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健康比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重要,孩子有良好的心理狀態,長大後才能適應這個社會,才能很好地生活下去,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很多大人都承受不住,更何況孩子,如果不及早注意培養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會被這個社會打到。
家長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見,從孩子喜歡的事物出發,才能很好的幫助孩子,培養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有了健康的心理素質,才有勇氣去挑戰未來,才能走向未來,父母們可以試試以下辦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1. 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所成就,所以會對孩子比較嚴格,總是數落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培養孩子,不但對孩子沒有好處,反而讓孩子心裡變得很脆弱,遇到一點困難就逃避,不敢面對。
家長要正確教孩子,遇事冷靜,不能開口就罵,在孩子面前也不要吵架,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的原因,幫助孩子總結經驗,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讓孩子心理更加健康。
2. 教孩子感知情緒多跟孩子溝通
用孩子能聽的懂的話跟孩子溝通,告訴孩子感受內心的想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真實的感受,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好的情緒要通過合理地辦法發洩出來,不能藏在心裡,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多陪孩子,跟孩子多聊天,聽孩子的想法,孩子表達能力欠缺,給孩子一點時間,讓孩子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
3. 不要忽視孩子,也不要放縱孩子
家長不要忽視孩子,不要孩子做什麼都不管,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你什麼,隨心所欲,家長不及時管教孩子的行為,這樣家庭下培養的孩子不懂感恩,心理想法比較複雜,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孩子的不好的地方要及時糾正,很多父母都寵孩子,把孩子慣的目中無人,不管在哪裡都為所欲為。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應該跟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關心孩子的情感問題,多跟孩子交流,鼓勵孩子勇敢嘗試,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讓孩子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李玫瑾教授是常務理事,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她所說的話是有一定根據的,家長們可以試試以上辦法幫助自己,培養孩子健康的心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