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西安交大 XJTU-Tripler:DAC 2019 國內唯一前三隊伍!

2021-01-09 雷鋒網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由電子自動化設計頂級會議 DAC 2019 主辦的「低功耗目標檢測系統設計挑戰賽」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落下帷幕。在比賽中,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團隊 XJTU-Tripler 憑藉對算法和架構的特殊優化,最終斬獲 FPGA 賽道的亞軍;同時作為國內唯一一個進入前三的隊伍,他們計劃開源比賽相關工具,並且提供後續支持。針對他們在本次比賽中所取得的優異成績,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將對他們的獨家採訪整理如下。

西安交通大學——XJTU-Tripler

Q:XJTU-Tripler 團隊師承何處?

上一屆「低功耗目標檢測系統設計挑戰賽」分別由清華大學與中科院在比賽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而這次國內唯一一個進入前三的隊伍,來自西安交通大學——XJTU-Tripler 團隊。

XJTU-Tripler 團隊是來自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任鵬舉副教授所在的認知計算架構團隊。團隊的主要工作是專注於人工智慧晶片設計的相關工作,其研究意義在於打通算法到落地產品的整個過程。整個團隊的平均年齡只有 25 歲,是相當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年輕團隊。

在本次比賽中,共有 10 人參賽,其中趙博然,趙文哲,夏天,陳飛,樊瓏,宗鵬陳負責 AI 加速器 HiPU 的設計、PS 側的 ARM 與 HiPU 的交互、Pynq 上系統軟體開發以及 HiPU 硬體代碼仿真;魏亞東,塗志俊負責算法底層搭建、神經網絡算法的量化以及和硬體組的對接;趙之旭,董志偉負責目標檢測算法的優化。

Q:團隊與 DAC 的淵源?

儘管這支團隊非常年輕化,但他們所取得的一些成績卻絲毫都不含糊。

去年,他們也參加了2018年全球自動化系統設計大賽(DAC)TX2 賽道的比賽,實現了 tensorflow 到 tensorRT 的自動編譯,並將編譯器代碼開源至 https://github.com/zhaozhixu/LightNet(可以通過這個編譯器完成個人模型在嵌入式GPU上的加速)。

儘管那是他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但最終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取得了 TX2 組第四名的優良成績。而經過一年的沉澱,不管是在技術上還是思想上,他們也都更成熟;今年他們憑藉著對算法和架構的獨特優化,最終斬獲 FPGA 賽道的亞軍。

Q:是什麼驅使 XJTU-Tripler 團隊參加這類比賽?

我們都知道,在學生階段多參加一些比賽和社會實踐,於個人而言,一定意義非凡。這不光可以將所學到的理論轉化為輸出,把知識落到實處;同時也會鍛鍊個人的許多能力,比如團隊協作、應變能力、社會認知敏感度等等。而鍛鍊所得的這些能力,將來能幫助我們更好去適應社會的一系列需求。

除此之外,團隊成員亞東還告訴我們: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和團隊的比賽,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對於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目前大多數比賽比如 ImageNet 比賽往往需要大量的集群去進行算法的迭代,而準確率越高的網絡往往需要越大的算力去支持,所以參加這樣的比賽,所需考量的成本是較高的。但 DAC 比賽相對來講,它更關注神經網絡算法在嵌入式端的落地,這不僅解決了成本問題,同時還和團隊一直追求的打通算法到落地這樣的目標相契合。所以,XJTU-Tripler 把握住了這樣的機會。

賽場時分

Q:在比賽中,XJTU-Tripler 團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XJTU-Tripler 團隊負責人告訴我們:在這次比賽中,一共遇到了兩個比較大的難題。

第一個難題是在於算法知識層面。在比賽的過程中,算法和架構需要核對網絡每一層的所有輸出以確保最終的輸出結果無誤,因此對於各種算法的充分理解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其中令團隊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像 tf.round 函數,和平時接觸較多的 round 函數是有細微區別的,如果不注意這些小細節,在調試過程中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再比如 tensorflow 中的 padding 方案,也和平時學的有所出入;所以遇到這種問題時,一定得對每個細節嚴格把關,並且吃透網絡中的各類函數。

一方面,這會考驗每個團隊成員的學習能力,需要我們在短時間內,掌握比平時多幾倍的知識量;另一方面,還考驗著成員之間的合作與互助,因為額外的工作量只有經過良好的分工與協助,才能高效高質的完成。

第二個難題是在工作量層面。在網絡量化的過程中,層之間沒有完全解耦,前後層之間的交互會大大增加實際的壓縮工作;而解決這個問題,要麼選擇修改硬體架構,要麼只能硬著頭皮挨個層去核對。而無論哪種方式,對團隊而言,都是一項極大的挑戰。而最終團隊從各方面進行仔細的考量後,選擇了後者,最終花費了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比預想時間更短),完成了這些工作。

Q:比賽中遇到哪些實力較為強勁的對手?

XJTU-Tripler 團隊一致表示:此次碰到的最強勁的對手當屬 UIUC,也就是這次的冠軍隊伍。

他們的優勢集中在網絡設計方面,通過採用了一個規模很小的網絡達到了檢測精度超高的效果,算法優化方面表現十分強大;並且可以在賽方提供的數據集上取得很高的準確率。儘管最後他們的 FPGA 代碼優化還有所欠缺,比 TX2 慢了 4 倍有餘,但是算法優化結果依舊非常令人震驚。

Q:XJTU-Tripler 團隊的優勢及創新點?

與其他競賽組相比,團隊本次的參賽方案採用了 Verilog 底層設計語言進行開發。

從原理上來講,與其他採用 HLS 工具鏈的方案相比,採用這種設計語言完成的 AI 加速器算力更強,並且支持的算子靈活度更高,這將有利於加快任務執行速度;而從結果來看,執行相同的網絡,這樣的設計方案在 FPGA 上執行的速度確實能夠比在 TX2 上快很多。

淺析技術

在網絡參數量化過程部分,為了適應 FPGA 的定點運算,待所有參數訓練完成後,則需要對所有參數進行量化操作。該團隊將網絡參數和 feature map 均量化為 8bit 定點。

網絡參數的量化流程

經過量化後,最終目標檢測網絡 ShuffleDet 的卷積層數約為 74 層,權重約為 1.94MB,Bias 約為 78KB。量化前的全精度準確率為 67.1%,量化後的精度為 61.5%,量化操作帶來的精度損失為 5.6%。

Q:在這部分中提到量化後產生了一定的精度損失,這會對最終的結果帶來什麼影響?

8bits 量化後造成了 0.056 的 IoU 損失(-8.3%),但 FPGA 上的設計實現帶來了 28.87 的幀率提升(+131%)和 8309J 的能量減少(-46.56%)。量化精度掉的較多將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分數。

Q:本次比賽的主體網絡結構採用了 ShuffleNet V2,它與和 shuffleDet 之間的差別是什麼?

亞東:「ShuffleNet V2 是 Face++提出的網絡,論文中這個網絡被應用於分類任務,本次比賽我們主體的網絡結構採用了 ShuffleNet V2 這個高效的網絡,用於檢測圖像基礎特徵的提取。

在 ShuffleNet V2 之後,我們會增加多個模塊用於進一步增加網絡深度,同時在網絡的最後加入一個目標檢測的模塊用於回歸目標的類別以及標定框。」

獲獎背後的秘密

Q:參加此次比賽對於你們個人、或者實驗室來說,有何助益?

XJTU-Tripler 團隊表示:「這次 DAC2019 比賽涉及了算法設計、算法優化、神經網絡量化、並行程序設計、處理器設計、協處理器設計、軟硬體接口設計、系統速度和功耗優化優化等多個方面,比賽極大地增強了我們團隊的神經網絡加速系統的設計能力,同時提高了很多寶貴的設計經驗。

至於獲得經驗和收穫,第一、戰略上目標決定位置——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戰術上設計反饋決定和設計對標決定設計高度;第二、好的設計是面向需求的各個方面的折中,某一方面的優勢不一定對於產品本身來說是好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大多數艱難的問題答案都在人,尤其在於頂尖人才,而頂尖人才的競爭必將是成敗之爭。因此,對於每個人來講,只有盡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才會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Q:大賽後有什麼技術方面的乾貨想要分享給大家嗎?

「算法方面:推薦臺大李弘毅老師的深度學習課程,建議大家可以多抽出時間來閱讀最新的感興趣的 paper,全方面提升個人知識庫;

邏輯設計方面:推薦伯克利大學的公開課 CS152;

代碼開放方面:推薦 git,VScode。」

未來設想

Q:後續對於此次的參賽方案有什麼進一步的優化打算?

「未來該團隊的設計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加強:首先,輕量級算法設計與訓練。團隊將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分析各個網絡結構在量化後的優劣;其次,硬體設計需要繼續迭代,下一版設計會提高靈活性以支持更多模型,同時精簡運算邏輯以在 ZU3 上實現更高的峰值算力。

除了繼續提升和優化 FPGA 的設計外,我們會進行原型晶片設計和流片。同時,我們也會將 DAC19 競賽相關的代碼進行開源。」

Q:開源後,你們將如何維護呢?

「該方案中注釋較少,整體代碼不夠簡潔和系統,另外還有很多臨時添加的解決方案。我們首先可以確保該工程可以完整地工作在 Ultra96 這個開發板上,後續會根據大家的反饋,逐漸提高可讀性。

我們項目主分支會進一步增加支持的網絡,優化代碼邏輯,並在合適的時候移植到開源版本當中。該方案已經在實際項目中落地實踐了,主要應用於場景有端側、低功耗、目標檢測。」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

相關焦點

  • 專訪西安交大 XJTU-Tripler :DAC 2019 國內唯一前三隊伍!
    上一屆「低功耗目標檢測系統設計挑戰賽」分別由清華大學與中科院在比賽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而這次國內唯一一個進入前三的隊伍,來自西安交通大學——XJTU-Tripler 團隊。XJTU-Tripler 團隊是來自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任鵬舉副教授所在的認知計算架構團隊。
  • 西安交大2019年EMBA招生簡章
    西安交通大學是改革開放後最早恢復建立管理學院的高校之一,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和企業管理兩個國家重點學科。管理學院擁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出色地完成了數十項國家研究項目和上百項企業研究項目。項目秉承西安交通大學「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精神,歷經十餘年砥勵前行,4500多位來自業界的傑出校友構成了中國最具影響力與價值的全球菁英校友網絡,交大EMBA已成為優秀企業家系統學習的最優平臺。
  • 2019年西安交大EMBA提前批面試報名指南
    【MBA中國網訊】西安交通大學EMBA,211、985重點大學,C9聯盟,中國大陸地區第4所通過AACSB國際精英頂級認證的商學院,國內第一家獲得國際QS五星認證的商學院,兩個一級優勢學科「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已經連續11年全國排名第一。
  • 西安交大兵馬俑BBS為新生傾情打造Freshman版面
    隨著招生錄取工作的順利結束,一封封入學通知書為每一位交大新人四年的求學生涯拉開了序幕。作為一個Freshman,一定會對校園新生活充滿了嚮往、憧憬和一點點的忐忑。為了更好地幫助學弟學妹們做好入學準備工作,適應校園新生活,迅速融入到校園文化中來,西安交大兵馬俑BBS專門為各位新生打造了Freshman(交大新生)版面。
  • 西安交大首次實行大類招生 先上兩年再細分專業
    該計劃單設批次,單獨劃線,在本科提前批結束後、本科一批開始前進行投檔錄取,西安交大將在陝西一本線上按照高考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從往年數據來看,該計劃考生錄取分數比西安交大正常一批提檔線稍低。(記者 孫鵬)    相關閱讀:    6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學2015年校園開放日暨招生諮詢會將在興慶校區北門東至梧桐東道舉行。屆時,西安交大招生辦及各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全部的「985」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香港高校,部分「211」高校,部分省內大學齊聚交大,熱情為考生和家長提供高考招生諮詢。
  • 2019西安交大少年班招生簡章發布
    西安交大今日(11月12日)發布2019「少年班」招生簡章,少年班面向全國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130名,報名時間為2018年11月12日至2018年12月10日,需中學推薦報名。  經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學從1985年開始招收「少年班」大學生。
  • 西安交大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管理學院院長
    人民網西安8月5日電(楊彥、趙力)日前,西安交大根據創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總體規劃和管理學院國際化發展的需要,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管理學院院長。報名截止日期為8月31日。  院長就職後,每年在學院全職工作的時間不可少於9個月,將主要負責學院的行政工作、制定學院發展戰略,把握學院發展方向;深入推進學院國際化進程,進一步擴大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帶領全院教職工,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方面做出更大成績。
  • 華為公司2020屆校園招聘會在西安交大成功舉辦
    席光副校長首先對華為公司來校宣講表示歡迎,「華為公司是國際知名企業,以實業興國為己任,與西安交大的辦學定位具有相同的精神內核。」席光高度評價了華為30年來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提到,西安交大和華為公司有著很長的合作歷史,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在人才培養、人才輸送以及技術合作等方面都有著良好的合作。從2013年到現在,交大與華為已經有81個項目的合作,合作經費超過6700萬元,涵蓋了電信、電氣、材料等多個學科領域。去年9月,西安交大與華為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了更高更深層次的合作。
  • 捷報頻傳 西安交大創新發展成果豐碩
    在重大成果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學躋身全國第六,是前10名中唯一一所西部高校。在西遷精神的指引下,西安交大始終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用實際行動落實「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對接國家重大需求,為西部地區和國家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動力。
  • 30周年獻禮丨西安交大「MBA/EMBA項目」徽標設計徵集
    活動公告各位親愛的校友:為全面宣傳和展示我校MBA/EMBA發展新面貌,全力打造MBA新形象,西安交通大學MBA中心公開徵集「MBA/EMBA項目徽標「設計活動,為西安交通大學MBAMBA/EMBA徽標設計要求:作品應體現出西安交通大學MBA項目特徵,突出西安交通大學支撐MBA/EMBA發展的理念,具有鮮明的象徵意義、深刻寓意和感召力,要求作品構思精巧,簡潔明快,色彩協調,沉著穩重,有獨特創意,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直觀的整體美感。MBA/EMBA標識分別設計,應有一定的相關性。
  • 2019報建築學,選211大工、北交、西南交大,還是雙非西安建大?
    2019報建築學,選211大工、北交、西南交大,還是雙非西安建大?2019高考如果學建築學的話,目前的就業怎麼樣呢?建築學屬比較傳統的工科,不管在什麼時代都需要建築學的畢業生,所以報考該專業就業還是沒有問題的。
  • 專訪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要把「智慧好醫院」送上青藏高原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 題:專訪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要把「智慧好醫院」送上青藏高原記者 張素「今年中秋節,我們對西藏阿里地區進行調研,提出全面醫療幫扶的設想。下一步,我們將開設『智慧好醫院』阿里分院。」
  • 西安交大出版社數學135系列答疑資料
    西安交大出版社數學135系列---------------------------------------------------------------------------- 龔冬保 西安交大教授
  • 最新國內高校50強,前十格局穩定,哈工大、西安交大歸位
    首先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繼續坐穩國內前2位置,其中以清華的表現更勝一籌。其次是由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和南京大學組成的「華東五校」。這五所高校也是公認的國內第二梯隊頂尖名校,上不了「清北」的高考生,十有八九會在當中選擇。最後三所十強高校分別是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院士親自為西安交大學子頒獎
    預科期間,三位同學共同就讀於蘇州中學少年班預科基地,而且是同班同學。進入本科後,他們共同選擇了計算機專業。"關於交大ACM代表隊西安交通大學ACM代表隊2015年成立,2017年在ACM系列競賽連創佳績,2018年、2019年入圍世界總決賽兩次,斬獲獎盃4座,金銀銅獎若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實現交大ACM競賽成績更高更快發展。參加CCSP以來,交大ACM代表隊可謂一步一個腳印,不斷進步。
  • 西安交大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西安交大興慶校區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西安交大雁塔校區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於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前完成學歷(學籍)核驗,否則報名無效。
  • 2019陝西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青年拔尖人才」招聘公告
    Review Letters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部分研究成果已經成為相關領域的國際研究熱點,助力前沿院成為了西安交大發表高水平論文的主要基地之一。目前,前沿院的體制改革經驗已經推廣至西安交大全校,並對國內兄弟院校的人才引進和管理模式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得到了中組部、教育部和科技部等國家部委的高度肯定。這些成就顯示:前沿院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具有國內外重要影響力的新式交叉學科研究基地,其體制改革經驗產生了巨大的輻射效應。詳情請參見前沿院網頁http://fist.xjtu.edu.cn。
  • 交大新同學,這些是你報到需要知道的.
    任務清單如下,比較多啊:收到錄取通知書後,登錄用戶註冊中心http://u.xjtu.edu.cn,點擊「學生帳號激活」,按步驟激活本科就讀期間唯一的校內統一身份認證帳戶(NetID)。2. 8月15日起,可登錄西安交通大學官網http://www.xjtu.edu.cn,點擊「綜合信息服務/財務繳費平臺」,進入校園統一支付平臺,根據提示選擇支付寶、微信或銀聯卡繳費。3.
  • 2016西安交大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暑期班招生簡章 轉載
    西安交大的社會學暑期班已經成為一個品牌,不僅吸引了全國眾多高校師生前來學習,還有慕名而來的美國、英國、日本等其他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學生。2016年的暑期班設有5門正式課程(多元回歸分析、定類數據分析、固定效應和隨機效應模型、地理信息系統方法、社會網絡分析及反思)和學術前沿課題講座。
  • 走,到西安交大看片片梧桐落葉紛飛
    記者獲悉,西安交大金色梧桐節11月16日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梧桐節為期一周,在興慶校區彭康路、雁塔校區梧桐路同步開展。漫步金色梧桐道,像踩在厚厚的落葉地毯上一般,柔軟又溫馨。每到此時,手機、相機、攝像機便憑添了許多的浪漫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