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三文魚產業:已損失兩百萬,日料店3天虧90萬

2020-12-22 靜說歷史

自6月11日北京新發地出現聚集性疫情以來,截止6月21日上午,北京現存確診228例,過去的24小時內,增加確診22例。可能這樣的數字在國際上看來,並不算什麼,但對於早早控制住疫情,即便疫情平淡,但還是沒有放鬆警惕的我國來說,這樣的消息無異於是晴天霹靂,全國各地的人民都在擔憂北京的情況,同時也在擔心第二波疫情是否到來,什麼時候會爆發,一時間,人心惶惶。

6月12日,防疫人員對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進行了嚴密的核酸檢測,該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這樣的消息一傳出來,三文魚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眾矢之的,以三文魚刺身等生食為主打菜品的日料店受到衝擊。這讓當地的一些三文魚商戶只能下架該食品,有的退回供貨商,有的則是低價處理給老顧客,剩下的一些自己吃。

在等待核酸檢測結果出來的時候,大部分商戶還是很有信心的,他們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等證明,在運輸、存儲、買賣過程中也都嚴格遵守衛生流程。13日凌晨約4點30分,市場告知各商戶核酸檢測全部合格,相關部門也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和民眾宣布結果,不過已經對三文魚市場造成的衝擊是不可能徹底消除的。好不容易開業的商戶承擔了一筆不小的損失,因為為了安全起見,京深海鮮市場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消毒,這就造成保鮮期較短的三文魚部分砸在了商戶手中。

不止是商戶手中現有的三文魚遭到了衝擊,海鮮供應鏈的上下遊也出現了問題,商戶老楊發現自己預定的三文魚無法入關,但海關只有保鮮庫,價值上百萬的三文魚被做成了凍三文魚,等真正到他手裡的時候,恐怕魚都臭了。

其實這樣的經濟損失早在疫情爆發的時候,他就經歷過一回了,當時的三文魚被全部銷毀,價值兩百萬。另外一位商戶吳先生手中的大量存貨也很難再賣出去,本來他還做著電商,三文魚銷往全國各地,在爆出三文魚的案板上被檢測出新冠病毒一事後,三文魚產品全部下架,店鋪暫停營業,同時還有一大批的客戶退款,開業時間還待定。

除了三文魚之外,魚、蝦、蟹、貝類等活鮮也受到了影響,無論是線上銷售,還是線下,有的平臺或者店家為了規避風險,主動選擇下架商品,甚至會選擇直接銷毀,一家日料店三天就會虧損九十萬。另外消費者對病毒也十分警惕,在日常消費之時,也會主動避著海鮮類產品,甚至但凡是進口食品,他們都會敬而遠之,這其實很正常,沒有一個普通人想感染病毒,他們的警惕和防範正是杜絕病毒感染的一個重要因素。

病毒一旦再次爆發,這對於我國,是極為不利的,如今全國各地都已基本復工,疫情聚集性爆發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國對於這次疫情的態度非常慎重,據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大部分餐飲企業均已陸續接到所在街道的通知,對全體員工進行核酸檢測,同時還有對原材料的檢查工作,進行檢測。

6月20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表示,進口食品,如牛肉或者海鮮可以正常購買和食用,但是要做好防範。同時在處理食材的時候,儘量不要接觸生魚、生肉,要將肉食徹底夾肉煮熟。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的三文魚行業「地震」!有商戶已損失兩百萬 日料店3天虧90萬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疫情之下的三文魚行業地震!有商戶已損失兩百萬 日料店3天虧90萬 6月12日上午9時左右,位於大紅門的京深海鮮市場開始加強管控。工作人員告知新發地發生了疫情,可能與京深海鮮市場有關,因此市場需要暫停營業,進行嚴格排查。
  • 受疫情拖累的三文魚背後 近年我國日料店猛增
    「由於在中國的日料餐廳裡三文魚深受消費者青睞,使用比較普遍,這一事件無疑會引起消費者對日料餐廳食品安全的擔心,從結果上將對日料消費市場帶來較大負面影響。」他說。16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相關人士介紹,進入到汙染場所之前的三文魚並沒有檢測出新冠病毒。
  • 三文魚風波過後 日料店恢復得如何
    早在6月中旬,三文魚就曾因為「切割板檢出新冠病毒」引起軒然大波。作為日料代表性食材,三文魚「躺槍」,給日料店帶來了巨大衝擊。「三文魚風波」下的日料餐廳6月中旬,鄭州彥喜屋日料創始人王成,正忙著給旗下5家門店做引流方案。一位朋友打來電話,告訴他三文魚陷入新冠病毒輿論風波,很多地方都下架了。
  • 三文魚被推向風口浪尖!成都多家日料店下架三文魚菜品
    圖據網絡三文魚案板中檢測出病毒的消息一出,北京主要商超物美、家樂福等連夜下架全部三文魚。日料店方面,據報導目前北京已有多家日料餐廳接到大量顧客退訂,江戶前壽司、和彩放題、德川家、秋櫻等日料品牌均緊急下架三文魚及三文魚相關產品。
  • 離開三文魚的2個月:進口商400萬庫存賣不出 日料行業洗牌
    一批進口的冰鮮三文魚從產地到下遊的日料店正常只需四天,但現在上海海關對每一批魚都要進行抽檢,檢查非常仔細,還需花費一到兩天的時間,「到我們這邊基本上是五到六天,然後到客戶手裡大概六天。」冰鮮三文魚的保質期為15-20天左右,價格受市場需求浮動顯著。
  • 三文魚回歸受待見嗎?我們探訪了19家日料店、超市、網際網路平臺
    三文魚今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寒冬」。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三文魚這個魚中貴族,是否重獲消費者的寵愛? 近日,新京報記者先後探訪了5家餐廳、9家超市、5家電商和社交平臺,又採訪了4家進口三文魚經銷商,目前多家知名日料餐館的客流在周末、節假日已可以恢復到八成,三文魚刺身、壽司的銷量也逐漸上升。
  • 三文魚回歸是否再獲寵?我們去看了19家日料店、超市、網際網路平臺
    三文魚今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寒冬」。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三文魚這個魚中貴族,是否重獲消費者的寵愛?近日,新京報記者先後探訪了5家餐廳、9家超市、5家電商和社交平臺,又採訪了4家進口三文魚經銷商,目前多家知名日料餐館的客流在周末、節假日已可以恢復到八成,三文魚刺身、壽司的銷量也逐漸上升。
  • 北京日料店三文魚菜品回溫,經營者寄希望年底「滿血復活」
    三文魚今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寒冬」。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三文魚這個魚中貴族,是否重獲消費者的寵愛?近日,新京報記者先後探訪了5家日料餐廳了解到,目前多家知名日料餐館的客流在周末、節假日已可以恢復到八成,三文魚刺身、壽司的銷量也逐漸上升。
  • 日料店因三文魚開誠布公:我店原材料始終為國產淡水紅鱒魚!
    今天,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休市,據稱進口三文魚切割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一下子,三文魚蹦上了風口浪尖。網上流傳著一份北京某日料店的嚴正聲明,其宣傳的三文魚全部選用優質進口原材料,是店裡臨時務工人員,其選用的是國產優質虹鱒魚品種!
  • 被二次疫情「精準打擊」的北京日料店,怎麼樣了?
    「前兩天還能賣個五六萬(日營業額),有時候能達到 7 萬,就一夜之間,第二天你就賣了幾千塊錢,兩三千塊錢也有,三四千也有,一下子回到最低點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即便是在疫情形勢更嚴重的一二月份,嘉裡店一般也能達到近一萬的營業額。
  • 北京日料店下架三文魚菜品 多家稱貨源不是新發地
    6月13日,新京報記者多路走訪北京多家日料店、商超了解到,儘管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病毒載體,而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北京多家日料店以及商超櫃檯已主動下架三文魚等相關菜品。同時,多家日料店稱其食材貨源由公司統一配送,並非來自新發地。
  • 疫情下的三文魚產業:進口商壓力巨大 水產市場進行緊急消殺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疫情下的三文魚產業:進口商壓力巨大,水產市場進行緊急消殺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之後,北京農產品批發市場(簡稱北京新發地市場)引發又一輪新冠病毒傳播危機。6月11日至6月14日,北京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79例,均與北京新發地市場有關。
  • 三文魚「躺槍」 產業或面臨重構
    近日,包括家樂福、麥德龍、物美在內的多家商超均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在6月12日已經下架三文魚產品;多家日料店也已取消了有關三文魚的產品,以其他產品代替;資本市場也有所波動,6月15日,三文魚概念股集體低開,佳沃股份跌9%,隨後跌幅收窄;獐子島低開4%;國聯水產、開創國際小幅低開,隨後部分概念股開始回升。
  • 「坐過山車」的三文魚-產業經濟-經濟-中國經營網
    松子日本料理、江戶前壽司、和彩放題、德川家等日料品牌均已緊急下架三文魚及三文魚相關產品,店內再度加強防控工作力度。外賣平臺方面,有消息稱,餓了麼買菜業務在13 日便下架海鮮類產品。記者在餓了麼買菜業務上查看發現,雖然依然有海鮮類產品在出售中,但已沒有三文魚在售。同日,在美團買菜、家樂福外賣業務中,記者看到,依然有海鮮類產品在出售,不過均未搜索出三文魚。
  • 北京大部分日料店連夜下架三文魚
    界面新聞在北京豐臺區萬達廣場走訪看到,已經有相關部門人員在所有可能出售三文魚等冷鮮產品的餐飲門店排查。「三文魚已經被供應商召回。」德川家豐臺萬達店一位員工對界面新聞說,「什麼時候再上市目前不確定,需要等待通知。」這家連鎖日料店已經將北京所有門店的三文魚產品下架。
  • 因三文魚無辜「躺槍」後 京城日料餐企轉型自救
    記者昨天探訪發現,隨著疫情趨於平復,日料店的人氣已經有所回升,商家們也紛紛轉型自救,如重啟三文魚採購,向居酒屋轉型,甚至推出燒烤啤酒等新餐食服務。生食下架菜單瘦身「來他家吃過很多次,從沒見這麼冷清過,菜單也變薄了許多。」上周末,日料愛好者李女士來到位於食寶街的日料店築底食堂,發現店裡的景象與往日大不相同。
  • 三文魚冰火兩重天,疫情下日料尋求中國市場新空間
    「中國特色」一位日料愛好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上海,感覺每走幾步就能看見一家日料店,在日本人聚集的古北地區更是如此,「現在這些年日料的價格也不再高不可攀,人均100~200元的日料店也很多」。《中國餐飲報告2019》指出,2018年,全國日料門店數達到近10萬家。其中,一二線城市日料門店佔比達到64.9%。在2019年3月舉辦的日料產業大會上,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曾表示,一線城市日料餐廳數量將近12000家,年增幅達到20%以上。據日媒調查,日料店在中國分布最密集的城市便是上海。
  • 三文魚案板測出新冠病毒,多家日料店遭大量退訂,商超連夜下架
    北京突發的疫情對剛剛重啟的北京餐飲市場造成一定影響:北京市餐飲業防控升級,或調至二級防控措施;切割三文魚案板上檢測出新冠病毒,導致北京多家日料店停售三文魚,遭顧客大量退訂;多家餐廳客流減半 …… 不僅如此,還還波及其他城市餐飲市場:13日中午,成都最大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全面下架三文魚;南京、武漢等餐飲協會也倡議暫停供應生食類海鮮等菜品
  • 南京多數日料店三文魚刺身已下架 江蘇多地對生鮮市場開展核酸檢測
    據江蘇衛視頻道《新聞眼》報導:6月1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會議上,明確要對全國農貿市場、餐飲等場所集中開展消殺。這兩天,江蘇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超市、餐飲店的生鮮、冷凍肉、三文魚等食品,開展了安全檢查。
  • 日料店迎史上最難時刻
    嵐山居酒屋雖然第一時間下架了三文魚等刺身生鮮,但兩家店上座率只有之前的30%,也就是說下降了70%。成都淺草肆日料餐廳原本營業額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這一下降到不足10%。慘況已不足以用齊腰斬形容了,簡直是齊腳背斬! 廣州日料店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即便是周六午餐尖峰時段,其他品類餐廳顧客盈門的時候,日料店客流也少得可憐,只有寥寥一兩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