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切忌「食古不化」:「應讓一個人腹有詩書氣自華」

2020-12-10 瀾音讀書

說到讀書,遠的能想到李清照、謝道韞,近的能想到楊瀾、董卿,以及詩詞大會。她們不僅才名甚高,還把詩書中的內容,靈學活用變成了自己精神上的一部分。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裡的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成了現代歌曲《知否,知否》裡的填詞。

這首歌曲曲風婉約,情感細膩,還曾入圍了全球華人歌曲排行榜,年度典禮年度最受歡迎影視金曲。

而謝道韞,估計很多人都忘不了那個因下雪,被要求作詩的故事,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成了「詠絮」的才女。後世因稱女子的文學才能為「詠絮之才」

現代的楊瀾和董卿,就更是家喻戶曉。楊瀾的《正大綜藝》、《探尋人工智慧》、《楊瀾訪談錄》以及諸多主持節目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是做不到如此多的人喜歡的。

董卿的《詩詞大會》是我最喜歡的有關詩詞類的節目,整個節目的主要背景是一輪金黃色的圓月,一朵流雲,以及「中國詩詞大會」的名目。這讓我想起,今年即將要到來的中秋,和「三秋桂子,十裡荷花」這句詩了。

這些才名兼具的人就是讀書讀得好,用得好的典範。那麼哪些人是讀書讀過了頭,在我們的印象裡,只會念「之乎者也」、死記硬背的「酸腐秀才」呢?

一 : 生搬硬套,不與所處事實相結合

有一位《非誠勿擾》的男嘉賓,30歲左右,西裝革履,一副銀邊眼鏡,乍一看給人印象很好的感覺。

剛開始做自我介紹,還很有邏輯性,思維縝密。但是後面卻一位心動女生都沒牽到手。

他說自己讀了45遍《菜根譚》,對許多的知識典籍如數家珍,但面對不遠處的漂亮女生們,除了說出一些讓人聽不懂的「人話」,翻來覆去說了半天,就是沒說到點子上。

期間有位研究親密關係的女嘉賓問他什麼是「親密關係」的時候,他說出了一個嚴謹且有學術性的一個詞。

有人說,沒有對一個領域做過深入的研究,是說不出這樣具有嚴謹合縫,周密的定義的。

但是這位女嘉賓對他嘆了口氣,其他的女生也紛紛滅燈了。這就是沒把知識用對地方,沒分清對象。

我甚至能看到一個「老學究」對著一群相親對象講「天書」的樣子。

二 : 讀書只要「方法論」,而非自己去想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只是一味地去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惘,就容易人云亦云——別人說好,你也說好,別人說差,你也說差。

滿腦子裝的別人的話,而缺乏自己的見解。

著名畫家齊白石也有這樣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是說無論是向書學習,還是向人學習,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由於現代網絡的快速發展,幾乎每個人都能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其中有些想法是很有價值的,有些觀點也是能得到別人認可和讚賞的。

但是有一些就沒那麼有價值,甚至是有害的。知識的良莠不齊,也考驗著人們對於「有用」知識的辨別能力。

畢竟成功不能複製。不過成功雖然不能複製,卻是可以覺察和改進的。即自己要去思考,選擇哪種知識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愛迪生發明燈泡,不也是失敗了一千次,才成功了一次。我們不是發明家,倒不用在同一件事情上失敗一千次,看事情的難易程度,聰明的你,要不了很多次。

勤於思考,就能把失敗的概率降到最低。如果不思考,直接拿到一個方法就去試,而且試了以後也不思考,那麼你的失敗成本是很高的。

時間和精力,以及在上面花的心思,沒用對地方,就太不值了。

只一味聽信別人的方法,自己卻不去花點心思驗證,那還不如沒有方法,靠自己「閉門造車」來得好。

三 : 讀書,思維僵化,不能學以致用

讀書並非只是應付紙面上的考試,人生處處是考試。「考」過了就上了一個臺階,「考」不過就只能原地打轉。

如果對自己面臨的問題視而不見,那這個問題也不會自己消失,而是一直存在。等到下一次遇到它的時候,它可能就換了一副「面孔」,而讓你以為是新問題。

其實很多時候,真正的問題只有那幾個,但是當你不明白時,就會以為是一團亂麻。

好像書也讀了許多,但就是無從下手。

那麼該怎麼解決這類問題呢?

①抓重點:開頭、中間(發展)、結尾。把事情始末弄明白,就能了解個大概。

②選一個小細節,開始抽絲剝繭。只要是這個問題的一部分,就抓住它一層一層地往下分析,並不斷問為什麼。

當然,讀書不只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問題,還能有對一個人有精神上的升華。當一個人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改變,那麼的他的人生軌跡也會漸漸發生改變。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無論是智商,或者是情商都可以靠學習來得到提升。

一個人的氣質,不只是藏在他走過的路裡,也藏在他讀過的書裡。實踐出真知,腹有詩書氣自華。

相關焦點

  • 腹有詩書氣自華,人生美事乃讀書
    提到讀書的名人名句有很多,可以是說不完,道不盡,有多少名人就有多少名句,每一個名人都是通過勤奮讀書而成名成家的,真可謂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吃苦作舟。」我喜歡名人名句,我更喜歡讀書方面的名人名句。
  • 如何誇獎歪果仁:「腹有詩書氣自華」
    置頂【英語共讀】,利用碎片時間學英語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比喻只要飽讀詩書,學有所成,氣質才華自然橫溢,高雅光彩。用白話文來講,其實就是三毛所說的,讀書多了,容貌自然改變。網絡版譯文其實已經很到位了,「氣自華」譯作了behaves with elegance。而思維發散版中的gentleman,紳士,本就指言行優雅的人,更可以用來翻譯《論語》中的「君子」。
  • 世人皆知「腹有詩書氣自華」,卻不知道上一句也很經典
    如「有緣千裡來相會」、「不愛江山愛美人」、「多情自古空餘恨」,這些耳熟能詳的詩詞名句,你還能答出它的上下句嗎?當然,諸如此類的詩詞名句有很多。今天我們便選擇其中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來具體看看。即「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對於這句詩,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也都知道它出自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之手。但對於它的上一句,我想大家都是懵圈的。
  • 腹有詩書氣自華:氣質儒雅的男孩女孩名字
    腹有詩書氣自華,說明人在有學識之後自身的氣質都會變得儒雅,而且現在家長也非常重視小孩的教育問題,希望孩子讀書好有才華,下面是儒雅有氣質的男孩女孩名字,大家可以給孩子起個這樣的名字,從名字上來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
  •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告訴你,讀書的意義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我看過對於讀書的意義最好的闡釋。大文豪蘇軾在鳳翔任職的時候經常與董傳來往。當時的董傳雖然貧困潦倒,但志向遠大。正所謂: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蘇軾在董傳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光彩。和董傳分開後,蘇軾為了鼓勵這位朋友,作了一首《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 「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上一句有點俗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蘇軾的一句非常著名的一句詞作——「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也都知道它出自北宋著名詩人蘇軾之手,但說到詩句意思以及上半句是什麼的時候,很多人卻知之甚少。「腹有詩書氣自華」常被遺忘的上半句「粗繒大布裹生涯」,這句話寫出了生活中董傳粗絲綁發、身穿粗布的常態,從中可以看出董傳當時的生活一寒如此,為首聯的下半句帶入了深深地畫面感。
  • 接上篇: 「腹有詩書氣自華」用英文怎麼說?
    上篇請大家不要輕易誇人「腹有詩書氣自華」。
  • 想要孩子將來腹有詩書氣自華,現在就得培養他愛讀詩書的好習慣
    ,那麼《中華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則使大家為董卿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深深折服。因為父親的言傳身教,董卿從小就養成了讀書學習的好習慣,即使長大工作後,都沒有放下書本。多年的勤學不倦,使董卿積累了深厚的文學功底。於是,我們才能見到如今這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優秀主持人——董卿。
  • 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出自蘇軾這首詩,第一句有點俗氣
    對於蘇軾的作品,有很多絕句在民間流傳,但是卻不知道具體的出處,也不了解完整的作品。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其實就出自蘇軾的作品,出自他的《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首詩的第一句的意思是,董傳讀過很多書,滿肚子的墨水,然而因為生活疾苦,因此衣裳都是很樸素的。
  • 腹有詩書氣自華,北滘醫院舉辦讀書報告會
    4月25-26日,北滘醫院舉辦第九屆讀書報告會。  「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不僅在於擁有知識,還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4月25-26日,北滘醫院如期舉辦了第九屆讀書報告會。  本屆讀書報告會還特別邀請了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訾文良教授、佛山電視臺順德分臺項目辦主任江斌、北滘廣播站站長楊文燦當評委,為活動提品升質。  據了解,從2011年起,北滘醫院護理部堅持舉辦主題為「讀書引領成長」的讀書報告系列活動,目的是為提升護理人員的精神涵養,打造一支學習型的護理團隊。
  • 董卿:腹有詩書氣自華,最好的詮釋
    董卿慣有的主持風格吐字清晰,不緊不慢聽董卿說話有一種女詩人的清雅的感覺,董卿的談吐儒雅。撒貝寧一如既往的幽默,現場氣氛把控超穩。他們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又富有蘊意的晚會。在董卿的自製綜藝《朗讀者》中出口成章,飽讀詩書,把《朗讀者》做出了高度,成為中國綜藝史上一個經典作品。
  • 世人只知 「腹有詩書氣自華」,卻不知更心酸的上一句,都是淚
    相信說起古詩詞,很多人聽聞都會不由皺眉,畢竟當年讀書的時候,只要課本上出現古詩詞,老師課後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背誦全文。但隨著年歲的漸長,我們慢慢能夠讀懂那些古詩詞。就像「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經常聽人說起,但是這句詩出自哪位詩人之手,這句詩的前一句又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就沒多少了。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賞析這首詩的全文。《和董傳留別》-(宋-蘇軾)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一句腹有詩書氣自華,成為文藝青年的座右銘,其實這是蘇軾的詩句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話很形象地概括了一個人獨特的氣質,同時也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如果一個人想要讓自己更加的優秀,能夠擁有更多的知識,那麼你就要去讀書,去吸收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加獨特,也更加的有氣質。
  • 腹有詩書氣自華篇章二
    看到這個小小新聞,內心有深深的感觸。上次看東莞的上班的父母為了孩子讀書,至少買滿8年社保,積累多少積分, 孩子才會有在當地上學的資格,尤其是初中,高中的上學機會。父母這一生的故事就是他們所見所聞所感,他們經歷很多很多事情,閱歷人生百態,給孩子提供最好的讀書環境,可謂用心良苦。但是想說的是,讀書有時候真的有天賦。
  • 武亦姝力薦:100道經典國學常識糊牆背,不出1月,腹有詩書氣自華
    武亦姝力薦:100道經典國學常識糊牆背,不出1月,腹有詩書氣自華!從一個人的氣質中,可以看出走過多少路,看過多少風景,讀過多少書。同學們耳熟能詳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那麼就會有人問:「為什麼要讀書?」在日常的學習中,老師很少去講你們為什麼要讀書,更多的是將課堂上的知識點更簡單化得裝進同學們的腦海裡。這個問題也沒有肯定的答案,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在《中國詩詞大會》脫穎而出的武亦姝,不管何時都從容淡定,優雅的詩書氣質散發全場,在人群中,總是那顆最亮眼的星。
  •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是誰寫的?出自哪首詩?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我們經常用來形容一個有才華有氣質的人的一句古詩,它寄寓著我們對讀書人最美好的想像。那麼,這句詩是誰寫的呢?是出自哪一首詩呢?答案是,這句詩又是我們最可愛的蘇軾寫的,出自他的《和董傳留別》。
  •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並不是「胸藏文墨懷若谷」
    如果能被評價為「腹有詩書氣自華」,那是最好不過的了。腹有詩書氣自華「腹有詩書氣自華」是一句古詩句,一直以來人們也都在尋找它的出處。如果能有一句古詩和這句完全對仗,可謂是非常精彩的了。然而小時候只能在學校裡看到這一句標語,沒有和它一起的。
  •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但上一句更經典,為何人們不願提起?
    比如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其實「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半句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及,這又是為什麼呢?「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出自於蘇軾所作的《和董傳留別》中。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首詩:「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一句是「粗繒大布裹生涯」,看起來是很常見平庸,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從深層涵義上來看,這一句也是非常經典的。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一開篇便美得令人驚豔,腹有詩書氣自華!
    其實除了唐詩和宋詞之外,我們還是不應該忽略掉宋詩,雖然它無法與唐詩相比,但是它同樣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裡面很多非常經典的詩句,相信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會使用,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口頭用語,蘇軾的詩作就有很多這樣的詩句,例如「春宵一刻值千金」、「天涯何處無芳草」、「腹有詩書氣自華」等,那都是出自於蘇軾的作品,這些詩句很多人都聽過,也在日常的生活中用過。
  • 寶雞中學:腹有詩書氣自華
    比賽以成熟的模式、豐富的內容和選手的精彩演繹,展現了寶中學子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自信風採。副校長麼惠芳觀摩了比賽。本次決賽充分借鑑往屆經驗及漢字聽寫大會、詩詞大會等優秀傳統文化節目內容,將其中的歷史、人文、詩歌等元素融入比賽,加強對語文知識基礎和學科素養的錘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