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搶救黃金時間僅4分鐘,有3步要做到位

2020-12-20 醫聯媒體

「這裡睡著王瀝川,生在瑞士,學在美國,愛上一個中國姑娘,所以死在中國」,從沒想過電視劇《遇見王瀝川》中的一句臺詞竟一語成讖。昨日凌晨,王瀝川的扮演者高以翔先生在錄製某綜藝節目期間休克,搶救無效而離世。

據當時目擊證人表示,高以翔先生在猝死前頻繁表達「我不行了,我不行了」,甚至當他休克倒地。但節目組的人依然在進行拍攝,對已經休克的Godfrey 置之不理,直到有人喊沒有心跳了,節目組才採取心肺復甦。但為時已晚,在醫院對高以翔先生進行數小時的搶救後,他還是因為心源性猝死離開了這個世界。

如果節目組對高以翔先生的搶救更加及時一些,他會不會就不會離開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這樣的悲劇是不是就不會上演?

但心源性猝死搶救的黃金4分鐘還是錯過了,希望大家能多多的了解一下心源性猝死,了解它的黃金4分鐘。因為一個人的生或死可能只是一線之隔。

心源性猝死搶救黃金4分鐘,一定要學會方法!

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僅4分鐘。因為心臟驟停4分鐘後,腦細胞開始死亡,心臟驟停10分鐘後,能被搶救過來的人屈指可數,所以我們要了解和學習猝死的正確搶救方法。

搶救猝死的病人有3步:

第一步:判斷病人意識和撥打急救電話

猝死一般是突發性的,一旦發現病人昏倒,身邊的人首先要判斷病人有無意識。當呼喚得不到回答的時候,再確認病人有無心跳和脈搏。

等確認了病人的意識狀況後,身邊的人要立馬呼叫其他人進行幫助,並且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第二步:對病人進行胸外按壓

心肺復甦是搶救猝死病人有效的措施,包括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兩個方面。心肺復甦的第一步是胸外按壓,實施搶救者需要交疊雙手,雙臂伸直,垂直向下,對病人進行按壓,一組30次,按壓的頻率在100-200次/分。實施搶救者要注意,胸外按壓時不要太過用力,以免傷及病人的內臟。

第三步:進行人工呼吸

實施搶救者在對猝死病人進行一組胸外按壓後,需要再進行2次人工呼吸。實施搶救者在搶救猝死病人的途中需要重複以上第2、3步,直到病人恢復意識。

如果高以翔先生猝死時,身邊的人能夠把握住這黃金4分鐘,或許告知我們結果的人可能就是Godfrey本人,也不是死亡,而是我很安好。

認識高以翔是因為電視劇《遇見王瀝川》,作為書迷,起初對他的演技深表懷疑。但看過之後發現,高以翔就是王瀝川,王瀝川就是高以翔,高以翔的溫柔、紳士、體貼一度讓我恍惚他是瀝川,是先有了他才會有瀝川,而非瀝川成就了他。他演活了我心中的瀝川,演活了瀝川和小秋之間肝腸寸斷的愛情。

劇中高以翔曾經說:當你讀到一本很好的書,見到一個很英俊的男人,或者是走進一座很美麗的城市,你會對自己說,你看到這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了,你將會讓這些東西陪伴你度過餘生。

但是過不了多久,新的事情就會發生,你會讀到一本更好的書,到達一個更美麗的城市,遇到一位更英俊的男人,開始一段更浪漫的戀情 ,你會有另外一種生活,你不要害怕這個結局,這個結局只是一道幻影,每個結局都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

高以翔先生,昨天的結局對我來說有些沉重,也很突然。但希望你在另外一個世界,能夠有一個新的開始,擁有一個不一樣的結局。

相關焦點

  • 心源性猝死什麼意思名詞解釋 最主要原因及黃金搶救時間方法
    11月27日中午,浙江衛視綜藝類節目《追我吧》發布聲明,男星高以翔在參加節目錄製的時候,在奔跑中倒地昏迷不醒,最後在醫院經過兩個小時的搶救無效,因心源性猝死。  消息一出震驚了廣大網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什麼是心源性猝死,造成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以及抓住搶救的黃金時間。
  • 心源性猝死如何急救?除了寶貴的「黃金4分鐘」,還有AED~
    11月27日凌晨,藝人高以翔在寧波錄製《追我吧》節目時突然暈倒,經過十多分鐘的心肺復甦搶救後,被送往醫院進一步救治。不幸的是,據浙江新聞客戶端證實高以翔搶救無效去世,寧波衛健委的工作人員也確認了這一消息。《追我吧》節目組隨後也發布聲明稱高以翔在錄製節目中心源性猝死。
  • 高以翔錄節目意外出事,心源性猝死有什麼預警症狀?
    心源性猝死常以死亡急驟、死亡出人意料等特點令人們感到恐懼,但經過科學合理的預防能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發生的風險。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黃金4分鐘」的說法,也就是說搶救的關鍵時期是心臟驟停之後的4分鐘內,錯過這4分鐘人體臟器可能就會因為缺血、缺氧而出現不可逆的損傷。
  • 北京協和專家:搶救心臟猝死 抓住"黃金4分鐘"
    最新的心臟性猝死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心臟猝死的發生率為41.84例/10萬人,以13億人口推算,國內心臟猝死總人數高達54.4萬例/年,同時,在我國心源性性猝死的搶救成功率也很低,能夠搶救過來的患者不足猝死病人的1%。前段時間,24歲的「奧美」白領突然倒下了,成為「年輕人心臟猝死」的又一位犧牲者。專家表示,心臟猝死的人群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 每拖1分鐘,死亡的概率增加10%,高以翔心源性猝死背後給我們敲響的...
    根據我國心血管中心數據,每年有高達55萬人因心源性猝死,這個數字是全球第一。那麼心源性猝死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從這個概念上看,可以分成兩部分,心源性+猝死。心源性指的就是因為心臟原因或心臟疾病導致的心臟事件,比如心梗、心臟病,還包括勞累過度情緒等原因。猝死指的是突然、即刻、發病1小時內的意外死亡或突然死亡。因心源性猝死往往平常看起來很健康,在短時間內,出乎意料的、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 心源性猝死,我們應該怎麼辦?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估計,我國每年發生心源性猝死54.4萬例,平均每天有1490人發生心源性猝死。然而,在龐大的心源性猝死者中,院外搶救成功率不足1%。 猝死這種「瞬時死亡」,在發生前沒有明確的預警信號,即便有所謂的預警信號,大多也並不典型。
  • 醫學院院長猝死,年僅58歲!從疲勞到猝死,早有6個信號提醒你
    這意味著我國每分鐘就有1人發生心源性猝死,且發病對象以31-63周歲中青年人群為主,嚴重威脅到人們的健康。 所以,大家還是要多上上心,做好防患工作。 什麼是心源性猝死?有多可怕?
  • 出現這7個信號,說明心源性猝死在「靠近」你了,別忽視
    近幾年,由於心源性猝死導致的突發死亡報導越來越多:前幾日,北京地鐵站突發心源性猝死事件,及時當下就有熱心群眾實施了心肺復甦,但患者還是未能搶救過來。2019年11月27日凌晨,演員高以翔在寧波市錄製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時暈倒,搶救無效離世。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 近期有關猝死新聞接二連三,一文讀懂心源性猝死
    5目睹猝死如何施以援手從醫學角度來看,猝死可以發生於任何時間、地點,可以發生於任何人。當我們目睹猝死事件發生時,可以做些什麼呢?猝死患者心跳停止的時間超過4-6分鐘,腦組織會發生永久性損害,超過10分鐘就會腦死亡。而通常救護車不可能在幾分鐘內趕到,所以學習一些急救知識很有必要,關鍵時刻或許可以救人一命。
  • 猝死發生前,身體其實有徵兆!把握好黃金4分鐘,或許還能生還
    對於不同的文獻對於猝死的定義有所不同,我們看一下世界衛生組織是怎麼說的:平時身體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人,在意料之外,且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一般來說,猝死的原因有兩種,一是心源性,二是非心源性,在所有的猝死中,心源性猝死是最為常見的。心源性猝死的人,多是因為急性心肌缺血,也有其他心臟類疾病,比如心肌炎、高血壓性心臟病等。
  • 我國心源性猝死人數每年高達55萬人
    高以翔節目錄製中暈倒心跳驟停3分鐘11月27日凌晨,有知名博主爆料,演員高以翔在節目錄製過程中暈倒搶救,該博主還曬出了救護車的照片,並表示高以翔已經送到醫院搶救有媒體報導,高以翔摔倒後昏迷不醒,心跳驟停3分鐘。爆料者透露,高以翔到醫院時瞳孔已經到放大到邊緣。
  • 關於猝死,我們應該知道這些
    ,經過搶救無效去世;9月25日,北京霍營地鐵站地鐵發生猝死事件。這兩例發生在地鐵裡的猝死都屬於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因心臟疾病引起,心肌梗死、惡性的心律失常等都會造成猝死。 據統計,我國猝死人數每年高達約54萬,平均每天大約有1500人死於心源性猝死。與此對應的是,目前我國的猝死搶救成功率不足1%。
  • 民警輔警接連猝死,心源性疾病是個什麼病?
    尤其是中年民警輔警,面對心源性疾病這個隱形「殺手」,僅靠泡枸杞管用嗎?新警事兒小編遍查資料,希望能給廣大民警輔警提供參考:【名詞解釋】心源性猝死是指一些急性症狀發作後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徵的,由心源性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數據,我國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中41.8例。也就是說,每天有近1500人發生心源性猝死。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孩子從小掌握心肺復甦術,很有必要
    研究表明,急救的「黃金時間」是4-6分鐘,心肺復甦每延遲1分鐘,室顫引起的呼吸心跳驟停患者生存率下降7%-10%。1分鐘內開展心肺復甦急救,成功率高達90%;4分鐘內實施心肺復甦急救,成功率可達60%;6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急救,成功率為40%;10分鐘內開展心肺復甦急救,成功率僅為10%。換言之,學習並掌握心肺復甦這項救命的技術,關鍵時刻能使大部分生命發生逆轉,可以救人一命。
  • 45歲男子地鐵猝死!忠告:猝死發生前的2個信號,不要再忽視了!
    前不久,北京地鐵13號線內一男子突然暈倒,民警和乘客聯合對其進行施救,然而在被緊急送醫後仍然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據初步了解,這名男子45歲,山西人,在京做銷售業務。衛生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來,我國猝死人數已經達到每年100萬人左右,相當於每天就有2700多人發生猝死,每分鐘就有近2人發生猝死。這個數字無疑是非常驚人的。
  • 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2月18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網公布健康知識《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白領工作壓力大、不良生活方式,久坐、抽菸、喝酒、熬夜、飲食不規律。此外,有心臟病家族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肥胖、腎臟病的患者在情緒波動較大的時候,更容易出現心腦血管問題。心臟病發作前,身體上如頸、後背、頭皮、手心會大量出汗,此時應提高警惕,當心猝死發生。在無激烈運動、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誘因的情況下,連續出現胸悶,憋氣等症狀,此時應考慮心臟出現問題。
  • 清華學子寢室心臟驟停,室友黃金時間內搶救!這個東西再立大功
    對於心臟驟停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能否存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最初的幾分鐘之內能否得到有效的搶救,尤其是最初的4-6分鐘,是搶救的黃金時間。萬幸的是,趙峰和同學們剛剛接受過心肺復甦培訓,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室友做出了搶救趙峰的第一步。
  • 心源性猝死有3個前兆:經常熬夜的你發現了嗎?
    所謂心源性猝死,顧名思義是由心臟原因所導致的,病發時會突然導致意識喪失,沒有及時得到治療的話,一小時內,就出現死亡。心慌、胸悶、心跳過緩、暈厥都有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的前兆,有這些反應的小夥伴要重視起來!
  • 25歲,年薪30萬,猝死!心臟猝死前的4大徵兆,你有嗎?
    平均每分鐘有3人猝死 猝死多數是由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臟猝死最為常見。據統計,我國每年心臟猝死的總人數高達50多萬,平均每分鐘就有3人因心臟原因在發病1小時內死亡,而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
  • 大學生跨年夜猝死網吧年僅21歲 又是通宵玩遊戲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