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133)淨香園:非要嘗一口濟南老味道,才算過了節

2020-12-22 華龍網

編者按

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國家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門塔、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巖寺,均在這片土地上默默佇立千年。濟南,誕生了許多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醫扁鵲、名將秦瓊、名相房玄齡……著名詩人李白、杜甫、黃庭堅,詞人李清照、辛棄疾,著名小說家劉鶚,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濟南生活工作遊歷,故有「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之佳譽。

濟南,不僅人傑輩出,更有天賦地靈,風景秀麗,泉水眾多,城內72名泉爭湧,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久負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之譽。千佛山峰巒秀麗,守護南界;大明湖潤物無聲,滋潤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為濟南的獨特風光。

濟南,在4000多年的歷史長河裡,留下諸多古老建築、千年大樹、特色名吃、名家橋段、奇人軼事、雋永典故。

濟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書畫卷。即日起,大眾網濟南站推出人文地理類新聞欄目——《城·事》,在現實中勾勒濟南背影,在往事中講述濟南印象,在歷史、現在、未來的穿越交錯之間,記錄濟南,愛上濟南。

每天,淨香園門前都排著長隊

新鮮出爐的紅腸

工作人員忙碌著稱重

張雅娟也來窗口幫忙

大眾網記者 張娜 宋立鵬

十一期間的濟南,無論是外地遊客還是本地市民,當然少不了開啟「逛吃」模式。濟南的美景咱就不說了,要說起濟南的地道美食,淨香園香腸是少不了的。有滋味有故事,有歷史有傳承,這根香腸在濟南的「吃貨界」,絕對有響噹噹的地位。

吃貨必備:沒排隊買過淨香園香腸,就不算過節

十一期間,位於北坦的淨香園門店前面,每天都能看到排起長長的隊伍。與往日不同的是,這條二三十人的長隊伍裡,還夾雜著一些外地遊客的身影。他們大多慕名而來,要買點香腸嘗嘗。

剛端出來的香腸冒著熱氣,泛著油光,香氣逼人。香腸四周還有一應肥厚紅腸、脫骨豬蹄、熱騰騰的烤肉,直教這些中午光景排隊的人口水直流,眼睛盯住自己喜愛的口味,生怕一眨眼就被賣光了。

問好、稱重、收錢、送客,工作人員麻利地忙碌著,人們或滿足地提著滿手食物離開,或依然焦急地站在隊尾翹首以盼。

相信這幅場景也是很多老濟南人的記憶:淨香園每天8點開門前,門前已有顧客等候。尤其到了年節,有人凌晨5點多就來排隊了。臨近開門時間,有的顧客等得心焦,就咚咚敲窗戶。等到窗口一打開,香氣登時四溢,排隊人群忍不住一陣騷動……

十一期間太忙,淨香園的老闆張雅娟也挽起袖子上陣了。

張雅娟28歲,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畢業,專業是英語、品牌傳播學。目前,整個淨香園的工作已經全部交到她的手裡。張雅娟人如其名,雋雅秀氣,別看她年紀輕輕,卻思路清晰,對產品的質量和品牌未來發展都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且誠懇篤定。

「家傳的手藝一定要代代相傳,父輩們的創業精神也一定要發揚光大,去感染更多的人。」張雅娟說,她從父親張華手裡接過了淨香園的擔子,就要保住這個濟南老味道,也要不斷地讓品牌升級,高度重視食品安全並深度施行規範化管理,讓淨香園真正成為濟南名牌。

幾經坎坷:下崗工人從賣豬頭肉乾起,老字號再被重振

提到淨香園,老濟南人都知道下崗工人張華和王玉美兩夫妻。

淨香園始創於清乾隆年間,其香腸一直是譽滿濟南府的名品。

其時,濟南府歷城縣壩子屯,碼頭林立,漕運繁榮,商賈雲集,淨香園張家老鋪便創立於此。秉承「立心忠信,不欺為本」的家訓,淨香園只選用肋骨旁三尺長的五花肉,加入不外傳的秘制本草香料,置於陰涼通風處懸掛,天然發酵三十餘日方可烹製。出鍋後黑褐油亮,滋味醇厚,瘦肉不柴,肥肉不膩,風味獨特絕佳;更有增進食慾、開胃理氣、舒肝健體的功效,因此名噪一方,成為地方名吃。

到了近代,社會動蕩,世事滄桑,淨香園的字號湮沒於世,秘方和工藝則由家族保存下來。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後人張華以家傳香腸開設了一家熟食店,並在秘方的基礎上研發出一系列醬滷熟食。因為張華製作的香腸和熟食新鮮好吃,香氣四溢,很快便有顧客從濟南城各處慕名而來。那時候,還在上小學的小雅娟常常來店裡幫忙,給顧客涼拌,幫忙拿貨撐袋子。

1998年,張華終於獲得家族認可,正式啟用祖號「淨香園」。自此,老號再立。

品牌傳承:不做百年特色老店,而要做百年品牌

張雅娟畢業後在北京一家外資大型超市做了兩年快銷品部門經理,隨後回到家鄉濟南全面接手淨香園。對於淨香園的未來發展,她有自己獨到的思路。

張雅娟介紹,淨香園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張家祖傳的獨特秘方和工藝,而且和其他香腸機器烘乾不同,淨香園香腸都是採用天然風乾晾曬而成,並且風乾時間在20天以上。「老工藝才能做出老味道,香腸的味道受到溫度溼度天氣的影響,它們是時間的美味,非得經過風霜的洗禮,才能有最醇香的味道。」張雅娟說。

在淨香園新繼承人的帶領下,如今,淨香園在堅持傳統材料和製作工藝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引進先進設備,改善衛生設施和生產條件,擴大「淨香園」產品的科技含量,運用現代加工手段,使其產品賦予新內容。

除主打產品二級香腸、特級香腸、極品香腸外,蒜香烤腸、風味烤肉、爆花豬蹄、乾鍋鴨、醬牛肉、五香方火腿等產品也因口味獨特而被市民所喜愛。目前,淨香園可生產中西式產品30餘種,逐步形成了以香腸紅腸為龍頭,帶動其他創新產品共同發展的生產格局。2013年,成立濟南尚德食品有限公司,採用中央工廠加區域廚房的生產配送模式,保證顧客天天買到的都是最新鮮熱乎的產品,讓食品最接近它的最佳口感。

在經營上,淨香園在濟南已經擁有5家直營門店和5家品牌授權店,2015年成立了數字運營部,在各大線上網購平臺和外賣平臺開設了數字門店。在支付方式上,也緊跟社會潮流,引進支付寶、微信、團購手機到店付等最新支付方式。

近幾年,淨香園先後獲得濟南名優風味小吃、山東風味名吃、「好客山東」八大特色小吃名店,山東省食文化研究會理事單位等榮譽,是濟南市旅遊局推薦特產食品。2015年,創始人張華還被評選為天橋區人大代表,先後獲得「天橋好人」,「濟南好人」「齊魯儒商」「濟南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兩代人的努力和傳承,在淨香園體現地淋漓盡致。張雅娟說,將來還要提升服務,打造標準化流程,同時實行績效考核,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這樣一來,才能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傳承精神、發揚品牌。她為淨香園描繪樂一個宏偉的藍圖:深耕濟南,輻射山東,打造華北地區熟食連鎖第一品牌,為成為全國肉製品行業龍頭企業而奮鬥。「我不想把淨香園做成一個百年特色老店,而是要做成濟南的一個百年品牌。」

相關焦點

  • 在福州,嘗一口春天的味道⑤:春卷
    在福州,嘗一口春天的味道⑤:春卷 2020-04-22 23:33:17  來源:福州新聞網   春天,是和煦的風,是明媚的光,是奼紫嫣紅,是鶯飛草長……
  • 家鄉的味道,老濟南甜沫,為什麼是鹹粥?
    hello,大家好,我是速成美食的大波浪,甜沫是很多朋友必選的早餐食譜,「甜沫」是濟南當地的傳統小吃,是用蔥姜熗鍋,加入小米麵玉米面和其他食材,熬煮成鹹粥,作為一個老濟南人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早餐的時候,來一碗熱騰騰的甜沫,讓你的渾身都會感覺非常溫暖。喝上一口甜沫配上油條和肉夾饃那真是「槓賽來」,今天我將與大家分享甜沫的做法,喜歡的朋友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海綿寶寶:章魚哥寧死不吃蟹黃堡,被迫嘗了一口蟹黃堡後:真香!
    海綿寶寶:章魚哥寧死不吃蟹黃堡,被迫嘗了一口蟹黃堡後:真香!《海綿寶寶》是我們十分喜歡的一部少兒動漫,其中主要講述的就是海綿寶寶在比奇堡的日常生活,我們知道海綿寶寶是一位出色的漢堡廚師,很多人都是為了吃海綿寶寶的蟹黃堡慕名而來。
  • 安民夜揚州系列:夜覓淨香園
    據李鬥的《揚州畫舫錄》所記:「淨香園,在虹橋東岸,歙縣鹽商江春所築,又名江園。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為官園,二十七年(1762年)賜名『淨香園』。」「你說的江春,是電視劇《大清鹽商》裡的江春麼?」「那你看過啦?
  • 濟南133個批發市場規劃外遷,名單在此,拿走不謝!
    你知道濟南市區內共有多少個批發市場嗎?答案是187個!你知道其中有多少個批發市場要外遷嗎?答案是133個!你可能會問了,那另外的54個呢?
  • 美好的一天,從淨香園早點開始
    早餐吃得健康、吃得香,一天都元氣滿滿!早餐吃點什麼呢?早餐是補充人身體一天能量,必須要吃得好、吃得有營養才行。科學表明,吃過早餐上午的效率會增加,而且心情也會變好,不容易情緒,最重要的是對身體健康有益啊,長期不吃早餐會低血糖的。新的一天從淨香園早點開始,為您送上各色美味早餐,開啟美好的一天!
  • 濟南這家百家老糕點店,有濟南人記憶中的老味道,來掃貨多是老人
    濟南是魯菜的發祥地,特色美食都有魯菜的鮮明特徵,加上濟南人喜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因此濟南的特色美食,把子肉,牛肉燒餅等格外受歡迎,不過濟南老的糕點店裡的糕點也一樣極具人氣。這家店採用了前店後廠的加工方式,保證食品的新鮮,這家老字號糕點店裡的糕點,有老濟南人的情懷,在這裡濟南人記憶力中的糕點的味道一應俱全。
  • 聽說濟南的這些特色禮品不僅味道上佳,還能讓你變美?
    味道上更是清香可口、甜而不膩。無論是送禮還是自用都是來濟南不可錯過的佳品。02趵突泉白酒對於喜歡喝酒的朋友來說,喝上一口醇香四溢的白酒實乃人生一大幸事。起開瓶蓋,清純酒香飄散開來,讓人心房一暖。具有醇厚豐滿、諸味協調、綿甜爽淨、香而不豔、窖香口感獨好的特點,充分代表了魯酒的典型風格。來到濟南的朋友一定要帶回去給親朋好友嘗一嘗。03華熙玻尿酸張韶涵等知名女星為其代言,李佳琦更是在直播的時候說過。
  • 新加坡牛車水甜點ー味香園
    若提到來新加坡必吃的小吃那麼一定會聯想到:味香園味香園位於熱鬧的牛車水(Chinatown)主要是賣甜品店家外觀甜品的菜單五花八門,有眾多的選擇,建議很可以三五好友一起來,多點幾項分著吃,可以嘗試多一些口味,但還是要注意衛生安全喔 店家內部,其實味香園是相連的店鋪打通,所以其實座位很寬敞,
  • 嘗過寧洱哈尼人的竹筍宴,才算...
    嘗過寧洱哈尼人的竹筍宴,才算過了一個真夏天!李朝華是蚌扎組的一名村民,吃過午飯,他徒步到山裡「打」筍子。今天,他要和妻子準備一桌地道的哈尼竹筍宴來宴請好友。甜筍一分為二,筍尖切塊,同炒香後的土雞肉加水熬煮;剩下的切成細絲,用新鮮肥肉煉出的豬油爆炒,只加鹽調味,這樣的甜筍味道最為鮮美。
  • 今日冬至丨英山遊子最想念的老味道,來嘗!
    今日冬至丨英山遊子最想念的老味道,來嘗!不知不覺今日已是冬至2020年也快走到尾聲出門在外的遊子,是否想念英山的秀水青山英山的呢噥鄉音還有那一口熟悉的英山老味道
  • 慢品泉文化佳餚,細酌老濟南味道
    四季廚房 老濟南味道城南往事 老濟南罈子酥鍋漢鼎酒店 泉水豆腐漢鼎酒店 印象泉城  伴隨著2013泉城新年祈福會的開展,獨具泉水文化特色的「
  • 濟南,夠味
    像泉城公園的花春 天 的 泉 城 公 園「千姿百態」大蔥雖然是濟南人的驕傲但沒有醬的陪伴也只是沒有靈魂的「傻大個」燒制的九轉大腸在上桌前要淋上濃鬱的醬汁鮮美,柔韌醬汁讓大腸重新有了生命蔥燒海參要達到無沙不腥的境界就需要以濃助濃用濃厚的醬汁入其味香!
  • 這些「花都味道」,你嘗過哪些?
    這些「花都味道」,你嘗過哪些?柴火燒雞永聚賢山莊雞脆香,有柴火香味,色香味俱全。家鄉薄餐湖景海鮮城香脆可口,外香裡糯,層層都是餡料,香甜可口,可甜可鹹。
  • 瘦西湖里淨香園,一池薰風賞荷花
    乾隆南巡,賜名淨香園。江春(1720—1789),號鶴亭,原籍安徽歙縣江村。他出生在一個富足的中產家庭,少年時做過科舉的美夢,但沒能如願。後隨父親到揚州業鹽,年紀雖小,卻頗具經濟頭腦。父親死後,他承繼了總商的位置。該是江春運氣好,正當青年便攤上乾隆第一次南巡。
  • 一口……嘗到秋天的味道
    如果要形容秋天是什麼味道的?說是慄子味兒,應該沒人反對吧?它,綿密又不過分甜膩,如初秋般含蓄。入口有顆粒感,讓人聯想到落葉沙沙的聲響……當然最最重要的原因是,秋天正是慄子成熟的季節。土生土長的老上海人,沒人沒吃過凱司令吧?創建於1928年的凱司令,是上海西點的代表之一。作家張愛玲就非常喜歡凱司令。她在小說中多次提到凱司令西餐廳,還在《半生緣》中寫道了「凱司令的慄子粉蛋糕」。哪怕到了現在,慄子蛋糕也是凱司令的招牌甜點。
  • 澎湖必嘗老味道 西衛面線、四眼井藥膳蛋
    提到澎湖美食,很多人都會直接聯想到海鮮;不過,除了來自大海的恩惠之外,澎湖其實還擁有許多傳承多年的好味道,包括最佳伴手禮黑糖糕、位於四眼井旁必嘗的藥膳蛋,以及每天限量手工製作的西衛面線等,都是到澎湖不可錯過的在地美味!  由於花火節的推廣成功,近年來吸引愈來愈多人前往澎湖旅遊,不過,在欣賞完浪漫花火及澎湖碧海藍天的美景之餘,更少不了一定要品嘗一下在地滋味。
  • 有故事有品位 200款「濟南名優風味小吃」新鮮出爐啦
    主城區的秦老太「泉城二怪」(茶湯、甜沫)、俊記清真醬牛肉、魯味齋扒蹄系列、淨香園香腸系列、老趵星粉肚、齊魯第一肘、素耕素食、王莉酥鍋、亮亮拉麵、胥記麵館、新穎紅豆餅、百吉牛火、宗記鍋餅、老濟南豆豉、春江鍋貼;南部山區野風酥的「山東煎餅」系列產品;平陰的御順齋玫瑰鮮花餅和川蜜梨丸子;商河的盛亞福源清真肉製品、少得利火燒、沙河炮肉;濟陽的垛石豆腐皮、回河老白家包子、曲堤劉家羊肉、仁風肖家吊爐燒餅等等
  • 品嘗老廣味道!廣州這10家地道的煲仔飯你一定要去嘗一嘗!
    走進店裡,讓人有一種闖進別人家裡的感覺可是下一刻,就被他們一家人的熱情暖到服務好味道贊!腊味煲仔飯一個字,香!塘蝨肉餅拼臘腸很久沒吃過不浮油不膩味的肉餅了梅菜很好吃,肉餅是手剁的真心實意地美味!預估人均:13元推薦菜式:咖喱牛肉;香菇滑雞;豬肝枸杞湯地址: 陸居路8號立白中心旁(近芳村地鐵站b1出口)/ 森記小食店 /沿著同福東路,走到寶玉直街的交界處就可以看到這家店了價目表有些年頭了,破破舊舊當然上面的數字很美麗環境什麼的肯定不能挑的不想排隊就得挑非飯點
  • 濟南市區133個批發市場外遷,搬哪去你知道嗎?
    有133個要外遷,  剩下54個在原址上提升改造或者轉型  22日,從濟南市商務局獲悉,《濟南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修編(2016-2020)》已於目前獲批,規劃也給這些批發市場的外遷明確了出路。  接下來是理想的批發市場布局:  「五園三區多點」空間布局  「五園」指在濼口、張莊路、經十西路、  黃臺、山大路分別形成服裝服飾、茶葉、  汽貿服務、建材家居、科技等五大商貿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