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已經落伍,聽書才是時尚。快節奏的生活讓耳朵代替了眼睛,成為都市年輕人「閱讀」的首選,一批聽書網站正悄然而生,為出版市場帶來新的經營模式。儘管前途一片光明,但道路異常曲折,在盜版橫行、付費能力不強的現實下,聽書網站又將何去何從?
現狀是,「國內市場達到了2億元的規模,超過10家企業專門為有聲讀物提供各種相關服務,市場初具規模。」
美國有聲書市場 規模已達25億美元
「聽書網站在國外已經被證明是個成熟而有潛力的市場。儘管中國剛剛起步,但我們看好未來。」李成宇如此描述當下國內聽書網站市場。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網絡聽書平臺天方聽書網的CEO,李成宇認為,聽書最大的優點是滿足了用戶快速獲取信息的需求,而且能隨時隨地通過自己的數字設備,在零碎的時間用耳朵「閱讀」。
有聲讀物在國內發展的時間不到5年,但發展速度極為迅速。有數據顯示,有聲讀物在美國有25億美元的市場份額,約有35%的美國人每年至少收聽一部有聲讀物。在中國,隨著都市年輕消費群體的追捧,以聽書網站為代表的有聲讀物市場也達到了2億元的規模,市場上有超過10家的企業專門為有聲讀物提供各種相關的服務,北京則是聽書網站、有聲讀物出版最為集中的區域。
目前,中國有聲讀物市場已經初具規模,並且開始將單一有聲讀物出版業務拓展到網絡、汽車等渠道。
國內最大聽書網站 尚不盈利
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以聽書網站為代表的有聲讀物產業卻也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天方聽書網目前旗下有聲讀物超過萬種,付費下載也位於業內前列,但李成宇向記者坦承,目前網站並不盈利,換句話說,有聲讀物市場只是看似熱鬧。
李成宇介紹說,有聲讀物市場的盈利模式極為單一,基本就是線上下載、收聽付費或者線下實體出版發行。隨著網絡、手機等平臺付費下載模式的普及,有聲讀物線上付費使用雖然有一定的普及,但相較數位音樂,有聲讀物線上付費下載還不足以吸引用戶眼球,真正付費的群體極為小眾。
此外,近年來實體音像出版市場份額不斷萎縮,有聲讀物發行企業從實體音像市場上獲取的市場份額和收益也日益縮小,這無異是雪上加霜。天方聽書網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渠道,還是傳統的有聲讀物實體音像出版。「實事求是地說,我們近年的有聲讀物實體銷售一直在下滑,我們也在探索其他的盈利途徑。」李成宇表示很無奈。
問題「說實話,專職有聲讀物播音者的職業讓我看不到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且收入也無法再有提升。」
播客人才極度缺乏
專業的播音者是有聲讀物產業的核心環節。然而,人才匱乏一直困擾著企業的發展。收入水平不高,壓力過大,這是很多播音者不願意專職做有聲讀物錄音的主要原因。
張雨萌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職有聲讀物播音者之一,但去年,他不得不選擇結束自己為期4年的專職有聲讀物播音者生涯,轉投到家鄉的廣播電臺。「專職有聲讀物播音者所要面臨的首先就是生存問題。」他向記者介紹道,自己2006年剛入行時,每個月的工資僅有1000元,然而憑著對於播音的熱愛,他還是選擇留下,在4年中,他每天要工作6個小時以上、平均每天錄製4萬餘字的文字作品。「我記得工資最高的一次拿到過6000元,但是因為長時間錄音,對於嗓子的損害也相當嚴重。」儘管張雨萌的公司對於專職播音者關愛有加,但他最終還是選擇辭職。「說實話,專職有聲讀物播音者的職業讓我看不到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且收入也無法再有提升。」張雨萌說道。
張雨萌現在還會自己製作一些有聲讀物,但身份儼然已經成為「業餘愛好者」。「現在做這項工作更多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播音的熱愛。」張雨萌的個案折射出市場現狀。目前有聲讀物播音者幾乎全是業餘愛好者,大部分是抱著對播音的愛好和順便掙點外快的年輕人。由於播音者的水平高低不同,錄製出來的作品水平也是參差不齊,這對於產業發展極為不利。
「我認為,短期內有聲讀物專職播音者缺乏的情況不會改變,除非市場環境得到實質性的改善,讓專職播音者的付出得到更多的回報。」張雨萌說道。
盜版、付費仍是難關
除了人才的匱乏,和所有數字產品一樣,盜版和付費依然是困擾有聲讀物市場的兩大難關。
天方聽書網是國內惟一一家取得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聽書網站,這也意味著市場上超過90%的聽書網站處於監管的盲區,這為盜版提供了便利。
「現在根本沒有辦法和盜版抗衡。」李成宇表示無奈,建立一個聽書網站的成本極低,大部分聽書網站都依靠廣告賺取收入,因此盜版的有聲讀物數量越多、種類越全,網站流量也就越大,相應的廣告就會越多,這刺激了更多的盜版商加入。在現存的百餘家聽書網站中,大部分聽書網站都提供免費的盜版有聲讀物下載,種類齊全,更新迅速。
「我們現在也開始了維權行動,但效果甚微,單打獨鬥精力太有限了。而且我們並不認同通過廣告獲取收入的盈利模式。」
李成宇表示,聽書網站應該重在增強用戶對於產品本身的體驗,過多的廣告將打亂用戶對於品牌和產品的認知,長遠來看,得不償失。
盜版橫行的連鎖反應就是用戶付費習慣得不到培養。李成宇說道,目前天方聽書網已經擁有了幾萬人的穩定付費用戶,但龐大的投入與每人30元包月、幾毛錢一章節的付費額度比起來,相去甚遠。
很多有付費傾向的用戶也會對是否長期付費持有遲疑態度。「和付費音樂下載這類已經普及的模式比起來,消費者對有聲讀物付費下載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培養過程,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李成宇表示。
措施「天方聽書網和盛大文學的合作降低了內容引進成本,擴大了自身品牌影響力;盛大文學則完善了產業布局。」
延伸品拓展盈利空間
儘管面臨著尷尬的生存現狀,但業內的企業卻一刻也沒有停止探索新商業模式的步伐。在線上產品還處於推廣前期時,如何利用好線下延伸品開發就成為當務之急。
「有聲讀物實體音像產業市場一直下滑,並不意味著它失去了盈利價值。」李成宇分析說,有聲讀物實體出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成為市場上流行的產品之一。今年,天方聽書網重點推出了一套《天方有聲書》系列產品,包含了天方聽書網站最受聽眾歡迎的大部分作品,希望將產品和品牌的影響力從線上引入線下。
「只要作品本身含金量足夠,實體出版照樣可以火起來。」李成宇介紹道,天方聽書網曾經斥資購買了當紅網絡小說《誅仙》的聲音版權,並製作成音像產品出售,效果出奇的好。
聯手大佬打通產業鏈
去年底,天方聽書網與盛大文學結成合作夥伴,讓業內轟動一時,同時也為有聲讀物市場帶來了新的思路。對天方聽書網來說,與盛大文學的合作,最大的好處就是品牌推廣效應和取之不盡的內容資源。
好的內容資源才是有聲讀物最核心的競爭力,在合作之前,天方聽書網可沒少為內容資源短缺發愁。李成宇笑著說道:「什麼內容最吸引用戶?當然是暢銷圖書。」然而暢銷圖書的版權價格大多極為昂貴,讓聽書網站根本承受不起。由於自身實力不夠,在和大的出版社、內容資源提供方談合作時,往往碰一鼻子灰。比起高額的圖書銷售額,聽書網站帶來的微薄利潤,根本無法打動出版社。
與盛大文學的合作,李成宇認為這能讓雙方優勢互補。天方聽書網可以將盛大文學旗下熱門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為有聲讀物,無形中降低了內容引進成本,同時擴大了自身品牌影響力;盛大文學則藉此完善了自己的產業鏈條,在有聲讀物方面做好布局。
此外,天方聽書網還和漢王電紙書達成合作協議,並且也在積極準備和電信運營商進行有聲讀物合作出版。「這既是產業融合趨勢,也是我們探索盈利模式的一種嘗試,何樂而不為?」李成宇說道。
堅持線上付費服務
付費下載,這是天方聽書網將長期堅持的策略。李成宇認為,這也是線上有聲讀物在未來最重要的營收方式。「這種模式在國外已經很普遍,也是未來數字產品最主流的營收模式,現在我們只需要注意不斷積累忠實用戶,豐富產品,等到這一市場逐步成熟之後,我們將收穫應有的成果。」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