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甘肅,常幻想自己一身戎裝,單人獨馬帶刀,在河西走廊闖蕩。餓了馬肉就酒,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背景下狼吞,一邊憶起長安友人送別時的「西出陽關無故人」。
仗劍遊俠一定要來幾個馬賊,一邊「牢記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古訓,一邊打馬衝鋒…
或者從軍出塞,懷「願得此生常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的壯烈。
陽關、玉門關…伴隨著那麼多耳熟能詳的詩詞,成為一個民族基因裡的記憶。過去,無疑是悲壯決絕的。而現在,羈旅已消,自內地的任何一座大城市早上出發,保證在當天讓你在任何古人抒發過人生的地方懷古;外侮已泯,「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的悲劇不需要漢家男兒再輪番上演。
那麼,抽時間去趟甘肅,或者走走新疆,就順理成章。
太渴望敦煌!六月低攜家帶口直飛蘭州,在朋友的推薦下吃頓地道手把肉,去黃河岸邊流連到傍晚,便坐夕發朝至的城際特快趕向敦煌。
深夜的河西走廊在窗外飛掠,地理位置上的貼近讓一些金戈鐵馬的情緒閃動在將眠欲眠中。睡去時,也許會有鐵馬冰河入夢來…
大夢初醒是敦煌。下車不累,直奔念了好多年的莫高窟。一路是打理得極好的公路,兩旁綠樹成蔭,絲毫感覺不到正行進在西北苦寒之地。莫高窟遊客限流,採用預約製售票。我們挑選的時間比較討巧,暑假旺季開始前,很順利預約到下午門票。便轉進敦煌市區,搞掂住宿,吃碗驢肉黃面,當然,李廣杏這樣的水果也來上幾斤。還是那句老生常談,別把自己當遊客,鑽當地居民區找吃喝,逛附近農貿市場買水果。
中午稍事修整,下午便再赴莫高窟。
世界文化遺產,中國人一生必去的景點,中華文化藝術的瑰寶…集無數殊榮於一身的莫高窟位於鳴沙山與三危山之間的宕泉河崖壁上,鑿壁為窟,又在窟內或琢石為佛,或塑泥為尊,或彩繪或雕琢,在自然環境極端惡劣的西北地區,歷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的迭代建設,形成了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735個石窟各具特色,4萬多平米壁畫各有千秋。在導遊的帶領解說中,一個個鮮活的佛教故事躍然於壁畫像群間。
震驚於這偉大藝術之餘,亦有深深遺憾:每次遊覽,你只有看到四個洞窟的機會。
我沒拍照,對藝術的尊重,對前人的致敬讓我舉不起相機。
看完該看的洞窟,我們一家子悄悄脫離了隊伍,混在其他的遊客中繼續藝術的洗禮。
走累了在莫高窟內靜坐休息。看永不知疲倦的兒子蹦跳在千年歷史中,華夏驕傲油然而生。閉窟時戀戀不捨離去,回望凝眸,將這中華奇蹟深深印入心底。
第二天找了個車,在戈壁大漠裡縱橫:看雅丹地貌,登古漢長城,但出陽關,帶著故人。
再一天依舊輕車簡從,入浩瀚大漠,探千古戈壁,向晚時候到鳴沙山,騎著駱駝,聽著駝鈴,任西去夕陽把自己剪成遠古的影子…
在這片黃沙綿延,沙丘危矗的廣袤無垠裡,在這夕陽西離,大漠孤寂的難忘體驗中,聞名遐邇的月牙泉,在我們徒步登上沙脊時,如詩如畫,亭亭玉立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如一個幻夢,如飛天蹁躚…
夜色下的月牙泉披著面紗,絕美婉約;待到走近,藍光瑩瑩,若夢似幻
鳴沙歸來不看泉!被眼裡這似乎映照了整個西域的月牙狀泉水深深震撼:她是這片環境艱澀的土地上楚楚可憐的柔軟,卻以最堅硬的手段刺穿每一個打量她的身影,在他們的心海一點點蝕刻出一艘月牙形的船,從此靜靜停泊在他們的有生之年…
星光照人,月牙化水。緩緩行去罷,這天地,有大美。
敦煌,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