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西餐,要把刀叉放在盤子右邊
江津珞璜鎮合解村的「禮儀院壩會」請來老外,為當地農民傳授文明禮儀
鄉間院壩,是老鄉們聚在一處吹牛、擺龍門陣的好地方,然而在江津珞璜鎮,院壩龍門陣卻有了新內容:講禮說事。
7月19日,珞璜鎮合解村舉行「禮儀院壩會」,上百村民在蔬菜基地旁的院壩上講身邊的禮儀故事,教身邊人文明禮儀。
西餐刀叉擺放有講究
在「禮儀院壩會」的現場,不僅有著名主持人沙青、鰍鰍妹給大家講禮貌用語、姿態、服飾禮儀和人與人交往的相處之儀,巴蜀著名笑星凌淋通過幽默故事,讓大家認識到文明禮儀在社會交往中的重要性。還有一位有著絡腮鬍子的西方面孔,出現在活動現場,為村民們演示規範的禮儀動作,教大家一些吃西餐時應該注意的禮儀常識。
這位神秘的國際友人是來自巴基斯坦的默罕默德·阿米爾,他現在是重大的一名博士留學生。雖然他的漢語不是很標準,但是他總喜歡把「你好」,「謝謝」之類的禮貌用語掛在嘴邊。
阿米爾講到,除了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左叉右刀」外,西餐中刀叉的擺放是有暗語的,要是不知道就有可能會鬧笑話。比如,當你吃完了一道菜覺得還想再吃些東西的時候,就應該把叉置於刀上,交叉放在自己面前的盤子上;如果覺得吃飽了,不想再吃的時候,應該把刀叉並列放在盤子的右側;還有用叉進食的時候,叉刃應該朝下,而不是朝上,那樣是非常不禮貌的。
阿米爾還講了很多西方人見面打招呼和自我介紹時的文明禮儀。
雖然來參加活動的村民,大多都沒有出過國,沒有吃過西餐,他們依然對阿米爾講的東西非常感興趣,很多人都和他一起學講英文的問候語,用手當叉比劃著吃西餐的禮儀。
院壩龍門陣排憂解難
珞璜鎮黨委書記李興偉介紹到,這樣的禮儀會之所以選在大家經常擺龍門陣的院壩舉行,就是因為它貼近實際,讓群眾在拉家常,講身邊故事的過程中學習禮儀知識,提高文明素質。
同時,這樣的院壩還是村民們日常的「說事點」,不管村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可以到「說事點」找村幹部或者黨員反映情況,能夠當場解決的問題,村民們現場就會得到說法,當場解決不了的,會在每個月的5日集中梳理解決。
合解村村民唐桂芝(化名)的丈夫雖然60多歲了,可還是動不動就對她使用家庭暴力,愛面子的她從來沒跟任何人提起過。
在一次被丈夫家暴,造成手臂骨折後,唐桂芝再也無法忍受了,她把自己家的「醜事」在說事點上跟村幹部抖摟了個乾乾淨淨。了解情況後,村支書莊太前組織村幹部、黨員輪流給唐桂芝的丈夫吳德生(化名)做工作、講法律,他終於低下了頭,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現在夫妻二人的家庭非常和睦,以致於唐桂芝每次見到莊太前都要感謝個沒完。
本組文/重慶晨報見習記者 王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