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的有機農場,精緻的手工餐點,鮮美的生猛海貨,寶島臺灣,美味讓你流連忘返。深圳衛視本周日晚 21:20分播出第十一集《宅人食堂》,和你一起暢遊臺灣,美食趴趴走!
鸚鵡,嫁到臺灣的上海媳婦。從2007年開始,就頻繁的在兩岸間飛行。對於這兩個大城市之間的差別,她頗有感觸。 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的新貴,生活節奏快,而臺灣節奏比較慢,這樣的慢也體現在對待食物的用心上。
鸚鵡陶醉於臺灣的美食,在上海也常常和朋友們提起,一來二去的,朋友們便常常請她代購些臺灣的美食。 於是鸚鵡想,何不藉助網絡,把臺灣的美食介紹給對岸的同胞?鸚鵡從此走上了搜尋臺灣美食的道路。
第一站就是淡水。 淡水以海產著名,吃海鮮,必然離不開一瓶好醋。 工研醋,臺灣人桌上最熟悉的一味調料,是搭配海鮮最好的味道。 工研醋食用方法花樣繁多,不止可以配海鮮食用,還能泡檸檬,大蒜,甚至做成陳年梅子醋酒飲用。
臺灣土生土長的阿明,年輕時候有著輝煌的經歷。阿明曾是臺灣的棒球國手,退役後留在臺北工作了很久。 但是終究敵不過對田園山林的熱愛,阿明決定回到美濃當農民,種植手工番茄。
阿明的番茄全部手工採摘,不撒農藥,用米湯澆灌,配合美濃的水土,長出的果實口味清甜,收到了遠近民眾的喜愛。阿明的番茄還能做成番茄幹,新鮮番茄,加入麥芽糖煮熟,經過陽光的自然曬乾,就製成便於保存的番茄幹,寄給在臺北的鸚鵡售賣。
大甲盛產芋頭,在一次芋頭產量超標後,芋農想出了做芋頭酥來消化過剩芋頭的辦法,結果漸漸的,芋頭酥變成了大甲最著名的地方糕點。鸚鵡要前往臺東,正是去那裡找尋大甲的美食—芋頭酥。芋頭酥雖然只有麵皮和芋頭心兩部分,但是製作工藝馬虎不得,很考驗功力。為了增加層次,麵皮需要反覆捲起和擀開,最後和芋頭心一起,放進烤爐烘烤。 製成的芋頭酥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和芋頭的外形與內在,幾乎一模一樣。
距離大甲50公裡外的鹿港,有一種客家人的名小吃-乾麵。鹿港最開始一半的居民來自漳州和泉州,有句話叫「鹿港施一半」,說的就是鹿港半數人都姓施。客家人在這裡生根發芽,把美食文化也帶了進來。
手工製作的麵條,需要在完全模擬自然條件的狀態下風乾,工人們會一塊一塊仔細的檢查麵條的風乾程度和軟硬程度,以確保麵條勁道的口感。乾麵拿回家,煮熟之後,只需要配著醬油和麻醬,便可以享受著最單純的美味了。
臺灣,中國海域上的一顆明珠。美食文化自然少不了大海的饋贈。烏魚卵就是其中一種。烏魚在捕撈上岸之際,卵就被取走,拿去製作烏魚子了。將烏魚卵洗淨,綁紮,在用鹽醃製整晚,隨後放在陽光下晾曬,隨著曬得時間越久,烏魚子的顏色就越深,味道也就越濃厚。做好的烏魚子,可以烤著吃,或者按照本地的方法,配著蒜苗生吃,更能體驗到海洋的風味。
臺灣豐富的小吃和多元的美食文化,讓人流連忘返。而鸚鵡的心願,是要做兩岸美食文化交流的民間大使。美食消除地域的隔閡,讓人們走的更近。雖然網店的概念對臺灣人來說,還有些陌生,但是鸚鵡相信,只要認真去做,未來就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