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給高等教育教學工作帶來革命性的變化。10月17日,上海師範大學召開「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討會,會議由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承辦。
上海師範大學供圖
上海師範大學校副校長李曄在致辭中指出,面對疫情下「停課不停學」的特殊形勢,在線教育成為學校教育探索向未來形態轉型的「實戰練兵場」。上海師範大學藉助信息化教學手段優勢,從以教為主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為主,支持教師通過教學設計為學生創造個性化學習的體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育建設一批高階性、創新性、挑戰性金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吳衛星作題為「創新混合式教學模式,助力一流本科建設與發展」的主旨演講。他分享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構建MOOC體系的經驗,並指出,在線開放課程的應用對教學方法改革的價值。首先,提供了一種較為理想的模式選擇;二是為師生的「教與學」提供更多可能性,提高因材施教的達成度;三是引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推動社會終身學習事業;四是推動高等教育在線教育資源的有效應用。
美國韋伯州立大學戈達德商業與經濟學院院長Matthew Mouritsen教授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作題為 「疫情期間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現在及未來」的主旨演講。他認為,中國疫情防控的有力舉措以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高等教育改革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與技術支持。未來應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推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讓教育更智能化、人性化,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中心,營造開放、共享的教育環節,釋放教育的功能與作用。
會上,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許志副,上海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高湘萍、教務處副處長儲繼峰、商學院黨委書記朱惠軍、商學院主持工作副院長劉江會、人工智慧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林曉,法國克萊蒙奧弗涅大學企業管理學院系主任Pascal Brassier等專家學者分別作了演講,並參與研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