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智慧型手機概念圖

2020-12-20 央廣網

如今,智慧型手機已經隨處可見,其普及度著實驚人。短短幾年裡,手機便經歷了從便利的翻蓋式設計到無處不在的通信技術的快速進化。鑑於這種轉變僅僅耗時十年左右——今年是iPhone誕生十周年——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十年手機將會變得更加有趣。下面我們來看看最有可能會啟發未來智慧型手機的發明的10項技術,這裡的未來是指未來5到15年。這些技術並不是諸如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實時翻譯或者先進電池系統的重要周邊技術,而是潛伏於前沿研究實驗室和設計部門的核心新興技術。它們很有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出現在你的智慧型手機上。

可變彎屏幕可能是未來幾年最可能出現的根本性設計變化。實際上它已經是目前在研發的一系列顯示技術的新興技術標準。該類顯示器依靠像柔性OLED屏幕這樣的材料,柔性OLED屏幕可像雜誌那樣捲起來,也可以像地圖那樣展開。可以說各家主流手機製造商目前都在研發可變彎屏幕。加拿大女王大學的研究團隊幾個月前推出了ReFlex智慧型手機原型。它被譽為是全球首款結合傳統多觸點技術和觸覺輸入和反饋(基於掰彎手機的動作)的柔性智慧型手機。例如,向下掰手機的邊緣,你的虛擬圖書的頁面就會由右向左翻。

數家主流製造商在開發可摺疊的手機,在可變彎手機的概念上更進一步。該類手機可能不久以後就會問世。據傳,三星備受期待的可摺疊手機Galaxy X今年晚些時候將會限量生產。相關細節還很少,但根據之前的原型機演示和專利文件,Galaxy X將會像錢包一樣摺疊,內置柔性OLED屏幕。將其打開,該可變彎的屏幕就會變成傳統的方形,屏幕面積實際上會翻倍。三星據稱還在開發尺寸更大的、可在7英寸平板電腦上展開的柔性屏幕。聯想、諾基亞、LG等競爭對手也在走可變彎路線。聯想的柔性屏手機CPlus從傳統的方形變成21世紀的手鐲。數款原型機曾在去年的舊金山Tech World大會上亮相。

一旦邁過可變彎屏幕,未來的手機設計將開始變得科幻化。全息技術可能是最熱門的尚未在手機或者別的設備上變成現實的科幻概念。但電影和電視不時都會出現全息圖從桌面或者手腕向上投射的畫面。實際上,我們已經在逼近該項技術。女王大學打造ReFlex可變彎手機的人類媒體實驗室已經開發出HoloFlex全息手機,其全息屏幕可從任何角度渲染3D圖像,不需要用到玻璃。HoloFlex使用解析度為1920x1080的標準高清屏幕,但3D圖像的解析度很低,只有160x104。

智慧型手機一直被詬病的一點是,它們不好維修,不好定製。要是手機內有什麼部件壞了,那意味著整臺手機都壞了。歐洲正在加速發展的一場設計運動希望通過打造完全模塊化的手機的未來來改變這種情況。Phonebloks並非平臺,也非製造商,而是一個想法——一個通過讓用戶可以自由更換零部件,讓手機更容易維修、升級和循環利用的想法。Phonebloks由荷蘭設計師戴夫·哈肯斯(Dave Hakkens)創立,它整合開源設計的概念和循環經濟原則,讓手機變得對用戶和生態環境更加友好。

有什麼比手機屏幕出現裂痕更讓人鬱悶嗎?一旦出現裂痕,它就會不斷擴大,而你卻無能為力。這種問題相當普遍。 但或許你的手機本身就能解決這個問題。2017年4月,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新的自修復材料。該材料在被刮到甚至完全爆裂的時候,能夠自行縫合恢復。這種可伸張的透明材料還能夠導電,在應用於觸控屏手機和其它的設備時這一點非常重要。此前,自修復材料已經被用於智慧型手機外殼,但讓屏幕自行修復仍是一個難題。有意思的是,發明那種自修復材料的化學工程師Chao Wang當初是受到了漫威漫畫(Marvel Comics)超級英雄「金剛狼」的超強癒合能力的啟發。

不管是對於企業還是對於個人而言,通訊或許是智慧型手機用得最多的一樣應用。因此,智慧型手機設計的一項挑戰就是文字輸入這件簡單的事情。不過,除了語音識別以外,該領域還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我們仍然卡在用大拇指在那些小小的屏幕鍵盤上操作的基本模式。未來的智慧型手機必將提供各種替代技術,來讓你更加快速準確地輸入文字和指令。其中一個很有意思的想法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它提出用臨時的數字紋身讓你的皮膚變成輸入設備。印在可導電的金箔上的DuoSkin紋身用起來就像是兒童的臨時紋身,但能夠跟你的智慧型手機進行無線通訊。DuoSkin紋身實質上就像是那些你熟悉的用戶界面設備(按鈕、滑塊和觸控板),同時也有可能可用於在你的前臂上形成整個印刷鍵盤。該紋身還有美學作用,因為它們看上去很酷。

未來,通過壁式插座給你的智慧型手機充電將會十分過時。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很清楚人們很討厭那些線纜,因此在想方設法來提供無線充電。現有的無線充電系統依靠名為磁耦合諧振的技術。該技術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尼克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19世紀就在搗鼓這玩意。你仍需要將這些充電墊插入牆壁,但工程師們已經在設計一個你的手機將會在你的口袋裡自動充電的未來。例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師最近展示了一種可直接縫入衣服的高性能彈性電池。該類電池會收集太陽能以及你步行時所產生的動能,然後將電力無線充到你的手機。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旨在給手機和可穿戴設備收集周圍環境無線能量的研究項目。科幻片《黑客帝國》的粉絲估計會希望看到電影中用人體作為機器的生物電池的納米發電機的出現。

在預測任何特定技術的未來的時候,要記得有的研究人員完全游離在傳統的學術機構和企業體系之外。在生物科技領域,這些勇敢的靈魂和民間科學家通常在自己身上做實驗,以此來繞過試驗和臨床實驗方面的政府監管。說到生物黑客,我們可能會用手術植入的永久性耳機來傾聽我們未來的智慧型手機。幾年前,生物黑客Rich Lee給自己的耳朵植入傳聲磁體,並將它無線連接他的移動媒體播放器。Lee的自製裝置包含藏於項鍊的一個擴音器和電池組,但耳機本身肉眼是看不見的。耳機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日常使用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難怪研究人員會圍繞該類設備展開各種有趣的研究。佛羅裡達創業公司Nervana目前在出售一款電池功能的耳機裝置,該設備可將輕柔的電脈衝傳送到耳道,刺激迷走神經來產生滿足感和平靜感。

作為用戶界面的終極選項,支持心靈控制的智慧型手機聽上去就像是科幻概念。不過,研究實驗室正在進行一些令人驚嘆的研究。事實上,科學家們已經非常逼近讓該想法變成現實。先進的腦機界面技術(BCI)會解決目前的智慧型手機諸多迫切的輸入問題,尤其是輸入問題。今年2月,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展示了一個可讓脊柱受傷者通過直接的大腦控制來在電腦屏幕上輸入文字的系統,患者每分鐘可最多輸入39個字。兩個阿司匹林大小的電極陣列直接置於頭腦上,記錄來自運動皮質的信號,然後將它們轉變成屏幕上的鍵盤的指點指令。史丹福大學的研究是在幫助殘疾人方面的一大裡程碑,但研究人員稱,該系統可能不用進行過多的調整就能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手術是可選項:手術植入的話,BCI電極會更加準確,但它們還可以通過置於頭皮的電引線運作。事實上,這種生物傳感器已經出現在市場上,供開發者開發腦波控制的應用。

未來的產品會是什麼樣? 在猜想未來智慧型手機的時候,該同時考慮它的外形和功能。工程師、計算機科學家和物理學家將會發明未來的手機,但最終決定我們手裡握持的產品的模樣的會是藝術家和工業設計師。在線美術館Tuvie是一窺未來手機模樣的一個好地方。Tuvie是面向藝術家和設計師的一個虛擬展覽空間,它有數千個包含來自全球各地的學生和專業人士的概念圖和提議的頁面。點開手機類別,你就會看到有關未來產品的各種前瞻性想法,比如上圖的Alo手機,它來自法國設計師Jerome Olivet。Olivet概念手機融合了我們在前文討論過的諸多技術,包括全息屏幕技術、自修復材料和觸覺反饋選項。Alo手機嚴格來說還只是個想法,但它是眾多最終可能會啟發未來智慧型手機發明的願景之一。

相關焦點

  • 對未來智慧型手機的展望
    未來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發展將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全面屏或成主流 全面屏已經成為2017年手機主要賣點之一。從iPhone X到紅米5/5Plus,「全面屏」這個概念滲透進旗艦機到入門機,價格覆蓋面也從800到9000元。從低端到高端,全面屏在第4季度基本上已經由高端機型逐步向中端機和低端機型滲透。
  • 「ALO」手機-未來的概念手機?
    打開APP 「ALO」手機-未來的概念手機? 這是設計的一款非常精緻的概念手機,品牌是ALO。這款手機的先進獨到之處,在設計上是很多常人所無法想像的。04 ALO手機背面光滑無比,而且材質方面區別也比較明顯。
  • 盤點2014可能上市 專注於生活的概念手機(圖)
    幾年前,手機還只是用來發簡訊或接電話而已。現在的手機能做的事遠不止這些。因此,一些行業設計師和手機開發商已經設計了幾款概念智能機,看看能否解決現在人們使用手機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些有可能應用於生活的智能概念機。
  • 三星捲曲屏手機概念圖曝光:真正的大屏手機,就應該做成這樣
    自從OPPO亮出了自己的捲曲概念屏手機之後,它狠狠地扇了還在往摺疊屏方向發展的三星一耳光。這種能伸能縮的捲曲屏,最初是由國內的華星光電和京東方率先製造出來,以三星的技術,應當也能夠做出來,畢竟它仍然還是全球智慧型手機的領導品牌。
  • 智慧型手機相機的未來是人工智慧
    不過,迄今為止,智慧型手機上只有極少數的功能運用了人工智慧技術,比如我們最常用的相機。不用多久,「人工智慧相機」將會成為便宜的入門級智慧型手機的標準配置,就像現在的雙攝像頭一樣。近日,華為在英國發布的 「Honor 10」就是一部具備人工智慧相機的智慧型手機。
  • 從搜狗手機瀏覽器「智能翻譯」看行業未來
    風口上跌落的「豬」和虎視眈眈的手機瀏覽器APP創業是陣狂風!「萬眾創新,全民創業」是近兩年最熱火的概念,APP則以較低的開發門檻和廣泛的適用性,成為這股創業大潮中的熱門。雨後春筍式的垂直 App 的出現,開始讓內容和服務變得高度碎片化。曾經風光無限,被譽為流量入口的手機瀏覽器,一度成為人們眼中的「夕陽武士」。
  • 三星環繞屏手機概念圖曝光:屏佔比突破100%
  • 除了手機 原來美圖還有四大手段未來可以賺錢
    此外,截至2016年6月30日,美圖今年6個月的總收益中,智能硬體(主要為智慧型手機)的收益佔比達到95.1%,這也讓美圖被指以軟體起家,其營收主力卻變成了手機硬體,且盈利模式較為單一。但是,黑馬哥留意到,儘管美圖自2013年開始,至2015年底,虧損逐年遞增,但恰恰是從2013年開始,至今年4月止,美圖共進行了5輪融資,融資總額達5.01億美元。
  • 智能家居從概念到落地的臨界點來臨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對網際網路依賴程度較深的智能家居將成為**大的受益者之一。隨著智能家居標準的訂立以及成本的下降,當智能家居如同智慧型手機一般普及時,泛家居行業將再次迎來井噴式的爆發。中國智能家居產品的市場規模將從2013年的30億元增至2017年的80億元。 智能家居是在網際網路的影響之下物聯化體現。
  • 智能燈泡 手機智能操控還得先充電
    智能燈泡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智能家居產品,也是很多家庭最開始的入門之選。廠商的初衷也非常容易理解:用手機來控制電燈開關,另外還可實現調色、甚至與音響系統等其他產品實現聯動式操作。  但是,如此種種的豐富功能,完全都要依賴於手機、平板的應用程式,也就是說你除了開關燈、其他的應用形式必須通過電子設備來完成,這就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如果你的手機不在身邊,請尋找一下再進行控制;如果手機沒電了,請先充電。  或許廠商意識到這樣的使用體驗本身就不夠「智能」,於是飛利浦、貝爾金推出了額外的智能燈泡無線遙控器,來解決這個問題。
  • 一加「潛隱式後攝」概念機亮相 探索未來智慧型手機設計形態
    2020年1月7日,一加手機發布了成立以來第一款概念機——OnePlus Concept One,這是一加首次通過概念產品向全球展示一加的技術創新。OnePlus Concept One採用了靈感來源於邁凱倫的「潛隱式後攝」設計,通過電致變色技術成功將後置攝像頭模組隱藏在手機後蓋下,只有在使用時才顯現出來,而在不需要使用時,用戶幾乎難以察覺它的存在。
  • 小米橫向伸縮屏智慧型手機設計專利/概念渲染圖曝光
    玩懂手機網消息,日前,荷蘭科技博客LetsGoDigital曝光了小米的一項伸縮屏智慧型手機設計專利,LetsGoDigital 特地攜手設計師 Jermaine Smit(又名 Concept Creator),根據官方專利文檔的描述而創作了小米伸縮屏智慧型手機產品的渲染圖。
  • 小米MIX Alpha 5G環繞屏概念手機試玩評測:探索未來僅需兩萬元!
    ,最終打造出一款屏佔比高達91.3%的概念手機,並且還在當年實現了量產銷售。MIX系列推出的初衷是「探索」,小米希望去探索手機的未來,去走一條友商沒有走過的道路,可是由於手機行業競爭無比激勵,小米最終選擇了隨波逐流,在MIX初代驚鴻一現之後,後續推出的MIX2、MIX2S、MIX3都並未給消費者和行業帶來驚喜,正當我們以為小米已經「黔驢技窮」之時,小米終於在2019年9月24日召開了5G新品發布會,繼MIX初代之後再次推出了一款震驚全行業的產品
  • 我們正在談論的是稱為小米MiMIXAlpha的概念手機
    9月24日下午,小米在中國(全球第二款)發布了首款5G智慧型手機。但是除了期待已久的小米Mi 9 Pro 5G版本外,還有另一種產品也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如您所料,我們正在談論的是稱為小米Mi MIX Alpha的概念手機。小米Mi MIX Alpha不是摺疊屏幕智慧型手機,不是雙面屏幕手機,不是瀑布屏幕手機,而是代表未來形式的概念手機。
  • 20 款炫酷新概念手機:腕環+投影,手掌變屏幕
    智慧型手機手機正變得更智能和完善,像瑞士軍刀一樣精緻,這樣輕巧便捷的東西,人們的生活根本離不開它。 下面我們將為您展示20款炫酷,小巧,令人著迷的概念手機,這些概念手機都是由專業的視覺設計師設計完成。其中一些已經處在原型製作階段,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或者幾周就會在市面上銷售。你期待擁有這樣的新概念手機嗎?
  • 華為P50Pro+概念圖:後置7顆攝像頭,這才是你心中的華為手機
    從華為P20Pro手機開始,華為就已經將手機的攝像頭數量進行了提升,而且機身背面後置攝像頭數量的提升,對於手機的拍照效果確實有著非常明顯的提升。隨著華為旗艦手機的不斷發布,可以看到華為手機的後置攝像頭數量也在不斷的提升,尤其是到了華為P40Pro+之後,後置攝像頭的數量提升為五顆,那麼未來華為P50Pro+的後置攝像頭是否會繼續升級呢?外媒發布了一組有關華為P50Pro+的概念渲染圖,在這組概念渲染圖中,華為P50Pro+的攝像頭數量提升為7顆。
  • iPhoneSEPlus概念圖:或取代iPhone11,成為蘋果最強雙鏡頭手機
    去年發布的iPhone11採用了浴霸雙鏡頭的造型,搭載了A13處理器,配備全新的智能HDR和夜景模式,成為蘋果最強雙鏡頭手機。而今年發布的新款iPhoneSE又被譽為最強蘋果單鏡頭手機,傳聞蘋果還將發布一款5.5寸屏的iPhoneSEPlus,不過要明年才推出。外觀設計基於iPhone8Plus,保留了指紋解鎖功能。最意外的是雙鏡頭造型很可能與iPhone11差不多,那麼會不會取代後者呢?
  • 智慧型手機AI智商哪家強?——世界智慧型手機AI智商測試報告在京發布
    同時智慧型手機也是諸多前沿科技應用特別是人工智慧最為廣泛的設備,包括圖形識別、聲音識別、深度學習、智能助手、5G、虛擬實境等等。但AI技術的應用讓智慧型手機變得有多智能?AI技術又會引領智慧型手機朝著哪些方向創新發展?
  • OPPO全新手機概念設計亮相 Find X3或採用
    中關村在線消息:在日前舉行的OPPO未來科技大會2020上,OPPO面向全球展示了其獨具匠心的捲軸屏概念機——OPPO X 2021,憑藉創新理念和極致工藝,讓我們看到了OPPO致力於突破智慧型手機工業設計同質化的
  • MeeGo變身"旗魚" 或激發未來手機新思路
    MeeGo變身"旗魚" 或激發未來智慧型手機新思路拋去一切按鍵滑動體驗意義非凡    諾基亞N9的特別之處其實不光是系統圖為 或許在未來這樣的設計不再是概念    如果說實體全鍵盤按鍵讓文字輸入簡訊輸入發生了質的飛躍,那麼全觸控的MeeGo就將人類帶進了一個真正「觸手可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