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畢節2月10日電 (張丹莉)紀念「雞鳴三省」會議召開80周年座談會近日在貴州畢節舉行。雲南省、四川省、貴州省三省黨史研究專家、代表在座談會上紛紛列舉「雞鳴三省」會議召開地位於本省的證據,力爭開發話語權。
「最近,我們找到了一封當時的電報,可以用來證明『雞鳴三省』會議是在四川境內召開,接下來可以結合其他的歷史論證它。」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一處處長周銳京說。
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一處副處長趙靜強卻認為,歷史上關於「雞鳴三省」會議召開的記載,不止一次,其中也有很多能夠證明該會議是在雲南境內召開的記載。比如,有記載會議開完後第二天,軍隊到達雲南省境內,按照當時的行軍速度測算,會議召開的地點就應該是在雲南境內。
對此,貴州省畢節市委常委宮曉農列舉了眾多革命先輩對「雞鳴三省」會議召開的會議記錄,記錄中均提到「雞鳴三省」會議是在一個雞鳴三省的地方召開。他表示,當時只有貴州畢節有一個叫雞鳴三省村的地方,這是有歷史佐證的,所以會議應當是在貴州召開的。
「雞鳴三省」又叫做「雞鳴四縣」,位於貴州畢節林口鎮苗寨、雲南鎮雄縣坡頭彝苗白族鎮德隆村白車、威信水田寨、四川敘永水潦彝族鄉岔河村交界處。1935年2月3日,中央紅軍經過遵義會議後,輾轉來到離畢節城80餘公裡的雞鳴三省村,在近靠河邊的巖腳寨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從2月3日一直開到2月5日,落實了「遵義會議」決定而又尚未完成的中央最高層組織調整的任務,標誌著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始形成。「雞鳴三省」會議是遵義會議續篇,因此載入了紅軍長徵的史冊。
雲貴川「雞鳴三省」具有山巒環繞、峰聳水秀、深谷林幽的自然特色,還有絢爛多姿的民族風情和「雞鳴三省」會議所賦予的厚重歷史,如今成為集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於一身的旅遊佳地。
「川滇黔三省的『雞鳴三省』區域因受到地理環境限制,長期以來也未能徹底擺脫貧困處境,『雞鳴三省』會議不僅為三省交界區域留下了共同的革命傳統,同時也使我們能共同利用這一厚重的紅色文化資源。」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徐靜提議,應當擱置學術爭議,共同探討如何開發紅色資源。
貴州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張曉松也認為,「雞鳴三省」是一個金三角,一個共同開發的地區,三省應該注重文化價值的挖掘、開發以及當地反貧困的重要任務,不要為了爭奪開發的話語權而忽略了其原有的價值和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