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告別複診難,患者可在門診預約複查專家號,醫院同步推出「通票...

2021-01-20 騰訊網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迅 通訊員謝雪嬌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

去大醫院看完專家號,如果需定期複查,「搶號難」是個大問題,什麼時候能複診成功只能憑運氣。今日,武漢同濟醫院宣布,該院「上新了」門診掛號服務,不僅可以和專家預約複診號,還能實現一個疾病掛多個科室的專家「通票」,並開通網上問診,全方位解決患者門診看病難題。

門診看完病,即可預約複診專家號

52歲的程女士家在鹹寧通山,今年體檢時意外發現甲狀腺結節,擔心有惡變可能,她和家人跑了鹹寧、武漢多家醫院,有的建議保守治療,有的則建議手術切除。但程女士不放心,在手機上搶了一張武漢同濟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張林教授的專家號。

今日一大早,程女士帶著自己的檢查結果趕到武漢。張林教授仔細檢查後判斷,這個結節良性可能性很大,可以先通過藥物、飲食對其進行控制,2個月後再到醫院來複查,到時再判斷是否需要手術。

程女士一臉憂心:「張教授,您的號太難搶了,複診沒號怎麼辦啊。」張林教授笑著說,別擔心,我給你開一張複診預約登記單,在手機上可以直接預約2個月後的專家號,不用再擔心複查搶不到號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程女士用手機掃描預約單上的二維碼,系統便提醒預約時間以及進入繳費頁面,後續只用按時來取號,即可完成複診。「太方便了,複診還能預約,患者省了好多事。」程女士按指引操作後,十分驚訝。

在甲狀腺乳腺外科,不少患者都需要定期到醫院找專家複查、調整用藥。在張林教授的桌邊,有一個大筆記本。她說,過去三四年,每次有病人需要複診,她都會一個一個手寫在筆記本上,到時間再為患者加號,效率低下而且查找起來也不是特別方便。現在只需要列印一張複診預約登記單給病人,請病人照提示操作就可以了。「非常簡單方便,對醫患來說都是好事情。」張林教授介紹說,這不僅是患者需求,同樣醫生也有需求。

同濟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李剛介紹說,複診推出受到病人好評,特別是一些慢性病病人和按診療常規需要定期複查的病人,如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方面疾病、孕婦等。病人可在當日就診結束後複診預約該專家未來15-150天間的門診號源,實現看診、預約一次完成,確保病人再次就醫時仍為同一醫生接診,實現連續診療和全程健康管理。目前,專家根據情況自己掌握每日號源的出診、複診比例,今後醫院有望將兩者號池分開。

100多名同濟專家開通網上問診

家住湖北省棗陽市的胡女士二胎懷孕29周時,發現少量陰道出血,當地醫院B超發現是胎盤前置狀態。 她想去一趟大醫院,可身體條件不允許。

在同濟醫院官方App上,她發現「掌上同濟」的在線問診,很快找到產科副主任醫師龔洵,通過語音、文字、檢查結果圖片等與龔醫生進行在線溝通。龔醫生在仔細詢問過她既往醫療史後建議其住院保胎。第二天,胡女士就帶著病歷來院找龔醫生開具了住院單等待住院。

自2019年8月在線問診服務啟動以來,產科副主任醫師龔洵已接診了210例像胡女士這樣的在線病人,作為第一批就入駐的醫生之一,她說:「在線問診不光為不方便來院的外地病人和複診病人提供了便利,節省他們的時間,也為我自己、為科室、為醫院增加了病源。門診面診時間有限,等電梯、坐通勤車等碎片化時間也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在線接診。」

病人可通過在線問診功能,查詢並找到權威專家,描述自己的病情症狀和問診訴求,並以圖文、語音等形式發起健康諮詢,系統將自動推薦就診專科。專家將在病人提出諮詢後的48小時內,利用業餘時間對病人提出的疑問予以解答。若不清楚該找哪個科室的醫生問診,可在智能導診模塊輸入最明顯的幾個症狀,雲端庫大數據就能夠分析出最佳掛號、問診科室,為患者指明道路,省時省力。

李剛介紹說,有了在線問診,廣大病人足不出戶,就可一「鍵」享受同濟專家的服務,尤其是慢性病病人,隔著屏幕就可以調整用藥、更新治療方案,得到及時的慢病管理與追蹤。據了解,2019年8月推出在線問診功能以來,現已有30餘個科室,百餘位專家醫師入駐,現已完成諮次數8000餘次,未來還將繼續推出視頻問診,在線處方等服務。

一次掛號可掛專家通票

52歲的李先生家住黃陂,上個月底發現左大腿長了個腫塊且有點兒疼,以為是出門旅遊累到了也就沒怎麼在意。11月18號,他幫親戚搬完家,晚上就發現腿疼得厲害,19號在當地醫院看了醫生,拍了片子,發現軟組織有佔位性病變。

今日一早,夫妻倆便來到了同濟醫院,本想掛個骨科、腫瘤科的專家號,沒想到醫院竟有了通票門診,其中包括四肢軟組織腫瘤門診。也就是說,只用掛一個號,即可看多個專家。

早上,經過骨科康皓教授、腫瘤科胡廣原教授聯合診治後,共同為李先生制定了診治方案。「跟腫瘤科胡教授溝通後,我們認為這個腫塊需要先手術做病理切片之後再看下一步怎麼治療。」骨科康皓教授介紹說。

李先生感慨,以前如果要看這兩個科得掛兩個號,還不一定能掛到同一天的,現在半天就看完,對我們來說的確方便了很多。

康皓教授表示,「通票門診」希望將多學科聯合起來,一起解決一些疑難雜症,讓病人能一次掛號實現多次就診。

據悉,同濟醫院現已開通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多學科門診、四肢軟組織腫瘤門診、黑色素瘤多學科門診、脊髓及椎管疾病多學科門診,自月初推出以來,已為百餘名病人提供服務,未來還將依據病人需求不斷新增更多病種的通票門診。

據了解,除以上新舉措外,同濟醫院還正在緊鑼密鼓地進一步拓展醫療服務內容。藉助雲HIS平臺、5G技術、混合現實等應用,電子處方、物流配藥、網際網路醫院等創新服務都將在不久的未來惠及大眾。

相關焦點

  • 專家號難掛?這有多個醫院撿漏攻略
    大洋網訊 在跟醫院打交道的過程中,掛號難是許多人的真切感受。其實,掛號難的實質是掛專家號難。由於優質醫療資源總體是有限的,可提供的服務量也是有限的,而專家資源在短時間內不能增加,所以在短期內要想緩解掛專家號難的問題,也不夠現實。對此,各大醫院建議初診患者,可以先掛中層醫生,常見病、普通病完全可以解決,解決不了的再看專家。因為醫院都有院內轉診的制度,中層醫生解決不了的,會主動推薦專家。而另一方面,在科技的助力下,優質醫療資源可以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 醫院推出「彈性門診」方便患者
    昨天,該醫院在全省率先推出「彈性門診」,醫生只要在醫院,不論是不是門診時間,都可為患者提供門診機會。今年35歲的鄧先生家住鹹陽,上星期打籃球時,不慎將右手的無名指撞了一下,不能屈伸。昨天,他來到西安交大第二附屬醫院,掛了一個專家號。
  • 杭城各醫院75%以上專家號、全部普通號接受預約掛號
    根據會上傳出的消息,今天起,在杭的省級醫院和杭州市級醫院75%以上的專家號源,及100%的普通號源,留給預約掛號平臺,而醫院掛號窗口分到的專家號源僅不到25%。以一個專家半天門診看20個號子為例,預約掛號平臺分得的專家號超過15個,而醫院掛號窗口分到的不到5個。這就意味著,今後,患者就算起個大早到醫院掛號大廳排隊,也不一定能掛上專家號。
  • 醫院設便捷轉診通道 患者114預約掛號別只盯專家號
    中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記者白傑戈)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的央廣新聞熱線我們關注醫院掛號。不少老百姓反映"看病難",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掛號難"。大醫院裡徹夜排隊,熱門的專家號被高價倒賣,都已經不是新現象。在北京,試運行了四個月的114預約掛號統一平臺昨天開始正式運行,66家三級醫院全部接入這個平臺。以後掛號會容易一些了麼?
  • 青島中心醫院開通客服熱線 可電話預約專家號
    一個電話,,還可詢問就診問題。3月15日,青島市中心醫院客戶服務中心正式開通客戶服務熱線0532-68667866,為病人提供更加便捷、舒心的醫療服務。    記者了解到,撥打該客服電話,市民可診前就醫諮詢、預約掛號;診中電話投訴轉接;診後電話回訪、複診提醒以及簡訊推送健康資訊等全程溫馨服務模式。
  • 倡導「價值醫療」服務,申德醫院推出門診特惠卡
    上海2020年1月2日 /美通社/ -- 近日,私立綜合醫院上海申德醫院特別推出500元3次門診特惠卡,這不僅僅是一次惠民便民活動,申德醫院更旨在通過此舉能讓更多的患者在「看好病」的同時還能「易看病」。
  • 紹興看病進入"預約時代"門診預約有攻略
    當天,市級醫院、柯橋區、上虞區,以及諸暨市、嵊州市等地20家二級以上醫院已接入該平臺。  按照預約掛號平臺實名註冊的規定,記者在平臺上註冊並登錄後,在「專家門診預約」模塊隨機選擇了「7月4日(周五)的紹興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專家」進行搜索查找,系統顯示當天上午主任醫師裘雨林坐診,號源共有25個,雖然已有大半被預約走,但可選供預約的時段還有不少。記者選擇了09:42~10:12預約時段。
  • 專家號不再難掛了——我省31家三級醫院、9家縣級醫院都可預約掛號...
    「專家號實在太難掛了,大早上的過來排隊,誰承想,輪到我時已經沒號了,只能再等下周了。」為了一個專家號,不少人來回奔波。隨著越來越多的醫院接入山西掛號和公眾對山西掛號的逐漸熟知,平臺的預約量穩步提升;同時隨著百姓對各醫院預約規則的了解,平臺的爽約率在不斷下降。目前,已接入山西掛號的各三級醫院的門診號源可預約率平均達到68.15%,山西省眼科醫院、山西大醫院等多家醫院的可預約率更是接近100%。但也有多家醫院的門診號源可預約率不足30%。
  • 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開通分時段門診預約,專家號精確到15分鐘
    11月19日起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試點開通門診掛號分時段預約幫助患者合理安排就診時間試運行一周後市民大呼叫好從本周起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市民可通過微信預約、支付寶生活號預約、網站預約、現場預約、診間預約這5種方式進行門診預約。
  • 便民丨醫患可自主約定時間看病,山西大醫院首推「彈性門診」
    &nbsp&nbsp&nbsp&nbsp10月25日,山西大醫院「彈性門診」診療模式全面上線!只要患者有需求,只要醫生在醫院,不論是上班時間,還是節假日,都可以給患者提供便捷的門診服務,開出處方和檢查單。
  • 杭州市民可在社區輕鬆預約省人民醫院專家號
    家住杭州市下城區流水西苑的沈曉珍女士,昨天體驗了一把順暢看病的感覺——憑藉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預約單,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的門診窗口,輕鬆掛到了高血壓專科黃慧芳主任醫師的專家號,看病拿藥,總共才花了半個小時。  如何讓病人能方便掛號看病,一直是浙江省人民醫院考慮的問題。
  • 華西醫院下月起取消窗口預約掛號 預約天數從30天縮至14天
    2月26日,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為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有效管理醫療資源,縮短患者預約等待時間,遏制號販子「倒號」,進一步方便群眾看病就診,經醫院研究決定,從2018年3月1日起,門診取消窗口預約,同時預約放號周期將從30天調整為14天。
  • 複診病人不用再跑腿了,同濟醫院40多種「明星」自製藥線上賣
    長江網12月14日訊(記者李杏 通訊員李韻熙)無需跑醫院,醫生開藥「送貨上門」……日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同濟醫院」)線上買藥增添新功能,複診患者可自助購買如金葉敗毒顆粒、維生素
  • 「預約掛號」施行4月好處初顯 患者盼制度完善
    中午才從天津趕到北京的糖尿病患者梁女士,下午一點半便憑手中的預約條在掛號大廳順利拿到了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的專家號。「我每隔三個月來京複查一次,如果不是大夫事先開好了預約條,我必須提前一天找旅館住下,半夜到醫院排隊掛號,還不一定掛得上。」  像梁女士一樣,如今很多患者都是預約診療服務的受益者。
  • 預約掛號將有統一平臺 普通門診也可分時段預約
    (圖1)網絡預約、電話預約、微信預約……儘管預約掛號渠道眾多,但仍然出現電話預約不上、網上預約專家號搶手的現象,市民不禁感嘆:「為何預約掛號推出幾年還是掛號難,掛專家號更難?為此,上海正在打造統一的預約掛號平臺,年內將逐步推出。
  • 專家號難掛?那就網上看病 患者足不出戶找專家問診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8月27日,全省首批7家網際網路醫院上線,患者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在三甲醫院看病,成為現實。距離首批網際網路醫院上線已有一段時日,患者滿意度如何?專家網上問診,和線下問診,醫療質量上有沒有差別?
  • 同濟醫院在線買藥添新功能 複診病人買40餘種「明星」藥無需跑腿
    無需跑醫院,醫生開藥「送貨上門」……日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同濟醫院」)線上買藥增添新功能,複診患者可自助購買如金葉敗毒顆粒、維生素E乳膏、魚腥草滴鼻液等同濟「明星」自製藥。13日,同濟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李娟告訴記者,購買同濟特製藥,複診患者無需再「跑腿」。
  • 宣武醫院知名專家團隊預約診療攻略
    為回應輿論關切,近日,根據北京市醫管局組織要求,新華網走進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作為知名專家團隊層級預約診療服務的試點醫院之一,患者應該掌握哪些掛號秘籍呢?2016年2月22日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實施知名專家團隊層級預約診療模式,首批設置了四個知名專家團隊門診,每個團隊門診由一名知名專家和若干名主治醫師以上成員組成。
  • 去大醫院看病不一定現場掛號 教你線上預約專家號
    原標題:去大醫院看病不一定現場掛號 教你線上預約專家號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梁乾勝 實習生 黃婉茜   掛號難,專家更是一號難求,怎麼辦?預約掛號應運而生,這項便民就醫服務可以縮短看病流程,節約患者時間。這幾年,南寧很多醫院紛紛推出了電話、網絡預約掛號服務(簡稱線上預約),為患者就診提供了方便。
  • 北京中醫醫院推「名老中醫傳承門診」
    為緩解疑難病患者 「掛專家號難」的問題,繼「專病門診」「知名專家團隊」等舉措後,北京中醫醫院近日再次推出「名老中醫傳承團隊門診」。「名老中醫傳承團隊門診」由北京中醫醫院名老中醫及其學術繼承人組建傳承團隊應診,發揮中醫藥治療優勢,為疑難、複雜疾病患者提供診療服務。同時,通過層級轉診,有效引導患者按需就診,使真正疑難病的患者能夠輕鬆掛上專家號,提升患者就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