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房地產投資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2020-12-25 網易財經

(原標題:李一戈專欄丨房地產投資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這其實是前不久我應邀給某大學一個班級學生布置的作業題。

我承認,這裡頭故意埋設了容易混淆的概念。房地產投資,對應著不同的市場主體。比如,按照通俗的理解,至少得區分經濟組織(企業)的投資和個人的投資,前者一般認為是對應房企的投資行為,後者對應居民個人的投資買房行為。

此前我說過,房地產市場仍是較長的發展時期,就是基於企業的房地產投資層面上說的。雖然,在長效機制下,暴利不再,規模增長受到控制,但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仍足以支撐一個巨大的市場,只不過,一些中小房企的份額將不得不交給主流房企。

毫無疑問,房企的投資行為也存在區域的分化,所以全國化房企才會強調區域布局的重要性。都市圈之間,城市之間,結構性的分化一直存在。房企最大的投資失誤,就是在錯誤的時間選錯了城市,買錯了土地。當年你要是重金殺入鄂爾多斯,到現在也未必緩了過來。

居民個人的投資買房,更複雜一些。主要是,在一二線城市和熱點三線城市,普遍實行限購。按理,目前各地的限購是比較嚴格的,但也仍然有隙可尋。比如,離婚獲取資格,以父母或子女的名義買房等。如果是超過正常需求(包括改善性需求)的買房,才能說是投資。

買房投資之所以有如此深刻的烙印,當然是因為樓市黃金時期不動產價格持續快速地上漲,而且投資者獲得的收益幾乎還是純利,稅費都轉嫁給了新的買家。雖說國人可選擇的投資渠道確實比較窄,但投資這種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徑依賴,以過去觀察未來,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還有比買房更合適的麼?

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最近的一篇署名文章《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裡說,收益永遠和風險成正比。古今中外,總有人盼望能以更低風險獲取更高收益,但規律不可能打破。承諾低風險高收益就是詐騙,金融監管要永遠與這類行為作堅決鬥爭。

似乎是與這篇文章的觀點相佐證,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12月1日發布的《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顯示,房價漲跌分化較為嚴重,9個城市的房價距最高點跌幅超15%,其中個別城市的房價出現腰斬,但也有城市的房價或超過2018年1月以來的高點。

根據該報告的數據,與2017年4月的最高時點相比,廊坊的房價下跌了46.9%,北京下跌了15.8%。舉個例子,如果你那個時點在燕郊或固安投資買了一套房,資產價值可能接近縮水一半。這樣的投資,無疑就構成了高風險。

但在另外一些城市投資買房,卻仍有可能獲得較高收益。比如深圳、杭州。我想它們應該屬於前述報告所說的,房價超過2018年1月以來高點的城市。今年上半年,據說杭州有些豪宅樓盤就嚴陣以待了,因為某頭大象要上市了。雖說大象上市暫緩,但杭州的房價壓力仍然很大。

除了杭州的營商環境一貫為企業稱道,還有一個重要的推動力來自淨增人口。2019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萬,達到1036.0萬人,比2018年末淨增55.4萬人。雖然沒有證據表明淨增人口與房價構成一一正對應關係,但過去多年,巨大的淨增人口給房地產市場帶來的壓力也是可見的事實。

房地產市場承受人口淨增壓力的,還有廣州、深圳,去年分別比上年淨增40.15萬人和41.22萬人。中心城區新房因為限價,往往與二手房形成倒掛,所以會出現排隊搶購;隨著新增常住獲得購房資格,二手房也會有上漲壓力。

其中,深圳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的國土空間十分有限,有效土地供應和商品住房供應遠遠無法滿足新增需求。當地政府想了很多辦法,但我講過多次,要從根本上解決深圳房地產市場問題,只有拓展它的國土發展空間,不然的話今年上半年的現象過段時間又會來一次。

還有幾個中心城市,壓力也是蠻大的。2019年西安常住人口淨增19.98萬,武漢常住人口淨增13.1萬,成都常住人口淨增25.1萬。但它們的國土縱深都比深圳大得多,在土地供應方面有較大的騰挪空間,只要堅持限購,穩定供應,房價壓力就是可控的。

順便提一句,瀋陽樓市已經恢復過來了,最近兩年是東北幾個大城市裡表現最好的,它的人口也是淨流入的,即使只是微增。北京、上海的人口控制一直比較嚴格,尤其是北京,近兩年的常住人口還是下降的,房價下跌並不奇怪。

有朋友可能會覺得,以人口淨流入的角度來觀察房價,是一個老話題。我承認,之所以舊話重提,與最近討論甚火的延遲退休有關。延遲退休普遍被認為是不堪社保壓力的選擇,它的背後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到來。

人口老齡化與房地產有沒有關係,與房價有沒有關係?恐怕是有的,而且關係很大。可資參考的是日本。限於篇幅我無法論述,但特別想對投資買房的朋友提醒一句,務必要考慮年齡結構因素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包括95後一代步入社會和60後一代開始退休。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李一戈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房地產投資還是一門好生意嗎?丨李一戈專欄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作 者丨李一戈編 輯丨陸躍玲圖/ 圖蟲房地產投資還是一門好生意嗎?房地產投資,對應著不同的市場主體。比如,按照通俗的理解,至少得區分經濟組織(企業)的投資和個人的投資,前者一般認為是對應房企的投資行為,後者對應居民個人的投資買房行為。此前我說過,房地產市場仍是較長的發展時期,就是基於企業的房地產投資層面上說的。
  • 投資四大原則與尋找好生意
    年美股加息和我們同步降槓桿引起的A股地震,現在想想是不是當初買的一些垃圾到現在也漲了,當然我們投資還是要儘可能的不要選擇垃圾,我們要在股災的時候選擇以前那些以前眼饞,因為價格太貴而不敢買的好企業的股票,比如說茅臺,格力,這種機會並不多,可能好幾年才會有一次,所以切勿錯過。
  • 開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嗎?
    音頻課程請掃碼學習開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嗎?很多茶館都不怎麼賺錢,所以很多人問我,茶館生意究竟值不值得做?在開過十幾家店之後,我認為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前提是你把它當成長期事業來做。搞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從一開始就不容易犯錯誤。1.3.2 長期性與複利性茶館之所以是一門值得做的生意,其核心就在「長期性」和「複利性」。什麼是好的事業?
  • 手機殼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手機殼本身就是一門與手機相當甚至超越手機的生意。就拿蘋果手機殼來說,2013年手機殼品牌Mestiere Deas 曾推出過一款iPhone5國際限定版鑽石機殼,最便宜也要58000元,而這個價錢遠遠高出iPhone5十倍多。
  • 共享廚房真的是門好生意嗎?
    第一就是店內生意很火爆,這時候來了外賣訂單很可能造成出餐超時,影響外賣評分。另外一種就是線上訂單火爆,而影響了店內就餐顧客的體驗。即便通過避開高峰期開放外賣埠可以緩解這一情況,但仍然會對外賣平臺上的店鋪造成負面影響。
  • 電競俱樂部是一門好生意嗎?
    文 / 北力編輯 / 韓榮迪運營電競俱樂部,究竟是不是一個好生意?我們都知道,在世界體育產業的版圖裡,頂級體育俱樂部往往有著驚人的市場價值和巨大的市場影響力,動輒上億的轉會費和合同讓人咋舌,背後是更為高昂的版權、贊助與門票收入。
  • 美國房地產投資的「坑」多嗎?
    我想一部分朋友一定考慮過這個問題,這可能也是一些人難以邁出他們投資腳步的重要因素。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美國的房地產投資「坑」多嗎,以及如何避「坑」。美國的房產投資坑「多」嗎?這個問題我們用最簡單的答案來回答就是:如果美國的「坑」算多的話,我想沒有地方是少的。因為全世界的範圍來看,應該說美國的房地產投資市場是最為成熟、最為透明、最為公開的。真的你找不著第二個國家。
  • 年輕人痴迷的玄學,是一門好生意嗎?
    從事中式算命的陳師傅線下、線上生意都做,早早積累了財富,在長沙市區有一棟六層的房子。他直接將價格統一定為188元,他說自己並不擅長運營淘寶店鋪,但「月流水能有二三十萬,一年掙兩百萬,在這個行業問題不大。在網絡上做算命、佔卜,很多人都是掙了錢的」。一些第三方數據也在側面佐證著玄學的火熱。
  • 音頻app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虎嗅網
    這兩千萬是證大集團給的,這意味著再要找他們要投資會很難。 下一個創業項目做什麼?餘建軍腦海裡這輩子就沒出現過「打工」兩個字,如果不能做成一個大平臺,將是人生一大遺憾。 當時正值智慧型手機開始滲透市場,餘建軍看到了音頻生意的機會。同年8月,喜馬拉雅FM成立。那一年,網際網路傳媒圈發生了很多事。
  • 被「一隻兔子」攪亂的快遞行業,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算好了滿減的折扣,付完了預售的訂金,安安自認為已經做好了剁手前的一切準備工作——與此同時也早已有一批「先遣隊」到了她家:就在出差兩天的檔口,自己一個電話都沒接到,接著新大衣進了豐巢,馬丁靴進了菜鳥,羽絨被因為體積太大直接被放在了小賣部……安安不僅多掏了將近10塊錢,還自己大包小包把一堆東西搬上了樓。
  • 經開地產總裁周世義: 園區地產不是門好做的生意
    產業園區並不是簡單的房地產開發,考慮到產業園區投資的長周期性、政策的限制性、打磨政府關係的複雜性……因此,產業地產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  儘管如此,5月18日,北京經開總裁周世義在北京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園區地產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企業要通過專業的運營,為入駐企業提供更為全面、更為便捷和提升人們幸福感的服務,使入駐企業在產業園區能夠不斷成長,這才是一個園區能成功的核心和關鍵。」  在他看來,「產業園區的核心是產業,要在打造產業發展基礎上,才能促使園區健康發展。」
  • 疫情下,手機殼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而除了手機廠商,手機殼還是時尚大牌的必賣單品。  而LV在2017年春夏秀場推出了一款專為iPhone7/7 Plus設計的,名為EYE-TRUNK小箱子手機殼,售價在9000-4萬元之間,遠高iPhone本身的價值。儘管後來LV沒有公布過相關銷售數據,但這款手機殼在推出當時給LV帶來了不少關注度。Tapestry旗下的美國時尚品牌Coach也早就做起了專門的手機殼生意。
  • 總理說了和房地產有關的十個關鍵詞 領悟了才能幹好房地產這門生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幾萬字的工作報告中,有關房地產方面的表述不足千字。不同於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有關「抑制房地產泡沫,防止大起大落」的嚴厲措辭,總理報告中對房地產的態度則頗顯緩和。報告指出,2017年樓市調控的主基調仍是「因城施政去庫存」。報告強調「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並未提及樓市泡沫、投機投資等字眼。但記住,這只是措辭上,總理報告中的弦外之音,你讀懂了嗎?
  • 在線短租、長租公寓和共享辦公,共享房屋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在線短租、長租公寓和共享辦公的發展前景可期,房屋共享,不失為一門好生意。你覺得呢?這也造就了如火如荼的房地產市場,普通人購房自住,有錢人購房投資。長年累月,市場上積累了大量閒置房源,而這其中不乏住宅、公寓和商業地產。2011年,共享經濟傳入中國,給這些空置房源開闢了一條新的發展思路——房屋共享。經過6年多的發展,共享房屋是一門好生意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房屋共享的那些事兒。
  • 進擊的火鍋外賣是一門好生意嗎?
    在這一趨勢下,火鍋的一個細分領域——外賣市場的發展表現亮眼。這個目前規模已經迅速發展到300億的市場,無論是火鍋行業巨頭海底撈、呷哺呷哺,或是專門做火鍋外賣的後起之秀淘汰郎等玩家,都想分一杯羹,但火鍋外賣,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
  • 疫苗行業投資價值分析:國內疫苗是一門好生意麼
    國內疫苗投資價值判斷,以及是否是門好生意,判斷的關鍵在於對進入壁壘分析, 對長期競爭格局判斷,以及在於判斷先發者能否持續保持優勢。本篇報告我們嘗試從拆分創新類疫苗關鍵技術節點,嘗試去量化技術壁壘、專利壁壘,來判斷進入壁壘。同時,對創新類疫苗投資回報率進行測算以及能否長期保持高回報率進行判斷。
  • 星巴克、肯德基帶著 「人造肉」 來了,它會是門好生意嗎?
    而這種不願意往往是建立在不了解的基礎上,更深層次的思考,也反應出我國對人造肉概念科普、推廣內容較少,大眾對這一新興食品不知道、不了解。 大洋彼岸的人造肉生意 人造肉這門生意,在國內還是個新鮮事物,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早有企業 「玩」 起了人造肉生意。
  • 兒科診所還是一門好生意嗎?聽這三家兒科連鎖怎麼說?| 行業聲音
    連鎖診所還是一門好生意嗎?這個問題一直拷問著投資人,甚至診所創業者。具體到需求最為穩定的科室兒科診所領域,在資本推動下,已經誕生了一批在品牌運營、產品設計、服務能力、經營水平上突出的新型診所。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來聽聽這幾家兒科連鎖診所的負責人怎麼說。
  • 辦公室投放自助無人咖啡機,這是一門好生意嗎?
    企業、寫字樓大堂、辦公室大樓等辦公場景投放自助無人咖啡機,運營商是否有利可圖,是否是一門好生意嗎?白領也會選擇通過外賣平臺來購買自己喜歡的咖啡,但很多寫字樓不允許外賣小哥進入,所以白領們還是只能下樓拿咖啡。不管是出去買咖啡還是外賣咖啡,實際上都增加了白領的外出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公司也不能直接一紙禁令不讓買咖啡,所以公司只有自己提供咖啡,來滿足員工的需求,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也可以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可見企業茶水間擁有辦公室咖啡機非常必要的。
  • 我們仍能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找到好投資機會(圖)
    導讀  雖然很多人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存在泡沫,但我們卻仍然覺得這個市場能夠找到好的投資機會,這個市場只是經歷了發展的第一第二階段而已。我們的投資回報目標是20%左右。目前,在中國市場還是可以尋找到提供這個回報水平的項目。  特約記者 朱麗娜 香港報導  當大部分投資者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避而遠之,某些人卻背道而行。  「雖然很多人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存在泡沫,但我們仍然覺得這個市場能夠找到好的投資機會,這個市場只是經歷了發展的第一第二階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