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來,西寧市城北區大堡子鎮朱北村村民葉佔香,獨自拉扯四個女兒成人。生活對於這個普通的農民而言,更多的是艱辛和不易。「養兒防老」這個傳統的觀念,更是在她心中根深蒂固。為了將來生活有保障,葉佔香特意把大女兒和女婿留在身邊。
2009年,青海試點新農保的消息傳到村裡,「農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拿退休工資了。」那時,葉佔香61歲,儘管身子骨硬朗,女兒們都孝順,每個月都給她一定的生活費,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葉佔香不得不考慮今後的生活。
2010年,好事來了。西寧市城北區被納入新農保試點範圍,村上舉行了新農保養老金發放儀式。朱北村60周歲及以上農民,人手一本蓋了「新農保」專用章的紅色郵政儲蓄存摺。葉佔香拿著自己的「紅本子」,高興得合不攏嘴。從那天起,每個月,她的「紅本子」上都有60元的養老金。
今年,新農保基礎養老金漲到每人每月90元。「省吃儉用了一輩子,老了老了,沒想到政府還給我們發了『紅本子』。」雖然「紅本子」上的錢不多,但帶給葉佔香的喜悅是從來沒有過的。
這幾年,家裡條件好了,蓋上了新房,女兒們供養母親不成問題,養老金讓葉佔香幸福的晚年又多了些甜蜜:「養老金攢下來還能給自己添件衣服,給外孫買些好吃的。希望『紅本子』上的數字年年漲啊。」葉佔香捂著嘴不好意思地笑著說。
「新農保」讓許多農村老人心裡踏實,無論是幾十元,還是幾百元,那個「紅本子」上不斷增長的數字,就是農民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
網友熱議:新農保實現全覆蓋
網友「漠足」:十八大報告振奮人心,說的都是老百姓的事情,尤其是說社會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調節社會分配的一項基本制度,要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我們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這些好的政策,為我們將來投了保險,我相信我們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網友「鄉下人」:我經歷了新農合、新農保兩項制度的推廣普及歷程,見證了這兩項制度給農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實惠。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只要幫助老百姓享受上好政策,啥都值了。
網友「冬眠的北極熊」:我省實現了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的全覆蓋,比國家要求提前了兩年。今年,我省的新農保和城居保標準又提高了,提標後,我省新農保和城居保基礎養老金水平位列西部十二省(區、市)第4位,在西北五省(區)位列第3位。好政策不斷出臺,覆蓋面不斷擴大,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黨的政策,讓我們的生活有了保障。
網友「冷暖自知」:「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是《禮記·禮運》中所描繪出的美好生活願景。這一美好生活願景已經成為現實。現在小有書讀,實行九年免費義務教育;老有所養,老人每月能領「退休金」。
身邊變化:百姓臉上的笑容多了
講述人:朱生龍城北區大堡子鎮朱北村黨支部書記
新農保政策一推出,就得到村民的積極響應和支持。我記得,村裡發放養老金存摺的當天,很多村民聞訊後紛紛趕來,詢問新農保的有關問題。當時,場面非常熱鬧,第一批領到存摺的老人個個都高興得合不攏嘴。許多老人說,真沒想到國家還會給我們發養老金,真是太好了!現在,我們村裡很多人家都是一家全參保,兒子、兒媳婦、孫子參保了,老兩口也領到了養老金。
而對於農村的孤寡老人來說,新農保政策無異於雪中送炭。這些老人每月除了低保金,平時只能依靠親戚和村委會的接濟,生活困難。如今每月能多領90元養老金,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不小的幫助,看著他們的生活好起來,我打心眼裡覺得高興。
黨和國家給我們農民的好政策越來越多,讓我們享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實惠。村民們不但生活殷實了,心情舒暢了,而且觀念也改變了。低保制度給了困難群眾生活的底氣,新農合制度給了農民看病的底氣,新農保制度給了人們安度晚年的底氣,農民的生活真是一年一個樣。 (作者:張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