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開講」勇於嘗試,挑戰極限——清華馮軒

2020-12-12 問學長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馮軒,2010年至2013年就讀於太谷中學,也是在座的劉老師班的學生,在劉老師三年不斷地薰陶之下,非常有幸考上了清華大學!大家可以不需要這麼熱烈的鼓掌!

首先想和學弟學妹們敘敘舊,我記得在我當時上高中的時候,我們每次考試的時候,成績最優秀的前72名是在那個孔廟裡參加考試的,請問在座的有人在孔廟裡參加過考試嗎?有的請舉手!看來大家都比我優秀,因為我三年從來沒有進去過。

然後今天我再一次回到太谷中學,再次路過孔廟的時候,看見裡面樹上掛了很多大家的那個紅色的許願帖,上面應該寫著大家心儀大學的名字。我想給大家講一個笑話,就是我當時也掛了許願帖,但是我的願望沒有實現。 為什麼?因為當時我寫的許願帖是考上一本!

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的一個主題,也是我自己的一段經歷,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一句話,就是無論是羚羊還是獅子都需要奔跑,無論是優生還是差生,都需要奮鬥!大家看這個圖,其實我們在這個生物界當中,不管你是羚羊還是獅子,確實只要為了自己的生存,為了讓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實現目標,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我們都需要奮鬥!我自己從太谷中學考上清華大學,後來又走入了法國的巴黎高科。

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是我自己的這個樹立目標的過程和培養自信心地過程,特別是在高中三年期間,我相信這個對大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一個外地生,10年從山西陽泉市來到太谷中學上學,當時我可能剛來的時候,因為中考成績,沒有像大家在座的太谷三中或者太谷五中來的這麼優秀,然後我曾經也自卑過,也感覺有很大的挫折。

但是我就在想這個好與不好,或者是我起碼對我自己的這個分數不是很理想,但是我對我自己的這個學習能力或者說什麼東西,我還是能學會的。那麼我就在想,這個東西我為什麼分數考不高,這個東西是只是一個分數,一個中考的分數就能告訴我,給我定義說我就不是最好的學生嗎?我想想應該沒這個道理吧,這是誰說的,沒有人這麼說過。

所以我心裡就埋下了一個種子,我一定要比別人更努力,不能再重蹈我中考的覆轍,我一定要在高考當中成為最優秀的那種人。那麼是什麼讓我有這種清晰的感覺,或者是讓我對一定要靠上一個好大學有著更為深刻的一種感覺呢。

我記得是在高一的時候,2010年-2011年左右的時候,有一次回家,我坐的是長途大巴,因為比較密集,當時也是快春運的時候,長途大巴站有很多人,這個氣氛大家應該可以想像,或者是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長途大巴站裡面很多不文明的舉止,比如抽菸,然後還有一些體臭之類的東西。

回家之後,那年寒假我跟我家人出去玩了一趟,我們是從陽泉市,然後坐當時2008年剛通的高鐵,2011年我是第一次坐高鐵從陽泉市的高鐵站坐高鐵到北京去玩,然後在高鐵上我就明顯感覺說這個候車室的人群的素質或者是他們的文明程度有一個很高的提升!

緊接著我從北京回來的時候,當時因為沒有票,我就買了飛機票,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飛回來,在一個月的期間讓我感受到了長途大巴站、高鐵站和國際機場三種交通的候車室的這種人群的文明程度,或者是一種環境的差別,這個就讓我印象很深。為什麼?因為經歷了這些之後,我決定我以後要經常坐高鐵或者坐飛機出行,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選擇成為那種人,這也是我當時學習的原動力。

(馮軒學長)

在我清楚了自己的這種目標之後,就是說我一定要考上一個名牌大學之後,那麼我就在想高考是什麼?相信在座的大家,很多人都是因為我們太谷中學是山西省重點,也是最優秀的中學之一,老師會和大家說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考上清華北大,家長也從小跟大家這麼說過,但是你們真的知道或者是捫心自問一下,有多少人真的知道為什麼要考上清華北大?

我之前也接觸過很多人,他們就只是說家長這麼說老師這麼說,然後有的人幸運考上名校,然而上了清華北大之後,他們還是迷失了目標,然後沉迷於打遊戲等等,是有一些這種比較悲觀的例子。但是我當時清楚的知道,我的終極目標不僅僅是考上一個名校,而是要改變我自己的命運,改變我家庭的一種命運,當然宏觀上的目標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那麼考上好大學之後,微觀的目標是什麼?微觀目標就是細分到這個叫專業選擇的問題,在座的大家有多少是高三的學生?據說都是高三的學生,我當時在高三的時候也遇到過這樣的困惑,是應該選一個好的學校還是應該選一個好的專業,因為清華大學招生組是在高考前半年多就跟太谷中學有所接觸,然後把一些當時所謂的前30名左右的學生都進行了一個訪談或者是接觸了一下。

那時候就有很多同學已經開始考慮選專業還是選學校的事情,13年我考入的是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但是我在大二的時候我就清楚地明白,上了大學之後學的航天航空跟我在高中時候所喜歡的那些軍事,喜歡的那些航天的東西完全不一樣,就是可能和大家高中的時候對專業的認知並不一樣。所以我在大二的時候,選擇了工商管理的雙學位,並且我在三年之後,也就是現在留學的法國,攻讀的是金融學。

(認真聽講的學弟)

所以我想跟大家說的是,我個人覺得選專業真的沒有選一個好學校重要,因為你選擇了一個好的學校,你入學之後有無數可以換專業的機會,在本科裡可以換,在碩士階段可以換,而且如果你是在一個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武漢的話,它有很多攻讀雙學位的機會。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北京理工的同學,他學習成績很好,只是在高考的時候發揮的不太好,所以他對北京理工也不是很滿意,於是他在大一的時候就拼命的去接觸各種的資源,然後去問很多學長學姐,最終他在大二的時候,自己選擇攻讀了北京大學的經濟學第二學位,那麼在三年之後他拿到了兩個畢業證,一個是北京大學的經濟學學位,一個是北京理工大學的學位,我相信我這個朋友,他比起他們北京理工大學的很多其他的同學來說已經優秀了很多,而且相信他以後的未來也會更加的輝煌,所以我自己個人覺得選擇一個學校比選擇專業更重要,大家拼命的衝刺高考,把高考當成一個工具!

在自己高考分數的基礎上,就是一個高考分夠上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就報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因為我當時的高考成績其實也是剛剛壓清華大學的分數線,然後我就選擇了清華大學,之後直到現在雖然走了一點波折,但是我現在從事著的和學的都是是我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那麼相當於算是我自己當時的目標從宏觀和微觀上已經給大家講完了。

接下來和大家具體說這個自信心怎麼培養,我自己是一個比較崇拜極限的人,喜歡挑戰不可能。

在當時我根本就不相信什麼是可能,我在一次會考或者是月考吧,全金谷加太谷的排名,我可能排名一百多,我也沒底,因為整個太谷中學在過去的十年期間可能只有太中第一名第二名才能上清華北大,但是我就是不相信這個邪,我不相信這個不可能,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就是考上清華。我記得在高一的時候,有點偏科,我當時有點傻,堅定的要學這個理科,那麼在高一的時候就沒有怎麼顧及文科的東西,包括在上課的時候甚至在偷偷地做數學題等等,導致我在第一個學期的時候地理成績只有38分。

其實在當時我很不開心,雖然這個東西它不影響我的高考,不影響我實現目標,但我就是不信這個邪,即使不把地理當成我自己高考或者當成自己刷題重點的一個課程,那麼我也可以考到90分,所以從第二個學期開始我通過這個做題找資料,然後自信心上去,雖然我第一個學期只有38分,但是第二個學期期末考試的時候,我考了95分地理。

然後給大家說一個更搞笑的也是事實,在我高考結束之後,其實也不叫高考結束,就是在高考體測的時候,大家可能在孔廟看過我的照片,那個時候我200斤,在大一入學的三個月之後 165斤,直到現在我155,我就不相信說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當時很多人也不相信,說是在三個月之內減肥40斤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就不覺得它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也實現了。

(站著也要聽演講的學妹們)

高中的時候,我們教學樓其實還是比較高的,10年的時候,我經常走在樓頂的時候還有一點恐高。我確實從小恐高,但是我覺得恐高就和很多人暈車一樣,它可能是一個人身體上或者生理上的一種不能說是疾病,可以說是身體上的一種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基因特點,但是我就不信我不能克服恐高,然後我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去澳大利亞交換,我覺得我有信心戰勝恐高,所以我參加了一次跳傘,5000米的高空跳下來,從此之後我再也不恐高。

所以我給大家分享的就是說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只要你勇敢的去挑戰,把你心中的恐懼放大一百倍去戰勝它,那你從此之後沒有什麼可怕的或者沒有什麼覺得這個不可能的事情。當然我說的這些希望大家更多的用在學習或者解題當中。

那麼我高一到高三的時候具體是怎麼學習的?大家可能多多少少聽老師們說過一些,也說過我當時有一段「黑歷史」,就是每天能做什麼四毫米的卷子是吧?其實也就是三套題,但是我想理性的讓大家想一想,你們每天一套題數語外也好,或者是數理化史地政都好,一套題的高考要求的時間是多久?兩個小時,那每天你花在課餘課外就是下課之後,花六個小時的時間去做三套題可不可能,這個是完全可能的事情,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這就像我們可能耳熟能詳的一個例子,就是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他曾經要求過他的弟子們每天甩胳膊,就這樣甩胳膊甩300下,堅持一年。他在說了要求的第二天,他問他的弟子們,學生們有誰昨天堅持做動作了,所有人都舉起了手。在一個月之後他又問同樣的問題,有誰在這一個月之內堅持了甩手臂300下,有60%的人舉起了手,但是在一年之後,幾乎沒有人舉手。這是為什麼?這就叫堅持的作用。我當時做題是因為我們太谷中學進度比較快,大家學習能力也比較好,在高二結束的時候已經把高中三年的內容都已經學完了。

我從高三開始,高二升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的時候,不是很理想,可能也就幾十名。我也沒有想過考上清華北大,所以我在許願樹上寫了只考上一本。我想既然我沒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我就乾脆來最笨的學習方法,我就不斷的去重複背,我就不斷的做題,既然我只有題,我也只能買的到題,我乾脆就不停的刷題。剛上高三,我就開始刷題,幾乎每天我就逼著自己每天按一天三道題的量去刷,在三個月之後沒什麼成效!

我遇到了更多原來沒有發現的一些難點,然後一頭霧水,自信心也受到了打擊,心裡也很不好受,我以為通過三個月的時間做一百多套題,可以刷到各種各樣的知識點,但是結果沒有,三個月之後,我還是遇到了很多新的知識點,新的題型,英語閱讀當中也遇到了更多新的單詞,在那個時候我更困惑了,我也懷疑過題海戰術,就說這個東西有沒有用。

那個時候我苦惱過之後又反省,既然這個階段我已經堅持三個月了,在這個節點上我還能做什麼?我是繼續去刷題,繼續當一個傻子,愚公移山呢,還是說轉變一個新的學習方法,但是我又沒有另外一個非常自信的學習方法,所以我就繼續選擇了刷題,反正我就在想,大不了我就刷一年,在刷了6到7個月的題之後,高一上學期快結束的時候,通過兩三次的模擬考試,成績有點起色,我感覺做題速度更快了!甚至數學兩個小時的考卷,我一個半小時或1小時20分鐘我就做完了,這個我就感覺這就給我帶來了自信,三個月的時候,我完全沒有自信,反而讓我的自信程度和對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程度達到了一個更低的低谷,但是在繼續堅持6到7個月的之後,我就看到了成效。

所以這個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什麼,要堅信量變引起質變,也就是說要浸入式的學習,地毯式的轟炸,只有重複才能讓自己強大!

包括學英語,大家都知道高中的英語高考對英語的要求和初中不太一樣,因為初中只考課本後面的那些單詞,但高考當中有很多所謂超綱或者是模糊定義的一些單詞,在大家做的題越來越多的時候,只會發現這種單詞越來越多,那麼當然我也遇到!

也聽很多人說過,也多多少少在看過各種各樣的什麼廣告也好,或者是所謂的指導也好,要怎麼樣高效的背單詞,從提高效率上來說,我都試過,但對我來說我感覺沒有什麼效果,那我就在想,我還能怎麼辦?我就繼續重複唄,我一個單詞,同樣一篇閱讀,我第一次錯了看不懂,第二次繼續錯,第三次繼續錯,第十次繼續錯,但第11次的時候,他讓我難受了十次,跌倒了十次,第11次的時候,我就清晰地記住它。

所以這個也可能是大家在高中很多做題或者學習當中的一種心態或者是困惑,如果說大家覺得重複或者是做題對自己沒有什麼用,我覺得是你做的題不夠多。

那麼在做題之後,就是再接著我剛才說我自己在高三堅持了七個月之後,我做題速度快了,準確率也高了,我越來越清晰的能感覺到一些高考出題的套路,或者起碼是模擬試卷我們這個出題的套路,或者是往年各個地方的出題套路了。

我在三個月的時候可能我只接觸了七種題型,而高考它一道題可能有20種題型的變化,那麼在三個月之後,我面還沒有覆蓋到那麼廣,所以我還是有點不會的,有不會的或者是做不對題那是很正常的。但在我繼續又堅持了6到7個月的做題之後,我幾乎已經覆蓋了十幾個知識點,20個知識點我都已經覆蓋了,然後我就繼續做,重複的次數更多了,就明顯感覺到重複,甚至有些題我就是不寫,這個過程我都能記得,甚至都能記得得數的這種。

我就在這個時候才靜下來心想,我能不能總結一下,單獨拿一個本或者單獨找一個文件夾,把我覺得很可能是高考的疑點或者難點或者是考試點的這些東西記下來,然後我就梳理了一個非常厚的本子,裡面幾乎覆蓋了高中所有的難點或者是重點吧,我感覺這個東西起碼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對我的高考也是很有幫助的。

大一的時候,我的室友和班裡的同學來自全國各地,他們有比我優秀的,有來自全國更優秀的衡水中學的學生,然後有事業比我更開廣,經歷比我更豐富,有來自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四中、101中學的學生,然後也有來自西藏、新疆等教育資源相對更加貧乏的一些地區的學生。現在大家又同時放在了清華大學這樣一個起跑線上,在四年的學習過程當中,大家的成績分數、自我表現、綜合能力也都是因人而異的。

我就開始總結,我覺得學習或者是能力的培養上,每個人應該給自己定製一套方案,因為不管是我們太谷中學這樣非常優秀的學校也好,還是說一個地方上不是很優秀的學校也好,或者是老師也好,他們對大家的要求幾乎都是80分的水平,只要大家跟著學校老師的要求走,那你肯定可以上一個很好的重點大學!但是對於那些90分想考一百分的學生來說,你們除了在老師課堂上的要求之外,課餘時間你們必須給自己加量做一些額外的功課。那麼對於那些平常考試只能考四五十分的這些同學來說,因為學校講的是七八十分的水平,你們跟不上。在此之外,不要太急功近利,近期之內把一個90分或者一百分的同學當你的目標,我自己在很多方面上了大學之後,也都是不足的。

那麼我就在想,在某個點上我是50分的水平,那麼我就把一個考55分或者57分的人當成我的目標,按他的學習方法去挖掘他在哪個地方比我優秀,為什麼我只考了50分,他能考57分,等我把這些總結出來,並且我自己做到之後,我就能考54分或者55分,以此類推再往下一步,那我的目標就是找一個能考60分的人,我去考58分,然後再往下一步我就找一個能考65分的人為目標,按他的學習方法或者是按他的一些經驗把它總結出來內化,然後讓自己及格考到60分。

(邊聽邊記筆記)

可能大家多多少少聽過馬雲先生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個拖拉機它可以跑得很快,但前提是你必須給它裝一個適合他的發動機,這也就像我們的學習方法一樣,每個人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或者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如果給一個拖拉機裝一個波音747的發動機,那會怎麼樣?會散架。所以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我自己的經歷就是這樣一個比較平淡,但是有一點點戲劇性的一些東西。

當然直到現在我也非常榮幸,也非常感謝太古中學給我帶來的精神上或者是身心上的一些東西,可能現在大家還沒有意識到,我自己從太谷中學走向清華大學再到現在。

第一點,高一高二的時候,大家都每天上午都堅持跑操,當時我也覺得有點苦,有點累,人貼人幹什麼事,弄得那麼累,而當我上了大一之後,清華大學要求跑3000米,很多同學他們在高中的時候沒有怎麼上體育課,比我們更加應試教育更加嚴重,導致在清華的時候大一體育課都是掛科,因為清華對體育的要求很嚴,每個學期男生都要跑3000米,女生要跑1500米,但我在第一次跑3000米的過程當中,我就及格了,我取得了還算是比較理想的成績,確實我感覺到太谷中學在兩年前他們對我的要求,每天上午讓我們跑操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而且越來越開始走向社會的時候,就會發現,清華大學的一句口號叫「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但前提是什麼?有一個健康並且強壯的身體。

第二點是太谷中學,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特色是什麼?就是高標準高要求,甚至體現在細節上。這個是個什麼樣的例子呢?在上高中的時候,我們每周一都升旗,升旗的時候對衛生什麼的都會做出評比,每個班都要爭第一,當時我就不理解,說不就是個衛生,我們的目標都是高考考一個好學校,這個東西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弄乾淨點就行了。但是我們班主任就一直要求考第一,即使在衛生上,在跟顯性可能跟高考無關的事情上,也要求一定要爭第一。

後來我慢慢明白,他磨練的是我們的一種鬥志,是一種爭第一的霸氣。有了這個,特別是我們在高中階段不停的去磨練這種爭第一,在各個方面都在爭第一,那麼在以後的人生當中你會習慣性的去爭第一,那你也會習慣性地比別人更加優秀。這些就是我想和學弟學妹分享的一些經歷,也非常感謝康校長,感謝劉老師!

相關焦點

  • 吳偉:勇於嘗試,突破100%極限
    吳偉:勇於嘗試,突破100%極限研通社記者 孫鯤鵬 李紀琛通過幾年的勤奮拼搏,他以優異成績從華中科技大學保研清華。大四下學期,他從華中科技大學提前來清華大學進行畢業設計,一日不輟地查閱文獻、編寫程序。「剛開始研究,老師與師兄師姐也不太確定這個方向能否做出成果,所以壓力很大,尤其是來清華做畢業設計,如果還沒有自己本科同學做得好,會壓力更大。」  經過努力和堅持,他的畢業設計終於取得了進展,並獲得「湖北省優秀畢業論文」榮譽稱號。
  • 敢於嘗試、勇於挑戰——劉若英
    奶茶不算漂 亮,出道多年,拍片產量不多,演出卻勇於嘗試不同戲路,挑戰自己,也挑戰影迷對她的肯定,感性知性兼具,演技獲得各界的肯定。敢於嘗試、勇於挑戰——劉若英1994年,被陳國富導演相中,主演奇幻片《我的美麗與哀愁》而正式出道。
  • 勇於嘗試、敢於挑戰——楊紫
    她在熒幕上不斷嘗試顛覆突破,在表演技法上更是逐漸嫻熟,尤其善於使用情緒轉變,對每一個角色的情緒層次感把控分寸恰當。勇於嘗試、敢於挑戰——楊紫2004年與宋丹丹、高亞麟、張一山等聯袂主演少兒題材的情景喜劇《家有兒女第一部》2011年2月20日,與蔣雯麗、孫淳、曹翠芬等共同主演的家庭劇《幸福來敲門》播出,她在劇中飾演叛逆少女宋徵。
  • 研究生特獎 吳偉:勇於嘗試,突破100%極限
    通過幾年的勤奮拼搏,他以優異成績從華中科技大學保研清華。大四下學期,他從華科提前來清華進行畢業設計,一日不輟地查閱文獻、編寫程序。「剛開始研究,老師與師兄師姐也不太確定這個方向能否做出成果,所以壓力很大,尤其是來清華做畢業設計,如果還沒有自己本科同學做得好,會壓力更大。經過努力和堅持,他的畢業設計終於取得了進展,獲得湖北省優秀畢業論文。
  • 新詞舊曲的《高達 EXVS 極限爆發》與我「口嫌體直」的老朋友們
    「你可以說『極限爆發』其實跟 PS3 時期的作品相比其實沒有什麼變化,就像那些年貨體育競技類遊戲一樣除了更新球員名單/機體之外,看起來沒有太多新意。但對於玩的人而言,很多細節的調整和進步一上手就能感覺到。」
  • 從極限運動殺到電子遊戲,來跟「魔爪」學學營銷神操作
    布局全球市場,魔爪離開「舒適圈」營 銷 研 究 所藉助熱門電子遊戲巧做營銷的背後,其實也是「魔爪」布局全球化戰略的新嘗試。這款向來與競速運動、極限運動強綁定的功能飲料產品,也在不斷尋求著營銷創新之道。在這次股權交易之後,「魔爪」可以得到可口可樂在全球的銷售渠道協助,並獲得了可口可樂旗下的其他能量飲料品牌。當然,Mark Hall在職期間最大的貢獻,是為「魔爪」確定了以低成本贊助極限運動賽事的市場策略。儘管在極限賽事贊助方面,先人一步的紅牛是絕對的一哥,但作為後來者的「魔爪」並不落下風。
  • 網易有道的新嘗試,被人工智慧「平民化」的專業翻譯
    作者:翻譯這件事在被人工智慧「入侵」後,翻譯行業或許反而來到了一個更好的時候。在所有 AI 巨頭都在對算法結構進行優化的時候,網易有道卻在人工智慧軍備競賽中做了點「不務正業」的嘗試,把神經網絡翻譯和人工翻譯通過一個更理性的方式融合到一起,而不僅僅單純去嘗試和突破目前神經網絡翻譯的極限。比起死磕現有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技術極限,這種嘗試讓 AI 和人工分工組合的翻譯模式顯得更加順勢而為,也更加聰明。
  • 東京特色繽紛系咖啡店:挑戰視覺與味覺極限
    最近東京多了好幾家咖啡店,都無獨有偶的非常「colorful」!有文具廠商Pentel推出的隨意塗鴉咖啡店「GINZA RAKUGAKI Cafe & Bar by Pentel」、也有極具特色的視覺系咖啡店「KAWAII MONSTER CAFE」,還有可以做色彩療法的咖啡店「ココロゴトカフェ」!想在繽紛的視覺享受中香醇的咖啡嗎?看小編這篇為大家整理了什麼吧!
  • 挑戰極限!電影《極盜者》中八大極限運動項目,你敢嘗試哪一項?
    片中提到了尾崎小野八項挑戰,而故事線索便是根據這些挑戰項目展開的。看過本片之後,很多人就對那些為了在挑戰項目中證明自己而不惜失去生命的行為感到不解,也許這些勇者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尋找心目中的涅磐吧。影片雖然故事情節老套,但是拍攝手法確是讓人由衷敬佩,採用實景拍攝加上真人特技替身人員,很難找到電腦特效的蹤跡。那麼,關於這八大極限挑戰項目都有哪些呢?
  • 清華和騰訊首個「培養遊戲製作人/策劃」的碩士專業開學了,我們和他們聊了聊
    但發言聽到一半,我發現自己低估了騰訊和清華對這個專業的期許。「我站在這裡,仿佛看到下面坐著一位位頂尖的遊戲製作人。」「第一屆的同學們一定會感到痛苦和折磨,因為你們要開創歷史。」「你們不要讓別的學長覺得你們只會開發遊戲。你們要代表清華的學子,給互動媒體產業帶去更多的價值,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怎麼說呢,我實在是為老師和同學們捏了一把汗……他們真的能做到嗎?畢竟之前這個專業的信息實在太少,很多人都在質疑它的價值、意義、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
  • 臺北小巨蛋的「舞極限世界巡迴演唱會」,我們的冠軍他就是!
    羅志祥最新精選集《舞極限》包括3首新歌+33首精選,收錄2007年至2012年於金牌大風時期的好歌,包括【搞笑】【撐腰】【舞法舞天】【不具名的悲傷】等冠軍單曲。這張[舞極限新歌+金選]也可以說是羅志祥明年1月4,5日在臺北小巨蛋的「舞極限世界巡迴演唱會」演唱會的搶聽版, 為了這張精選輯,小豬更首次擔任自己專輯唱片封面的造型師,把自己平常私下最喜愛和珍藏的各種豹紋和柳釘造型精銳盡出,大方展現了自己的潮男領秀功力並發揮到淋漓盡致沒有唱不了的舞臺 沒有跳不過的極限或是代表他這5年來心路歷程的抒情力作[空中飛人],以及充滿歡樂氣氛的
  • 你知道清華有哪些「神秘之地」? | 清華風物
    清華校園中,無論是古典的中西建築還是現代大樓,都不勝枚舉,廣為人知。這次,我們帶你看看園子裡藏著的那些既「尋常」又「少有人知」的「神秘之地」,來一場「意想不到」的神秘探索之旅。探秘之旅Loading...
  • 勇於嘗試就是成功
    在這次活動中我有了一次勇敢的嘗試。 在活動正式開始前,我們提前得知了活動的主要流程,其中一項活動便是「舌戰群雄」。起初,我並沒有打算參加這個遊戲,主要原因是自己沒有參加過辯論賽,沒有經驗,也沒什麼信心。但後來我們組自願參與的人較少,組長便來說服我參加,最後我不想讓組長失望,也想挑戰一下自己,嘗試一下新的事物,所以我同意了。
  • 中科大「少年班」對手來了!清華「丘成桐領軍計劃」招收優秀中學生
    清華開始招初中生,初三就能報名,而且免高考! 《北京青年報》1月5日消息,經教育部批准,清華大學今年起增設「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面向「全球」招收「中學階段」綜合優秀且具有突出「數學」潛質及特長的學生。
  • 傳道開講 何為「人生一大事」?
    ( 200913) 傳道開講 何為「人生一大事」?( 廿三 )問:人到底「生從何來」?經云:「苾芻或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十二因緣論】:「十二因緣」者,惑與業與苦三法迭共因緣而言也。由「惑」生「業」,因「業」生「苦」,再由「苦」生「惑」。此「惑」與「業」與「苦」,三種互相生而不住,如輪之轉也。也就是所謂「六道輪迴」。《過去二因:無明、行》:是決定你這一世需再輪迴六道之因。【佛學大辭典】:「無明」,過去世無始之煩惱也。
  • 學會嘗試新事物,勇於挑戰它們,只有做過之後,才知道我們行不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峰注意到身邊的很多朋友害怕嘗試,畏懼挑戰,不敢去做自己想幹的事情。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小峰就會對朋友們說一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學會嘗試,敢於挑戰,只有在做過之後,才知道我們行不行!
  • 勇於嘗試 敢於冒險
    冒險意味著嘗試新的、不同的、未知的事物,我們無法預測結果如何。但有時不論結果如何,都該冒險,恐懼是面對未知時的正常反應,恐懼卻依然冒險,這就是冒險的真諦。他們的心態是——就算不能成功,至少嘗試過了。法國作家紀德曾經說過:「若不離開海岸,是永遠不可能發現新大陸的。」冒險一般都是對自己所不了解的,所不曾接觸過的事物進行探索。所以說敢於冒險就是一定要勇於嘗試自己所不曾進入過的「雷區」,去領會經過冒險之後所獲得的成功之樂。
  • 臺灣之景:天堂鞦韆挑戰恐高極限,臺南十鼓3大必玩刺激設施
    喜歡挑戰刺激冒險運動的人,絕對要走訪一趟位於臺南的十鼓文創園區,百年舊糖廠重新大改造,工業風的場景內提供多項極限體驗,不論是追求刺激或想挑戰體能極限,這裡都能滿足挑戰者的需求,以下就為大家統整了十鼓文創園區內3大必玩設施。
  • 陳毓勇於嘗試才是成功的開始
    陳毓勇於嘗試才是成功的開始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可就算再難也只是開頭難,如果沒勇氣去開始,根本不可能獲得成功。嘗試是發明創造的前提,如果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的話,也不可能會有新事物出現。據資料統計愛迪生當年在發明燈泡時,僅僅是筆記本就用了二百多個,實驗做了一千六百餘次,證明他也失敗過一千六百餘次,如果不是他一次次的嘗試,我們可能也不會有絢麗多彩的夜晚。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可是在失敗和成功的最前端,還有嘗試,只有嘗試做了,才會有成功或者是失敗的機會,如果只是相像而不去嘗試,那麼連失敗的資格都沒有。
  • 人生要勇於改變現狀,不斷去嘗試,挑戰自己
    人生最重要的是不斷的去嘗試新的技能和不同的生活方式,都說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也會發現,現在的社會,好像越來越多樣,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娛樂,都無處不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好像再也找不到當初只是會一樣本領,就可以這樣度過幾十年的光陰的日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