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博物館新館明起迎客,看700年「上海縣」來龍去脈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看700年「上海縣」來龍去脈

  歷經半年多試運營和閉館維修,閔行博物館新館明天開館迎客。閔行博物館位於閔行文化公園西南角,建築圍繞「與城市文化融合、與自然共生」的理念而成。博物館建築面積1.5萬餘平方米,共三層,設三個常設展廳。除了年初已開放的《中國民族樂器文化展》展廳外,常設《馬橋文化展》和《上海縣七百年展》。臨展《絲路啟航——廣西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特展》也同日開放。

  在查看一些老資料、老物件時,人們常看到「上海縣」的名字,它與今天的「上海市」有著怎樣的聯繫?上海舊名華亭海,又稱上洋或海上,南宋時始設上海鎮,1292年上海立縣。1928年縣市分治,上海特別市成立,上海縣成為郊縣,功能發生轉變,鄉村面貌初步改觀。新中國成立後,上海縣發展成為農副產品生產基地與工業衛星城,貢獻卓著。1992年,上海縣與閔行區合併,700年上海縣歷史宣告結束。

  在閔行博物館的《上海縣七百年》展中,可以了解上海縣700年的歷史浮沉。據閔行博物館宣傳教育部主任徐迪介紹,該展展陳面積約2400平方米,內設序廳、東南壯縣、江海通津、海納百川、獨立發展、城鄉融合六個展區,以上海縣各時期的300餘件文物為依託,通過全息投影、多媒體互動、場景復原等手段,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來講述故事。「公正和平」銀爵、明代藍印花布被面、清代胭脂紅地粉彩折枝石榴花卉紋瓷碗等都是其中的重點文物。

  談及上海的悠久歷史,避不開「馬橋文化」。馬橋遺址位於閔行區馬橋鎮俞塘村,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橋文化展》主要展出距今3900至3200年前馬橋文化時期的150餘件器物。展覽分為「依海而生」「始生之物」「造物以術」三個部分,重現了馬橋文化時期先民傍海而生的生活。展覽中可見原始瓷豆、銅鏃、銅刀、葉脈紋陶罐等馬橋文化時期先民製作使用的生產工具和生活器具,從中可辨識先民用以傳遞生產與生活信息的獨特符號和各種紋飾。

  《中國民族樂器文化展》主要展示與中國民族樂器相關的器物200餘件。展廳分為序廳及「傳統樂器」「大同樂會」「樂器製作技藝」「少數民族樂器」四個主題陳列,展現樂器在不同時代的發展特徵和歷史文化。

相關焦點

  • 閔行區博物館將開館:老館已經拆除,新館位於七寶的閔行文化公園
    根據上海市閔行區的消息,閔行區博物館將與2019年1月19日開館,這也是閔行區博物館老館拆除之後,重新開放博物館的重要一步。閔行區博物館的老館位於莘莊地鐵站,目前已經開出;閔行區博物館新館位於閔行文化公園西南角,這也是在閔行區七寶地區外環線附近的大公園。下面地圖表示了上海市地圖上面的閔行區博物館。
  • 閔行博物館開館:首展民族樂器與奧地利古堡銀器
    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位於閔行區文化公園內,是一座融展覽、教育、收藏、研究於一體的綜合類博物館。2019年1月18日,閔行博物館與上海海派藝術館同時期開館,博物館將呈現地域特色,講述閔行本土文化。目前,閔行博物館開設了「中國民族樂器」常設展與「奧地利施瓦策瑙古堡銀器」臨展,在下半年,將呈現「上海縣700年」常設展與「馬橋文化」常設展。
  • 新館新景紛紛亮相,上海更好玩了!
    之後馬戲城將進入「閉關修煉」狀態,投入到新劇的創排工作中,新劇計劃將在2020年4月底公演。 地址:南京東路353號悅薈廣場 標準門票:200元 閔行博物館新館
  • 閔行博物館開建 有望打造國內最全「民族樂器館」
    東方網記者唐漪薇11月24日報導:閔行文化公園、七寶生態商務區(以下簡稱「一園一區」)中的重大項目——閔行博物館今天上午破土動工。上海市文廣局局長胡勁軍,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馬雲安,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長褚曉波,中共閔行區委書記孫潮,區委副書記、區長莫負春等出席開工典禮。
  • 奉賢博物館新館今日開館 雍正故宮文物大展免費開放
    雍正批准奉賢建縣  奉賢建縣就在雍正年間,清朝時期,上海這塊區域原本只有松江府和上海縣。有大臣提出,這塊區域面積非常大,而且又是魚米之鄉,稅收非常多。經過幾輪上奏批覆,最終,雍正批准了奉賢等縣建縣。  此外,在雍正三年到十三年期間,雍正大力推進的海塘建設也在此期間完成。
  • 首都博物館建新館 2005年將開放
    磚木結構的古城牆,3000年前的青銅器和一塊巨大的不鏽鋼頂組成的首都博物館新館,今天正式開工建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市投資規模最大的一項文化公益設施。  首都博物館新館位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上,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建築工程預算投資7.8億元。  據介紹,首都博物館文物藏品十分豐富,現有25萬餘件(套)文物和70萬件古錢幣以及大量文獻等。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開放
    原標題: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開放   來源:新華網   (1)3月23日,參觀者在參觀自來水博物館內的自來水制水流程模型。   當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分為科普館和通史館兩個展廳,面積約2400平方米。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明天起開放
    新館二層,一組雕像展現百年前京城百姓的取水場景。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攝       北京晨報訊(記者 王海亮)在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中,沿著打造成「輸水暗涵」模樣的走廊一邊行進,一邊了解北京水資源的知識;看百年前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建廠初期的職工登記卡上有什麼樣的歷史痕跡。今天是「世界水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將舉行開館儀式,明天開始新館正式接待市民參觀。自來水集團為市民準備了1000張贈票,市民可登錄市自來水集團網站預約登記。
  • 新疆新和博物館開館迎客 1083件文物「活」起來
    12月1日,新疆新和博物館正式開館迎客,沉睡的1083件文物「活」起來了。當日,阿克蘇地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常玉軒,新和縣縣委書記肖林共同為新和博物館揭牌。新和縣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新和博物館新館位於新和縣解放路以南、新華南路以東,2013年10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2015年11月竣工,博物館室內陳列布展項目於2018年9月開工,投資2300萬元,展廳面積2830平方米,公共區域面積2420平方米。新和博物館主要以絲路文化、城池文化貫穿整個展廳,以時間為序講述新和自古至今的歷史變遷及重大事件。
  •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18 15:59 來源: 新華社    10月18日,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新館,觀眾在觀看展品。當日,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迎來各地的陶瓷藝術愛好者。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起開放
    原標題: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起開放   本報訊(記者 劉可)首次面世的百年公章、清代水廠的職工登記卡、地表水制水動態全流程……位於東直門外香河園街3號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天正式亮相。從前天開始,想要參觀的市民可在市自來水集團官網進行網絡預約。
  • 國家圖書館新館今日迎客 成世界第三大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新館今日迎客 成世界第三大圖書館 2008年09月09日 11:55 來源:新京報 至此,國家圖書館的館舍面積將達到25萬平方米,能滿足未來25年至30年藏書需要,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法國的世界第三大國家圖書館。預計9月9日國圖二期接待讀者,開始試運行。屆時,讀者將可以瀏覽60萬冊開架圖書,領略文津閣《四庫全書》真容,享受自助借還書、電子圖書隨身閱讀、網絡互動諮詢等高效便捷的服務。圖為國圖老圖書管理員在查看書架擺放情況。 中新社發 富田 攝
  • 珠海博物館新館 為何遲遲不開館?
    南都訊 記者朱鵬景 「珠海市博物館新館到底什麼時候開館,這一工程與珠海大劇院同步建設,進度卻嚴重落後」。在2019年珠海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歐陽斌、徐焱軍質疑,為何博物館還不開放?    「我去年就已經提交過關於博物館建設的提案,遺憾的是,今年還是沒能看到新館開館。」市政協委員歐陽斌也表示。
  • 金豬送福新館雲集 去博物館過個別樣文化年
    2019-02-02 14:0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俞吉吉臨安博物館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魏志陽 攝春節的腳步近了,全省博物館的文化大餐也都紛紛上桌了。時尚回顧展、海派大家藝術精品、追尋神話之鳥……春節7天,博物館裡都有些什麼樣的展覽可看呢?
  • 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館選址滻灞世博園內!
    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程旭透露,陝歷博多年來一直受大館狹地的制約,陝西歷史博物館確實要建新館,此次新館選址也是多番考察,最後將新館地址確定在位於滻灞生態區的世博園內。然而隨著近年旅遊參觀人數的增加,陝西歷史博物館已經不堪重負,接待量大大超過設計限額,建設陝歷博新館迫在眉睫。1新館選址三選一,終定滻灞2017年7月,陝博館長強躍透露,陝西歷史博物館正在進行新館選址。
  • 5年後,故宮、上博建成新館,每25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組圖)
    建成於1897年的京都國立博物館老館「明治古都館」屬於法式文藝復興風格  新館建設熱  矗立了140餘年的舊雅典衛城博物館向南約400米,建起了新雅典衛城博物館;為迎接千禧年,大英博物館在毗鄰處新建了伊莉莎白二世大展苑;近百年中
  • 青銅幕牆斜過比薩塔 首都博物館新館亮相
    建國以來本市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設施———首都博物館新館今天上午開始拆除北立面最後的腳手架。被綠色防護網包裹長達一年多的首博新館從頂部開始逐步向下揭開神秘面紗。     首都博物館新館佔地2.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3萬平方米,地下兩層地上五層,建築高度36.4米,是一座集展示、科研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 上海博物館明起恢復對外開放,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
    上海博物館明起恢復對外開放,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 2020-03-12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煙臺博物館試運行一小時迎客千人 市民重走煙臺街
    眾多市民進入新館參觀    水母網9月21日訊(YMG記者 唐壽銳)昨日上午8時,當市博物館辦公室主任王金定如往常一樣出現在文化中心廣場新博物館門口時現場的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博物館在試運行期間參展的文物大約有700件,其中包括上述的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部分屬於國家一級文物。用工作人員的話說,「都是無價之寶」。    記者在現場還獲悉,此前花費335萬運至北京、南京、安徽三地四家博物館緊急搶修的142件文物正在加緊修繕,大量珍貴文物會在全面開館之後陸續參展,在新博物館同煙臺市民見面。
  • 佛山市博物館新館預計明年對市民開放
    在佛山市博物館、佛山市博物館學會等單位的組織、承辦下,2019年全市文博和非遺宣傳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展示、論壇、展覽、表演等形式,增強全社會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佛山市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曹學群說,市博物館作為佛山市級綜合性公共博物館,正處於新館籌建階段,預計明年對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