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睡著王瀝川,生在瑞士,學在美國,愛上一個中國姑娘,所以死在中國」,從沒想過電視劇《遇見王瀝川》中的一句臺詞竟一語成讖。昨日凌晨,王瀝川的扮演者高以翔先生在錄製某綜藝節目期間休克,搶救無效而離世。
據當時目擊證人表示,高以翔先生在猝死前頻繁表達「我不行了,我不行了」,甚至當他休克倒地。但節目組的人依然在進行拍攝,對已經休克的Godfrey 置之不理,直到有人喊沒有心跳了,節目組才採取心肺復甦。但為時已晚,在醫院對高以翔先生進行數小時的搶救後,他還是因為心源性猝死離開了這個世界。
如果節目組對高以翔先生的搶救更加及時一些,他會不會就不會離開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這樣的悲劇是不是就不會上演?
但心源性猝死搶救的黃金4分鐘還是錯過了,希望大家能多多的了解一下心源性猝死,了解它的黃金4分鐘。因為一個人的生或死可能只是一線之隔。
心源性猝死搶救黃金4分鐘,一定要學會方法!
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僅4分鐘。因為心臟驟停4分鐘後,腦細胞開始死亡,心臟驟停10分鐘後,能被搶救過來的人屈指可數,所以我們要了解和學習猝死的正確搶救方法。
搶救猝死的病人有3步:
第一步:判斷病人意識和撥打急救電話
猝死一般是突發性的,一旦發現病人昏倒,身邊的人首先要判斷病人有無意識。當呼喚得不到回答的時候,再確認病人有無心跳和脈搏。
等確認了病人的意識狀況後,身邊的人要立馬呼叫其他人進行幫助,並且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第二步:對病人進行胸外按壓
心肺復甦是搶救猝死病人有效的措施,包括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兩個方面。心肺復甦的第一步是胸外按壓,實施搶救者需要交疊雙手,雙臂伸直,垂直向下,對病人進行按壓,一組30次,按壓的頻率在100-200次/分。實施搶救者要注意,胸外按壓時不要太過用力,以免傷及病人的內臟。
第三步:進行人工呼吸
實施搶救者在對猝死病人進行一組胸外按壓後,需要再進行2次人工呼吸。實施搶救者在搶救猝死病人的途中需要重複以上第2、3步,直到病人恢復意識。
如果高以翔先生猝死時,身邊的人能夠把握住這黃金4分鐘,或許告知我們結果的人可能就是Godfrey本人,也不是死亡,而是我很安好。
認識高以翔是因為電視劇《遇見王瀝川》,作為書迷,起初對他的演技深表懷疑。但看過之後發現,高以翔就是王瀝川,王瀝川就是高以翔,高以翔的溫柔、紳士、體貼一度讓我恍惚他是瀝川,是先有了他才會有瀝川,而非瀝川成就了他。他演活了我心中的瀝川,演活了瀝川和小秋之間肝腸寸斷的愛情。
劇中高以翔曾經說:當你讀到一本很好的書,見到一個很英俊的男人,或者是走進一座很美麗的城市,你會對自己說,你看到這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了,你將會讓這些東西陪伴你度過餘生。
但是過不了多久,新的事情就會發生,你會讀到一本更好的書,到達一個更美麗的城市,遇到一位更英俊的男人,開始一段更浪漫的戀情 ,你會有另外一種生活,你不要害怕這個結局,這個結局只是一道幻影,每個結局都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
高以翔先生,昨天的結局對我來說有些沉重,也很突然。但希望你在另外一個世界,能夠有一個新的開始,擁有一個不一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