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怎樣才可以解除?取保候審的取消條件有什麼規定?

2021-01-08 馬良書律師

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並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它通常對犯罪較輕,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對其行動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採用。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後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網友諮詢:

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

我收到個這個 什麼意思?

馬良書律師解答:

說明你在一年之內因涉嫌刑事犯罪被採取取保候審措施,現在收到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說明辦案單位已經解除了刑事強制措施,但是並不能說明你的案件已經辦結,有以下情況:

依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之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檢察院」。

本法第七十五條同時規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被採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馬良書律師補充:

什麼情況下會解除,具體如下:

1、發現被取保候審人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這種情形往往是已經查明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無罪的,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的情形之一,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於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也就不應當繼續採取取保候審,因此予以解除。

2、取保候審期限屆滿。為保障被取保候審人的合法權益,防止案件久拖不決,刑事訴訟法對取保候審期限規定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因此,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吋,依法應當解除取保候審。為監督公安司法機關嚴格按照法定期限執行,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取保候審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取保候審。取保候審即將到期,執行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15日前書面通知原決定機關,由原決定機關作出是否解除取保候審的決定,執行機關在收到原決定機關的《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後,應當立即解除取保候審。

馬良書律師結語:解除對被取保候審人員的監督、約束。在辦理相關手續時,辦案人員要被取保候審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並讓其在該決定書回執上簽字。如果採用保證金保證的方式,辦案人員還要製作《退還保證金決定書》,並通知被取保候審人到指定的銀行領取保證金。至此,解除手續辦理完畢。

相關焦點

  • 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取保候審要交多少錢
    取保候審——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1.審核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公安機關辦案人員審查,看是否符合有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存在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的情形。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2.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各種法律手續。如果你符合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案件承辦人應當寫出《呈請解除取保候審報告書》,經辦案單位審查同意後,辦案人員再製作《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通知書》,辦理解除手續。
  • 什麼人可以取保候審,取保候審會有什麼後果?
    一般來說除經濟犯罪案件以外,其他案件的保證金不宜過重【適用對象】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 什麼是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後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取保候審的決定權屬於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
  • 什麼是取保候審,取保候審的申請流程
    一個人涉嫌犯罪被羈押後,如何儘快地將他(她)「保出來(撈出來)」,即我們常說的辦理取保候審,是許多人極為關心並為之努力不懈的問題。辦理取保候審在律師代理刑事辯護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什麼人可以申請取保候審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規定:「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
  • 為什麼要取保候審?取保候審原來有這些好處
    當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關押後,只要滿足了取保候審的條件,犯罪嫌疑人的家屬就可以對其申請取保候審,很多人就不明白,為什麼要對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了,申請取保候審有什麼好處呢?這個問題,請跟隨小編閱讀下文。
  • 「取保候審」2020年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麼?
    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麼?|諮詢律師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權提出取保候審申請的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聘請的律師。那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麼?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
  • 取保候審的法律規定都有哪些?
    那麼取保候審刑訴法的相關規定有哪些?下面由李家有律師為您進行相關解答:一、取保候審的法律規定都有哪些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 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麼?取保候審後逃跑會有什麼後果?
    一、取保候審的條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 取保候審的條件、對象、程序
    取保候審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檢察院法院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遵守取保候審期間的法律規定,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2、適用保證人的條件:無力交納保證金的;系未成年人或者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其他不宜收取保證金的; 3、保證人條件:與本案無牽連;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4、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監督被保證人,需定期公安機關報告。
  • 合肥取保候審大律師
    決定對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報縣級以上負責人、檢察長或者院長批准,並籤發《取保候審決定書》和《執行取保候審通知書》,並責令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法定條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審。《刑事訴訟法》第154條規定:開庭的時候,審判長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組員、員、公訴人、鑑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迴避。
  • 刑事拘留多久可以取保候審?
    犯罪嫌疑人在被刑事拘留的時候,是可以向有關司法機關申請取保候審,司法機關審批的時間是在3天內。但是並不是說每一個犯罪嫌疑都可以申請取保候審,只有滿足《刑事訴訟法》第67條法律所規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才可以準許取保候審。
  • 取保候審的保釋金是否可以退還
    公安機關不僅有行政手段還有刑事手段,所以在偵查刑事案件的時候公安機關可以拘留有重大嫌疑的犯罪分子,有些犯罪嫌疑人具有取保候審的條件,家屬可以向公安機關提供保釋金,那麼取保候審的保釋金是否可以退還呢?下面法律快車小編為您詳細解答,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明確違反取保候審規定逮捕條件
    刑事訴訟法將一般逮捕條件規定為,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具有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同時,針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執行中的情況,又專門規定,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 什麼是取保侯審?取保候審怎麼適用?
    一、概念及適用條件取保候審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專門機關對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 羈押後怎樣做,申請取保候審可以被批准
    在公安的偵查階段,為了查清案件及取得證據,都會被拘留,而當事人或者其家屬都會想盡辦法辦理取保候審,雖然取保候審也是一種強制措施,但是相對來講,不僅可以恢復一定的自由還會減少精神上的壓力,那麼辦理取保候審向那個機關提出?怎樣可以相對容易辦理取保候審呢?
  • 取保候審條件及保證金交納人要求標準
    刑法中有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使用附加刑的、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嗎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滿足以上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取保候審。
  • 哪些情況下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審
    我們看電視劇裡或者在生活裡可能聽到過取保候審這個名詞,多有了解的人可能也只是知道能將關在公安機關裡的人放出來,那取保候審究竟是什麼呢?怎樣子才能取保候審呢?
  • 取保候審後多長時間結案、還會判刑嗎……取保候審必知的7個問題
    為了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以及保護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刑訴法規定了多種強制措施。取保候審便是其中最為常見、廣受歡迎的一項強制措施,因為它對於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限制比較輕。一、申請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 被拘留後多久取保候審?哪些人不能取保候審?
    導讀: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並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但對許多人來說,取保候審可能比較陌生,如果換個說法就很好理解了,刑法中所說的取保候審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保釋。那麼在什麼時間能夠取保候審呢?又有哪些人不能取保候審?
  • 申請取保候審的理由如何說明?取保候審申請書怎麼寫?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北京市金開南寧律師事務所張煥東律師普法:1. 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2.依照我國刑事法律的相關規定和張 親屬的授權委託, 律師申請對張 變更強制措施,改為取保候審,其保證人是張 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