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Fly:一款類《黑鏡》機器蜂的無線機器昆蟲

2021-01-09 太平洋電腦網

據外媒報導,還記得《黑鏡》第三季最後一集的機器蜂嗎?不過它並不什麼好東西,它是政府拿來監視以及殺害民眾的工具。近日,來自華盛頓大學的工程師們造出了一款類似的設備--號稱是第一款無線飛行的機器昆蟲RoboFly,當然它沒有《黑鏡》裡那麼可怕。

該團隊將在5月23日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舉行的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大會上展示其最新研究成果。

在此之前,這支團隊曾打造過一款叫做RoboBee的機器蜜蜂,不過它需要一根電線連接才能使用。由於它的動力和控制電子設備過重導致微型機翼無法攜帶。而最新的RoboFly則克服了這一難題,據悉,它的重量只比牙籤重一點,其利用光伏電池和不可見雷射束為機器供能。

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Paul G. Allen學院副教授、研究論文聯合作者Shyam Gollakota表示,這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快速地將大量的能量傳遞給RoboFly且不會增加額外的重量。

相關焦點

  • 軟體機器昆蟲告訴你答案
    現在,EPFL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超輕機器昆蟲。它利用柔軟的人造肌肉,能夠在不同地形上以每秒3釐米的速度移動,也可以被摺疊起來,即使用蒼蠅拍拍打或是被鞋子壓扁,依舊能保持移動能力。軟體機器昆蟲(DEAnsect)這種軟體機器昆蟲是因介電彈性體驅動器(DEAs)而得名,通過將DEAs作為一種人工肌肉,藉由DEAs的壓縮和舒張,推動機器昆蟲快速移動。
  • 見面RoboFly,機械昆蟲可能飛行節省氣候的使命!
    這是第一種機器人飛行昆蟲,不像其他飛行機器人那樣被拴在地面上的動力源上而起飛。它的重量遠遠超過牙籤,並且使用微小的拍打翼起飛 - 而不是像無人機那樣的螺旋槳 - 由雷射束驅動。一個微乎其微的車載電路將雷射能量轉化為電能,從而導致其機翼翻轉。
  • 美泰新玩具:機器蟲子,還能教孩子編程
    正在努力做數位化玩具的美泰,剛推出了一款機器蟲子玩具。
  • 機器狗Spot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
    近些年來,波士頓動力公司的機器狗Spot一直是機器人將接管人類工作的象徵,儘管其創造者將其定位為樂於助人且具有多項技能的人類同伴。這個似狗的機器人能快速開門、迅速在地上奔跑,不得不讓人聯想起《黑鏡》中的劇情,引發人類對未來機器人技術發展的恐懼。
  • 現實版「黑鏡」?紐約警局推新機器狗,有網友想起了它……
    【環球網報導記者 喬炳新】據「今日俄羅斯」(RT)12日報導,美國紐約市警察局發布了一款新型機器狗,稱它將用來打擊犯罪和「拯救生命」。但此舉也引發網友擔憂,有人將這款設備和英劇《黑鏡》裡殺人的機械狗聯繫了起來,並稱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黑鏡》。
  • 見識一下即將到來的未來機器(Future AI)
    你知道人造蜜蜂機器人(RoboBee)一雙細小翅膀每秒能拍動120次嗎。還身處在人與人交際中的我們其實並不知道未來到底會怎樣變化。就像二十年前誰又能想到如今一部手機幾乎包羅了我們一天的行為軌跡。第一個,民用無人機5G的到來是這世界變化的又一個機會。現在我們還理解不了的話那就想想4G的到來我們生活的變化吧!
  • 這款軟綿綿的機器水母能夠拯救珊瑚礁 保護潛水員!
    這款軟綿綿的機器水母能夠拯救珊瑚礁 保護潛水員!Jennifer Frame, Nick Lopez, OscarCuret和Erik D Engeberg / IOP Publishing一種軟綿綿的機器水母可以駕馭洋流,無害地擠進狹小空間,它很快就能被科學家們作為一個更好的工具來研究珊瑚礁,並追蹤珊瑚礁對氣候變化造成的海水變暖的反應。
  • 機器蟑螂身手好靈活,靠「翅膀」鯉魚打挺 | IROS 2016
    過去幾年中,我們一直在關注著名的機器蟑螂的研發。對於這款機器人,外界褒貶不一(主要因為有人不喜歡蟑螂)。不過,隨著機器蟑螂研發的逐漸深入,加大伯克利分校的這一研究項目推動了全世界的機器蟑螂熱。像蟑螂一樣的小昆蟲能夠快速地藉助自己的翅膀順利翻身,而與其形態相似的小型多足機器人的外殼是其跨越障礙的重要法寶。我們在研究中為機器人設計了一對「翅膀」——也就是一個可以打開的外殼,以保證機器人能夠利用身體優勢(圓圓的造型)模擬蟑螂轉身的樣子。研究表明,機器人能夠實現自我適應,即使在電池電量低、翅膀無法對稱打開的情況下,機器蟑螂也有較大機會完成翻身的動作。
  • 微型機器人RoboFly,僅有74毫克重,能像昆蟲一樣飛行
    最近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就設計了一種名叫「RoboFly」的微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只有74毫克重,能像昆蟲那樣靈活的飛行,而且它還可以在水上行走。在RoboFly之前,研究人員設計過能飛行的微型機器人RoboBee。不過RoboBee的製造過程非常困難,因為它的體型小,所以它的零部件是很小的,只能在顯微鏡下面建造。而且這麼小的零件肯定也是不能通過機器組裝的,因此只能用人去手工組裝。
  • 美研製微型機器蜜蜂:高度僅2.4毫米
    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研製出類似立體書那樣的彈出式微型機器蜜蜂,高度僅2.4毫米。這種機器蜜蜂採用薄片材料,可以進行快速大規模生產。激活時,機器蜜蜂便從薄片上彈出。
  • 手工去魚刺太累了一款可以自動去魚刺魚骨的機器
    魚丸以其鮮美、Q彈備受消費者喜愛,魚丸所用的魚肉呢是純魚肉,沒有魚刺、魚骨、魚皮,在以前魚丸雖然很好吃,但是魚丸的製作比較繁瑣,尤其是要手工把魚肉中的魚刺剔除,這個就給生產魚丸效率出了一個難題,隨著機械技術的不斷精進,研究出了專門把魚刺和魚肉、魚皮分開的機器,這個就是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款專門分離魚刺的機器,叫做贛雲不鏽鋼魚刺分離機,也叫做魚肉採肉機。
  • 《黑鏡》裡機器幫你找戀人的故事真的要來了
    圖片來自:《黑鏡》 日本:AI 媒婆給年輕人牽線,55% 成功率 在很多人心中,《黑鏡》第四季的第四集是全季最佳 在那一集中,兩個年輕人最初被匹配到一起,之後又被系統分開。最終這兩個試婚對象決定聯手反抗系統,按自己的意願進行選擇。而系統在測試了一千對情侶後,發現有九百九十八對情侶反叛了系統給出的配對決定,正是這九百九十八對情侶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 包頭戶外手工披薩機器機器廠家
    包頭戶外手工披薩機器機器廠家濟南中陽石磨電器有限公司戶外手工披薩機器,公司建立於2014年,近幾年來,我廠在機械製造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具有一批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全廠有研磨、校對技術人員、研究設計人員多人,石磨機械開發實力雄厚,具有機、鉗、電、數控、烤等綜合機械生產能力。
  • 機器恐龍絕跡重生
    在《變形金剛4》中,擎天柱一開始以一輛酷似G1時期的破舊方頭車型登場曾在變迷中引起不小的轟動,後期他的變形車形將是一輛西部之星重型流線型卡車。而本集中,擎天柱更將以劍盾的騎士造型登場,駕馭「機器恐龍」。擎天柱的此次造型可以說是《變形金剛:領袖之證》的設計理念延續,包括劇本在內都與這部製作精細的動畫片緊密相連。
  • 《Torn》是一款受《黑鏡》啟發VR敘事冒險作品。來自Aspyr Media...
    《Torn》是一款受《黑鏡》啟發VR敘事冒險作品。來自Aspyr Media團隊的該作品已經正式登陸Steam、Oculus和PlayStation,為科幻與暗黑風格的VR遊戲愛好者帶來了驚喜。
  • 科大訊飛機器智能閱卷實現機器批改作文
    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可以協助我們進行數據計算、體力勞動等工作。  那麼,「閱卷」是不是也可以由機器代勞呢?  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科大訊飛機器智能閱卷技術已經在安慶、合肥等地成功試點應用。經過對人機評分結果的分析,計算機在評分一致率、平均分差、相關度以及與仲裁分更接近的比例等指標方面都已達到或超過人工評分水平。這意味著,讓機器評閱主觀題已不再是空想。
  • 機器翻譯的前世今生
    機器翻譯,簡稱「機譯」,是利用計算機實現從一種自然語言(源語言)文本到另一種或多種自然語言(目標語言)文本的翻譯;而用以翻譯的軟體叫做機譯系統。機譯涉及語言學、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數學等多個學科,是一門前沿交叉學科。這一充滿挑戰的研究領域,被列為21世紀世界十大科技難題的第一位。
  • 一臺機器就是一個廚房
    取出第一層固定泡沫後,就是產品的配件,下面一層就是主機,同樣機身包裝完好,主鍋和底座連在一起。取出後,放置在平穩的桌面。每個配件都用了緩衝袋包裝,主鍋與主機之間也用了緩衝泡沫,這樣的包裝完全減少了產品在運輸中的擠壓或碰撞。
  • 機器如何聽聲音——聲波的分類
    機器翻譯、軍事監聽、人-機交互等場景有著廣泛的應用。語音識別的前提是自動獲取聲音信息。我們從物理課中知道,人在說話時聲帶產生振動,拉小提琴時琴弦產生振動,擊鼓時鼓面產生振動,我們將聲帶、琴弦和鼓這些發出聲音的物體稱為聲源。聲源產生的振動推動鄰近的空氣分子,並輕微增加空氣壓力。
  • 給大鼠「嫁接」機器視覺·都市快報
    大鼠自己的視覺很弱,執行這項任務,靠的是「嫁接」在它大腦的「機器視覺」。  課題負責人、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吳朝暉教授說,「機器視覺補充了大鼠自身的視覺,我們把它叫做『視覺增強大鼠』」。這是他們與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腦機接口團隊合作的最新成果。  在大沙盤上,大白鼠好像看懂了路標,準確地找到了目標照片。這個過程其實全靠計算機幫大白鼠看明白,並告訴大白鼠下一步該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