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壇上真正有權勢的政黨為什麼只有民主黨和共和黨?

2020-12-20 鬼說天下

很多人都知道,美國是「兩黨制」國家,政壇上真正有權勢的政黨只有民主黨和共和黨。但鮮為人知的是,美國的「兩黨制」不是公開的法定製度,而是美國統治集團精心打造的一套維護其利益的體系。

根據公開的資料,美國現在可以合法存在的政黨多達數十個,這還不包括未登記的政黨性的組織和個人政客。既然美國政黨遠超過兩個,那麼政壇上真正有權勢的政黨為什麼只有民主黨和共和黨呢?

美國是總統制國家,因此美國政黨是否擁有權勢的關鍵就是能否獲得總統大選的勝利,起碼要獲得較多的選票。但美國總統大選不是直接選舉,而是名為「選舉人制」的間接選舉,以選舉人票定輸贏。

美國的「選舉人制」實行「贏者通吃」的原則,即「除了最多的那個外,剩下的全無意義」。政黨如果不能在各個州獲得第一名,那麼無論獲得多少普選票,在全國的選舉人票上也只能是零,沒有任何意義。

要想在州獲得最多的選票,政黨一方面需要大量資金,進行宣傳造勢活動;另一方面需要在當地建立組織和發展人脈來動員選民。在這兩個方面,民主黨和共和黨對美國其他政黨完全是「降維打擊」。

由於缺乏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各州擁有的資源、人脈和基層組織,美國其他政黨能在某州獲得選票第二就算是空前勝利了。但由於「選舉人制」的「贏者通吃」,這個「空前勝利」在總統大選中沒有任何意義。

另外,美國還有一系列看似很合理的限制「政治獻金」的法律,限制富豪自掏腰包參加大選。但這意味著參加總統大選的人基本只能通過組織募款,而競選募款組織在美國幾乎被民主黨和共和黨壟斷。

民主黨和共和黨之外的政黨只能想辦法繞過法律來為競選募款,這又會遭到民主黨和共和黨控制的司法機構的限制和打擊,募款數自然遠不及兩黨。而要參加美國的總統大選,沒錢真是萬萬不能的。

綜合來講,民主黨和共和黨通過基層組織、募款組織以及廣泛深厚人脈關係等等手段控制了美國總統大選的整條「產業鏈」。兩黨以外的其他政黨就算使出渾身解數,也只能在某些州獲得一定的選票。

但由於「贏者通吃」原則,無法獲得各州最多選票的政黨在全國就無法獲得一張選舉人票,那這個政黨就跟沒有一樣。於是每次美國大選都是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遊戲,真正有權勢的政黨自然只有這兩個。

相關焦點

  • 美國民主黨、共和黨的恩怨,從「一家人」變成死對頭 | 壹讀精選
    1960年的美國大選,民主黨甘迺迪和共和黨尼克森舉行了美國歷史上首次總統電視競選辯論。從此,每隔四年,全世界的人們都有機會觀看一場兩黨制國家的政治競演。那麼,美國的兩黨制是怎麼來的?兩黨制最初產生於17世紀的英國,當時在議會中有兩個政黨:一個是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的輝格黨(後改稱自由黨);一個是代表地主階級和封建貴族利益的託利黨(後改稱保守黨)。
  • 民主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及其總部
    發表於 2015-10-19 Xiao美國是民選政府,雖然有上百個大小政黨,但民主黨、共和黨的實力最強,政府、國會基本上由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掌。比方說,全國委員會與各州的本黨組織並非上下級關係,各州黨組織領導由本州黨員自己選舉產生,並非由全國委員會任命。這個特點與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關係有點類似。民主黨與共和黨雖然是兩個政黨,但兩黨全國委員會的主要職能則大同小異,綜括說有三:一是制定、推行本黨政綱;二是負責政黨籌款和競選戰略;三是負責組織、籌備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 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根本區別
    >很多華裔來美國的時間都不是很長,由於各種原因對於美國政治的概念不完全清楚。Foreign Policy 對外政策共和黨人認為, 只有美國保持強大到足以威懾任何侵略者的防衛力量, 和平與自由才能得到保護。共和黨人避開了50s 的家長作風, 鼓勵其他國家為自己的問題承擔責任。
  • 美國種族主義躁動:民主黨「向左」,共和黨「向右」
    與此同時,抗議美國總統川普種族主義言行的遊行在世界各地的美國使領館門前舉行。儘管在弗洛伊德事件上的言行飽受指責,但川普不改自己的強硬姿態,沒有像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那樣,和示威者一起單膝跪地。在社交媒體上轉發支持開槍鎮壓暴力示威者的言論之餘,川普宣稱自己治下的美國種族問題得到空前解決,他本人則是堪比林肯的偉大總統。
  • 美國兩大政黨發展演變簡史
    希望能夠建立國家銀行、統一發行國債、建立國家常備陸海軍;貿易政策上面支持國內保護主義 (所以希望建立國家力量調控);聯邦黨人大致上認為國家應由精英和資產階級主導,投票權應只限於有房產的民眾;而在外交政策上對英國友善。聯邦黨人支持者主要在美國東北的商人與資產階級,以及美國建國元勳們。華盛頓總統雖保持無黨籍,但一般認為是支持聯邦黨。
  • 川普賴著不走,共和黨為啥不管管他?| 風向
    3、盤點川普在黨內的鐵桿支持者,多是因為川普曾在選舉中為其站臺,為他們帶去了關注度和金錢。而川普在黨內的反對者,有強大的政治家族比如布希家族、有已經退休的政壇高官如卡西奇、也有希望另起爐灶的政壇新星比如盧比奧。4、美國政黨的鬆散結構與其歷史有關。隨著政治社會的快速變化,美國政黨自下而上地逐層組織起來。
  • 科普|淺談美國兩大政黨的歷史
    希望能夠建立國家銀行、統一發行國債、建立國家常備陸海軍;貿易政策上面支持國內保護主義 (所以希望建立國家力量調控);聯邦黨人大致上認為國家應由精英和資產階級主導,投票權應只限於有房產的民眾;而在外交政策上對英國友善。聯邦黨人支持者主要在美國東北的商人與資產階級,以及美國建國元勳們。華盛頓總統雖保持無黨籍,但一般認為是支持聯邦黨。
  • 在貿易問題上,美國民主黨會是「善茬」?
    筆者對此的個人看法是,這種意見未嘗完全沒有一番道理,但其問題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民主黨有一種過於玫瑰色的遐想。實際上,當前中美關係大的走向恐怕不是哪一個政黨單方面就能輕易決定和做出重大改變的,而且2016年川普的勝出也是美國人內部自己選擇的結果。
  • 共和黨,民主黨對法院過去的評論進行辯論
    但是麥康奈爾說,是偽善的是民主黨人。 麥康奈爾周一在自己的演說中說,共和黨在2016年所做的事情(阻止了對方的提名)是「民主黨在多數黨中表示將做自己的事情」。 他和其他共和黨人引用了當時的參議員1992年的講話。 喬·拜登(Joe Biden)現在是民主黨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他指出,選舉年出現的空缺不應該得到填補。
  • 美國大選:民主黨找到共和黨政府弱點?
    原載truthdig  美國大選:民主黨找到共和黨政府弱點?  ■汪巍  經歷了上次大選失利以後,美國民主黨針對共和黨政府的弱點,迎合選民的利益,在新一輪大選角逐中開展競選造勢。民主黨選擇丹佛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意在贏得這個搖擺州的選民。
  • 盤點:美國45位總統中 共和黨佔19人
    【編者按】 當地時間11月9日,美國總統大選最終結果出爐: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川普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成功當選為美國第57屆、第45任總統。  據本網統計,自第14任、第17屆總統開始,美國總統一直由民主黨和共和黨輪流執政。因此美國大選也被戲稱為「驢象爭」。
  • 1分鐘帶你快速了解 11月美國大選的兩大黨派,共和黨/ 民主黨
    三、 槍和軍事共和黨人覺得美國人應該有槍,因為壞人的槍,政府控制不了,如果好人沒有槍,怎麼保護自己?除了槍,共和黨還認為美國應該有世界上最好的軍隊和武器,因為只有很好的武器,才可以保護美國。但是民主黨覺得應該控制槍,槍讓社會不安全,大家應該靠政府保護,而不是自己。
  • 【盤點】美國45位總統中 共和黨佔19人
    【編者按】 當地時間11月9日,美國總統大選最終結果出爐: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川普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成功當選為美國第57屆、第45任總統。 據本網統計,自第14任、第17屆總統開始,美國總統一直由民主黨和共和黨輪流執政。因此美國大選也被戲稱為「驢象爭」。
  •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川普是美國共和黨的產物
    我今天講一下美國的共和黨,我說的共和黨並不是歷史上的共和黨,是現在的共和黨。一般的人認為川普過去四年他的政策是因為川普本人,過去美國四年對華政策和其他一系列的政策帶有很強的川普烙印,但是歸根到底川普是美國共和黨的產物,並不是川普創造了美國共和黨,而且美國共和黨創造了川普。所以我們應該要更深一層的去了解一下美國現在的共和黨是一個什麼樣的政黨。
  • 不滿民主黨獲選人就職 賓州參議院內共和黨「另立中央」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不滿民主黨獲選人就職,賓州參議院內共和黨「另立中央」(觀察者網 訊)當前,美國總統大選的爭議仍在延續,而相似的「川普劇本」又發生在了賓夕法尼亞州。當地時間1月5日進行的州參議院會議上,佔多數的共和黨人以「選舉舞弊」為由,拒絕承認一名民主黨人的勝選。
  • 中期選舉·分析|共和黨的優勢:極化、選區、天氣和身份認同
    這樣做並不等同於預測共和黨要繼續控制眾議院,而是客觀地分析可能對選民投票決定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政黨極化政黨極化(party polarization)已經成了當今美國政治的代名詞。用學術術語來說,政黨極化意味著民主黨和共和黨內部高度同質化(homogeneity),同時兩黨之間高度異質化(heterogeneity)。
  • 近年來西方國家政壇亂象叢生:揭開西式民主傷疤
    《華盛頓郵報》稱,目前,不少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倒戈」,反對大幅增加聯邦赤字,民主黨眾議員在移民議題上依然態度強硬。  就在世界驚詫地看著美國上演關門大戲的同時,德國終於鬆了一口氣。經歷一再加時的馬拉松式談判後,德國聯邦議院兩大黨聯盟黨和社民黨最終於2月7日就聯合組閣協議達成一致。
  • 美國人民為什麼沒有識破他的謊言?
    ▲《時代》周刊上的麥卡錫。通過這份名單,麥卡錫使得政府和人民的對立、政府和政黨的對立、以及政府內部不同部門的對立空前,大部分美國人都堅信,麥卡錫的手中,一定有一份名單。麥卡錫主義為什麼有著這麼強的「生命力」?這和當時的國際大環境有關係。當時正是冷戰時期,美國樹立了一個「假想敵」——蘇聯。
  • 民主黨才是中國真正的「對手」,但美國存在一個歷史性陷阱
    接下來我要跟大家討論的問題分為兩個大的層面,一個是,為什麼說民主黨主政的美國,才是中國真正的「對手」?第二個是,中國如何來應對這種變化。一首先我們來研究第一個問題,那就是民主黨真正的「威力」到底是什麼。
  • 選情與疫情疊加下的美國政治:認同分裂、政黨重組與治理困境
    (四)關鍵搖擺州民意:川普一度較大落後  搖擺州一般指「藍州」(對民主黨有較為穩定的黨派忠誠)和「紅州」(對共和黨有較為穩定的黨派忠誠)之外的「紫州」。搖擺州的黨派歸屬難以被清晰界定,任何一個政黨都很難取得穩定的相對多數地位。在美國「勝者全得」的選舉制度下,搖擺州選舉人票的最終歸屬具有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