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通告稱,卡翁喜麗雅乳品廠申報的共計3個系列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配方註冊,總局給予「不批准」的公開批覆。這是嬰幼兒配方奶粉配方註冊工作實施以來,第一次公布「不批准」的名單。
這份題為《2018年05月29日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證書待領信息-不批准》的通告中提及的三個被退審品牌分別為賜多利、Ofmom愛和喜麗雅,均由法國卡翁喜麗雅乳品廠出面遞交配方註冊申請。而這三個品牌均涉及去年法國蘭特黎斯集團(Lactalis)沙門氏菌事件。
2017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在官網發布消息,提醒消費者如購買了蘭特黎斯集團自有品牌喜麗雅,以及其代工的媽咪愛(即Ofmom愛)、賜多利品牌的召回批次產品,請勿食用。原國家質檢總局表示,經查,以一般貿易途徑進口且已完成檢驗檢疫手續的32批次產品屬於法方召回產品範圍。
當時,蘭特黎斯中國向澎湃新聞確認,在中國涉及召回的一共有43個批次,其中包括6個批次已經上市銷售的喜麗雅,12個批次在倉庫的喜麗雅,12批次在海關的媽咪愛,6個批次上市銷售的賜多利,7個批次在倉庫的賜多利。
2018年2月13日,國家認監委發布《關於法國拉克塔利斯集團CRAON企業及其生產乳品的風險預警通報》,「於2018年2月11日暫停該乳品(嬰幼兒配方乳品除外)企業在華註冊資格,並報國家質檢總局暫停進口上述產品。」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國家認監委」)資料顯示,卡翁喜麗雅乳品廠目前仍處於「暫停在華註冊資格」的狀態。
乳業專家宋亮向澎湃新聞表示,此次食藥監公布「不批准」的名單,體現的是國家初步建立起了科學的監管體系,並且實現了部委之間的相互聯動,對於突發的安全問題可以及時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有效規避。
目前,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認監委在努力建立一個跨國食品安全預警機制,即當所在國發生重大食品安全問題時,我國對所在國企業的資格認證工作會暫停,或認證過後會暫時不允許進口。如果認監委通過,註冊工作也會按照原有的原則進行下去,但如果認監委否定了,註冊也會同步被否定,這是一個政策上的聯動。
這種聯動體現在,配方註冊製作為一種制度,也要根據企業相關的資格來進行進行註冊,如果企業發生安全問題,就會被國家認監委取締生產資格,從而被國家食藥監取締註冊資格。
但宋亮解釋道,配方註冊制和生產企業的資格認證是兩碼事。凡是配方註冊通過了的企業,如果在海外出現了安全問題,其配方註冊一樣有效,只不過認證不允許了,就不能進口,整改完畢後再提交新的材料,如果批准就能繼續進口。也就是說,配方註冊只是針對於配方本身的註冊,跟安全絲毫沒有關係,安全的問題帶來的風險要由國家認監委和質檢部門把關,不是由食藥監的註冊來把關。
宋亮同時強調,配方註冊制是一項公平透明的制度,凡是通過配方註冊制的企業,都有資格在中國市場銷售產品,它出現安全問題以後,只要整改合格,依然可以銷售,如果整改不合格會取消生產資格,通過配方註冊以後的資格,也會被取締。
這也意味著,已經被退審的企業未來還有可能獲得奶粉配方註冊,因為國家認監委的認證資格通過了,企業進行配方註冊的資格就受法律保護,因此只要符合法律規範,就可以進行註冊。蘭特黎斯最大的問題是安全問題,解決之後只要拿出材料向國家認監委進行申報。
但宋亮表示,雖然說國家認監委和食藥監各有分工,但如果企業在安全問題上出過紕漏,那之後再次申請註冊制的時候,肯定會被要求出具更多的材料來證明其生產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