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營養醫學 SCD-DF食療牽手自閉症

2020-12-27 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11月14日消息(記者賈立粱 褚夫晴)通過吃可以緩解自閉症,這個您知道麼?日前,2017中國首屆營養醫學國際高峰論壇、智能醫療與健康·第四屆中國國際遠程醫療峰會在津召開。今年的首次峰會,除了綜合報告國際「營養醫學」的新進展之外,還以「自閉症」為專題進行著重的系統介紹,國際頂尖專家向中國的醫生、營養師、健康管理從業人員、相關科技人員分享豐富的臨床經驗。

  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是一組以社會交往障礙、語言障礙、刻板重複的興趣和行為為主要特徵的廣泛發育障礙性疾病。「對於自閉症患者,我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這些患者的語言障礙和社交障礙。我們關注的也是這些表現,卻往往忽略了其他的問題,比如便秘,腹瀉——或者睡眠很不好、多動。還有不少孩子會存在過敏性鼻炎、哮喘、溼疹之類的問題。」國際自然醫學學會中華區主席,NIAS營養學國際研修工委主任胡曉燕博士說。

  胡曉燕表示,我們通常看到的是自閉症患者的異常行為,但是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行為?來自美國的Pamela Ferro RN ASN教授在論壇上表示,損傷的腸道是導致和加劇行為的原因,好消息是腸道問題是可以治療的。SCD-DF食療便是Pamela從自身經歷和經驗研究出的用營養幹預自閉症,幫助病人的有效方法。

  Pamela是一名護士。她自己的孩子也是自閉症患者。她一開始跟其他家長一樣,在診斷之後開始用行為幹預(20多年前),但是因為她自己的專業背景,她開始研究自閉症,發現有人提出營養幹預會有幫助。

  因為她注意到自己的孩子有嚴重的腸道問題,於是她就開始為兒子進行食療,當時採用的是GFCF(無麩質無酪蛋白飲食)。孩子很快有了改變。

  但是在六個月,就停滯不前了。她不相信孩子就這樣了。她開始做更多的研究。當讀到《Breaking the viciouscycle》一書的時候,她恍然大悟,每個孩子的腸道問題情況不一,有的孩子只是對麩質或者酪蛋白敏感,那GFCF足矣,但是她的孩子腸道問題可能更嚴重一些,需要更深入的療愈。

  在當時的美國,SCD(特殊碳水化合物飲食)飲食可以說是療愈腸道中最有針對性的一個飲食方案。採用SCD食療之後,孩子開始進步了,而且全家人的健康也都跟著改善了。於是,她和另外一個合作夥伴開設了診所,專門為自閉症的孩子提供營養幹預。

  十幾年下來,Pamela已經創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SCD-DF食療方案。她的方案是在SCD食療的基礎上又去除了很多自閉症孩子敏感的「乳製品」。這個方案在其他的醫院也得到了驗證和推廣。

  用於ASD的食療方法首先是去掉造成傷害的食物,比如去掉容易引起身體過敏反應的小麥麩質和乳製品中的酪蛋白,這種被稱為GFCF飲食。在國外,很多患者使用GFCF飲食後症狀改善並不明顯,或者症狀改善一段時間後就進入平臺期,很難再改善。於是有專家開始想到用於治療炎症性腸病和克羅恩病等嚴重腸道疾病的SCD飲食(特殊碳水化合物)。而SCD-DF飲食不僅去除了最容易導致食物敏感的麩質和酪蛋白,而且還限制了除單糖之外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本質上也是GFCF飲食,只是更為嚴格,適用範圍更廣,治療效果更好。

  中國目前大約有確診的自閉症患者1000萬,卻鮮有企業或者機構能對其提供專業的飲食營養改善方案。「對自閉症有一定改善效果的SCD-DF食療與我國傳統飲食有一定區別,存在食材選擇不易、加工操作容易汙染等問題,且目前仍需自閉症患者家人為其單獨製作,操作費時費力給家庭帶來很大負擔。」長期研究營養幹預自閉症的鄧雪歡在論壇上分析了SCD-DF食療的本土化可行性。

  由於SCD起源於國外,飲食環境與習慣與我們存在一定差異,更是顛覆了國人以米、面為主食的飲食習慣,所以,SCD-DF食療在國內還屬於新興事物。

  當然除了營養幹預,還有其他很多方法,比如孩子睡眠很不好,檢查出來他有鎂離子缺乏或者不足,那麼可以用瀉鹽浴給他泡澡。還可以用芳香療法幫助孩子緩解焦慮、恐懼等情緒問題,以及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還有花療、音樂、運動,都可以納入其中。

相關焦點

  • cscd與scd期刊是什麼意思
    cscd與scd期刊是什麼意思?cscd國內作者應該是比較熟悉的,cscd是科學引文索引,是國內核心期刊中的一種,scd期刊對於很多作者來說可能有些陌生,其實scd也是國內研發的一個檢索資料庫,項目詳細介紹下二者。
  • 中國醫學—食療整合聯盟在昌成立
    中國醫學—食療整合聯盟成立大會12月14日,在江西南昌,中國醫學—食療整合聯盟宣告成立,發布《以健康的名義——南昌宣言》,標誌著具有新時代特徵的醫學—食療整合發展之路正式在昌起航。中國醫學—食療整合聯盟選舉成立了第一屆理事會,岐黃學者、江西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劉紅寧當選為聯盟理事長,江西江中食療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鍾虹光當選為常務副理事長。
  • 中國醫學—食療整合聯盟在南昌成立 張伯禮視頻致辭
    成立大會現場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12月14日,在江西南昌,中國醫學—食療整合聯盟宣告成立,並發布《以健康的名義——南昌宣言》,這標誌著具有新時代特徵的醫學—食療整合發展之路正式在南昌起航。該聯盟由中國工程院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江西中醫藥大學聯合全國中醫藥院校、中醫醫院等近100家單位發起成立。
  • 「禁食」療法能根治自閉症?自閉症寶寶在飲食上須注意什麼?
    數據表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自閉症,不僅僅是成年人數量的增多,自閉症兒童的數量也在大幅增加,甚至有些嬰兒出現自閉的症狀。一說起自閉症症狀,可能大家的認知還停留,在自閉的患者不願意說話,不願意與人交流。實際上,自閉的影響不止於此,它還體現在飲食上。
  • 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牽手壹基金自閉症群體再獲關注
    2016年12月16日下午,在深圳普林斯頓幼兒園的劇場內,「壹基金公益映像節深圳站」之關愛自閉症群體活動溫暖開啟。據悉,這場關於關愛自閉症群體的公益影片展映活動,是普林斯頓幼兒園的慈善公益系列活動之一。
  • 自閉症孩子該如何進行營養幹預?竟然與菌群、過敏、不耐受有關
    之前有家長也諮詢,有沒有適合自閉症孩子吃的奶粉或者特殊飲食,現在特殊奶粉那麼多,有沒有一種能夠幫助自閉孩子的,哪怕僅僅為他補充營養,讓他好好吃飯也行啊!面對家長的疑問,也讓我陷入了深思。特殊醫學食品發展到現在,確實解決了很多特殊寶寶的問題。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證明營養與自閉症也是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
  • 江中食療的中醫食療發展之路
    No.1食療行業的領軍品牌從橫空出世到成為行業領軍品牌,江中食療能成為今天的中國食療龍頭產品,可不僅僅是因為這款江中猴姑米稀米糊。江西江中食療科技有限公司(江中食療全稱)原為江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3年。
  • 中醫食療、食養與藥膳的區別
    它是中醫學的重要紺成部分,尤其在預防醫學、康復醫學、老年醫學等領域中佔有極其重要。食療的概念要從「食」字本身及其作用開始,飲食是人不可或缺的營養與能量來源,攝食也是人們本能的行為,中國文化中「民以食為天」的思想又讓飲食與社會文化緊密聯繫。中醫食療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受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具有較為系統民族與地方特色。
  • 甘肅省開辦中醫食療藥膳培訓班
    人民網蘭州8月28日電(牟健)日前,由甘肅省衛生計生委、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甘肅省腫瘤醫院、省醫學科學研究院承辦的「甘肅省中醫食療藥膳培訓班」在甘肅省腫瘤醫院正式開班。 據悉,此次培訓班通過講座交流、製作演示、品嘗試飲等環節,讓學員交流中醫藥膳理論,體驗藥膳茶飲,觀摩中醫適宜技術。
  • 我國醫學專家研發出「本土化」的自閉症診斷和篩查量表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記者屈婷)自閉症的準確篩查和診斷是一個國際性難題,我國醫學工作者此前使用的大多是歐美國家具有知識版權的自閉症診斷和篩查量表。日前,我國醫學專家領銜的國際醫學團隊完成了這一診斷工具的「本土化」。
  • 成都兒童自閉症康復中心
    成都兒童自閉症康復中心 時間:2020-12-07 13:53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自閉症,實際上稱為孤獨症譜系障礙,這是一組以社會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重複刻板動作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
  • 溫醫大與阿爾伯塔大學成立全國首個聚焦臨床醫學機構
    (陳翔 攝)近日,溫州醫科大學與世界百強名校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跨洋牽手,成立溫州醫科大學阿爾伯塔學院。該聯合學院是目前我國醫學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層次最全面的機構,包括了醫學本科、碩士和博士項目,也是全國首個聚焦臨床醫學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溫州醫科大學是如何獲得這所世界百強名校青睞的?聯合學院又要如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醫學人才?
  • 最新發現:遺傳因素佔自閉症患病風險的80%!專家聚焦基因療法
    自閉症成因新研究:遺傳因素佔自閉症患病風險的80%已測出91個與自閉症相關的高風險基因今年7月18日,《美國醫學雜誌》(JAMAPsychiatry)發表了一篇自閉症領域的新研究《遺傳和環境因素與5個國家或地區自閉症的關聯》,該研究成果由美國、瑞典、以色列、丹麥、
  • 中國醫學專家研發出「本土化」的自閉症診斷和篩查量表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記者屈婷)自閉症的準確篩查和診斷是一個國際性難題,我國醫學工作者此前使用的大多是歐美國家具有知識版權的自閉症診斷和篩查量表
  • 關愛自閉症兒童| 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兒童有什麼症狀?
    現在美國社會對自閉症的包容與愛護是如何養成的?這兩本書中內容互補,提到了從自閉症被醫學定義出來後,美國與歐洲國家對自閉症的社會認知成長的過程,其中太多辛酸血淚,現在撰一小文,因為之前寫過一文《自閉症的前世今生》,現在命名為第二章。希望引起中國社會大眾與政府的思考,如何避免再走美國與歐洲的彎路,儘快將自閉症孩子的教育工作推進向前。
  • 自閉症孩子長大以後能獨立生活嗎?
    這是很大的誤解,自閉症治不好是指他的核心症狀(社交障礙)目前醫學無醫學手段,並不是自閉症就是「傻」了,而是社交方面有些小障礙(如無法讀懂別人的言外之意),但社交還是有的,其他能力未必會缺失,有的孩子甚至有超出正常人的突出優秀表現。自閉症孩子早期的很多不良症狀(如刻板、無語言、不當行為等)都可以改善或痊癒。
  • 兒童得「自閉症」是因為父母冷漠?《醫學的真相》揭露三個法則
    醫學界之前一直認為兒童患有「自閉症」是因為父母對孩子太冷淡造成的。因為調查發現大部分「自閉症」兒童的家庭,父母也很冷漠。為此,人們甚至還發明了一個術語——「冰箱母親」來稱這樣的父母。為了治療孩子的「自閉症」,因此父母成了首要的治療對象。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隨著醫學的進步,最後才發現「自閉症」是由基因決定的,並非「冰箱母親」!
  • Tronker牽手綠狗網聚焦創客在線服務
    (原標題:Tronker牽手綠狗網聚焦創客在線服務)
  • 自閉症兒童小腦形狀異於常人
    原標題:自閉症兒童小腦形狀異於常人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項新研究顯示,小腦的形狀差異可能與自閉症譜系障礙有關。研究人員11日在《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雜誌上發表論文稱,腦成像分析顯示,那些自閉症兒童的小腦表面結構會更平坦。
  • 2020第四屆營養醫學國際高峰論壇(抑鬱)圓滿結束
    中國在抑鬱症的研究和幹預方面與國際前沿水平尚有一定差距,為了儘快與國際接軌,把臨床驗證有效科學原理清晰的實用防控方法引入中國,NIAS營養學國際研修工委與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等機構在10月31日聯合舉辦了第四屆營養醫學國際高峰論壇,主題為:遠離抑鬱,教育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