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Fly: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可以在水面上飛行、行走和漂移

2021-01-09 孜然實驗室

RoboFly,由研究人員創建的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圖片:Chukewad等

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可能具有許多有用的應用,比如,協助搜索和救援(SAR)任務、簡化基礎設施的檢查並加速農業過程。儘管它們具有尺寸方面的優勢,但這些機器人可能很難製造,因為它們的製造涉及組裝多個微小的組件。

為了克服這些限制,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創建了RoboFly,這是一個僅有74毫克重的撲翼機器人,它可以在空中、地面和水面上移動。該新機器人在arXiv預發表的論文中介紹,使用的組件數量少於通常用於構造昆蟲大小的機器人的組件,從而大大簡化了其製造過程。

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之一尤格什·丘克瓦德(Yogesh Chukewad)說:「RoboFly是一種受飛行昆蟲啟發的撲翼微型機器人。這些昆蟲可以飛行、行走,其中一些還可以在水面上掠過。我們的研究目標是開發一種機器人,該機器人通過執行多模式運動來模仿其生物學對應物,包括空中、地面和水面運動。」

利用表面張力可保持在水面上

丘克瓦德和他的同事創造的微型機器人是RoboBee的改進型號,RoboBee是一種飛行的微型機器人原型。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首席研究員索耶·富勒(Sawyer Fuller)在他開始在華盛頓大學工作之前曾在哈佛大學開發過。RoboFly的一個關鍵改進是它具有更少的組件,因為研究人員發現組裝過多的零件會使其製造過程過於複雜。

丘克瓦德解釋說:「RoboBee的設計方法使它的製造非常困難。目前,大多數昆蟲大小的機器人都是在顯微鏡下建造的,需要手工仔細組裝,因為它們有許多單獨的微型部件。如果在繁忙的實驗室中不小心掉了芝麻大小的一部分,就永遠不會再見到它了!」

為了簡化RoboFly的製造,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新設計,該機器人的底盤由一張摺疊的層壓板組成。因此,無需組裝許多微觀零件就可以製造機器人。底盤也較低,因此更接近地面,從而實現了三種不同類型的運動。

丘克瓦德說:「RoboFly利用壓電致動器驅動的兩個拍打翼像一些昆蟲一樣飛行和盤旋。它也可以通過使用同一組拍打翼在地面上移動和轉向。由於它的重量輕,如果用一組三個腳狀附件進行改裝,它可以降落在水面上。一旦降落,機器人可以使用與在地面上移動相同的原理在水上移動和轉向。」

通過可雙向變形的壓電裝置實現撲翼

它可以在水上飛行、行走和漂移,這使RoboFly獨樹一幟,使其與其他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區分開來。機器人可以比現有機器人更有效地避開障礙物,因為它可以簡單地切換到不同的運動模式(例如,如果檢測到地面上的障礙物,則可以在水上飛行或移動)。

如果將其商業化,RoboFly可能具有多種潛在用途,比如,幫助人類用戶檢測氣體洩漏或協助志願者執行搜索和救援任務。它也可以大量部署在水面上,以尋找汙染物或潛在危險流體(例如飛機災難產生的燃料)洩漏。

丘克瓦德說:「現在我們確定RoboFly可以執行多種模式運動,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將其用作更好地了解其生物學對應物行為的工具。」

相關焦點

  • 微型機器人RoboFly,僅有74毫克重,能像昆蟲一樣飛行
    最近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就設計了一種名叫「RoboFly」的微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只有74毫克重,能像昆蟲那樣靈活的飛行,而且它還可以在水上行走。在RoboFly之前,研究人員設計過能飛行的微型機器人RoboBee。不過RoboBee的製造過程非常困難,因為它的體型小,所以它的零部件是很小的,只能在顯微鏡下面建造。而且這麼小的零件肯定也是不能通過機器組裝的,因此只能用人去手工組裝。
  • RoboBee和RoboFly領銜微型昆蟲機器人:從「上天入海」到掙脫束縛
    微型昆蟲機器人:那麼小能幹什麼?早在去年,哈佛大學的RoboBee機器人便以其「上天入海」的技能刷屏,近日,又有消息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工程師們研發出了無線飛行機器人RoboFly,可能有人不禁會問,研究這麼小的機器人幹什麼呢?其實,昆蟲般大小的飛行機器人能幫助人類完成費時的任務,例如調查大型農場的農作物生長情況,或者嗅出洩露的氣體。
  • 見面RoboFly,機械昆蟲可能飛行節省氣候的使命!
    他是你一個飛行昆蟲不希望扑打。它不會咬人,刺痛或傳播疾病。事實上,總有一天它可能是一種生命和氣候保護。到時候,它甚至可以用來調查作物,探測野火,在災難廢墟中尋找倖存者,並探查氣體洩漏,特別是全球變暖 - 甲烷 - 一種比二氧化碳強多倍的強效溫室氣體。介紹...... RoboFly!
  • 這種昆蟲為何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入水也不溼?
    這種小昆蟲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也能一動不動的停在水面上,還可以跳躍和飛奔,堪稱昆蟲界的「鐵掌水上漂」,無論怎樣動作,它都能在水面上卓然而立,身體不會沾溼,有時候它也會潛入水下
  • 長得像蟑螂的機器人,功能很強大,可以在水下自由行走
    不過蟑螂雖然很討厭,但是它們的生理構造還是很有借鑑意義的,因為蟑螂可以在水下存活很久,這在昆蟲裡是比較少見的,所以就有科學家想,能不能借鑑蟑螂的結構來製造機器人。在這樣的思路下,Ambulatory Microrobot就被研製出來了,它的功能很強大,不僅可以在陸地上靈活地移動,還可以在水下行走。
  • 科學家開發出首款全方位模擬昆蟲飛行機器人
    圖片來源:《科學》 本報訊 想拍死一隻蒼蠅並不是件容易事,單憑飛行技巧而論,它們的造詣絕對令人折服。如今,一個家蠅般大小的機器已經設法完成了類似複雜的飛行任務,並且能夠像真正的昆蟲一樣在空中盤旋。 蒼蠅能夠做出極為獨特且靈巧的飛行動作,比如敏捷地躲避蒼蠅拍並巧妙地停留在隨風搖曳的花朵上,但科學家並不清楚其中的奧妙,蒼蠅高超的飛行技藝也一直難以在實驗室中複製。而現在,受益於在材料和加工技術等方面取得的突破,他們開發出了第一種能夠像真蒼蠅一樣飛行的機器蒼蠅。
  • 韓國大學研發出世界最輕的兩翼機器人,可用於研究昆蟲飛行機制
    【極果播報】據外媒報導,韓國建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名叫「KUBeetle-S」的飛行機器人,它們的形狀看上去和昆蟲極其相似,這款機器人的靈感來源於一種名為Allomyrina dichotoma的有角甲蟲,是地球上最大的昆蟲之一,重約5至10g,翅膀的負載能力達到40 N/m 2,遠遠高於昆蟲翼負載的平均值(通常約為8N
  • 「昆蟲機器人」有何用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人的體型越來越小,也越來越輕量化,同時也誕生了許多模仿昆蟲的微型機器人,這些「昆蟲機器人」有何作用?1989年,世界上第一臺全自主的昆蟲機器人Genghis研製成功,主要用於研究行為控制。
  • UC伯克利研發「果蠅」和「跳蟲」!兩種仿生昆蟲微型機器人達同規模...
    在設計上,研究人員稱,通過觀察動物行為與比較發現,螞蟻等昆蟲因為需要爬過每一個障礙,通行效率較低,而螞蚱可以通過彈跳的方式來越障,最終到達目的地。考慮到其它使用的場景,飛行類的仿生機器人對飛行場景的大氣密度有所要求,而在地上彈跳的機器人只需要在有引力的場景下就可以使用。由此可以看出伯克利的研究人員對其仿生機器人在其它星球的使用場景也有所考慮。
  • 師承果蠅,能懸浮、傾斜和轉彎,機器人飛行大師來了
    飛行類昆蟲,比如蜜蜂、蜻蜓和果蠅,都有高超的飛行技術。這些技術往往在逃避天敵或者躲避人類襲擊的時大展身手。近日,荷蘭科學家製作了一個擁有類似機動性能的飛行機器「昆蟲」。儘管體積比昆蟲大多了,它還是幫助人類了解了這些自然界的高手是如何飛行的。
  • 新研發「果蠅「和」跳蟲「!兩種仿生昆蟲微型機器人達同規模最小
    在設計上,研究人員稱,通過觀察動物行為與比較發現,螞蟻等昆蟲因為需要爬過每一個障礙,通行效率較低,而螞蚱可以通過彈跳的方式來越障,最終到達目的地。考慮到其它使用的場景,飛行類的仿生機器人對飛行場景的大氣密度有所要求,而在地上彈跳的機器人只需要在有引力的場景下就可以使用。由此可以看出伯克利的研究人員對其仿生機器人在其它星球的使用場景也有所考慮。
  • 全球最輕雙翼機器人來了!靈感來自獨角仙 最長可飛行9分鐘
    動物飛行一直吸引著生物學家的注意,他們不僅研究它們複雜的翅膀運動模式和空氣動力學,還研究它們在敏捷動作過程中的感覺和神經運動系統。近年來,會飛的動物也成為了機器人研究人員的靈感來源,他們試圖開發輕巧、高效、甚至可伸縮到昆蟲大小的飛行機器人。
  • 世界首個切斷電源飛行機器人,蒼蠅一樣大小,意義重大
    蒼蠅是一種非常討人厭的昆蟲,它們總是嗡嗡叫的飛個不停,身上還攜帶者各種病菌。但是人類模仿蒼蠅製造的飛行機器人,可以切斷電源,而且飛行速度快,在飛行科技方面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跟著橙子一起去看看這個飛行機器人吧!
  • 自然科普:昆蟲不大六條腿,上天入地水中遊全可以靠它
    尺蛾的幼蟲尺蠖貌似小樹棍,是昆蟲界的擬態高手。爬行時一屈一伸,像極了我們用大拇指和中指丈量路程,又像一座拱形橋,非常有趣。而舟蛾科的幼蟲特別遵守紀律,行走時喜歡列隊前進,最多有好幾百隻毛毛蟲排隊爬行。如果按人類的身高計算,它們應該可以一躍跳到70層高樓上。跳得這麼高,就是為了在人類和動物身上美美地吸上一口血。有跳得高的,當然就有跳得遠的。蝗蟲就是跳遠明星,它憑藉後腿蹬地的力量,一次可以跳出一米以上的距離。如果以人類的步幅來對比,等於是一個人往前跳一次的距離是100米。如果我們都具備這樣的跳躍能力,是不是不再需要汽車、火車呢?
  • 雙語:昆蟲型機器人誕生了,不靠電池供電
    羅德尼·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和安妮塔·弗林(Anita Flynn)寫道:「在短短的幾年之內,數百萬微型機器人或將藉助低成本的優勢佔領地球。」他們在論文《快速,廉價和失控:機器人入侵太陽系》中認為,快速移動、微型自主的昆蟲式機器人很快就會變得足夠便宜,可以通過規模化解決問題。
  • RoboFly:一款類《黑鏡》機器蜂的無線機器昆蟲
    近日,來自華盛頓大學的工程師們造出了一款類似的設備--號稱是第一款無線飛行的機器昆蟲RoboFly,當然它沒有《黑鏡》裡那麼可怕。該團隊將在5月23日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舉行的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大會上展示其最新研究成果。在此之前,這支團隊曾打造過一款叫做RoboBee的機器蜜蜂,不過它需要一根電線連接才能使用。由於它的動力和控制電子設備過重導致微型機翼無法攜帶。
  • 荷蘭研究者發明外形類似果蠅的可飛行機器人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3日報導,《科學》期刊最近發表了一篇研究,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者發明了一種外形像果蠅一樣的飛行機器人,目的是用於製造無人機。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者最近介紹了一款可以像昆蟲一樣在空中飛行的微型機器人,它的翅膀每秒震動17次,這樣就可以以每小時25千米的速度飛行,可以盤旋,可以飛左飛右,甚至還能翻筋鬥、做桶滾飛行。這項技術參照果蠅的翅膀的運動,科學家說它會革新人們對昆蟲飛行的理解。
  • 68毫克仿生機器人仿照水黽實現水面跳躍(圖)
    而在現實中,還有不少人研究過水上漂在科學上的可行性,另有一些當代「武林人士」則退而求其次,在水面鋪上木板,表演這一項是失傳的絕技。   在人類費盡心力不辭勞苦復現神技的同時,在昆蟲界這一點實現起來輕而易舉。而今,就連機器人也被水上漂神功附體了。韓國的科學家們近日就製造出了一個能在水上跳躍和著陸的機器人。
  • 見過這種可在水面飛奔的昆蟲嗎?它為何不會沉到水底?秘密在毛上
    不同地區的朋友對這種蟲子有不同的叫法,所以這種蟲子的別名很多,比如水拖車、水上漂、水馬、水蜘蛛、水母雞、水板凳、水蚊子、水滑子,水蜢子、火叉子、水坦克等等,實際上它的學名叫水黽(讀mǐn),是一種在湖水、池塘、水田和溼地中常見的小型水生昆蟲,看上去很像蚊子,但不是蚊子,恰恰相反,這種昆蟲是以蚊子為食的。
  • 讓飛行機器人自我運動!一個設計類飛行機器人的深度學習方法
    「想想蒼蠅能做什麼,」 EPFL腦思維研究所的實驗室Pavan Ramdya教授和EPFL計算機科學學院的Pascal Fua教授的實驗室領導了這項研究。「蒼蠅可以爬過輪式機器人無法做到的地形。」   蠅並不完全對人類具有吸引力,不過我們可以適當地將他們與日常生活中令人垂涎的經歷聯繫在一起——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