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區博物館將開館:老館已經拆除,新館位於七寶的閔行文化公園

2020-12-19 小喵奇談

根據上海市閔行區的消息,閔行區博物館將與2019年1月19日開館,這也是閔行區博物館老館拆除之後,重新開放博物館的重要一步。

閔行區博物館的老館位於莘莊地鐵站,目前已經開出;閔行區博物館新館位於閔行文化公園西南角,這也是在閔行區七寶地區外環線附近的大公園。

下面地圖表示了上海市地圖上面的閔行區博物館。

上海市地圖上面的閔行區博物館

下面就是已經拆除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老館,這個場所已經建成了幾十年的時間,比較老舊,隨著莘莊地鐵站的升級,這個老博物館已經拆除。

已經拆除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老館

閔行區博物館的新館,面積大約是1.5萬平方比,比老館要好了很多。這裡面位於閔行區的七寶鎮,具有上海地鐵10號線的航中路站、上海地鐵9號線的七寶站,到這個新館都是非常方便的。

閔行區博物館的新館

下圖就是建設中的閔行區博物館的新館。這裡面也是位於閔行區七寶鎮的閔行文化公園內部,該公園有了文化二字,自然聚集了閔行區大量的文化設施。

建設中的閔行區博物館的新館

閔行區博物館的新館開業之後,將為周邊提供大量的展覽,在閔行區發展的過程中,這也是閔行區博物館需要承擔的職責。

閔行區博物館的展覽

在閔行區的閔行文化公園的內部,閔行區博物館與上海海派藝術館在一起,二者的規模也是差不多的,二者的功能有期別,也有聯繫,可以出是互相補充。

閔行區博物館的展覽

由於位於閔行文化公園的內部,閔行區博物館建設與水邊,本身也是秉承了「與城市自然共生」的裡面,閔行區博物館裡面有三個基本陳列:

馬橋文化展覽上海縣七百年展覽中國民族樂器文化展覽

閔行區博物館的中國民樂展覽
閔行區博物館的中國民樂展覽

對於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新館開業,這是一件好事,同時也能讓建設多年閔行文化公園更加出名,成為一個商旅文於一體的地區

相關焦點

  • 閔行博物館新館明起迎客,看700年「上海縣」來龍去脈
    歷經半年多試運營和閉館維修,閔行博物館新館明天開館迎客。閔行博物館位於閔行文化公園西南角,建築圍繞「與城市文化融合、與自然共生」的理念而成。博物館建築面積1.5萬餘平方米,共三層,設三個常設展廳。除了年初已開放的《中國民族樂器文化展》展廳外,常設《馬橋文化展》和《上海縣七百年展》。臨展《絲路啟航——廣西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特展》也同日開放。  在查看一些老資料、老物件時,人們常看到「上海縣」的名字,它與今天的「上海市」有著怎樣的聯繫?上海舊名華亭海,又稱上洋或海上,南宋時始設上海鎮,1292年上海立縣。
  • ...景區:小陸家嘴風景區、廣富林文化遺址、七寶古鎮、閔行文化公園
    、七寶古鎮、閔行文化公園被評定為4A級景區。吳昌碩紀念館(2010年從華夏公園遷址於此)位於陸家嘴中心綠地內,設立於一幢建於1914年的上海近代優秀民居建築內,是陸家嘴中心綠地保留的唯一一處民居。紀念館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館內闢有「吳昌碩生平陳列室」、「大師畫室」和「作品展示廳」。 上海廣富林文化遺址位於松江新城北部,南鄰大學城,北靠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西接廣富林郊野公園,東依國際生態商務區。
  • 閔行博物館開建 有望打造國內最全「民族樂器館」
    東方網記者唐漪薇11月24日報導:閔行文化公園、七寶生態商務區(以下簡稱「一園一區」)中的重大項目——閔行博物館今天上午破土動工。上海市文廣局局長胡勁軍,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馬雲安,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長褚曉波,中共閔行區委書記孫潮,區委副書記、區長莫負春等出席開工典禮。
  • 閔行博物館開館:首展民族樂器與奧地利古堡銀器
    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位於閔行區文化公園內,是一座融展覽、教育、收藏、研究於一體的綜合類博物館。2019年1月18日,閔行博物館與上海海派藝術館同時期開館,博物館將呈現地域特色,講述閔行本土文化。目前,閔行博物館開設了「中國民族樂器」常設展與「奧地利施瓦策瑙古堡銀器」臨展,在下半年,將呈現「上海縣700年」常設展與「馬橋文化」常設展。
  • 汕頭僑批文物新館開館
    原標題:汕頭僑批文物新館開館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學佳 通訊員/孫少珠)汕頭市僑批文物館新館昨日開館,館藏的12萬封僑批向世人真實展現華僑華人的移民史、創業史及其勇於開拓、守信重義、愛鄉愛國的精神。同時,也將省委書記胡春華今年3月考察汕頭時所作出的「進一步加大力度保存好、利用好僑批檔案,讓優秀的傳統文化代代傳承」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實處。
  • 評上海市閔行區文化公園的湖:原本是商務區,犧牲了很多建築區域
    2020年7月,關於上海市閔行區,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消息,閔行文化公園的湖依然尚未命名,這個湖可是上海市中心的地方——在外環路外側的地方。上海市閔行區的閔行文化公園、七寶商務區可謂是一脈相承, 它們二者其實就是同一個項目。
  • 孝感市博物館、市圖書館將搬遷至市文化中心
    「孝感市博物館、市圖書館將搬遷至市文化中心!」孝感市博物館要搬新家啦!孝感市博物館即將搬遷到市文化中心新館,即日起新館、舊館對接進入關鍵期,期間不能正常開放,暫時閉館,閉館期間將停止對市民及各類參觀團體參觀接待活動。新館預計2020年1月8日開放。記者 侯伶俐 攝文物打包。
  • 浦江第一灣、召稼樓、七寶老街……一起發現閔行的美,有證書+獎金...
    推薦點位(包括但不局限於)1A級景區:錦江樂園、召稼樓古鎮、浦江郊野公園、老外街、韓湘水博園、閔行體育公園、麥可將文創園區2市民休閒好去處:七寶老街、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上海阿拉城、僑嘉葡萄園、華漕手工技藝體驗基地、上海徽府3
  • 珠海博物館新館 為何遲遲不開館?
    南都訊 記者朱鵬景 「珠海市博物館新館到底什麼時候開館,這一工程與珠海大劇院同步建設,進度卻嚴重落後」。在2019年珠海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歐陽斌、徐焱軍質疑,為何博物館還不開放?    「我去年就已經提交過關於博物館建設的提案,遺憾的是,今年還是沒能看到新館開館。」市政協委員歐陽斌也表示。
  • 閔行一4萬平方米景觀湖 等你來命名
    圖說:閔行文化公園內的景觀湖 來源/受訪對象提供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即日起至6月20日下午17時,閔行文化公園內一個無名景觀湖開始公開向社會徵名。您可通過郵寄、郵箱等方式參與,郵寄地址為:閔行區新鎮路58號(郵編201101),郵箱地址為:lhyls@shmh.gov.cn。
  • 解讀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建設方案變更:杜行老街北部可能拆除
    近日,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的建設方案進行了調整,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西街就是:部分杜行老街已經處於集建區的外部,這裡面可能暗示著杜行老街部分區域可能被拆除。杜行老街是閔行區的一個非常古老的集鎮,位於閔浦大橋的附近。
  • 首都博物館建新館 2005年將開放
    磚木結構的古城牆,3000年前的青銅器和一塊巨大的不鏽鋼頂組成的首都博物館新館,今天正式開工建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市投資規模最大的一項文化公益設施。  首都博物館新館位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上,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建築工程預算投資7.8億元。  據介紹,首都博物館文物藏品十分豐富,現有25萬餘件(套)文物和70萬件古錢幣以及大量文獻等。
  • 市圖書館檀溪路老館以後將......
    襄陽市圖書館東津新館今年4月底開館,成為網紅打卡地。隨著新館的開放,檀溪路老館開始閉館。針對市民的留言和建議,作為襄陽市圖書館的主管單位,襄陽市文化和旅遊局表示,襄陽市圖書館東津新館已於2020年4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位於襄城區檀溪路的市圖書館老館(以下簡稱老館)已經整體搬遷至東津新館。目前,老館正常開放服務讀者的條件已不具備。
  • 上海地鐵10號線航中路站的七寶生態商務區北側:降級成市民中心
    上海市上海地鐵10號線航中路站的北側,七寶生態商務區和閔行文化公園最北側的部分,原本準備定位法拉力文化中心,目前已經將降級成了普通的市民文化中心。上海地鐵10號線航中路站附近的地圖上海地鐵10號線航中路站附近的地區也是閔行文化公園的所在地,在閔行區被稱之為」一園一區「,一園就是閔行文化公園,一區就是七寶生態商務區。
  • 上海市閔行區八大遊玩好去處,各有特色,非常值得一去
    上海市閔行區有許多好玩的地方,都各有特色,有的景色好,有的美食多,閒暇之餘,可以去放鬆一下。一 :閔行區浦江鎮郊野公園郊野公園分為五大區域,奇蹟花園區,森林休憩區,柳鷺田園區,濱江漫步區,活力森林區。目前的郊野公園景致非常美,各種花競相開放,空氣清新,是一個放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二 :召稼樓古鎮上海市召稼樓古鎮位於閔行區浦江鎮,這裡是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城隍故裡。召稼樓古鎮中保存比較完好的遺蹟有「禮耕堂」,「梅園」等。
  • 武漢科技館新館今日開館 每周三至周日免費開放
    新館還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利用既有建築改造成的科技館,保持了原武漢客運港這座曾經的武漢地標性建築的船形外形,同時注入了科技、科普新元素與內涵,體現了環境保護與科學發展的時代理念,寓意為「科普之舟」揚帆遠航。    武漢科技館新館還是我市正在著力打造的「江漢朝宗」文化旅遊景區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周邊正在建設科技公園和科技廣場,大科普地域特色呼之欲出。
  • 上海閔行民間收藏館掛牌 展覽遭投訴將撤下
    」位於吳中路2115號的「秦漢胡同」國學書院,「藏」在一個大型生活廣場內。這是這家書院在閔行設立的第二家分院。  館外裝飾低調樸實,館內卻別有洞天,古色古香的布置,讓人猶如進入了一家古董收藏博物館:古典家具、當代名家字畫、名家匾額,應有盡有。幾位學齡前的小朋友正在家長的帶領下,上著免費的少兒書法公開課。
  • 閔行將著力打造這些「公園」!
    什麼公園?文化+創意喜馬拉雅有聲圖書知道吧?K12智能校內課堂解決方案提供商「一起教育」熟悉吧?生活美學電商「一條」,更是成為了文創產品、文創生活的知名推手……未來文創還將給你的生活帶來什麼?
  • 5年後,故宮、上博建成新館,每25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組圖)
    年底前,籌劃多年的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將開工建設,規模約12.5萬平方米,預計2020年建成,獻禮故宮600歲生日。本月初,上海博物館擬建東館的消息正式落地,其定位於「世界頂級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竣工時間同在5年後。  南北兩大博物館的「你追我趕」只是縮影。截至去年底,全國博物館總數已達到4510家,「近10年中,平均每年增長200多個」。
  • 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周三開館 向市民贈票1000張(圖)
    (原標題: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周三開館 向市民贈票1000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