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教育研究方法的知識點,關於常考的教育研究方法,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1、歷史研究法。系統的收集整理,教育現象,發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資料來解釋事件關係。
2、個案研究法。主要表現在對某一個特定的案例來進行追蹤。
3、行動研究法。也稱為教師行動研究,實施主體是一線教師。這一研究方法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庫爾特勒溫提出的,強調了行動與研究之間的密切關係。過程分為四個環節:計劃、行動、考察、反思。
4、觀察法。研究者通過感官或者藉助於一定的科學儀器,有計劃有目的進行研究的一種研究方法。觀察法可以保持人的心理活動的自然性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然而不足之處在於,觀察者往往處於被動地位,也可能看到的只是表象,但是,觀察法依然是掌握原始資料的必要方法,因此也被稱為「科學研究的前門」。
5、調查研究法。研究者通過問卷、訪談、觀察、測量的方法進行了解,從而探討教育問題現象之間聯繫的一種方法。有助於我們深入的了解教育現狀,發現問題,弄清事實,但也可能只是表面的調查,難以確定其因果關係。
6、實驗研究法。最主要的目的是發現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它的結果相對來說客觀、準確、可靠,但也因為其應用範圍有限,有些問題難以用實驗方法解決。
7、教育敘事研究。抓住人類經驗的故事性特徵進行研究,並以故事的形式呈現研究結果。
8、教育隨筆。也可以說是教育心得。主要寫教育過程中某一點的體會,短小精悍,取材廣泛,迅速及時。
9、社會測量方法。主要用於研究團體內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和人際相互作用,通過社會測量,了解人們的人際知覺方式,團體凝聚力的團體特徵。
「大學小喇叭」是「一起考教師」專為大學生開設的資訊平臺,成長路上需要的就業、考試信息我都能提供給你,學習就業,17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