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做官李白或許還慫過,畢竟努力了幾次還是被唐玄宗給了點金子就打發回了老家。但論作詩,李白可是一點都不虛,世人都說他的詩豪放灑脫,滿滿地都是狂傲,那是因為他心中真有大才。做為曠古絕今的天才,幾千年也就出現了他這一個,他要是不狂,還有誰有資格狂。但就是這樣的李白,也輸過一次,這也是李白輸得最慘的一次,他輸給的是詩鬼李賀。
李賀出生時,李白已先逝29年,要知道在當時李白的名氣並不比當時的皇帝小。李賀在當時只能算是小有名氣,作為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一樣他的詩想像力豐富,後世賜他一個「詩鬼」的稱號,都說他是繼李白後唐代的另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一生不得志,他的詩多是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無限的追求,無論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的蒼茫,還是「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悲情,都帶著濃濃的傷感。就是這樣的李賀,卻寫得一手詠馬詩,他的詠馬詩冠絕古今,只一首《馬詩.其五》就被後世文學家認為打敗了李白經典名作《白馬篇》。
1. 先看看李白的《白馬篇》(節選)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酒後競風採,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
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吒經百戰,匈奴盡奔逃。
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31歲,他想進長安謀個差事,卻苦於無人引薦,只好終日混於鬧市間,因為一生的書生狂傲,沒少受到欺凌,於是作下此詩,洋洋灑灑寫了100字,表達了自己的憤懣。在詩中,李白刻畫了一個豪氣沖天而又武藝高強的遊俠形象,他刀光劍影、劍如秋霜、身經百戰、叱吒風雲,卻又不受世俗權貴所困,這正是李白心中真正的俠義精神。整計首詩有著李白一貫的豪氣和快意,每每讀來都只覺盪氣迴腸。
2. 再來看看李賀的這首《馬詩.其五》。
《馬詩.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馬詩一共有23首,首首經典,而這第五首被認為是寫得最好的一個,已入選小學課本。這首看似寫馬的詩,其實以馬自比,和李白一樣是在抒寫自己的懷才不遇。第一句寫大漠特有的壯觀之景,大漠平沙萬裡,燕月似鉤,何等的蒼涼雄壯。這平沙如雪之下是寒氣凜凜的戰場,10個字,無一句寫戰場,卻字字是在寫戰場,餘味無窮。在這壯士建功立業的戰場,戰馬想的是:「什麼時候我才能披上那華麗的馬鞍,在這清秋的戰場上快意馳騁?」這一問,道出的是心中萬般不平,卻沒直說,落筆之妙,堪稱一絕! 整首詩只有20字,語盡意未盡,多一字則嫌多,少一字則不夠,李賀詩鬼之稱果然名不虛傳!
兩位唐代最偉大浪漫主義詩人關於馬的詩,雖後世不少文人都認為李賀更勝一籌,但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大家更喜歡哪一首呢?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