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害怕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2020-12-13 愛娛樂的萌妹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會覺得自己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也害怕麻煩別人,於是他們從不拒絕,總是無條件地幫助別人,即便為了別人的事情會委屈自己,他們也沒有改變。不知道這幾點有沒有戳中你的痛處?如果你也是這樣的話,那麼你需要注意的是趕緊自我改變吧,這是一種危險型人格。

心理學上的這種人格叫做聖母型人格,這種人格是很被動的,主動性非常的低。那麼這種人格是怎麼形成的呢?一般來說很多人格的形成期都在童年,可能是因為童年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總之處於被打擊的狀態中,缺乏關愛,所以開始用討好來換取別人的喜愛和親密,但這並不是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始終被壓抑在這種表面的討好背後,因此過著非常壓抑和虛偽的生活。

有的人認為這種人可能只是善良和友好,有一點內向而已,但這種人格絕對不能和內向劃等號。聖母型人格的人的自我被非常大程度地壓抑住了,他們更多的需要外界的看法來構造自己,因此他們不得不一直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滿足他人的期待。但自信的人卻不是這樣的,他們往往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很少被別人的評價影響,內心有著非常堅定的信念。

看似不拒絕別人的人有著很多的朋友,但其實他們從未和他人交過心,只是一種以討好換來的表面親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暴露過真實的自我,習慣性地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麼你需要做的是找回自信,為自己建造信念,從自己身上來找到發光點,不斷地讚美自己。並且要和他人劃清界限,讓自己有一個明確的範圍,在這個範圍之內的事情就是底線,是不容他人逾越的。最後你還要有意識地進行拒絕練習,從第一聲拒絕開始,開始做回自己。

你覺得對你有所幫助嗎?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生活中,總有一部分人,他們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也不願意麻煩別人,他們對他人有極大的寬容,對待自己卻極其嚴苛。從自我發展心理學(Self-development Psychology)角度看,這其實是一種危險人格,如何理解呢?
  • 有心理學家指出: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特質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我們周圍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非常獨立,從來不去麻煩別人:上學的時候,自己有些題目不會做,明明同桌就是個學霸,但是還是不好意思問人家,總以為自己會耽誤了同桌學習;
  • 心理學家:一個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和麻煩別人,是危險人格
    文/老K你是否在生活中很不喜歡去麻煩別人和拒絕他人呢?在英國心理治療師雅基·馬森的著作《可愛的詛咒》中明確表示,如果一個人不拒絕別人,因為拒絕他人會讓自己感到內疚,即便委屈自己也不願意愧對他人,這類人屬於聖母型人格(Notre Dame Personalit),是一種被動的心理傾向和態度傾向。
  • 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也不願意麻煩別人,這種人格很危險
    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也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極大部分是有自卑心理的,容易有一種危險的可能即精神壓抑,嚴重者可能患有抑鬱症或做出極端的事情。「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他們有求必應,幾乎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家人、朋友身上。
  • 心理學家:不願意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生活中,總是不好意思、不願意麻煩別人,有什麼事情儘量自己解決,一般不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心理學上認為,這屬於聖母型人格特徵,心理傾向的一種。有心理學家指出,不願意、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特質,如何理解呢?
  • 心理學家:不願意麻煩別人,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人格特質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求必應,幾乎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在了家人、朋友身上,拒絕別人的請求會讓他們異常內疚,他們寧可委屈自己,也要成全所有人。在心理學上,這類人被稱為聖母型人格(Notre Dame Personalit),也被稱作聖母病,是一種被動的心理傾向和態度傾向。
  • 心理學: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太考慮別人的感受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心理學上將這些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太考慮別人感受的人稱之為討好型人格或者是聖母型人格,而這兩類人格均呈現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討好(Flattering)型人格:每次拒絕別人的要求後會感覺自己犯下了彌天大錯,愧疚感強烈 聖母(Notre Dame)型人格:對別人的感受很敏感而忽視了自己,總是把行善作為唯一的準則 為什麼怕說「不」?
  • 心理學家: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太考慮他人感受,是一種危險的心理
    他們不敢拒絕別人,總是考慮別人的感受,為了滿足別人的需要,他們甚至可以委屈自己。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他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於任何可能麻煩、激怒別人的因素都極力避免,實際上這是非常危險的,是一種性格缺陷,而這與人們的個人經歷密切相關。
  • 心理學:不好意思拒絕、不願意麻煩別人,屬於一種危險的人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你身邊是否有著這樣一種人?他們總是被身邊的人需要,「幫我帶個飯」、「麻煩幫我打個水」,好像什麼人都可以麻煩他們,而他們也永遠不會拒絕。他們認為麻煩別人是可恥的想法,但對於他人的求助,卻說不出「No」。你是否會在生活中遇見這樣的人?或者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討好型人格這類人被統一叫做「老好人」,心理學名為「討好型人格」。
  • 卡耐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是種危險的心理,想改變需懂得這2點
    但著名的心理學家卡耐基認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稱之為討好型人格或者是聖母型人格,是一種不健康且危險的心理狀態。卡耐基認為:害怕說「不」的心理,其實就是一種以自己主觀為藍本來看別人的心理投射。
  • 心理學家:凡事不願意麻煩別人、不好意思拒絕人,是種非理性行為
    想找個同事幫忙下吧,結果一看大家都有事情做,他又不好意思開口麻煩別人。這個月的績效考核,他終於排到墊底的名次,再這樣,離末位淘汰就不遠了。職場上如老張這般情況的人不少,常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而困擾,因為不願意麻煩別人而搞得自己焦頭爛額,《九型人格》一書中將這種性格特徵的人歸類於「給予型人格」,健康狀態下的給予型人格重視人際關係、樂於助人、討人歡心,不健康狀態下的給予型人格則過於關注他人的需求而忽視自己的需求,為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正如疲於應付老闆和同事的老張。
  • 「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這句話別對孩子亂說,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生活中,就是會有一些孩子,不好意思、不願意麻煩別人,有什麼事情儘量自己解決,一般不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   我們常常會覺得這樣的孩子很獨立,很懂事,其實不然,這類孩子怕給別人惹麻煩的同時,在別人向他們尋求幫助時反而不懂如何去拒絕。   在心理學上,我們把這樣的人格稱為「聖母型人格」。
  • 迴避型人格|你害怕麻煩別人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事情需要別人幫忙,但是有時候害怕麻煩別人,其實害怕麻煩別人是一種不明顯的迴避型人格的表現呢,你害怕麻煩別人嗎?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害怕麻煩別人的人呢?今天我們談談關於迴避型人格。
  • 心理學家: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屬於聖母型人格
    提到聖母型人格,我們可能會聯想到「動物保護主義者」、「愛狗人士」。其實,網絡上那些所謂的「愛狗人士」並不是聖母主義者,他們更像是表演型人格患者、偏執狂,甚至有可能混雜了別有用心的人。從行為心理學角度看,這些人的某些行為很矛盾。
  • 別人好意思麻煩你,你怎麼不好意思拒絕別人?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情況,明明是別人的事來煩自己,最後卻解釋半天,好像自己虧欠了對方。如果你能幫就幫,不能幫就說抱歉。大多數人在提出請求時,優先考慮的是幫助而不是拒絕。朋友會不好意思拒絕,雖然會覺得麻煩,但不會放棄。以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代價伸出援助之手沒有什麼錯,但如果你一再被要求太多,你真的不必害怕說不,即使你陷入困境。
  • 心理學家:別讓「不麻煩他人」,毀了你自己,這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雖然幫了別人很多忙,可是小張她自己有事情,卻不好意思,向他人開口,小張覺得「麻煩他人特別不好」,她是能不麻煩他人,就不麻煩他人。小張因為幫助他人,佔用了自己的工作時間,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沒有完成好,在領導看來,小張工作能力不行,小張雖然是老員工了,卻遲遲得不到升職。小張也是很苦惱,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她覺得「拒絕他人很不好意思」,內心也是焦慮不安。
  • 不願麻煩別人,或許是你的潛意識在作祟,這種隱藏人格很危險
    導語:人類作為一種高等動物,在多樣性上是非常的明顯了。儘管不少學家研究人類的人格,人類的人格仍是一門十分深的學問。因為大千世界無所不有,儘管他們將人格區分為多種類型,卻還是並不能夠概括所有的人。而人除了表象上的人格,也還有著隱藏人格。
  • 以下性格的孩子讓父母很驕傲,心理學家卻說:「危險人格」的預兆
    雖然文文的語氣裡滿是對孩子獨立的得意,我卻越來越聽不下去了,因為她所描述的性格,正是上個月我去北京參加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的座談會時,對方特別提到的「危險人格」之一,可以說完美契合了最典型的兩種表現,這就是「聖母型人格」。
  • 心理學家:從小不肯麻煩別人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孤獨終老
    早先有心理學家曾說過,人類天生是群居性動物,這種本能暗示著大部分人都需要在社交上找尋樂趣,不然就可能為整個社會所「放棄」。在我看來,閨蜜兒子就是如此,長大後有孤獨終老的危險。這倒不是我危言聳聽,只以為不肯麻煩別人的孩子只有兩種性格,而其延伸的後果都於孩子的未來無益,一起來看一下吧。
  • 你雖然不好意思拒絕,但是別人好意思來麻煩你啊
    你會常常因為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而只好答應別人的請求嗎?還是常常為拒絕的藉口而冥思苦想,幻想著是不是如果拒絕了別人的請求,你就會被孤立或者說你從此又少了一個朋友?看在對方那麼好意思的面上,我們有什麼不好意思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