。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毛錦偉 車佳楠 趙翰露

微信編輯:佳思敏

校對:皮小姐

相關焦點

  • 快遞櫃、充電樁,小區「新基建」缺口大
    車佳楠 攝今年4月,上海市發布《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方案中描繪的上海未來引人遐想: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新技術全面融入城市生產生活,新型基礎設施成為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市高效治理的重要支撐。
  • 小區改造不妨自建標配「快遞櫃」
    繼杭州一小區不滿豐巢開始超時收費,並率先暫時停用豐巢後,上海一家小區也加入這波抵制浪潮之中。對此,豐巢CMO李文青對媒體表示:「未來會繼續推進會員制度。」豐巢方面稱,這一做法是基於此前豐巢一項對超過8000萬用戶的線上調研結果。
  • 【熱點聚焦】豐巢快遞櫃要超時收費了!你怎麼看?
    近期,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持續引發熱議。4月30日,豐巢快遞櫃宣布,普通用戶12小時內免費保管包裹,超時後0.5元/12小時,3元封頂。從免費存放的快遞櫃成了限時保管超時收費,豐巢一紙通知激起千層浪。隨後,杭州、上海、北京、青島等地陸續有小區宣布停用豐巢快遞櫃。
  • 快遞櫃超時要收費,你怎麼看?
    早上新聞裡看到,豐巢自提櫃準備超時要收費,超時時間定位是商品入快遞櫃後12小時內,如果沒有取出商品的話,要收到0.5元費用以後,才可取快遞。我看了有點懵,網絡購物,原本就是為了方便老百姓的,放快遞櫃,原本也是便民措施,你不能因為放入了快遞櫃裡,時間超過了12小時,就要收費啊?你放進去的時間,我又沒辦法來確定的,萬一碰上個加班啥的,妥妥的就超過了12小時了,這收費也太簡單了吧。
  • 投票|快遞櫃收費風波豐巢致歉,你怎麼看?
    5月8日起,從杭州新東園小區開始,上海、廣州、青島、深圳等地多小區宣布暫時停用豐巢快遞櫃,要求進行協商談判。此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豐巢的收費決定,逐步演變成消費者爭取快件寄遞知情權的集體抗爭。快遞員將快件放入豐巢,該不該徵求消費者意見?誰該為快遞的最後一公裡買單?為何豐巢會「鐵了心」地要收費?
  • 豐巢快遞櫃也要收費了?!網友吵翻,你怎麼看?
    文 | 王仲昀免費存放的快遞櫃,已經成為了歷史。 近日,豐巢快遞櫃宣布:從4月30日起推出會員服務。12小時內免費保管包裹;12小時後,按每小時0.5元收費,封頂3元。快遞櫃入駐小區,都是按年付場租和電費,而成本還包括維護成本以及平臺運營和技術開發的成本。在我們探討豐巢快遞為何要收費之前,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是:「智能快遞櫃」這些年究竟如何盈利?10年前,中國郵政設立了第一臺智能包裹投遞終端,智能快遞櫃隨即進入公眾視野,致力於顛覆物流配送「最後一公裡」。
  • 進小區難進了小區問題多 智能快遞櫃遭遇「兩難」
    支招  智能快件箱應像郵政信報箱一樣  成為新建社區「標配」  北京市政協委員、市郵政管理局原副巡視員權忠敏認為,近年來百姓對快遞業的服務需求和依賴度逐年加大,快遞末端服務已經成為惠及百姓、服務民生的重要環節。
  • 對豐巢說不的上海小區已達116個 豐巢快遞櫃收費最新進展
    有媒體報導,截至5月13日上午,對豐巢說不的上海小區已達116個。根據統計該數據的眾蟻社區負責人表示,小區聯名對豐巢快遞櫃收費表態,並非要抵制豐巢,希望能與企業進行合理溝通。
  • 豐巢,告辭,小區自建快遞櫃,1688:快遞櫃交易額增長1400%
    但現在可好,不僅在沒有徵得消費者同意的前提下就把快遞放在快遞櫃,反過來還要向消費者收費,這就難怪大家不滿了。快遞櫃每單收取快遞員0.2-0.4元的使用費,屬於你情我願的事兒,合情合理。但是,在收了快遞員使用費的前提下,還重複收取消費者的費用,這就不合理了。
  • 上海116個小區對「對豐巢說不」!快遞櫃收費,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出手了
    近兩日,豐巢收費風波再度升級,多家媒體報導稱,目前江浙滬地區「拒絕豐巢」的小區已超百家,並有多家小區表示要自建快遞櫃來抵制豐巢的「收割」。據報導,5月13日,業委會參與者平臺「眾蟻社區」上參與「對豐巢說不」的上海小區已有116個。與此同時,阿里旗下的菜鳥驛站宣布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免費寄存包裹的服務。
  • 寫字樓來了外賣櫃 家門口多個「大冰箱」……智能櫃會和快遞櫃一樣...
    如果你天天刷微博熱搜,就會秒懂她們說的是前兩天一個熱點,@人民日報轉發的新聞「無接觸快遞架『死件』越來越多」。家門口多了個「大冰箱」你如果不在寫字樓裡上班,那麼,最近,在自家小區最可能見到的是冷藏智能櫃、生鮮智能櫃。2月17日,江幹區打造的五星級社區便民配送自提點——一套多功能的智能櫃正式在景芳四區投用,溫度可在1-8℃調節。
  • 「智能快遞櫃」深圳智造
    快遞櫃由過去同時同地、面對面交付模式改變為人機交付。   馬芳 攝   寄快遞要等快遞員前來收件、收快遞要計算收貨時間,這是不少市民的煩惱。深圳企業發明的智能快遞櫃則實現了電商物流的網際網路化,解決了快遞物品最後100米交付的難題,讓收發快遞不再受到時間限制。早在2011年8月,該公司為亞馬遜公司提供的智能郵包櫃在美國上線測試。
  • 上海申通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非要樓下等顧客或放代收點快遞櫃
    對於申通快遞,很多上海市民抱怨連連。顧客普遍反映,明明自己在在家,快遞員就是不送貨上門,非要顧客自己下樓去取,或者就放在收點快遞櫃。面對取件難題,張先生直言,這樣子以後我應該很少網購的,申通放小區蜂巢,快遞送來沒有在家就放旁邊小賣部,小賣部代收快遞是一件一塊錢。有次同一個快遞員一次性給我放了7個快遞,晚上回去取小賣部老闆就收了我7元,後面在網上買東西一定先跟客服說明不要寄申通快遞,如果賣家說他們籤合同就申通,我就不買了。還有門口小賣部我再也沒有光顧了。
  • 快遞櫃變身共享冰箱
    南都記者 趙炎雄 攝    近日,一種具有冷藏功能的快遞柜子進駐景田南社區,線上購買的生鮮凍品可以直接放到智能櫃裡保存,消費者只需掃碼自提即可。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這種「共享冰箱」會進駐深圳超過1000家社區。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共享冰箱」有助於解決生鮮電商「最後一公裡」的配送問題,但能否經受住現實市場的考驗尚不明朗。
  • 快遞櫃與驛站?其實你距離賺錢的距離僅剩100米!
    ,而快遞行業每一次變化都因為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而備受關注,看著遍地開花的蜂巢、速易遞以及紮根社區的菜鳥驛站們,你有關注過其背後的運營和賺錢機會嗎?與社區店和人工驛站相比,智能快遞櫃具有時間配置靈活、效率高、成本低以及安全性高等優點,加上搭載社區O2O業務引發的想像空間,其一度受到市場和資本的大力追捧。
  • 智能櫃之外,我們的快遞還有什麼好「歸宿」?
    一件小小的快遞,正在攪動我們的生活。近日,豐巢快遞櫃收費事件引發了輿論關注,上海一小區業委會就此事發布的聲明信短短幾天內的閱讀量就達到了100多萬,在看人數則高達1.7萬。在這場風波中,各方的訴求都被充分呈現:快遞櫃公司希望變現盈利,快遞員希望高效配送,小區居民希望既足夠便捷又不需再支付費用。
  • 背快遞黑鍋、掙五毛零錢,豐巢快遞櫃到底圖什麼?
    簡單說就是,豐巢快遞櫃增加超時費了。消息公布之後,包郵區群眾的反應最大。上海有近50個小區準備「對豐巢說不」,杭州市東新園小區直接斷掉了豐巢快遞櫃電源,而且東新園的業委會和物業公司還組織了小範圍的媒體溝通會,廣大包郵區人民準備跟豐巢來一場持久戰。現在輿論對豐巢的諸多不滿,主要集中在調高收費的問題上。
  • 豐巢失算,小區開始自建快遞櫃!阿里平臺快遞櫃銷量暴漲1400%
    記者從幾個上海小區的論壇和知乎平臺上發現,「小區業主可以自己集體設置一套快遞櫃嗎」這樣的話題並不少見,有業主甚至為物業設計了一套自建快遞櫃的「躺賺」新模式。1688數據顯示,平臺上快遞櫃近一周環比交易額增長14倍,買家數增長3倍,小區物業、業委會以及創業公司成為採購主力。 自建快遞櫃需要多少錢?小區自建快遞櫃不是新鮮事。
  • 國家將智能快遞櫃納入城鄉公共基建之際易達快遞櫃全面...
    會議明確指出,各地要對郵政和各種所有制快遞企業給予一視同仁的通行便利,推動打破鄉村、社區「最後一公裡」通行和投遞障礙;二是階段性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在一定期限內繼續實施去年底到期的大宗商品倉儲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徵收政策。①3月1日至6月30日,免收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將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等政府定價收費標準降低20%,取消非油輪貨船強制應急響應服務及收費。
  • 今天起,豐巢快遞櫃要收費了!菜鳥驛站:我們不收
    >也就是今天開始豐巢快遞櫃將推出會員制以前免費使用的快遞櫃今後要收費了收費標準分為兩個方面:普通用戶:可免費保管用戶包裹12小時,超時後,每12小時收取0.5元,3元封頂。實際上,豐巢之前曾推出過一個讚賞制度,用戶在取超時件時,系統會跳出一個打賞的頁面,要你微信支付1元錢再取件,但是讚賞頁面可以點擊跳過,大家依舊可以免費取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