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機器人RoboFly,僅有74毫克重,能像昆蟲一樣飛行

2021-01-09 呱呱說科技

現在機器人技術很火,但是人們印象中的機器人,往往是那些比較大型的,看起來很接近人類的機器人。其實,現在很多科學家在研究微型機器人,因為這些微型機器人的結構簡單,潛力巨大。最近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就設計了一種名叫「RoboFly」的微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只有74毫克重,能像昆蟲那樣靈活的飛行,而且它還可以在水上行走。

在RoboFly之前,研究人員設計過能飛行的微型機器人RoboBee。不過RoboBee的製造過程非常困難,因為它的體型小,所以它的零部件是很小的,只能在顯微鏡下面建造。而且這麼小的零件肯定也是不能通過機器組裝的,因此只能用人去手工組裝。RoboBee的這些特點讓它的推廣變得很困難,因為工業界只接受那些可以通過機器批量推廣的產品。

研究人員在總結了RoboBee的不足之後,就開始設計RoboFly,RoboFly的底盤不是由很多微小的零件組成的,而是一張摺疊的層壓板。這樣一來,RoboFly所需要的零件數量就大大減少了,能降低很多製造和組裝上的成本。小編覺得,科技進步的關鍵在於不斷創新,RoboFly的創新點就在於用摺疊的層壓板來當它的底盤,這個設計使得它的成本降低了不少,稱得上意義重大。

RoboFly有2個拍打翼,這2個拍打翼有點像昆蟲的翅膀,不過昆蟲的翅膀是靠生物自己提供能量的,而這2個拍打翼是靠壓電致動器驅動的。因為它的拍打翼很小,所以它的體重也很輕,只有74毫克重。小編覺得,它的輕體重使得它在飛行時消耗的能量很小,這對提高它的續航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RoboFly的輕體重還讓它能夠很輕鬆地實現水上行走和水上漂移。不過,要實現這些功能,首先得對它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裝,這樣它才能在水面上降落。正是因為它具備這些獨特的功能,所以它在性能上比其他微型機器人要強。其他機器人在躲避障礙物時只能在空中飛行,要是空中充滿了障礙物就無計可施,它卻可以根據情況適時地改變運動模式,通過降落在水面上來躲開空中的障礙物。這樣看來,RoboFly的應用面應該會比普通微型機器人廣一些。

顯然,像RoboFly這樣功能強大又輕巧的機器人的潛力是很大的,雖說現在市面上或者生活中很少能看到這種微型機器人,但是小編卻覺得,微型機器人會在未來有很大的發展。也許以後我們生活中不僅會出現那些大型機器人,還會出現不少像RoboFly這樣的微型機器人,它們可以在方方面面幫助我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RoboFly: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可以在水面上飛行、行走和漂移
    為了克服這些限制,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創建了RoboFly,這是一個僅有74毫克重的撲翼機器人,它可以在空中、地面和水面上移動。該新機器人在arXiv預發表的論文中介紹,使用的組件數量少於通常用於構造昆蟲大小的機器人的組件,從而大大簡化了其製造過程。
  • RoboBee和RoboFly領銜微型昆蟲機器人:從「上天入海」到掙脫束縛
    微型昆蟲機器人:那麼小能幹什麼?早在去年,哈佛大學的RoboBee機器人便以其「上天入海」的技能刷屏,近日,又有消息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工程師們研發出了無線飛行機器人RoboFly,可能有人不禁會問,研究這麼小的機器人幹什麼呢?其實,昆蟲般大小的飛行機器人能幫助人類完成費時的任務,例如調查大型農場的農作物生長情況,或者嗅出洩露的氣體。
  • 兩種仿生昆蟲微型機器人達同規模...
    來源丨機器人大講堂(ID:RoboSpeak) 作者丨藍楓 最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設計了兩種仿生昆蟲微型機器人,一種可以跳躍,另一種可以扇動其人造翅膀。我們在這裡簡稱兩個為「跳蟲」與「果蠅」。
  • 兩種仿生昆蟲微型機器人達同規模最小
    考慮到其它使用的場景,飛行類的仿生機器人對飛行場景的大氣密度有所要求,而在地上彈跳的機器人只需要在有引力的場景下就可以使用。由此可以看出伯克利的研究人員對其仿生機器人在其它星球的使用場景也有所考慮。
  • 美南加州大學發明靠酒精驅動的88毫克微型機器人
    微型機器人可以在極為狹小的空間裡運動,這是人類和傳統機器人無法做到的。但由於其體型過小,功率、控制力受限,目前的技術仍無法使其有效解決社會問題。近日,來自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款酒精驅動的微型昆蟲機器人,在解決微型機器人能量來源問題上提供了全新思路,朝著研發完全自主微型機器人的目標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 見面RoboFly,機械昆蟲可能飛行節省氣候的使命!
    這是第一種機器人飛行昆蟲,不像其他飛行機器人那樣被拴在地面上的動力源上而起飛。它的重量遠遠超過牙籤,並且使用微小的拍打翼起飛 - 而不是像無人機那樣的螺旋槳 - 由雷射束驅動。一個微乎其微的車載電路將雷射能量轉化為電能,從而導致其機翼翻轉。
  • 科學家開發出首款全方位模擬昆蟲飛行機器人
    圖片來源:《科學》 本報訊 想拍死一隻蒼蠅並不是件容易事,單憑飛行技巧而論,它們的造詣絕對令人折服。如今,一個家蠅般大小的機器已經設法完成了類似複雜的飛行任務,並且能夠像真正的昆蟲一樣在空中盤旋。 蒼蠅能夠做出極為獨特且靈巧的飛行動作,比如敏捷地躲避蒼蠅拍並巧妙地停留在隨風搖曳的花朵上,但科學家並不清楚其中的奧妙,蒼蠅高超的飛行技藝也一直難以在實驗室中複製。而現在,受益於在材料和加工技術等方面取得的突破,他們開發出了第一種能夠像真蒼蠅一樣飛行的機器蒼蠅。
  • 全球最輕雙翼機器人來了!靈感來自獨角仙 最長可飛行9分鐘
    就像它的靈感來源角甲蟲一樣,首次出現在《國際微型飛行器雜誌》上的KUBeetle-S能在多種運動方式之間切換,包括懸停飛行,其衝程振幅高達180度。在最近發表在預印本arXiv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還能夠通過使用低壓電源顯著提高它的飛行續航力。
  • 「昆蟲機器人」有何用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人的體型越來越小,也越來越輕量化,同時也誕生了許多模仿昆蟲的微型機器人,這些「昆蟲機器人」有何作用?昆蟲機器人是基於複雜機構學、運動學、動力學、昆蟲步態、控制、神經網絡、多生命體系統等的研究,其應用領域有太空探險、科學探險、排雷、教學科研平臺、博物館展示、娛樂等。
  • 最新發明:酒精驅動的微型昆蟲機器人RoBeetle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微型機器人日趨普遍,它們可以在極為狹小的空間裡運動,這是人類和傳統機器人無法做到的。但由於其體型過小,以至於功率、控制力受限。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微型機器人由電動執行器驅動,而由於電池的小規模(低於1.8兆焦耳每公斤)令機器人尚不能夠自主地工作。
  • 雙語:昆蟲型機器人誕生了,不靠電池供電
    羅德尼·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和安妮塔·弗林(Anita Flynn)寫道:「在短短的幾年之內,數百萬微型機器人或將藉助低成本的優勢佔領地球。」他們在論文《快速,廉價和失控:機器人入侵太陽系》中認為,快速移動、微型自主的昆蟲式機器人很快就會變得足夠便宜,可以通過規模化解決問題。
  • 昆蟲機器人:蒼蠅一般大,牙籤一樣輕!這是你期待的人工智慧嗎?
    昆蟲機器人:蒼蠅一般大,牙籤一樣輕!這是你期待的人工智慧嗎?相信這幾年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高科技的不斷延伸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了吧。很對國家對人工智慧這一塊頗有研究。相信不少人都接觸了人工智慧了吧!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人工智慧的應用,只是不少人並沒有發覺而已。
  • 來感受蟻人視角:裝在昆蟲背上的GoPro,僅重0.25克
    在電影《蟻人》中,蟻人可以縮小體型,騎在一隻昆蟲背上飛行。而現在,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微型無線可操控攝像機,它也可以搭載在昆蟲身上,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蟻人眼中的世界。整個系統重約 250 毫克,相當於撲克牌的十分之一,為了展示它的多功能性,研究人員將其安裝在活甲蟲和昆蟲大小的機器人上進行了實驗。相關研究結果於 7 月 15 日發表在《科學機器人》雜誌上。
  • 荷蘭研究者發明外形類似果蠅的可飛行機器人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3日報導,《科學》期刊最近發表了一篇研究,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者發明了一種外形像果蠅一樣的飛行機器人,目的是用於製造無人機。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者最近介紹了一款可以像昆蟲一樣在空中飛行的微型機器人,它的翅膀每秒震動17次,這樣就可以以每小時25千米的速度飛行,可以盤旋,可以飛左飛右,甚至還能翻筋鬥、做桶滾飛行。這項技術參照果蠅的翅膀的運動,科學家說它會革新人們對昆蟲飛行的理解。
  • 世界首個切斷電源飛行機器人,蒼蠅一樣大小,意義重大
    蒼蠅是一種非常討人厭的昆蟲,它們總是嗡嗡叫的飛個不停,身上還攜帶者各種病菌。但是人類模仿蒼蠅製造的飛行機器人,可以切斷電源,而且飛行速度快,在飛行科技方面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跟著橙子一起去看看這個飛行機器人吧!
  • 第一款由軟執行器提供動力並實現受控飛行的微型機器人
    這是第一款由軟執行器提供動力並實現受控飛行的微型機器人。但是,該領域的許多人一直懷疑它們是否可以用於飛行機器人,因為這些執行器的功率密度根本不夠高,而且眾所周知難以控制。我們的執行器具有足夠高的功率密度和可控性,可以實現懸停飛行。」
  • RoboFly:一款類《黑鏡》機器蜂的無線機器昆蟲
    近日,來自華盛頓大學的工程師們造出了一款類似的設備--號稱是第一款無線飛行的機器昆蟲RoboFly,當然它沒有《黑鏡》裡那麼可怕。該團隊將在5月23日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舉行的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大會上展示其最新研究成果。在此之前,這支團隊曾打造過一款叫做RoboBee的機器蜜蜂,不過它需要一根電線連接才能使用。由於它的動力和控制電子設備過重導致微型機翼無法攜帶。
  • 韓國大學研發出世界最輕的兩翼機器人,可用於研究昆蟲飛行機制
    【極果播報】據外媒報導,韓國建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名叫「KUBeetle-S」的飛行機器人,它們的形狀看上去和昆蟲極其相似,這款機器人的靈感來源於一種名為Allomyrina dichotoma的有角甲蟲,是地球上最大的昆蟲之一,重約5至10g,翅膀的負載能力達到40 N/m 2,遠遠高於昆蟲翼負載的平均值(通常約為8N
  • 哈佛開發目前最小最快爬蟲機器人:能跑能跳,只有蟑螂小腿高
    上次探訪哈佛移動微型機器人(HAMR)是在2018年,儘管當時就有「微型機器人」的新聞,回到現在,就「昆蟲級」機器人看的話,5釐米長3克重的HAMR還是比較大的。這周在國際機器人自動化大會(ICRA)上,我們看到了HAMR最新版本——HAMR-Jr。它明顯更小巧,重量只有蟑螂的十分之一,和蟑螂的小腿一樣高。
  • 昆蟲專屬微型「GoPro」攝影機,透過手機可以「蟲蟲視角」看世界
    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可以架在昆蟲背部的微型無線攝影機,為使用者提供一個從昆蟲眼中所觀看世界的視野。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這項技術,以測試微型攝影機的潛力。他們的裝置重約 250 毫克(約為撲克牌重量的十分之一),並以每秒一到五影格(1-5 FPS)的畫面更新速度將視訊影片串流傳輸到智能型手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