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李賀是中唐時期著名詩人,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那麼問題來了,究竟什麼樣的詩,才算是浪漫主義?李賀的浪漫主義,又是如何表現的?
一、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是詩歌創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側重從詩人的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通常表現出用豪放的語言、瑰麗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各種形象。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他的詩就強烈地表現自我,突出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如《山中與幽人對酌》:「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個性是那麼的天真直率。
而在想像和誇張手法的運用上,他的詩不僅奇特,還自然、不露痕跡。如《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乍一看匪夷所思,細細品讀卻深感妙絕。
二、李賀的浪漫主義
李賀的浪漫主義,主要集中表現在他的想像上。在李賀的詩中,你能看到王母娘娘、嫦娥等神話人物,也能看到銀河、月宮等仙界風光,瑰麗譎幻之極。如「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鹹幾回死」。
除此之外,李賀的詩中,你還能看到一種對鬼魅世界的描述,如「鬼燈如漆點松花」、「百年老梟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等,這也是後人稱其為「詩鬼」的主要原因。
三、夢中上天,下望人間
李賀浪漫主義的具體表現,根據不同詩作自然有著區別。本文所要講述的則是李賀《夢天》一詩中的浪漫主義表現:夢中上天,下望人間。
《夢天》是李賀的一首七言古詩,它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想像瑰麗譎幻。即在這首詩中,李賀夢中上天,漫遊月宮,與天上仙女談話,感慨人間滄桑變化等,這些都是李賀浪漫主義的表現。
《夢天》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溼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開頭四句,所描寫的就是李賀夢中上天后的所見所聞。大概意思是說,李賀夢中上天后,看到了月宮中的老兔寒蟾,正在為陣陣寒雨而悲泣,忽然間雲層變幻,月亮的清白色光芒斜穿過雲隙,把雲層映照得像海市蜃樓一樣。此時玉輪似的月亮帶著光暈,就像被露水打溼了似的。等到李賀進入了月宮,便在桂花飄香的小路上,與一群仙女相逢了。
這四句中需要注意的點有,「老兔寒蟾」,是指神話傳說中住在月宮裡的動物,也就是白兔和蟾蜍。「鸞佩」,一般是指雕刻著鸞鳳的玉佩,在此代指仙女。至於這四句的內容,可以簡單看作是,李賀夢中上天后,先是看到了月亮,轉眼間就是陣陣寒雨,然後又忽然看到雲層裂開,月亮透出,於是進入了月宮。可見是隨著李賀的步伐,步步深入的。
接下來的兩句「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則是李賀同月宮中仙女的談話。意思就是人間的滄海桑田,變化很快。根據葛洪《神仙傳》記載:仙女麻姑有一回對王方平說:「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日會時略半耳。豈將復為陵陸乎?」可見這裡應是仙女對李賀說的話。言外之意,就是說李賀到了天上,就能看出人間千年的迅速變化了。
最後兩句「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即下望人間的所見所聞。它的意思是說,俯視中國大地上的九州,就如九點菸塵浮動,東海的水也就如同一杯水被打翻了一樣。「齊州」指中國,中國古代分為九州。單從這兩句詩來看,浪漫主義色彩已經很濃厚了。回顧整首詩,就恰似李賀真的飛入月宮過一樣。
綜觀李賀的這首詩,其浪漫主義的表現,無疑就是夢中上天,下望人間。而其背後所蘊含的深意,旨在揭示人生短暫、世事無常的道理。同時這也與李賀長時間的失意苦悶有著密切關係,反映了李賀對當時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只能將自己的理想抱負,寄托在天上仙境中。
雖然說這是李賀的夢境或者構想,但我還是希望李賀真的能去往天上,看著人世間。畢竟對於整個文學史而言,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的李賀,只活了27歲,未免太可惜了。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