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 十八梯和馬鞍山如何重現傳統風貌(圖)

2020-12-20 華龍網

  十八梯上段效果圖。

  馬鞍山片區風貌效果圖。 市規劃局供圖

  渝中區十八梯、馬鞍山片區如何重現傳統風貌?昨天,重慶晨報記者從市規劃局獲悉,渝中區十八梯修建性詳細規劃、人民大禮堂傳統風貌區馬鞍山片區修建性詳細規劃,正在市規劃局官方網站上進行公示。其中,馬鞍山片區不僅對傳統風貌建築進行修復,還規劃配建246個停車位,讓遊客前去更為方便。

  十八梯 帶你穿越回味老重慶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位於渝中區下半城,與解放碑僅一步之遙,連接著上半城與下半城。

  據了解,十八梯佔地約19公頃。現有十八梯、厚慈街等7條主街和瞿家溝、善果巷等6條巷道組成的山地街巷肌理和眾多特色院落,有286處建(構)築物,其中包括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文物點、11處優秀歷史建築和52處傳統風貌建築。

  今年1月,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開工,包括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核心區和周邊兩個建控區,佔地約88畝,總建築面積為8.1萬平方米。預計2017年成型,2018年開街。

  風貌區將對文物進行保護和修繕,同時保持原有傳統街巷空間肌理,將延續「七街六巷」傳統街巷基本格局,嚴格保護原有自然生態環境與原有的堡坎、陡坡等地形地貌。

  區域內的老房子進行勘察後,有保留價值的儘量保留、修繕,確實屬於危房的需要拆後重修。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每棟房子都要有單獨的施工圖,請傳統建築工匠一棟一棟地建。

  此次公示的是H分區3-4/03、3-9-1/03、3-6/03地塊,空中鳥瞰多是小青瓦、穿鬥房,非常具有重慶特色。通過深度挖掘市井文化、抗戰文化等元素,讓外地人和本地人都能體驗這裡的生活方式,讓你穿越回味老重慶。

  馬鞍山 重現80餘年歷史風貌

  渝中區人民大禮堂傳統風貌區馬鞍山片區,是重慶重要的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與磁器口、金剛碑、十八梯、湖廣會館及東水門歷史文化街區等,共同成為我市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馬鞍山片區在渝中區上半城,緊鄰人民大禮堂及三峽博物館,與下半城的枇杷山遙相對應。片區對外交通非常便捷,東臨人民花園、西臨學田灣正街、南臨棗子嵐埡正街、北臨人民大禮堂。

  據了解,馬鞍山片區完整保留了抗戰時期和西南大區建設時期的輝煌物質文化,記錄了抗戰時期眾多民主人士的奮鬥生活軌跡,也承載了幾十年的歷史風雲變幻。這裡有大量歷史名人故居,集「抗戰、統戰、黨建」資源於一身。沈鈞儒、鄒韜奮、茅盾、李公樸、史良等人都曾在馬鞍山居住,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組也曾駐紮在此。

  根據渝中區文管所資料顯示,整個馬鞍山片區有6棟民國時期的老建築被納入到文物保護計劃中,其中包括有馬鞍山18號、28號、30號、31號、63號等。最早的建築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距今已有80餘年歷史。

  目前,這裡的文物建築都已經得到妥善保護,並正在逐步進行修繕。未來修繕完成後將重現傳統風貌,大家可以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和重慶大禮堂遊覽後,再到馬鞍山片區進行旅遊休閒。記者 蔣豔

相關焦點

  • 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大區)正式開工
    中建八局供圖中建八局供圖渝中報消息,7月24日,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大區)正式開工建設。據悉,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位於渝中區十八梯片區自北向南、由高至低的坡地上,南臨解放西路,北臨中興路,坐落於長江江畔,由杭州新天地集團有限公司開發建設,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其大區包括「傳統風貌」「市井民俗」「渝州記憶」「經典重慶」「魅力生活」五大功能分區,用地面積約88畝,建築面積約16.1萬平方米。
  • 青瓦紅磚吊腳樓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裡尋老重慶「味道」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4日16時40分訊(記者 劉豔)十八梯承載著無數老重慶人的記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自建設以來備受關注。今(4)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施工方中建八局了解到,該項目ABC區外立面裝飾已完工,一片傳統風貌建築群已成形。
  • 「十八梯」風貌區首開區年底開街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效果圖 圖源自網絡備受市民關注的「十八梯」又有了新進展。今(26)日,上遊新聞記者從渝中區獲悉,「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建設目前正在順利推進當中,其5000平方米的首開區主體建設已完工,現已進入內外裝修階段,今年年底就將和市民見面。
  • 十八梯新景快來啦!核心區預計明年6月對外開放|女子冒充政府工作...
    十八梯新景快來啦!核心區預計明年6月對外開放老十八梯,是重慶人的母城記憶之一。它溝通著上下半城,承載著市井煙火氣。經過一年多的改造升級,目前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核心區已基本成型,曾經的十八梯風貌即將以新的姿態重現。
  • @重慶人 十八梯要回來啦!明年開街
    老十八梯,是重慶人的母城記憶之一。它溝通著上下半城,承載著市井煙火氣,也是獨具山城特色的地標。經過一年多的改造升級,目前,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核心區已基本成型,曾經的十八梯風貌即將以新的姿態重現。
  •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核心區改造完工 明年正式開放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核心區改造完工 明年正式開放 發布時間:2020-12-11 20:36
  • 錯過了重慶十八梯的前世今生 這一次,我們來聊聊它的「未來式」
    為了留住老重慶的文化記憶,傳承歷史文脈,在十八梯老舊房屋拆除以後,杭州新天地集團來到重慶,在十八梯原址打造「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以文商旅融合模式探索十八梯的「未來式」。   如今,隨著項目的日漸更新,業內也發起了對它的各種猜想:「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究竟會打造成什麼樣子?」、「目前進度如何?」、「未來能否講好文化故事,守住老一輩的回憶」?
  • 重慶十八梯主力品牌籤約發布會順利舉行
    ');}-->   人民網重慶12月18日電 12月18日下午,重慶十八梯主力品牌籤約發布會順利舉行。華人文化、司曙旅行圖書館、十八梯劇院、TIMS 咖啡、北山懷石、萬孚樓、小洞天酒樓等7家品牌商家順利籤約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這也是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首次對外發布入駐商家陣容。
  • 馬鞍山傳統風貌區西區建築維修完成
    記者現場看到,風貌區內的建築主體已全部完成,施工工人正在對建築周邊景觀進行美化。朱紅色的門窗、石砌欄杆、青磚黛瓦的小樓……穿梭在街巷內,一種愜意和懷舊讓人留連忘返。據介紹,馬鞍山傳統風貌區分為東區和西區,西區以保護修繕、排危整治和環境改造為主,建築面積7034平方米;東區為地下車庫。記者從渝中區了解到,西區建築物已全部維修完成,現在正做環境景觀,目前大約完成了85%。
  • 重慶十八梯,即將閃亮回歸
    一、十八梯正向我們走回來重慶十八梯,已經封閉改造了幾年。對它的複雜的情感雖然變淡,但從不消散。而這個多雨夏天,突然有消息傳來: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的改造即將結束,重新開放的喜訊隨時都可以發出。二、定格十八梯夜晚據可靠消息,十八梯的夜景燈已安置完畢,光影華彩的重慶老巷子將是如何一種盛世氣象,且隨我去先睹為快。
  • 重慶十八梯即將榮耀回歸 招商火熱進行中
    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商圈,是重慶渝中上下半城的重要通廊。2016年底,杭州新天地集團取得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的開發權,2017年5月十八梯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計劃2021年建成對外開放。項目佔地面積約88畝,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總投資規模超過20億元。
  • 重慶渝中區:12個傳統風貌街「留住城市底片」
    光明網重慶11月27日電   11月26日,渝中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開展「留住城市底片——『打卡』重慶傳統風貌街」網絡主題活動,多家媒體走進渝中區張家花園山城步道、中法學校舊址、馬鞍山風貌區、人和書院等地,探尋傳統老街與時代發展的文化交融。
  • 新「十八梯」開建 明年帶你回到老重慶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效果圖重慶商報訊 昨日,渝中區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正式動工開建。記者獲悉,傳統風貌區將打造「七街六巷」,項目負責人表示,預計今年底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能夠呈現主題建築風貌,預計明年,新「十八梯」就能呈現在市民眼前,盡現巴渝風,帶你穿越「七街六巷」回到老重慶。七街十八梯主街:從上半城(山頂)通到下半城(山腳)的一條老街道。
  • 重慶十八梯打造地上地下複合交通,今後解放碑開車到長濱路2分鐘
    作為老重慶的一張名片,自今年1月啟動建設以來,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備受關注。今日(7日),十八梯片區道路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正式啟動,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獲悉,十八梯片區將採用地上、地下複合的交通模式,新建地上、地下道路11條,不僅汽車能與解放碑地下環道和長濱路直接聯繫,兩條人行系統也將十八梯和日月光廣場、長濱路無縫連接。
  • 重慶十八梯,在你眼裡是什麼?
    一個老重慶人,光憑記憶,也完全有資格如數家珍一樣,閉上眼睛都讓你摸到十八梯的每一塊老磚,每一片歲月的苔痕。川東民居建築片段,一直感覺搖搖欲墜的吊腳樓,是十八梯蜿蜒石梯兩側很難從記憶清退的印象;似乎總有雨,將歷史淋得溼漉漉的。
  • 十八梯規劃出爐!近300米高天際線改寫下半城
    如何讓十八梯能夠具備「重慶第一眼」的標誌性作用……在十八梯地塊上,目前規劃了6棟超高層建築。6棟近300米高的超高層建築,分布在十八梯區域的1號和2號地塊,目前的建築設計方案已經敲定,由全球知名的建築設計師事務所——荷蘭UN Studio負責設計。
  • 十八梯老建築帶「身份證」復建 首開區年底開放
    人民網重慶3月20日電(陳琦 劉敏)有著「山地城市傳統建築博物館」之稱的十八梯將陸續與市民們見面。今日,記者從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管委會了解到,經過1年多的建設,最快在今年10月,十八梯5000平米首開區將對市民們開放。2020年,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將全部建成。   未來的十八梯將會是什麼模樣?   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管委會給出答案:七街六巷將保留,原有建築原貌復建,未來在這裡人們將找到山城重慶上百年記憶。
  • 黃葛掛月 古井春風 善果夜燈……十八梯「十八景」規劃新鮮出爐
    備受矚目的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目前正緊張建設中,許多人熱切期盼著十八梯的保護修繕及開發建設早日完成,同時,也對未來十八梯到底有些什麼看事和耍事充滿了好奇。6月10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主要建設單位——杭州新天地集團得到了一手消息:十八梯將著手打造「十八景」,按照「真山城·老重慶·新生活」理念,通過「十八景」,在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實現歷史現場的「再造」。具體有哪「十八景」?
  • 十八梯核心區明年6月開放!這組老照片是一代人的回憶
    說起十八梯,你心裡的印象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十八梯。 十八梯樣板示範區/巴渝文化館 十八梯經過一年多的改造,終於要和大家見面了......
  • 重慶老城新建,與十八梯闊別的第4年,山城裡的新文旅怎麼樣了?
    近日,重慶遊品又收到了十八梯出品的文化畫冊,以文字和彩繪圖片的形式,向我們展現了十八梯的歷史與未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重慶遊品想要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十八梯的這一切。在十八梯這裡,留下了很多的人和事。1925年左右,劉伯承買下了十八梯98號的一間房,將其開成草藥鋪子,並以此為革命據點。1938年,畫家徐悲鴻創作了《巴人汲水圖》,而這幅作品的靈感來源正是十八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