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式默寫——《論語》十二章

2021-02-06 非常語文2220

選擇性必修上冊教材

  《論語》十二章(背誦)

1.《<論語>十二章》中,孔子闡釋君子應勤勉做事而謹慎言談,並向有道德的人學習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論語>十二章》中,孔子強調人要有仁愛之心,否則遵守禮儀也沒有什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論語>十二章》中,表現孔子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迫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論語>十二章》中,孔子認為「君子」與「小人」的價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通曉大義,而品質低劣者唯利是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論語>十二章》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概括「君 子」與「小人」對待「義與「利」的不同態度。

6. 《<論語>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價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提倡「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論語>十二章》中,孔子還有過類似的表述,這兩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鑑,可明得失。」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論語>十二章》中孔子的話: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9.《<論語>十二章》中,曾子認為讀書人(有志之士)一定要志向遠大、意志堅強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論語>十二章》中,「任重而道遠」的「重」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 」,「遠」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 」。

11.《<論語>十二章》中,孔子月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了功虧一簣是因「________________ 」,能持之以恆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12.《<論語>十二章》中,孔子從智慧、仁義、勇敢三個角度闡述君子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論語>十二章》中,孔子認為克制自己的私慾,符合「禮』 的規範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論語>十二章》,顏淵向孔子詢問實踐仁德的綱領是什麼,孔子認為不合禮制的行,為堅決不能有,正所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15. 《<論語>十二章》,孔子認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禮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論語>十二章》中,孔子教誨子貢人應該遵從自己的內心,自己不想承受的事情也不要讓別人去承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論語>十二章》,揭示儒家所倡導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論語>十二章》中,闡述「文」與「質」關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焦點

  •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論語十二章》理解性默寫
    《論語》十二章理解性默寫1.闡述「學」和「思」辯證關係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2.求學應該謙虛,正如《論語》中所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複習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且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中考語文古詩文背誦默寫複習:《論語》專項練習
    《論語》十二則中很多的名句也成了每年全國各地市中考語文默寫試題必考的對象,因此對參加中考的考生而言,一定要在背誦默寫,同時對常見的名句要做到理解背誦,不寫錯別字。例如,強調學習和思考之間的辯證關係的名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其中「罔」和「殆」就要認清字形,以免書寫出錯,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接下來與大家分享這一課的專項默寫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最好聽的語文|《〈論語〉十二章》
    《〈論語〉十二章》選自:七年級上冊 第11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播音員、播音指導,中國播音學研究會會長。誦讀者:方明戳視頻,一起聆聽最好聽的語文↓最好聽的語文 | 《〈論語〉十二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 專題02《論語》十二章(知識梳理)(原卷版)
    《<論語>十二章》知識梳理一、作者作品。1.《論語》是 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_______及_______編撰而成。它以 為主,記錄了______________。《論語》與《 》《 》《 》並稱「四書」。共_______篇。
  • 論語十二章原文,講的都是一些什麼,做人做事都夠了
    論語是老子流傳治國做人的經典語句,至今仍然廣為學習,並作為標準。學習應用最多可能是十二章的內容,我們針對十二章的講述理解對練習書法的幫助。十二章是主要講人對學習知識保持什麼樣的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及做人如何修身。其中涉及到的有如何學習的,也有如何從事管理為政,如何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品德品行。還有他的弟子子張和子罕的一些見解。因為十分經典,現在仍保留在義務教育的課本文言文中。
  • 早讀1:高考名句名篇巧記(論語十二章)
    《〈論語〉十二章》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助記] 本則講學習方法和態度以及個人修養,啟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2017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片段:《天淨沙·秋思》
    編輯推薦: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片段整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論語第十二篇原文譯文 論文十二章翻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大概很多人都聽說過吧,這也是表達自己對遠方來的朋友的欣喜之情,那麼大家又知不知道這句話出自《論語》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論語第十二章吧!  《論語》十二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語文新課標72篇古詩文(十):《論語十二章》
    知音少工作室本期分享:論語十二章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裡仁》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裡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裡仁》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 2017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片段:《醉翁亭記》
    編輯推薦: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片段整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2021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論語》十二章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論語》十二章,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論語》十二章   一、文學常識填空   1.《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 2017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片段:《魚我所欲也》
    編輯推薦: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片段整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必背64篇古詩文鑑賞|​《論語》十二章
    《論語》十二章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論語十二章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論語十二章,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論語十二章 【春秋末期】孔子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註釋 論語經典名句賞析大意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註釋 論語經典名句賞析大意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中,俯拾皆是座右銘。《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暑假裡,陪孩子讀讀這些名句,重溫先賢智慧。
  •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論語》十二章學習內容全解
    所選十二則,一方面闡述了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度和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闡述了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對後世的教育理論影響極大。另外,還有關於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教育人為人處世的原則等論述。【背景介紹】本文選自《論語譯註》(中華書局1980年版)。
  • 《論語》十二章譯文
    」 第三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第四章: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可以憑藉這個做老師了。」
  • 儒家經典七年級上冊第11課《論語十二章》詳細筆記。梳理知識點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經其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編成《論語》一書,成為後世儒家學派的經典。關於《論語》《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
  • 高考必考丨語文64篇「情景式」默寫題(匯總)人手一份,用到高考
    「古詩文背誦默寫題」是語文基礎必考的一道題。很多人認為這是送分題,其實並不然,考試那種緊張的氣氛下,很有可能你會忘記平時背熟了的段落。我在進行這種題的複習時是站在出卷老師的角度來看問題:首先把高中課本中所有要背誦的篇章找出來,然後一段一段地思考:老師是以什麼樣的出題形式來考這一段的默寫?這段中是否有名言警句,是否有常見的但易寫錯的字?
  • 背《論語》十二章,不如教孩子多角度解讀,作文引經據典終身受益
    我一直覺得讀論語不該如讀史書一樣去深挖背景立意,該如智慧箴言一樣刻進心裡,但根據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人,各自理解成自己的樣子。兒子今年初一,上學期的課本剛好有《論語十二則》。那天我把《樊登講論語》帶回家,兒子特意翻看了剛學過的十二則,說樊登講得有意思,突然覺得孔子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