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紅綠藍」值守分類桶站

2020-12-23 北京日報客戶端

「這麼多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大家的習慣不僅在改變,城市整體的文明素質也在提升。」在石景山區城管委做了五年垃圾分類,如今,侯淼的信心越來越足,萬餘名在職黨員、老街坊、團員青年、分類指導員等參與桶站值守,身穿的「紅綠藍」三色馬甲是她最大的底氣所在。

上周末,家住石景山區古城南路東社區的魏國芳佩戴好黨徽、穿上紅色的「老街坊」志願者馬甲,像往常一樣參加社區桶前值守志願服務,引導居民按要求分類投放生活垃圾。魏國芳是石景山區人力社保局的在職黨員,她告訴記者,「文明提升不能做旁觀者,垃圾分類對個人講雖是小事,但卻關係城市未來的持續發展,作為黨員我應該做出表率。」社區書記孫愛琴介紹,「桶站值守一小時」活動開展以來,在職黨員們積極參與,現在一周七天早晚高峰,都能在17組分類桶旁看到他們的身影。

在魯谷街道六合園南社區,67歲的居民嶽國新是大家眼中的分類達人,今年5月,他第一個報名參加社區垃圾分類值守活動。除了桶前值守,他還擺弄起手機,教周圍的居民使用石景山區開發的「石分達人」微信小程序,每天打卡,分享、點讚各種分類小妙招,在他的帶動下,很多居民學會了通過小程序參與垃圾分類互動。6月份上線以來,小程序註冊用戶已達13萬人,日活躍人數達2萬人。

石景山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鄭一介紹,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有效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全區實施了垃圾分類社會動員「十大專項行動」,開展「我是黨員我承諾、垃圾分類我帶頭」主題實踐活動,截至目前已有10112名黨政機關、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職工籤訂《生活垃圾分類個人承諾書》。同時,全區結合疫情常態化防控和愛國衛生運動,把垃圾分類納入在職黨員「雙報到」活動,發動在職黨員全面參與社區垃圾分類宣傳指導、桶前值守等,為垃圾分類注入了一股「紅色力量」。

據統計,石景山區已有3200多名在職黨員和7100多名老街坊身穿「紅馬甲」參與垃圾分類,早晚時段值守在石景山區9個街道372個小區的4130組分類桶站旁,有力推進了社區垃圾分類水平提升。

不僅如此,前段時間,還有一支由青年志願者組成的「藍馬甲」志願隊也加入到分類大軍中來,為社區增添了一股年輕力量。來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王美萱和宋子賀是其中最早報名的隊員,夏日炎炎,別人掩鼻走過垃圾桶,她們卻每天值守一小時以上。王美萱說,「守桶雖然辛苦,但是看到居民的習慣一點點改變,逐漸做到自覺分類,讓我覺得付出很有意義。」在團區委組織動員下,截至8月30日,全區已有3869名青年志願者報名參與,累計「守桶」35441.5小時。

此外,石景山區城管委還組建了由460人組成的垃圾分類指導員專業隊伍,他們身著「綠馬甲」,每日早晚高峰開展分類指導、二次分揀和分類垃圾收集工作,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提示居民分類投放,及時制止不分類行為。

5月份以來,在萬餘名「紅綠藍」志願者的努力下,全民參與垃圾分類已蔚然成風,目前,全區372個居住小區已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83家黨政機關單位及下屬企事業單位、95所學校幼兒園、210家醫療機構、41家大型商超實現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人均生活垃圾日產量處於全市較低水平。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孫雲柯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桶前值守,順義區趙全營鎮按下垃圾分類「快進鍵」!
    為切實推動垃圾分類常態化工作,培養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趙全營鎮進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類理念,積極鼓勵青年志願者引導村(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助力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為基層治理、構建綠色環境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望京促分類黨員爭先鋒 守桶站父子齊上陣
    8月22日早晨,大西洋社區黨委書記王玥先後來到夏都家園、金石美苑和大西洋新城,看望和慰問值守在垃圾桶站點位的黨(團)員志願者們,並陪同他們一起值守。王玥對大家在社區垃圾分類工作中的積極參與和奉獻表示感謝,並詢問他們參與志願服務的感受和所需要的幫助。
  • 通州區部分小區推廣垃圾分類服務驛站 設專人值守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進入「倒計時」。記者從通州區城管委獲悉,通州部分居住小區將設專人值守分類驛站。驛站按照城區不低於70米一個、鄉村建成區不低於100米一個的原則設置,採取定時值守和長期值守相結合模式,引導居民自覺分類投放並積分,幫居民養成分類習慣,確保其準確分類。
  • 北京市第九中學分校:垃圾分類我先行 桶前值守共行動
    桶前值守」行動吧!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關鍵時期裡,北京市第九中學分校高度重視垃圾分類活動,組織全體學生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學習與宣傳,進行垃圾分類打卡、團員回社區參與「垃圾分類 桶前值守」志願服務等活動,學生們在不斷學習與實踐中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 桶站是否配備到位?居民參與度如何?北京垃圾分類實施一周觀察
    小區內垃圾分類桶站是否配備到位?垃圾分類監督員、指導員上崗了嗎?居民參與度如何?餐飲商超執行情況如何?垃圾分類實施一周之際,記者走訪了北京部分小區、餐廳、超市。  垃圾分類知曉度提升 桶站陸續配齊  7日早上7時30分許,北京市海澱區北下關街道大柳樹北社區大柳樹路5號院,保潔員郭阿姨正在消殺垃圾桶。
  • 桶站是否配備到位?居民參與度如何?——北京垃圾分類實施一周觀察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題:桶站是否配備到位?居民參與度如何?——北京垃圾分類實施一周觀察新華社記者關桂峰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5月1日起施行。小區內垃圾分類桶站是否配備到位?垃圾分類監督員、指導員上崗了嗎?居民參與度如何?餐飲商超執行情況如何?
  • 周六日文明禮讓斑馬線,京西志願者社區桶前值守垃圾分類忙
    本周日,京西志願者在領隊劉豔的帶領下,又來到濱河西區開展桶前值守、撿拾垃圾、垃圾分類實操和宣傳活動。志願者們服裝整齊,「鬥志昂揚」。領隊做了簡短的「戰前動員」,分配工作之後大家很快投入到自己的工作當中。
  • 「桶前值守勤引導」北京青年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志願服務活動!
    為進一步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抓好兩個「關鍵小事」的指示精神,聚焦垃圾分類主題,東城團區委、東城青年志願者協會號召各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志願服務,截止7月31日,各社區在「志願北京」平臺發布垃圾分類桶前值守志願服務項目177個,參與桶前值守志願者1500餘人,四色垃圾分類桶前值守成為熱愛志願服務的東城青年的新潮行為。
  • 撤桶撤站後,胡同裡垃圾定時定點收運,分類變好還是變差了?
    現場有不少居民都和陳阿姨一樣前來投放垃圾,車上的廚餘桶和其他垃圾桶都已經裝載過半。收運師傅說,晚間時段扔垃圾的居民比較多,走完一趟文華胡同桶就會滿,要先去中轉站清空桶再往下一條胡同去。今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文昌社區也號召黨員幹部和熱心居民報名去胡同的桶站前值守。當時,陳阿姨就報名成為了守桶員。
  • 撤桶撤站後,北京胡同裡垃圾定時定點收運,分類變好還是變差了?
    現場有不少居民都和陳阿姨一樣前來投放垃圾,車上的廚餘桶和其他垃圾桶都已經裝載過半。收運師傅說,晚間時段扔垃圾的居民比較多,走完一趟文華胡同桶就會滿,要先去中轉站清空桶再往下一條胡同去。今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文昌社區也號召黨員幹部和熱心居民報名去胡同的桶站前值守。當時,陳阿姨就報名成為了守桶員。
  • 趣味遊戲、微視頻、快板、相聲……他們用熱情和智慧,助力垃圾分類...
    在首都職工志願服務運行中心的號召下,全市各級職工志願服務隊伍廣泛響應,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職工志願服務助力生活垃圾分類活動,啟動儀式、站桶行動、文明引導、線上培訓、原創歌曲、話劇、相聲、快板、發明製作等活動接續不斷,營造了良好的職工志願助力生活垃圾分類社會氛圍。
  • 垃圾分類還是「蒙查查」?引導員「站桶」指引
    「女士,您好,您這擦過手的紙巾不能放在『可回收垃圾』桶裡,要放在『其他垃圾』桶裡。」「阿姨,您這個塑料瓶得投放到『可回收垃圾』桶裡。」「小朋友,你這個壓扎手指的棉球不能隨便扔哦,要扔到『醫療廢物』桶裡。」
  • 《饑荒》蘑菇有哪些 紅綠藍3種蘑菇獲取途徑介紹
    導 讀 饑荒蘑菇介紹 紅綠藍3腫蘑菇獲取方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原創作品在線徵集|創意戰「疫」 下一個「分類達人」就是你!
    >和所了解的垃圾分類知識進行創作徵集活動全部以線上形式進行參與學生可關注「石景山教育」和「石景山城市管理」微信公眾號還可將作品發送至郵箱fenleizhengji一般來說,垃圾桶主要為藍、綠、紅、灰4種顏色,分別代表回收不同的垃圾,可以記為:藍桶桶,綠桶桶,紅桶桶,灰桶桶。
  • 垃圾分類催生家用垃圾分類桶熱賣 摺疊式分類桶搶手
    垃圾分類催生了家用垃圾分類桶的熱賣。超市工作人員指著一款分類垃圾桶介紹說。  電商平臺上的分類垃圾桶也迎來熱銷,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一款售價在30元左右的櫥櫃掛式家用分類垃圾桶,月銷量高達11萬。「北京從5月1日開始垃圾分類了,最近的訂單大多都是發往北京的。」該店鋪的客服透露,容量為9升的特大號可摺疊式垃圾分類桶格外搶手,現在發貨時間已經排到3天後。
  • 北京考核「示範片區」垃圾分類 目前已形成四種回收模式
    據了解,新街口街道垃圾分類達標小區目前已經覆蓋到所有99個小區,每個小區設置分類垃圾桶,並向居民提供分類垃圾袋,同時配備垃圾分類指導員。隨後,街道在胡同平房區也開展了垃圾分類,例如西四北頭條、北二條胡同採取撤桶撤站,由流動車上門收集垃圾的舉措;前公用、育德、大覺等社區則是定時定點回收廚餘垃圾和可回收物。
  • 少先隊員「垃圾分類」在行動⑦|先鋒小學垃圾分類主題活動:倡導綠色生活 爭做先鋒「分小萌」
    統一思想垃圾分類利國利民一條主線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兩項驅動一是發揮教育特長,通過德育、智育、美育以及勞動教育等教育形式,實現垃圾分類理念入腦入心;二是秉承生活即教育,通過創建校園垃圾分類環境,促進垃圾分類準確實施。
  • 建分類驛站添智能設備 豐臺讓垃圾分類成生活「新風尚」
    豐臺區通過黨建引領垃圾分類形成「新風尚」,太陽能智能語音提示設備、生活垃圾分類驛站、「一大一小」對話等舉措推動居民養成分類習慣,從源頭提高分類投放準確率,形成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同時,周邊的太陽能智能語音提示設備在播放垃圾分類提示音:「環境關係你我他,垃圾分類靠大家,四色箱桶並排放,垃圾分類是關鍵,可回收垃圾投藍色桶,廚餘垃圾投綠色桶,其他幹垃圾投灰色桶。」據悉,周莊子村為垃圾投放點統一安裝了太陽能智能語音提示設備,每個設備含一塊太陽能板結實的焊接在垃圾桶架上,只要有人靠近垃圾桶,擴音器裡就會自動播放提示村民按規定合理投放垃圾的語音。
  • 累並快樂著的垃圾分類志願者
    今年5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李秀紅組織樓內的黨員們,入戶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擴大分類工作的知曉率。李阿姨和黨員們自發成立了一支桶站值守志願者隊伍,耐心指導樓內居民分類投放方法,引導大家踐行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啟動後,李阿姨積極協助社區開展入戶宣傳,「垃圾分類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黨員要帶好頭。」
  • 首鋼紮實開展「垃圾分類國企在行動」實踐活動
    「桶前值守」,利用單位網站、媒體等開展宣傳,迅速成立工作專班,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責任部門及責任人,狠抓任務落實。  為推進物業管理及生活分類「兩個條例」落實,集團領導胡雄光帶隊到首鋼實業公司所屬單位首欣物業承攬的御景山、時代廬峰兩個住宅物業項目,晨旭物業管理的窯洞平房住宅項目、首特鋼大廈商務樓宇項目現場,針對物業企業履行垃圾分類管理職責,抓好「設桶、盯桶、管桶」三個環節及基礎臺帳進行檢查,對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