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劉迅 通訊員謝雪嬌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
去大醫院看完專家號,如果需定期複查,「搶號難」是個大問題,什麼時候能複診成功只能憑運氣。今日,武漢同濟醫院宣布,該院「上新了」門診掛號服務,不僅可以和專家預約複診號,還能實現一個疾病掛多個科室的專家「通票」,並開通網上問診,全方位解決患者門診看病難題。
門診看完病,即可預約複診專家號
52歲的程女士家在鹹寧通山,今年體檢時意外發現甲狀腺結節,擔心有惡變可能,她和家人跑了鹹寧、武漢多家醫院,有的建議保守治療,有的則建議手術切除。但程女士不放心,在手機上搶了一張武漢同濟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張林教授的專家號。
今日一大早,程女士帶著自己的檢查結果趕到武漢。張林教授仔細檢查後判斷,這個結節良性可能性很大,可以先通過藥物、飲食對其進行控制,2個月後再到醫院來複查,到時再判斷是否需要手術。
程女士一臉憂心:「張教授,您的號太難搶了,複診沒號怎麼辦啊。」張林教授笑著說,別擔心,我給你開一張複診預約登記單,在手機上可以直接預約2個月後的專家號,不用再擔心複查搶不到號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程女士用手機掃描預約單上的二維碼,系統便提醒預約時間以及進入繳費頁面,後續只用按時來取號,即可完成複診。「太方便了,複診還能預約,患者省了好多事。」程女士按指引操作後,十分驚訝。
在甲狀腺乳腺外科,不少患者都需要定期到醫院找專家複查、調整用藥。在張林教授的桌邊,有一個大筆記本。她說,過去三四年,每次有病人需要複診,她都會一個一個手寫在筆記本上,到時間再為患者加號,效率低下而且查找起來也不是特別方便。現在只需要列印一張複診預約登記單給病人,請病人照提示操作就可以了。「非常簡單方便,對醫患來說都是好事情。」張林教授介紹說,這不僅是患者需求,同樣醫生也有需求。
同濟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李剛介紹說,複診推出受到病人好評,特別是一些慢性病病人和按診療常規需要定期複查的病人,如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方面疾病、孕婦等。病人可在當日就診結束後複診預約該專家未來15-150天間的門診號源,實現看診、預約一次完成,確保病人再次就醫時仍為同一醫生接診,實現連續診療和全程健康管理。目前,專家根據情況自己掌握每日號源的出診、複診比例,今後醫院有望將兩者號池分開。
100多名同濟專家開通網上問診
家住湖北省棗陽市的胡女士二胎懷孕29周時,發現少量陰道出血,當地醫院B超發現是胎盤前置狀態。 她想去一趟大醫院,可身體條件不允許。
在同濟醫院官方App上,她發現「掌上同濟」的在線問診,很快找到產科副主任醫師龔洵,通過語音、文字、檢查結果圖片等與龔醫生進行在線溝通。龔醫生在仔細詢問過她既往醫療史後建議其住院保胎。第二天,胡女士就帶著病歷來院找龔醫生開具了住院單等待住院。
自2019年8月在線問診服務啟動以來,產科副主任醫師龔洵已接診了210例像胡女士這樣的在線病人,作為第一批就入駐的醫生之一,她說:「在線問診不光為不方便來院的外地病人和複診病人提供了便利,節省他們的時間,也為我自己、為科室、為醫院增加了病源。門診面診時間有限,等電梯、坐通勤車等碎片化時間也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在線接診。」
病人可通過在線問診功能,查詢並找到權威專家,描述自己的病情症狀和問診訴求,並以圖文、語音等形式發起健康諮詢,系統將自動推薦就診專科。專家將在病人提出諮詢後的48小時內,利用業餘時間對病人提出的疑問予以解答。若不清楚該找哪個科室的醫生問診,可在智能導診模塊輸入最明顯的幾個症狀,雲端庫大數據就能夠分析出最佳掛號、問診科室,為患者指明道路,省時省力。
李剛介紹說,有了在線問診,廣大病人足不出戶,就可一「鍵」享受同濟專家的服務,尤其是慢性病病人,隔著屏幕就可以調整用藥、更新治療方案,得到及時的慢病管理與追蹤。據了解,2019年8月推出在線問診功能以來,現已有30餘個科室,百餘位專家醫師入駐,現已完成諮次數8000餘次,未來還將繼續推出視頻問診,在線處方等服務。
一次掛號可掛專家通票
52歲的李先生家住黃陂,上個月底發現左大腿長了個腫塊且有點兒疼,以為是出門旅遊累到了也就沒怎麼在意。11月18號,他幫親戚搬完家,晚上就發現腿疼得厲害,19號在當地醫院看了醫生,拍了片子,發現軟組織有佔位性病變。
今日一早,夫妻倆便來到了同濟醫院,本想掛個骨科、腫瘤科的專家號,沒想到醫院竟有了通票門診,其中包括四肢軟組織腫瘤門診。也就是說,只用掛一個號,即可看多個專家。
早上,經過骨科康皓教授、腫瘤科胡廣原教授聯合診治後,共同為李先生制定了診治方案。「跟腫瘤科胡教授溝通後,我們認為這個腫塊需要先手術做病理切片之後再看下一步怎麼治療。」骨科康皓教授介紹說。
李先生感慨,以前如果要看這兩個科得掛兩個號,還不一定能掛到同一天的,現在半天就看完,對我們來說的確方便了很多。
康皓教授表示,「通票門診」希望將多學科聯合起來,一起解決一些疑難雜症,讓病人能一次掛號實現多次就診。
據悉,同濟醫院現已開通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多學科門診、四肢軟組織腫瘤門診、黑色素瘤多學科門診、脊髓及椎管疾病多學科門診,自月初推出以來,已為百餘名病人提供服務,未來還將依據病人需求不斷新增更多病種的通票門診。
據了解,除以上新舉措外,同濟醫院還正在緊鑼密鼓地進一步拓展醫療服務內容。藉助雲HIS平臺、5G技術、混合現實等應用,電子處方、物流配藥、網際網路醫院等創新服務都將在不久的未來惠及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