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大地》:衝破寒冬 擁抱希望

2020-12-19 人民網

堅定信念方能推陳出新,永不言棄方能衝破曙光。央視一套熱播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希望的大地》,著眼於「希望」二字,以中國改革開放為歷史背景,以展現「歷史轉折中的中國人民」作為核心主題,以各行各業「小人物」不屈服於命運的生活態度折射大時代的變遷與社會進步。

宏觀的社會圖景與微觀的個體命運總是彼此映襯、互相影響。在改革開放的重要節點,一群堅韌勇銳、不屈不撓、熱愛生活,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人,憑著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堅定的改革決心,在多個維度上,奮力拼搏,衝破寒冬,改變命運,共同走向希望的春天。其中有馬塵、吳蔚然、柳瑩等不向命運低頭,努力學習考取大學為國家做貢獻的下鄉知青;有吳欣然這樣秉持新聞理想,將一線新聞呈現給讀者的新聞工作者;有吳文淵這樣不屈不撓,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的人生導師;有董望春這樣恪守「民為政首、農為邦本」,辭去官職想要獲得更多知識來指導實踐的基層幹部;有「月亮灣」生產隊大隊長田慶豐這樣出身貧寒卻不甘貧窮,緊跟政策帶領村民走上富裕道路的農村改革典型,還有柳誠這樣先人後己、先大家後小家,精誠待人無私奉獻的忠誠衛士。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新的國家政策出臺下,他們摸著石頭過河,大膽闖,勇敢試。馬塵勇於奮鬥、抓住機遇。在未能如願進入大學後,被吳文淵教授介紹成為了大學旁聽生,備受歧視卻不能阻擋他熱愛學習的腳步,在課本上寫下「旁聽生,絕不旁聽生命」來激勵自己。一句「看的書多了,煩惱就少了,希望就多了」彰顯了他對於未來的執著和信心,從賣早點的小餐館起步,到代工電話機的勞服廠發展,再到投入全部心血創業。他有責任心,在發現自己的電視機廠有「問題彩電」時,他不顧所有人的反對,當眾揮錘砸毀了價值二十萬元的問題彩電;他有風度,在吳蔚然挪用公款牟利連累他時,他雖深感痛心卻依然與吳蔚然握手言和;他有理想和頭腦,在中國自主液晶技術方面走在了時代的最前端。而與他同窗的吳蔚然,則知錯能改,憑藉永不停歇的精神,敢拼、腦子活,在摸爬滾打中不斷成長,他代表了不完美的創業者,從與馬塵的暗自較勁,到顧全大局穩中求勝,他的身上有不服輸的傲氣。致力於專研科技的柳瑩,為了夢想多年矢志不渝,在無數次失敗後,終於贏得中國電子業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她的家國情懷與崇高理想值得欽佩。他們的拼搏、奮進、努力也滲透到每一個行業。記者吳欣然憑藉敏銳的新聞觀察力和真誠的文筆,為讀者帶來最精確的報導。對外,她是風風火火的記者;對內,她識大體顧大局,樂觀開朗的精神影響著身邊每一個人。大學教授吳文淵不爭不怨,不卑不亢,始終堅定自己的理想,作為馬塵等人的老師,他既是指路的明燈,又是人生的導師。幫助馬塵成為旁聽生、拯救處於困境的吳蔚然、為董望春的改革提供理論支持……他眼光長遠、竭盡所能,展現出一個學者的崇高品質。

民者,萬世之本也。劇中創新型幹部董望春辭去官職上大學充實自己,大學畢業後又繼續投身鄉村建設,在坎坷的創新探索之路上堅定地越走越遠,讓更多的農民發家致富,堅定又果斷的抉擇飽含了他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與期盼;農村改革先鋒田慶豐出身貧苦卻緊跟時代政策,在參觀了道業村包產到戶探索的成果之後,便帶領鄉親們分地讓鄉親們吃飽飯,一句「只要你肯跟著我幹,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糧食也會有的」說出了他的自信與擔當。他們為搞活經濟做了無數次嘗試:蔬菜大棚種植、將養殖場變為集體經濟,發展綠色種植。董望春與田慶豐作為農村改革的堅定實施者,他們的做法代表了改革中的億萬農民的心聲,那就是讓農民走向春天,讓農民真正富起來。忠誠戰士柳誠自降待遇走精兵之路,從撫養烈士遺孀到之後抗洪犧牲,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人民和國家,他的理想與人民和國家並存,「身後是和平,面前是戰爭」,為了這一句承諾,他不辱使命,詮釋了軍人的特質,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作為工、農、商、學、兵在改革浪潮中的代表人物,他們以身作則,在時代的感召下,與國家同命運,同血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實踐中產生的辦法,是發端於泥土的智慧。作為路遇坎坷卻充滿闖勁的小人物,馬塵、吳欣然、吳蔚然、柳瑩、吳文淵、田慶豐、董望春、柳誠等人以熱情、豪爽、耿直的個性,將平凡的一生揮灑得恣肆汪洋,他們以頂天立地的生活態度,活出了無數奮鬥者的中國夢。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註定的命運或許不能改變,但面對命運的態度可以改變,馬塵等人通過自身的勤奮努力和永不言棄的信念精神,最終看見了希望,他們志存高遠,以昂揚的姿態,最終衝破命運的枷鎖,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正如劇中吳文淵所說,「如果人人都想到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那也可以改變國家的命運」。

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今天的中國正在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頑強奮鬥,我們在《希望的大地》中感知老一輩奮鬥者的鴻鵠之志和實事求是的精神,把激昂青春夢融入偉大中國夢,將青春的活力化為創造的靈感,去感知時代的脈搏,才會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希望之光。

(作者:敖柏,系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東北亞影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焦點

  • 擁抱在春天的第一縷陽光,寒冬的悲傷已經過去
    春天已經來了,花兒含苞待放,小草也將衝破泥土。它們早已受夠了這個寒冬,在這個春天裡,留給它們的只有綻放。所有美好的寓意通通的來吧,讓著世間美好盡付於此。你看見了嗎,這漫山遍野的希望。我多麼想和你擁抱在春天的第一縷陽光,寒冬的悲傷已經過去。
  • 《希望的大地》今晚大結局!希望的力量將繼續傳遞……
    「平實中飽含悲憫與厚重,溫情中展現希望與奮鬥。」《希望的大地》將於今晚在CCTV-1正式收官! 「在《希望的大地》裡, 我看到了歲月可追與未來可期」 「在《希望的大地》裡, 我看到了執著與勇敢」
  • 在挫折中尋找希望《希望的大地》開啟奮鬥新篇章
    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的時代燃情巨製《希望的大地》,因其倒敘的敘事手法和緊湊的敘事節奏、正能量滿滿的臺詞以及極具年代感的服化道,俘獲一眾觀眾的心。該劇聚焦工、農、商、學、兵十六位典型人物,以他們在風雲激蕩的大時代下緊跟時代政策、為理想奮力拼搏的熱血事跡,致敬歷史轉折中的中國人民。
  • 《希望的大地》情暖初冬 傳遞希望獲高口碑
    時代燃情巨製《希望的大地》在央視一套黃金檔已播出過半,觀眾對其精緻嚴謹的服化道、生活化的表達方式、精彩有力的臺詞等各方面都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劇情有感染力,人物有立體感,臺詞有哲理性」,也有觀眾表示:「這部劇讓人感覺充滿了陽光和希望!」
  • 《希望的大地》今晚溫情收官 奮鬥史詩傳遞希望的力量
    「平實中飽含悲憫與厚重,溫情中展現希望與奮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的時代燃情巨製《希望的大地》將於今晚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正式收官。值得稱讚的是,《希望的大地》在取得優異收視成績、收穫如潮好評的同時,還承擔起了「國家隊創作,品質引領」的責任擔當,史詩還原改革歲月,致敬偉大奮鬥,弘揚時代精神,傳遞昂揚正能量。
  • 堅定希望謀幸福《希望的大地》傳遞時代正能量
    目前,時代燃情巨製《希望的大地》在央視一套黃金檔已經播出過半,劇中,馬塵(楊錚飾)、吳蔚然(印小天 飾)、吳欣然(姜妍 飾)、柳瑩(菅紉姿 飾)、田慶豐(林江國 飾)、董望春(宗峰巖 飾)、柳誠(徐佳 飾)等一群堅韌勇銳、熱愛生活的「小人物」,在改革開放這一歷史轉折時期,奮勇拼搏、
  • 《希望的大地》:時代頌裡的奮鬥詩
    原標題:《希望的大地》:時代頌裡的奮鬥詩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的時代燃情巨製《希望的大地》正在央視一套熱播,該劇以改革開放為背景,講述了從1978年到2012年的34年間,工、農、商、學、兵等各個領域的年輕人如何用青春譜寫奮鬥詩篇的故事。
  • 「新星」重拾希望《希望的大地》三大細節助力好口碑
    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時代燃情巨製《希望的大地》目前已經播出過半,該劇自播出起獲得了觀眾的眾多好評,口碑和收視表現良好,微博話題#電視劇《希望的大地》#閱讀量突破了2370萬,話題討論度穩步上升,百度指數也穩居前列,還得到了《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文藝報》等眾多媒體的評論點讚。
  • 《希望的大地》將播 還原時代影像致敬光榮歲月
    群像視角回首光輝歲月所謂回望歷史,追根究底是為了擁抱未來。七十年的風雲變幻,滄海桑田總是讓人有道不盡的感概,引發一波又一波的社會集體追憶。電視劇《希望的大地》便是這樣一部作品,它通過塑造歷史轉折中的中國百姓的縮影,折射偉大的時代變遷與社會進步,喚起國人的集體記憶,以達「探求昔日來路、珍惜當下道路、走向光明前路」的意義。該劇作為「改革開放」這一集體記憶的影像載體,站在歷史的高度,將普通人的命運轉折放在時代大背景下,展示出歷史的厚重與豐富,以及人物命運的真實與多彩。
  • 《希望的大地》:致敬歷史轉折中的人們
    《希望的大地》:致敬歷史轉折中的人們 《希望的大地》依然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聚焦工、農、商、學、兵等多個領域,橫跨34年,以小人物的奮鬥軌跡折射改革開放,從不同側面立體展現了中國人民在黨和國家政策引導下,通過解放思想、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富起來」的過程。
  • 《希望的大地》:譜寫時代讚歌!奇蹟,它在於永遠不放棄希望
    文:田金雙時下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的《希望的大地》是一部兼具寫實主義和浪漫風格的史詩大戲。該劇用「小人物,大情懷」的表現方式展示改革開放三十四年偉大的歷史變革,可謂情到細處,叩人心弦。看這部《希望的大地》,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另外兩部具有鄉土氣息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和《老農民》。只不過,與前兩部作品中的詩意、浪漫、質樸和感傷相比,這部劇中更多銳意進取、熱愛生活的調調。
  • 《希望的大地》找準了時代的脈,也唱出了時代的歌
    在電視劇《希望的大地》中,這段「馬塵怒砸問題彩電」的情節讓觀眾印象深刻。由王成剛編劇、吳子牛執導的電視劇《希望的大地》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目前播出過半,接近收官。《希望的大地》以改革開放為歷史背景,通過講述工、農、商、學、兵等不同領域小人物的人生經歷和奮鬥過程,展現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八大之前的34年社會變遷。播出以來,《希望的大地》受到了較高關注。
  • 《牧場物語:橄欖鎮與希望的大地》玩法預告片賞
    《牧場物語:橄欖鎮與希望的大地》玩法預告片賞 時間:2020-12-05 10:39:57 來源:3DM編譯
  • 《希望的大地》開播 致敬歷史轉折中的人們
    時代燃情巨製《希望的大地》正是講述了以馬、吳、柳、田四個家庭為代表,涵蓋工、農、商、學、兵等各領域的多位主人公在改革開放浪潮中奮力前行的故事,旨在重溫新中國風雲激蕩、天翻地覆的發展奇蹟,致敬大時代下的奮鬥者。
  • 《希望的大地》央視熱播 再現改革開放風貌
    目前,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時代燃情巨製《希望的大地》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古老的中國大地重燃希望之光的背景開篇,展現了改革開放1978年至2012年這34年間中國人民在黨和國家政策引導下,通過解放思想、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富起來」的過程。
  • 《希望的大地》央視熱播 趙小銳演繹深沉父愛
    由著名導演吳子牛執導,楊錚、印小天、姜妍、趙小銳、菅紉姿、李雪健、林永健等主演的年代劇《希望的大地》日前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趙小銳飾演馬塵的父親馬守民,他是一位手藝高超的焊接工人,一輩子兢兢業業獲得很多勞動榮譽,對兩個兒子更是「恨鐵不成鋼」,一心想給孩子們謀得一份踏踏實實可以餬口的工作
  • 《希望的大地》直擊跌宕歲月,觀眾:仿佛回到了年輕時的歲月
    聚焦工、農、商、學、兵等多個領域,全方位展現新中國風雲激蕩、天翻地覆的發展奇蹟,致敬大時代下小人物奮鬥者的時代燃情巨製《希望的大地》,於上周五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三天播罷,精湛的表演在「時代感」滿滿的服化道配合之下,觀眾跟隨鏡頭,「仿佛回到了年輕時的歲月」。
  • 《希望的大地》馬昊與杏芳我在二十樓想你,愛情燃起了他們的希望
    《希望的大地》中說:「愛情就像空氣,看似沒有,離開了不行」,這句話可謂說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了。從之所以需要愛情,是因為愛情有著催化人奮進的作用,它能使人精神抖擻,勵人心志,讓人幸福。《希望的大地》中,返城知青戴杏芳與馬昊二人的愛情,一路看著很是讓上糾結與心疼,情路坎坷,可他們二人憑著一顆熱切的心,不甘心不放棄,任何時候心裡都裝著愛情,有愛在心裡燃燒,即使再漫長的等待,情路再坎坷,彼此之間心裡有彼此,堅持不放棄,把愛裝在心裡,任現實在苟且,心中有愛,希望就在心裡紮根,任愛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終有可期之時。
  • 《牧場物語橄欖鎮與希望的大地》最新中文版宣傳片公布
    《牧場物語橄欖鎮與希望的大地》最新中文版宣傳片公布 2020-12-22 14:29  3DMGAME
  • 《希望的大地》講述平凡中放飛夢想的平民英雄
    《希望的大地》將改革開放的故事搬上螢屏,將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書於觀眾面前,極具現實意義。談到《希望的大地》的創作初衷,總製片人王雁坦言:「我是78級,82年畢業,和劇中主角是同一時代,也經歷了這個時代、感恩這個時代。這是新中國翻天覆地的大時代,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很多可敬可佩的人物,他們在國家大的政策下,在改革開放的春天,作出了突出貢獻,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前進,我們想把這些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