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依雲等246批次進口食品被海關查處,你還追捧進口食品嗎?

2020-12-20 騰訊網

從此前的奶粉事件,到今年頻繁曝出新冠病毒的各種冷凍食品,進口食品再也不是神化一般的存在。近期,由海關總署公布的7月份全國未準入境食品信息,246批次進口食品被查處,將面臨被退運或被銷毀的命運。

可口可樂、依雲等大品牌身在其中!

據悉,被查處的食品包括可口可樂,依雲等我們熟悉的食品行業大咖。

1批次可口可樂株式會社生產的336千克可口可樂葡萄味飲料,因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生物素未準入境;

3批次進口自荷蘭的可口可樂飲料因為標籤不合格被拒入境;

4批次盒馬和麥德龍進口的依雲天然礦泉水因標籤不合格未準入境;

……

此外還有1批次法國法國Laita奶粉、3批次荷蘭TwoCows奶粉、1批次日本雪印奶粉均被拒入境;瑪氏旗下每食富調味料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日清杯麵因含有未獲準入的食品成分;49批次莫林糖漿糖醬因超過保質期及感官檢驗不合格被拒入境。

作為出口大國的中國同時也是消費大國、進口大國,而每一個食品的進入都可能造成遠超想像影響。簡單的以今年的新冠疫情而言,僅僅以為冷凍食品中的新冠病毒感染出現了多例,百事等企業因為員工出現疫情更是備受關注。

食品最根本的防線——安全!

疫情之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關注是空前的,這些不僅僅體現在國內食品的嚴格要求,對進口食品同樣如此。

近年來,市場上進口食品越來越多,除了一些大品牌之外,越來越多的國外小品牌產品也開始進駐中國市場,街頭巷尾興起的進口食品店鋪以及各大商超開闢的進口食品區域,比比皆是。

並且除了可口可樂、依雲這些傳統發達國家向中國出口食品之外,周邊的小國家食品的出口也不在少數,從新鮮水果到各種食品。而每一個國家不同的標準,也意味著進口產品存在的差異化。是否符合國內的包裝標準,是否符合各種防疫,安全標準等都已經成為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這一次海關檢驗出的問題從標籤到食品添加劑超範圍、甚至保質期等屢見不鮮。在國內這些尚且是對食品最根本的要求,對進口食品更是如此。

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越來越規範化的管理,國內食品標準在不斷拔高,從營養到添加劑的把控也愈加嚴格。

外來和尚不再那麼好念經了!

在過去,物資的匱乏,不少產品依賴於進口,國外的仿佛就是最好的。但是隨著國力和企業的發展,這些已經成為過去時。而越來越多的進口食品無法達到國內的安全標準,也無法滿足消費者對營養的追求。

近幾年,從查處的毒奶粉,到各種不達標的食品,到各種在國內爆發出食品安全問題的進口食品在逐漸驗證著國內食品的發展。

一個月246批次產品,從食品飲料到調味品、奶粉,

從去年12月起實施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梅君12日在一場新聞吹風會上介紹說,《條例》強化了進口食品風險控制措施以及進口商的責任義務,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源頭管控,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

《條例》還規定,境外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對中國境內造成影響的,或者在口岸檢驗檢疫過程中發現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的,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要及時進行風險預警,並採取退貨、銷毀、禁止進口等措施。根據風險管理需要,還可以對部分食品實行指定口岸進口。

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海關總署抽檢監測顯示,進口食品接觸產品不合格率為2.9%。

隨著進口食品安全問題的爆發,消費者維權也逐漸成為了熱點話題。維權難度以及曲折,讓消費者很難及時維護自己的權益。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消費者報導

相關焦點

  • 可口可樂、依雲等246批次食品被海關查處,你還追捧進口食品嗎?
    從此前的奶粉事件,到今年頻繁曝出新冠病毒的各種冷凍食品,進口食品再也不是神化一般的存在。近期,由海關總署公布的7月份全國未準入境食品信息,246批次進口食品被查處,將面臨被退運或被銷毀的命運。可口可樂、依雲等大品牌身在其中!
  • 246批次進口食品未準入境:涉可口可樂、日清杯麵、依雲礦泉水等
    8月19日,海關總署網站發布了2020年7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信息。信息顯示2020年7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246批次。進口可口可樂飲料再次被拒入境進口自日本,由可口可樂株式會社生產的1批次336千克可口可樂葡萄味飲料,因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生物素未準入境。本次還有3批次進口自荷蘭的可口可樂飲料因為標籤不合格被拒入境。
  • 246批次進口食品未準入境:涉及可口可樂飲料、日清杯麵、依雲礦泉...
    8月19日,海關總署網站發布了2020年7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信息。信息顯示2020年7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246批次。
  • 201批次食品未準入境,包括依雲、健達、可口可樂等品牌
    不過,進口產品未必就一定能叫人放心。11月24日,海關總署公布了2020年10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一起來看看吧。 10月全國未準入境產品信息中,共有未準入境化妝品1批次,未準入境食品201批次。通告顯示,1批次標稱產地為義大利的美之泉保溼按摩沐浴啫喱因「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未準入境。
  • 727批次進口食品未準入境,你海淘的網紅食品安全嗎?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的浪潮及中國進口食品市場規模的擴大,進口食品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我們總能在各大商超的貨架上、電商平臺的首頁一睹它們的身影,吃遍全世界再也不是難事。但是,進口食品真的安全嗎?《消費者報導》整理了海關總署網站發布的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的信息。結果顯示,全國各直屬海關檢出未準入境的進口食品共有727批次,所有未準入境的食品均已依法做退貨或銷毀處理。糧谷及製品類、特殊膳食食品(果泥、嬰兒配方奶粉)、飲料類、薯類和膨化食品、餅乾等問題最為突出。
  • 部分芬達、健達產品未準入境,品牌方回應稱非官方渠道進口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新京報記者11月25日了解到,海關總署發布的2020年10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今年10月有201批次食品未予以準入,其中涉及進口的可口可樂芬達、奧利奧麥片、健達巧克力蛋、丹麥藍罐曲奇等產品。相關品牌方回應新京報記者稱,上述未準入境產品並非官方渠道進口。
  • 下月起蘭州海關簡化預包裝食品進口手續
    下月起蘭州海關簡化預包裝食品進口手續每日甘肅網9月17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蔣凌 實習生楊娜)近日,記者從蘭州海關獲悉,海關總署《關於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籤檢驗監督管理有關事宜的公告》明確自2019年10月1日起,取消首次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籤備案要求。
  • 北京將對來源不明進口冷鏈食品加大查處力度
    行業主管部門強化常態監管和應急處置,嚴格進口冷鏈食品從口岸到境內生產、流通、銷售全程防控,沒有檢驗檢疫證明、沒有核酸檢測報告、沒有消毒證明、沒有追溯信息的冷鏈食品,不得上市銷售。要加大對來源不明、票據不全的進口冷鏈食品查處打擊力度。科學嚴謹推進疫苗各項工作。這並不是監管第一次表態對來源不明的冷鏈食品加大查處力度。
  • 海關總署:可口可樂葡萄味飲料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 日清杯麵含有...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了2020年7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0年7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246批次。進口可口可樂飲料再次被拒入境進口自日本,由可口可樂株式會社生產的1批次336千克可口可樂葡萄味飲料,因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生物素未準入境。本次還有3批次進口自荷蘭的可口可樂飲料因為標籤不合格被拒入境。
  • 174批次食品未準入境,可口可樂、統一、桂格等被「拒之門外」
    日前,海關總署公布了今年6月174批次未準入境的食品,其中多款知名品牌食品被「拒之門外」。據北京海關披露,該通過偽報方式「貼牌」進口的不合格乳粉一案,共2批次、1200箱、7200罐,合計貨值128916美元,是2018年以來北京口岸查獲的金額最大的進口不合格食品化妝品類案件。
  • 網購進口食品安全嗎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在司法實踐中,進口食品領域是網售食品安全案件的高發區。那麼,網購進口食品安全方面有哪些突出的法律問題?消費者又該如何防範?案例一無檢驗檢疫合格證的進口奶粉能買嗎?新手媽媽米女士對進口奶粉情有獨鍾,經過精挑細選,她在一家網店購買了3罐日本某品牌嬰幼兒奶粉。
  • 網購進口食品安全嗎?
    很多人喜歡網購進口食品,認為其性價比高,質量可靠。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在司法實踐中,進口食品領域是網售食品安全案件的高發區。那麼,網購進口食品安全方面有哪些突出的法律問題?消費者又該如何防範?案例一無檢驗檢疫合格證的進口奶粉能買嗎?
  • 鐵嶺一商店1.56噸進口冷鏈食品未報備被立案查處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近日,遼寧鐵嶺昌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嚴厲查處一起副食品商店違反《關於保障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的通告》的違法行為。12月15日,鐵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進口冷鏈食品安全專項督查第一督查組到昌圖縣寶力鎮進行督導檢查,在對寶力鎮吳建國副食品商店進行檢查時發現,商店自有冷庫內存儲大量進口冷鏈食品。經初步檢查,該商店經營進口冷鏈食品品種、批次較多,數量較大。
  • 進口冷鏈食品實行實名銷售!陝西省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系統上線運行
    陝西省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系統上線運行 記者從陝西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為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陝西建立統一的「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系統」(以下簡稱「陝冷鏈」)已經上線運行,實現了對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追溯管理。
  • 如何讀懂進口嬰幼兒配方食品標籤(海關答疑)
    深圳海關:  去年我和愛人生了一個小寶寶。我在網上海淘了一些進口嬰幼兒奶粉,標籤上的信息比較多,有些地方看不太懂。請問相關的食品標籤上都有什麼要求和關鍵信息?
  • 保障寶寶食品安全,米克叔叔輔食進口溯源流程全面解析
    第一關:進口海關申報及中文標籤審查根據我國法律法規,進口食品進入中國境內前,需向中國海關提家產品進口清關申報,而進口產品必須具有中文標籤,沒有中文標籤或中文標籤不合格的,禁止進口且禁止在中國市場銷售。標籤上應顯示產品名稱、配料表、規格、原產國或地區、生產日期、保質期、營養成分表,以及國內進口商、代理商或經銷商的名稱、地址和聯繫方式等。
  • 保障寶寶食品安全,米克叔叔輔食進口溯源流程全面解析!
    第一關:進口海關申報及中文標籤審查根據我國法律法規,進口食品進入中國境內前,需向中國海關提家產品進口清關申報,而進口產品必須具有中文標籤,沒有中文標籤或中文標籤不合格的,禁止進口且禁止在中國市場銷售。標籤上應顯示產品名稱、配料表、規格、原產國或地區、生產日期、保質期、營養成分表,以及國內進口商、代理商或經銷商的名稱、地址和聯繫方式等。
  • 嚴查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消殺
    為切實保障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進一步規範其生產經營行為,近日,哈爾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處對哈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進行了食品安全工作檢查。重點檢查小作坊索證索票記錄規範及進口食品外包裝是否按要求進行消殺等。
  • 進口可口可樂又上黑榜 長沙銷量一般消費者不買單
    紅網長沙7月28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唐頻輝)7月26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官網公布了6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在共計226批次不合格食品名單裡,包括產自可口可樂公司在內的26批次飲料產品名列其中,其不合格主要原因是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貨證不符等。
  • 海關提醒:勿使用不安全進口兒童用品
    新華社廈門5月30日電(記者顏之宏)「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廈門海關3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2018年以來該關查處的不安全進口兒童用品門類進行通報,其中,進口文具、奶瓶等食品接觸產品、紙尿褲和兒童牙刷問題突出。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廈門海關共監管進口兒童用品1046批次,貨值4334.9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