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日文明禮讓斑馬線,京西志願者社區桶前值守垃圾分類忙

2021-02-19 門頭溝區論壇


公益 | 活動 | 垃圾 | 分類 | 志願| 新聞

目前8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不知道您注意沒有,每個周六日早尖峰時段,門頭溝新橋中學及對面車站路口,身披「門頭溝熱心人」馬甲、手舉紅色文明禮讓旗幟的志願者們,在斑馬線兩端時刻提醒著過往行人,注意紅綠燈,文明禮讓安全通行。

(9月12日值崗現場)

這些志願者來自門頭溝區京西志願服務中心,年齡大多在30至50歲之間。他們放棄休息時間義務來做志願者,為門頭溝創城及北京文明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9月13日值崗現場)

2018年在門頭溝文明辦的倡導下,京西志願「新橋路口」文明禮讓斑馬線活動已經開展近三年時間,2020年因為疫情中斷,情況好轉後8月份志願者們積極報名再次熱情值守,志願者們通過路口禮讓行為的展現和規範,提醒行人遵守路口斑馬線規則,保障人身交通安全。

本周日,京西志願者在領隊劉豔的帶領下,又來到濱河西區開展桶前值守、撿拾垃圾、垃圾分類實操和宣傳活動。志願者們服裝整齊,「鬥志昂揚」。領隊做了簡短的「戰前動員」,分配工作之後大家很快投入到自己的工作當中。

大家分為兩組,一組志願者忍者難聞的氣味在垃圾桶前值守,並向過往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材料,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有傾倒垃圾的居民他們就上前查看垃圾分類是否正確,當發現有居民分類錯誤時,他們就耐心講解並和居民一起把垃圾重新分類然後投放到正確的垃圾桶中。

另一組志願者拿著工具撿拾小區內草叢中和各個衛生死角內人們丟棄的垃圾。當社區居民知道這些人都是志願者時都用欽佩的眼光看著他們。

經過一個多月的社區志願服務,志願者們得到了社區居民的認可、理解和支持。志願者們幫助很多社區居民的手機安裝了垃圾分類APP,以便他們能把家中的垃圾正確分類。居民們能夠正確垃圾分類的人越來越多,志願者們撿拾的垃圾越來越少,在志願者們的感召下居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正在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相信在京西志願者們認真宣傳、引領和社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分類很快將成為社區居民的習慣,那將標誌著我們首都城市文明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讓我們一起響應政府號召,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垃圾分類撰稿:楊永勝


疫情沒有結束

志願服務不能間斷

做好防護一起來參加吧

希望你的身影出現在這些感動的畫面

2020年公益之路我們依然相伴!

門頭溝區京西志願服務中心

活動聯繫人:秋葉

聯繫方式:13901382016

加入「門頭溝京西志願服務中心」團隊

關於我們:本訂閱號是服務門頭溝地區百姓衣、食、住、行、玩、樂、購的生活圈平臺。每天推送門頭溝生活信息,公益活動,新聞資訊,商家優惠等優質內容,敬請關注!

合作微信:zhao1056323479tong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桶前值守,順義區趙全營鎮按下垃圾分類「快進鍵」!
    為切實推動垃圾分類常態化工作,培養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趙全營鎮進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類理念,積極鼓勵青年志願者引導村(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助力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為基層治理、構建綠色環境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石景山「紅綠藍」值守分類桶站
    「這麼多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大家的習慣不僅在改變,城市整體的文明素質也在提升。」在石景山區城管委做了五年垃圾分類,如今,侯淼的信心越來越足,萬餘名在職黨員、老街坊、團員青年、分類指導員等參與桶站值守,身穿的「紅綠藍」三色馬甲是她最大的底氣所在。
  • 禮讓斑馬線系列報導之八:線上線下聯動 文明禮讓蔚然成風
    新京報快訊(記者 劉娟)讓外賣員參與斑馬線志願服務隊,為文明禮讓的司機發放加油卡,開發微信小程序讓群眾講述斑馬線上的文明事兒……自爭創全國文明城區以來,北京市順義區線上線下聯動,以多種形式開展文明路口引導。近日,新京報記者探訪了順義區多個路口發現,斑馬線上文明禮讓已蔚然成風。
  • 「禮讓斑馬線 文明我先行」公益行活動進社區
    鄂東晚報訊(記者劉含芳 通訊員王科)6月23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黃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聯合主辦的「禮讓斑馬線,文明我先行」社區公益行活動在八一社區啟動。「文明禮讓斑馬線,從我做起。」當日,計程車司機、私家車主、外賣配送員、志願者代表作文明駕駛員承諾,活動參與者在承諾踐行籤名牆上簽名。啟動儀式結束後,志願者們走上街頭,勸導車輛禮讓斑馬線,勸導行人遵守交通規則。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黨委委員蘇文濤向全市各類車輛駕駛人發出倡議,希望大家「禮讓斑馬線」,養成文明駕車、文明停車、相互禮讓的良好出行習慣,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 「桶前值守勤引導」北京青年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志願服務活動!
    為進一步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抓好兩個「關鍵小事」的指示精神,聚焦垃圾分類主題,東城團區委、東城青年志願者協會號召各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志願服務,截止7月31日,各社區在「志願北京」平臺發布垃圾分類桶前值守志願服務項目177個,參與桶前值守志願者1500餘人,四色垃圾分類桶前值守成為熱愛志願服務的東城青年的新潮行為。
  • 北京市第九中學分校:垃圾分類我先行 桶前值守共行動
    ,了解他們的「垃圾分類 桶前值守」行動吧!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關鍵時期裡,北京市第九中學分校高度重視垃圾分類活動,組織全體學生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學習與宣傳,進行垃圾分類打卡、團員回社區參與「垃圾分類 桶前值守」志願服務等活動,學生們在不斷學習與實踐中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 通州區部分小區推廣垃圾分類服務驛站 設專人值守
    記者探訪發現,本月起,類似的專人值守服務驛站已經在玉橋街道亮相。嶄新的專人值守分類服務驛站在玉橋北裡社區率先啟用。■ 現場探訪專人值守服務驛站亮相玉橋街道 可積分兌換物品玉橋街道是通州區第一批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建設驗收街道,大部分居民已經對垃圾分類非常熟悉。本月起,「垃圾分類專人值守服務驛站」在玉橋北裡社區率先啟用,居民投放垃圾可以自動積分。
  • 累並快樂著的垃圾分類志願者
    今年57歲的李秀紅,是西羅園第三社區黨委一支部的一名黨員,她所居住的樓門共有住戶178戶。今年5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李秀紅組織樓內的黨員們,入戶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擴大分類工作的知曉率。
  • 望京促分類黨員爭先鋒 守桶站父子齊上陣
    8月22日早晨,大西洋社區黨委書記王玥先後來到夏都家園、金石美苑和大西洋新城,看望和慰問值守在垃圾桶站點位的黨(團)員志願者們,並陪同他們一起值守。王玥對大家在社區垃圾分類工作中的積極參與和奉獻表示感謝,並詢問他們參與志願服務的感受和所需要的幫助。
  • 南寧青秀區用繡花功夫推進創城,共建共享文明成果
    垃圾分類既是新時尚,也是時代新風的重要體現。青秀區各中小學校通過開展「小手拉大手垃圾齊分類」的主題活動,讓小學生化身為垃圾分類的宣導員、行動者,從而帶動家中的大人、社區居民共同踐行垃圾分類。濱湖路小學的自製垃圾分類垃圾桶、園湖路小學的小志願者進社區清掃、鳳翔路小學的小志願者進入菜市宣傳垃圾分類……小學生們成為了創城小隊員、環保小衛士。在新興苑小區,小區道閘上、燈箱處、樓房外牆上、涼亭欄杆處,處處可見創城的宣傳標語。戴著紅袖章的社區工作人員、物業服務人員、志願者在小區裡進行垃圾分類宣傳。
  • 朝陽六裡屯甜水西園社區榮獲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甜水西園社區黨委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建引領作用,全面統籌、倡導黨員帶頭實施垃圾分類,在職黨員變身實施垃圾分類的「帶頭人」和「監管人」,以點帶面,讓垃圾分類的環保理念輻射到整個小區、整棟樓門,乃至整個家庭,讓居民們共同參與,讓垃圾分類真正能夠深入人心。
  • 首鋼紮實開展「垃圾分類國企在行動」實踐活動
    「桶前值守」,利用單位網站、媒體等開展宣傳,迅速成立工作專班,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責任部門及責任人,狠抓任務落實。  積極推動垃圾分類日常值守工作,強化垃圾分類意識。實業公司調動項目工作人員240餘名,配合社區志願者排班值守垃圾分類現場,每日7時至9時、18時至20時兩個時段在各桶站安排專人值守,指導業主正確分類投放垃圾並輔助分揀,逐步提高廚餘垃圾分出量。下一步將以前期已經開展的「雙報到」為基礎,進一步加強與社區的聯繫,形成聯動機制,藉助社區黨員和志願者的幫助,充實桶站值守人員。
  • 北京通州:垃圾分類新風尚 文明城市我先行
    713個居住小區規範設置垃圾投放點3871個,撤併率38.8%,平均144.6戶一座投放站;桶站全部完成密閉化升級改造,並建設驛站301座,數量居全市第一;149輛各類垃圾收運車噴塗並加裝計量稱重系統;日處理能力達2530噸的有機質垃圾處理站,已完成初步方案設計……一組組數字,記錄的是通州區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堅實腳印,也奠定了十月份垃圾分類綜合排名在城區中位列第一的好成績
  • 建分類驛站添智能設備 豐臺讓垃圾分類成生活「新風尚」
    12月15日,記者來到豐臺區盧溝橋鄉周莊子村,看到工作人員正將「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的牌匾懸掛在村委會辦公樓前。同時,周邊的太陽能智能語音提示設備在播放垃圾分類提示音:「環境關係你我他,垃圾分類靠大家,四色箱桶並排放,垃圾分類是關鍵,可回收垃圾投藍色桶,廚餘垃圾投綠色桶,其他幹垃圾投灰色桶。」據悉,周莊子村為垃圾投放點統一安裝了太陽能智能語音提示設備,每個設備含一塊太陽能板結實的焊接在垃圾桶架上,只要有人靠近垃圾桶,擴音器裡就會自動播放提示村民按規定合理投放垃圾的語音。
  • 垃圾分類|巾幗倡分類,全家總動員——石園街道篇
    做起21天線上線下活動,號召一個個小家庭齊步走在引領文明新時尚的垃圾分類道路中。以街道婦聯為引領,15個社區各個家庭為單位,活動分為《垃圾分類暈 在線幫您分》線上答題活動、《家風代代傳,分類並不難》全家參與製作21天垃圾分類手繪統計表,創作21天好習慣垃圾分類手抄報、《垃圾分揀難,困難我當前》,積極組織志願者進行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以家庭為基準,利用周末親子時光,積極開展「看桶」、「守桶」、「護桶」服務。
  • 房山區城關街道原香漫谷社區共建共治 將垃圾分類變成自覺行動
    自2020年5月1日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以來,房山區城關街道原香漫谷社區聯合社區物業公司,以黨建為引領,實施共建共治,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由黨員、社區居民和志願者多方協同,引導居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建立「黨建+志願者+垃圾分類」模式,讓居民在潛移默化中把垃圾分類變成自覺行動
  • 積分換購生活用品——北京部分社區垃圾分類見聞
    2020-05-04 07:32 [摘要] 北京市東城區趙家樓社區的綠色生活驛站前,垃圾分類指導員曲麗正指導前來投放垃圾的社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 趣味遊戲、微視頻、快板、相聲……他們用熱情和智慧,助力垃圾分類...
    今年,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總牽引下,石景山區工青婦三家單位還聯合開展了「扮靚石景山,創城志願行」志願服務月活動。8月1日至9月中旬,全區各志願服務隊利用工作間隙、節假日,開展創城文明宣傳、撿拾公共區域垃圾,推廣「分小萌」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引導,參與垃圾桶站值守等,做到周周有活動。
  • [山東] "禮讓斑馬線"進幼兒園 文明交通從娃娃抓起
    14日上午,全市「文明看交通,禮讓斑馬線」活動進校園第一站來到市級機關幼兒園鹿鳴園區,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培養孩子文明交通的意識,增強家長踐行文明交通的責任感。  活動現場:孩子齊背「斑馬線」兒歌  上午8點半,距離活動正式開始還有半個小時,孩子們已經陸續來到現場,在家長的帶領下,爭相在「文明禮讓斑馬線」上簽名。
  • 讓垃圾分類成為「新常態」,這個街道的做法值得借鑑!
    居住密度大、人口多及老舊小區等問題是垃圾分類推進工作的難題。為破解難題,泉河街道各社區不斷深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統籌協調作用,依託區域化黨建工作平臺,引導轄區共建單位、在職黨員、志願者、團員青年、物業等組織,多方合力,聯合推進垃圾分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