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創歷史新高。為激發大學生創新活力,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布啟動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而在地處沿海發達地區的杭州,僅今年1-7月,全市新註冊的「大創企業」達1004家,較去年同期增長23.6%,創歷史新高。浙江在線記者特別採訪多位大創企業中的佼佼者,試圖從他們身上找到杭州的「創業基因」。
人物名片——
黃松陽,浙江大學畢業生。留學互助聯盟創始人,第二屆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他們畢業於浙江大學,擁有著眾多的就業升學機會,卻堅定了走上了創業之路。相較於眾多浙大畢業學子而言,他們的成功也許僅僅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案例,但是他們一直在逐夢的道路上勇敢地前行。黃松陽比王曉翔大兩屆,從公司成立之初,他們一起攜手走到了今天,也成就了他們的財富人生。
從留學培訓機構到創立留學互助聯盟,他們開拓的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卻承擔著非常大的風險。毅然前行,只因希望能夠改變行業口碑差的現狀,在黃松陽看來,這不僅僅一份責任,更是一份使命。
傳承:畢業學長給他們搭建了一條創業之道
在浙大,有這樣一種氛圍,他們學於浙大,成就於浙大,更要服務於浙大。說起留學項目,對於在校大學生或者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很多人都會想到這樣的創業項目,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敢於去嘗試這樣的項目,因為他們手頭上缺少資源。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認識了一位創業非常成功的學長,儘管做的不是教育,但是在多年的創業過程中,他積累了相當雄厚的人脈資源。一個需要資源,一個需要將資源轉化為項目,他們一拍即合,於是杭州艾索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這在他們看來,叫做傳承。
現狀:行業競爭不比美譽度只比知名度
進入留學培訓行業後,才發現一切都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黃松陽和他的團隊開始做大量的市場調研,從學生到同行,他們走遍了杭城的大街小巷,才發現這個行業的競爭比的是品牌和營銷,不比美譽度只比知名度,這也導致了行業口碑差、服務質量差在大學生群體中蔓延開來。
但是公司成立了就要生存,首要目標就是讓它先活下去,於是他們利用現有的資源開始招生,自己培養培訓老師,然後再去請一些行業內的名師進行講學。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漸漸地,他們發現不管怎麼做都做不大,行業內老師的流動範圍也非常大,很多老師有了經驗之後都自己開了培訓機構,競爭更加的激烈。
突圍:創新商業模式改變行業現狀
2013年下半年,在不斷的摸索過程中,他們又得到了一位成功企業家的指點,進而開創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留學互助聯盟。
王曉翔說:「我們不做培訓服務,但是我們要做最有影響力的培訓機構。」
留學互助聯盟創始人—王曉翔
不做培訓服務,怎麼做最有影響力的培訓機構呢?
王曉翔告訴記者:「我們與杭州市眾多留學培訓機構建立起了長期合作機制,我們不做培訓服務,但是我們會幫客戶聯繫市場上專業度高、責任心強的留學顧問,客戶遇到問題首先跟我們進行溝通,由我們來保障客戶的利益。」
這樣的模式運行了近一年,他們在收穫了美譽度的同時,也帶來了豐厚的商業回報。但是,對於他們來說,更大的希望是隨著這種商業模式地不斷推進,能夠改變整個行業口碑差的現狀。
寄語大創賽:讓「實戰」流行起來!
通過大創賽,他們學習了各種不同的商業模式,得到了很多企業家的指導,自己的商業模式得以完善,也積累了一定的人脈資源。
大創賽走到第四屆,他們一直在關注。王曉翔說:「希望大創賽能夠為選手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商業機會;在評價機制上,希望能夠更加貼近於『實戰』,讓真正可以賺錢的項目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