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做客朝陽中學 零距離探討中學數學

2020-12-20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7日5時56分訊(馮一鳴)如何盤點頭腦?如何培養具有函數思想的「最強大腦」?如何應對數學教育的挑戰與機遇?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科學家、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張景中在北碚區教委副主任饒英、區教委辦公室主任雷琅環的陪同下走進重慶市朝陽中學,做客朝陽大講堂,並與學校高中數學教師開展了數學教育思想座談會,與師生共同盤點頭腦,培養理性思維,零距離探討中學數學。獲得2019年北碚區區長獎和提名獎的學生和指導老師、各中小學部分科技教師以及朝陽中學初高中數學教師、高一年級部分學生共計26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大講堂由朝陽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王小濤主持。

朝陽大講堂現場  馮一鳴 攝

          王小濤校長主持朝陽大講堂  重慶市朝陽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不過是給一塊面積起個名字,寶貴的知識就滾滾而來。這就是函數思想的力量!」在朝陽大講堂上,張景中圍繞三角形定理、正弦定理、正弦和角公式的推導、弦長和切線長的計算等數學問題進行了盤點回顧,將初、高中數學重難點知識進行了精煉並簡化壓縮成短短30分鐘的分享課,讓學生們學會在盤點學過的知識中,培養具有函數思想的「最強大腦」。有寬度、有深度、有溫度、有思想的分享獲得了全場師生的連連點讚!

「短短的30分鐘涵蓋了以前學過的初中數學所有重難點,張院士真真正正地讓我學會了如何將厚重的數學課本讀薄讀透。」高一八班的學生林諭表示受益匪淺。「從字母代替數,到字母代替式的函數思想給我的啟示特別大!」同時,她還向我們透露,在今後的高中數學學科的學習中,她將學會利用函數思想去解決問題,讓自己真正地擁有「最強大腦」!

張景中院士做客朝陽大講堂 重慶市朝陽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全場師生認真學習 重慶市朝陽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朝陽中學教師認真記筆記 馮一鳴 攝

高一學生代表向張景中院士獻花 重慶市朝陽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朝陽大講堂結束後的大合影 重慶市朝陽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數學教育不承擔數學上的創造工作!為了教育的需要,對數學研究成果進行再創造式的整理,提供適於教學法加工的材料,往往需要數學上的創新,這便是教育數學的任務!」 「教育數學就要致力於把數學簡化為統一,致力於使數學更容易理解!」在朝陽中學琢玉樓的中型會議室,張景中院士數學教育思想座談會正在熱烈地進行。張景中院士與學校高中數學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座談與討論。在座談會上,他首先以「數學教育的挑戰與機遇」為題,圍繞教育數學的基本信念和思想,從基本概念、數學公式、題型案例、流行解法等方面,為數學教師上了一堂有深度有思想的分享課。

座談會現場 重慶市朝陽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張景中院士在數學教育思想座談會上進行專題分享 重慶市朝陽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老師們積極參與座談交流 重慶市朝陽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王小濤校長向張景中院士贈送禮物併合影 重慶市朝陽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座談會與會人員合影  重慶市朝陽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本次「朝陽大講堂」為開講以來的第十七講。「朝陽大講堂」通過邀請各行各業的知名人士走進朝陽講堂,不僅讓學生有更寬廣的視野去了解未知的世界,而且有利於增強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據悉,此次大講堂得益於近期在北碚區舉行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所長北碚行」活動,都有為、張景中、曹春曉、向仲懷、李長明等大咖齊聚北碚區,對北碚進行考察並參與相關方面的座談和參加項目成果轉化籤約儀式,為北碚區加大創新,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相關焦點

  • 【中國夢·踐行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化繁為簡的數學之美
    【中國夢·踐行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化繁為簡的數學之美金羊網  作者:吳曉嫻  2018-12-03 少年時的張景中,徜徉在法布爾的昆蟲世界和化學王國裡,科學之美在他心中烙下了淺淺的印記
  • 張景中院士:用三角形打通小學、初中、高中的數學脈絡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談及他探索教育數學思想的初衷時說。 11月26日,「廣東省張景中院士教育數學思想教學實驗及推廣研究」項目啟動儀式暨首次線下培訓在廣州舉行。該活動由湖南省新教材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廣州市第五中學濱江學校承辦。
  • 中科院院士張景中來重慶開講:數學學不好是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
    「研究一道題持續幾年幾十年是常事」……這一席話,出自中科院院士張景中的嘴裡,張院士昨日(16日)下午做客重慶南渝中學,就自己研究的教育數學等方面與初中生進行探討。神採奕奕、邏輯清晰、說起數學來滔滔不絕,而一身夾克加運動鞋的低調打扮,就猶如他的性子一樣:耐得住寂寞,為了一道題研究十多年、幾十年。
  • 83歲院士張景中:數學是給「笨人」學的,看好類人自動解答前景
    曾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香港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等、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一等獎、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等。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及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特等獎等榮譽。 |高光時刻| 1995年,張景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張景中院士教育數學思想教學實驗及推廣研究項目在穗啟動
    圖為教育大數據技術與教育數學院士工作站基地實驗學校掛牌儀式 (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1日消息(記者鄭澍)近日,「張景中院士教育數學思想教學實驗及推廣研究項目」啟動暨「教育大數據技術與教育數學院士工作站基地實驗學校」掛牌儀式在廣州舉行
  • 院士教數學「優秀」百分百
    他是中科院院士,也是全國優秀教師;他是科學家,也是中學數學教育的設計者。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的院士中,張景中院士也許是最接地氣的科學家之一:為讓數學更容易,他提出教育數學,兩個班的普通學生3年之後數學成績個個優秀;為讓數學更有趣,他的團隊推出了「超級畫板」,幾何機器證明研究得到成功應用。在廣州工作22年,他的兩大研究成果都得以落地應用。他感慨道:「思想解放的廣州讓我的研究成果從紙上進入了現實。」
  • 院士教數學:成績一般學生3年之後數學成績個個優秀
    中科院院士張景中 記者 蘇俊傑 攝  他是中科院院士,也是全國優秀教師;他是科學家,也是中學數學教育的設計者。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的院士中,張景中院士也許是最接地氣的科學家之一:為讓數學更容易,他提出教育數學,兩個班的普通學生3年之後數學成績個個優秀;為讓數學更有趣,他的團隊推出了「超級畫板」,幾何機器證明研究得到成功應用。在廣州工作22年,他的兩大研究成果都得以落地應用。他感慨道:「思想解放的廣州讓我的研究成果從紙上進入了現實。」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張景中:把數學變容易大有可為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數學重要,但難學。改善數學教育是世紀性世界大課題。 30年前,我在一本書裡提出了「教育數學」的想法。所謂教育數學,就是為教育改造數學,把數學變得更容易。40多年前,我在新疆一個農場中學教數學時,有幾件事情啟發了我,讓我認識到數學能夠變得更容易。1977年的一道高考題,我用小學裡的面積計算方法做出來了。1978年的一道奧數題,我又是用基於小學知識的面積方法找到了一個不到兩行的證明。10多年後,我才明白,這其實是發現了一種幾何定理機器證明的新方法。
  • 張景中院士在中國人民大學作「微積分的新思考」講座
    5月31日晚,由中國人民大學青年數學研究學會主辦的「微積分」系列報告第三講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張景中院士作了題為《微積分的新思考》的報告。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理學院等學院的老師及一百四十餘名來自不同專業的同學參加了本場講座。
  • 透露秘訣:學不好數學是因為 你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
    83歲中科院院士透露秘訣——  學不好數學是因為 你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  「我也曾經幾天做不出來一道幾何題。」「你敢不敢拿兩個班的孩子給我做實驗?」「研究一道題持續幾年幾十年是常事」……  這番話,出自83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之嘴。
  •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STEAM創客教室正式啟動
    ​2018年12月13日上午,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舉行「STEAM創客教室」啟動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姚訓琪、暨南大學副教授張偉博士等出席活動。STEAM創客教室校友寄語牆  張景中院士在參觀後,稱讚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建立「STEAM創客教室」是非常有意義的事,並在留言板上寫下「學與創結合好」的寄語,以此勉勵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學子。
  • 全國首個張景中教育數學思想研究實驗基地學校落戶廈門
    這是全國首個以張景中院士命名的數學實驗基地學校。當天,育龍數學-張景中數學實驗班,也正式啟動全城選拔。 廈門育龍數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廈門育龍數學攜手中科院院士張景中,希望通過先進的教育數學教學理念,讓育龍數學的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同時,通過育龍的課堂,幫助更多廈門學子愛上數學,找到學好數學的「密碼」。
  •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數學能力培養應該從中學開始
    應該如何看待數學和數學教育?日前,本報記者採訪了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楊樂。「奧數」扼殺學生的數學興趣 中國教師報:前不久,中國小學生的一道「奧數」題難倒了世界著名數學家安德烈·奧昆科夫,這位數學家坦言自己從未上過「奧數」,他認為那些太刁鑽的題目,很可能傷害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 華南師大附中入選「北大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附入選中學名單
    科組建設系列:2019廣東省中學數學教育優秀論文評比活動、廣州市中學數學講題比賽喜報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助力我校推進大學先修班數學課程改革華附講壇2020學年:湯濤院士之「數學推動現代科技——從華為重視數學談起」華附講壇2017學年: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田剛之「數學有趣」華附講壇2017學年:中科院院士林群之「數學大師 啟迪心靈」
  • 無錫天一中學的「知識盛宴」 三位院士走進天一「名人課堂」
    12月29日,來自「飛彈及運載火箭、量子技術、納米技術」領域的三位院士:龍樂豪、杜江峰、都有為走進天一「名人課堂」,與學生們面對面,三位院士分別以《中國的火箭與航天》、《量子技術的現在與未來》、《讓青春飛翔》為題,給天一的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知識盛宴」。
  •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到張掖中學交流訪問
    甘肅張掖網訊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主任陳國良教授應邀來到張掖中學交流訪問。陳國良院士主要從事並行算法、高性能計算及其應用等研究。
  • 探秘成都「學霸搖籃」:15所中學培養了29名院士
    「院士」中學哪家強  中國工程院共有793名院士,中國科學院共有728名院士,兩院共1521名院士。我市15所中學至少培養了15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共計29名院士,其中閔恩澤為兩院院士。
  • 中科院院士揭開數學奧秘
    從小學到高中,我們學過12年的數學,叫做初等數學;大學後的微積分,叫做高等數學。到底什麼是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呢?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面對數學難題,有什麼思路可以讓我們「一步到位」?中國科學院林群院士、張景中院士為你揭開數學的奧秘!
  • 席南華院士為成都樹德中學學生作專題科普報告
    席南華院士為成都樹德中學學生作專題科普報告 2015-03-25 成都分院 【字體:3月2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席南華在成都樹德中學作題為《認識數學》的科普報告時作上述表示。他指出,應試刷題是必要的,就像吃飯,但吃得過量反而傷胃。   報告中,席南華不斷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有用性、審美性和趣味性。他例舉勾股定理指出,直角三角形三邊聯繫不僅是等式計算而是事物間的相互關聯,它體現了數學的美感。
  • 數學家田剛院士到訪巴蜀中學—2020年北大數學學院人數最多的中學
    榮幸之至——11月21日上午,田剛院士到訪巴蜀中學,作了題為《走進數學》的講座,帶領師生們一同漫步於數學世界,領略它的獨特魅力。△田剛院士一行蒞臨巴蜀△田剛院士與巴蜀中學校長王國華、黨委書記舒義海合影△田剛院士與巴蜀中學數學競賽教練團隊合影走進數學田剛院士以精彩的圖文、生動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