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必修上冊教材
《論語》十二章(背誦)
1.《<論語>十二章》中,孔子闡釋君子應勤勉做事而謹慎言談,並向有道德的人學習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論語>十二章》中,孔子強調人要有仁愛之心,否則遵守禮儀也沒有什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論語>十二章》中,表現孔子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迫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論語>十二章》中,孔子認為「君子」與「小人」的價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通曉大義,而品質低劣者唯利是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論語>十二章》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概括「君 子」與「小人」對待「義與「利」的不同態度。
6. 《<論語>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價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提倡「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論語>十二章》中,孔子還有過類似的表述,這兩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鑑,可明得失。」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論語>十二章》中孔子的話: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9.《<論語>十二章》中,曾子認為讀書人(有志之士)一定要志向遠大、意志堅強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論語>十二章》中,「任重而道遠」的「重」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 」,「遠」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 」。
11.《<論語>十二章》中,孔子月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了功虧一簣是因「________________ 」,能持之以恆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12.《<論語>十二章》中,孔子從智慧、仁義、勇敢三個角度闡述君子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論語>十二章》中,孔子認為克制自己的私慾,符合「禮』 的規範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論語>十二章》,顏淵向孔子詢問實踐仁德的綱領是什麼,孔子認為不合禮制的行,為堅決不能有,正所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15. 《<論語>十二章》,孔子認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禮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論語>十二章》中,孔子教誨子貢人應該遵從自己的內心,自己不想承受的事情也不要讓別人去承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論語>十二章》,揭示儒家所倡導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論語>十二章》中,闡述「文」與「質」關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