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整個中國,三省毗鄰的地方已就那麼三五處,但如雲貴川三省交界處那麼有氣勢的地方的確是絕無僅有的。
這裡不僅有雄奇險峻的三岔河大峽谷,而且還有樸實的民風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雲南的同車河,旱季時水流涓涓,清得可看到河底;雨季時濁浪濤濤,洶湧澎湃的激流帶著嘯聲迴響在山谷間,煞是摧人心魄。貴州的渭河,無論水流大小,都顯得那麼從容不迫,在蜿蜒曲折的河道中,大搖大擺地吹著「口哨」、奏著「混響」,擠進岔河。
三岔河
同車河與渭河相匯,名姓也就改了,同車河不好姓「同」,渭河也不好再姓「渭」了 。姓什麼?由於此二河河水多數時日渾濁發紅,於是不知何年何月,有人便給這「兩兄弟」融身後的下遊取了個「赤」姓叫赤水河。紅軍長徵進貴州到扎西(威信)這段革命史,其中的四渡赤水指的就是這條河。
三河隔開三省,這便是人們口耳相傳的雞雞三省。說到「紅色旅遊」,大多數識文斷字者對革命歷史的研讀後,再來看今天的「雞鳴三省紅色旅遊開發」,肯定絕大多數人都不得不承認所謂「紅色」其實是指紅軍當年留下足跡的地方,包括會址與戰鬥遺址。那麼雲南貴州四川,這三個省毗鄰的這塊方圓數十公裡的小天地,包括雲南鎮雄縣的坡頭鎮、雲南威信縣的水田鄉,四川敘永的水潦寨,貴州畢節市的林口鎮,這四個鄉鎮誰才是紅軍足跡最多的地方呢?
有人在早些年已下了A,B,C,D定義,A是威信水田,B是鎮雄坡頭,C是敘永水潦,B是畢節林口。
可有人會說,畢節林口排老弟,可為啥子人家七星關紅色旅遊開發區搞得那麼好?就像有網友感嘆的那樣:
今到貴州畢節林口,
雞鳴三省景區一走。
各種設施基本完善,
定位紅色文化旅遊。
遠望四川敘永水潦,
近看雲南鎮雄坡頭。
人家已經用此賺錢,
自己卻作旁觀袖手。
兩相比較立分勝負,
老夫真的深感害羞。
本來可以共享資源,
然而我們如此落後。
貴州畢節七星關紅色旅遊開發區玻璃觀景臺
這裡想說的是:稍安勿燥,後發者往往居上!
看看雲南這邊的旅遊開發可利用資源
威信水田那是聞名遐邇的紅色古鎮自不必說,我們來看一下有關鎮雄坡頭的革命遺址史記:
紅軍五軍團槲煙林戰鬥遺址
如今的槲煙林(碉腳)
槲煙林位於鎮雄東北約80公裡的新場村委會,現屬鎮雄縣坡頭鎮。1935年2月7日,中央和軍委決定到鎮雄集中、休息和縮編,並命五軍團為右翼隊,8日經坡頭到以勒一帶宿營。8日清晨,五軍團從威信水田寨出發,到赤水河上遊碧素渡口擊退民團阻擊,強渡赤水河。下午4時許,紅軍先頭部隊經過坡頭到達槲煙林,與滇軍鎮雄獨立營宗連遭遇,將敵擊潰,敵逃入槲煙林碉樓中,紅軍將碉樓頂部轟塌。在進攻碉樓時,紅軍戰士彭吉新等5人光榮犧牲。由於滇軍安旅已進駐離中央及軍委駐地院子僅40裡的鎮雄大灣子一帶,8日晚,中央及軍委改變到鎮雄集中計劃,9日,五軍團退回水田寨。現紅軍圍敵的碉樓尚存。
記載中說的赤水河上遊碧素河就在今坡頭營上村委會,槲煙林就是目前坡頭新場村的碉腳,可惜的是這個歷史文獻發表時那座令五名紅軍戰士犧牲的碉樓還在,可惜前些年讓人全部拆除了。而至於犧牲的5名紅軍戰士當時究竟葬在什麼地方,記載中也沒說明。
除了「紅色革命遺址」,坡頭德隆還有著獨到的秀麗風景,那裡的山,一年四季都是常青的。德隆還是鎮雄縣少有的李子基地,桃李花芬芳的節令,果實成熟的日子,年復一年吸引著成百上千的遊客。已經接龍年底可望通車的川滇大橋,不僅成為快速遊三省的便捷通道,而且在這個每一座山每一處水都有一個美麗傳說的雞鳴三省大峽谷之上,這座跨越天塹的大橋,無疑又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雞鳴三省大橋
希望雲南這邊,儘早跟上貴州七星關的步伐!
為家鄉點讚,為家鄉加油,你希望雲南這邊也儘快開發嗎?請投上你寶貴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