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什麼意思名詞解釋 最主要原因及黃金搶救時間方法

2020-12-22 閩南網

  11月27日中午,浙江衛視綜藝類節目《追我吧》發布聲明,男星高以翔在參加節目錄製的時候,在奔跑中倒地昏迷不醒,最後在醫院經過兩個小時的搶救無效,因心源性猝死。

  消息一出震驚了廣大網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什麼是心源性猝死,造成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以及抓住搶救的黃金時間。

  心源性猝死名詞解釋

  心源性猝死一般指心臟性猝死,心臟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狀發作後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徵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以及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猝死為:急性症狀發生後即刻或者情況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數學者傾向於將猝死的時間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其特點有三,①死亡急驟,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近年來,我國隨著心血管病發生率的增高,心臟猝死的發病率也明顯增加。

  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

  心臟性猝死者絕大多數患有器質性心臟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浸潤性病變、傳導異常(QT間期延長症候群、心臟阻滯)和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

  另外,洋地黃和奎尼丁等藥物中毒亦可引起。大多數心臟性猝死則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一些暫時的功能性因素,如心電不穩定、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及缺血後再灌注等使原有穩定的心臟結構異常發生不穩定情況。

  某些因素如自主神經系統不穩定、電解質失調、過度勞累、情緒壓抑及用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藥物等,都可觸發心臟性猝死。(百度百科)

  心源性猝死搶救黃金4分鐘

  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居全球之首,但目前我國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僅4分鐘!學會正確使用CPR(心肺復甦)與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央視新聞)

  視頻:心源性猝死正確搶救方法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心源性猝死如何急救?除了寶貴的「黃金4分鐘」,還有AED~
    高以翔猝死事件發生後,很多專家指出,在心跳驟停時,只有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辦法。然而,眼下在國內,AED的配備,還並不是那麼普及。那麼,什麼是AED?AED對急救有什麼幫助?
  • 心源性猝死搶救黃金時間僅4分鐘,有3步要做到位
    如果節目組對高以翔先生的搶救更加及時一些,他會不會就不會離開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這樣的悲劇是不是就不會上演?但心源性猝死搶救的黃金4分鐘還是錯過了,希望大家能多多的了解一下心源性猝死,了解它的黃金4分鐘。因為一個人的生或死可能只是一線之隔。
  • 高以翔錄節目意外出事,心源性猝死有什麼預警症狀?
    ECMO是最高級的生命支持設備,但使用費用非常昂貴,醫生與家屬說明費用情況後,李某的家屬立即籤字同意搶救。於是醫生開始著手給李某建立體外循環。經過檢查,最終發現李某患有布魯加達症候群,因此導致心源性猝死。這是一種遺傳心臟病,考慮到今後有復發的可能,醫生建議李某安裝心臟起搏器,預防第二次心源性猝死。
  • 心源性猝死,我們應該怎麼辦?
    一、猝死的西醫理念 (一)猝死的原因 年輕人發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器質性心臟疾病。 電解質或酸解平衡紊亂、應激或情緒波動顯著增加器質性心臟疾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發生概率。
  • 北京協和專家:搶救心臟猝死 抓住"黃金4分鐘"
    最新的心臟性猝死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心臟猝死的發生率為41.84例/10萬人,以13億人口推算,國內心臟猝死總人數高達54.4萬例/年,同時,在我國心源性性猝死的搶救成功率也很低,能夠搶救過來的患者不足猝死病人的1%。前段時間,24歲的「奧美」白領突然倒下了,成為「年輕人心臟猝死」的又一位犧牲者。專家表示,心臟猝死的人群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 民警輔警接連猝死,心源性疾病是個什麼病?
    尤其是中年民警輔警,面對心源性疾病這個隱形「殺手」,僅靠泡枸杞管用嗎?新警事兒小編遍查資料,希望能給廣大民警輔警提供參考:【名詞解釋】心源性猝死是指一些急性症狀發作後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徵的,由心源性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數據,我國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中41.8例。也就是說,每天有近1500人發生心源性猝死。
  • 武漢市14歲中學生夜跑猝死,原因尚不明確!專家提醒感冒後別跑步
    14歲中學生跑步猝死10月12日晚,武漢一名14歲中學生夜跑時突然倒地。事發學校監控視頻顯示,學生倒地13分鐘後,附近社區醫院醫生趕到學校操場進行心肺按壓急救;25分鐘後,120救護車將學生送往醫院,當晚搶救無效死亡。門診病歷顯示:初步診斷死因為心源性或腦源性猝死。
  • 出現這7個信號,說明心源性猝死在「靠近」你了,別忽視
    近幾年,由於心源性猝死導致的突發死亡報導越來越多:前幾日,北京地鐵站突發心源性猝死事件,及時當下就有熱心群眾實施了心肺復甦,但患者還是未能搶救過來。2019年11月27日凌晨,演員高以翔在寧波市錄製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時暈倒,搶救無效離世。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 猝死發生前,身體其實有徵兆!把握好黃金4分鐘,或許還能生還
    這位員工凌晨下班後回家路上暈倒在地,經過本地醫院醫生搶救後,無效離世。今天這篇文章,就好好跟大家講一講猝死,望大家在生活中學會預防,因為猝死雖然是猝死,但並非毫無預兆。為什麼得好好的人會突然猝死?與各種疾病相比,猝死可以說是最嚴重的的一種,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沒有一種疾病有猝死嚴重,猝死的發生時間是不可預料的。
  • 每拖1分鐘,死亡的概率增加10%,高以翔心源性猝死背後給我們敲響的...
    什麼是心源性猝死? 從這個概念上看,可以分成兩部分,心源性+猝死。心源性指的就是因為心臟原因或心臟疾病導致的心臟事件,比如心梗、心臟病,還包括勞累過度情緒等原因。猝死指的是突然、即刻、發病1小時內的意外死亡或突然死亡。因心源性猝死往往平常看起來很健康,在短時間內,出乎意料的、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 心源性猝死高發,這些場景、時間和行為都有可能
    近年來,「猝死」一詞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高頻詞彙,總能在身邊、在電視上看到猝死事件的發生。可以說,我們是猝死高發的一代人。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關猝死的那些事。猝死的高發期1、猝死的高發時間。猝死有3個高發時間,根據統計顯示,每年、每月、每天都有1個猝死高峰期。每天:上午6~12點猝死發生率高。清晨是人一天當中血壓的高峰,最容易出現心臟缺血,從而引發心肌梗死。
  • 醫學院院長猝死,年僅58歲!從疲勞到猝死,早有6個信號提醒你
    什麼是心源性猝死?有多可怕? 心源性猝死是猝死的一種類型,主要就是指症狀發作後,突然發生的以意識驟然喪失為特徵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常有以下特徵: ·外表健康的人因心臟原因導致的突然死亡; ·發病前,基本上沒有什麼不適表現,少數存在胸痛史、猝死家族史; ·搶救難度大,但是如果能及時進行有效的心肺復甦,則可挽救患者生命。
  •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 黃金4分鐘心肺復甦最有效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 黃金4分鐘心肺復甦最有效 2019-11-28 09:59:19 來源:重慶晨報  |  作者:包靖高以翔【心臟驟停正確搶救】11月27日,臺灣藝人高以翔在節目錄製過程中意外去世,節目組聲明,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 猝死是怎麼發生的?關於猝死的三大疑問,可以了解了解
    2019年10月27日,江蘇徐州醫科大學大一學生小杭,在1000米體側過程中倒地後,經搶救無效宣布死亡。在過往的新聞報導中,關於學生體側猝死身亡的事件並不少見,形形色色的猝死原因也不斷在人群中傳播開來。
  • 近期有關猝死新聞接二連三,一文讀懂心源性猝死
    關印 製圖什麼是猝死?目前,猝死比較公認的標準是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急性症狀發生後6小時內死亡者」。猝死的原因分為心臟原因和非心臟原因。其中,心臟性猝死最為常見,約佔到80%以上。絕大多數運動性猝死都與心血管問題相關。大體來看,35歲至40歲的人發生運動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年齡小於35歲的年輕人發生運動性猝死最常見原因是肥厚型心肌病和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其次為中度左心室肥厚、心肌炎、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二尖瓣脫垂、冠心病、主動脈瓣狹窄、擴張型心肌病、離子通道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主動脈夾層和其他先天性心臟病等。
  • 浙江街頭籃球賽,27歲小夥倒地猝死,什麼情況下容易發生猝死
    浙江街頭籃球賽,27歲小夥倒地猝死,什麼情況下容易發生猝死 2020-08-14 1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國心源性猝死人數每年高達55萬人
    我國心源性猝死人數每年高達55萬人 2019-11-27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步驟 心臟驟停如何正確搶救方法怎麼做
    今日因為高以翔的突然離世原因繫心髒驟停,因而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被提上熱搜,中國平均每年約有54.4萬人猝死,而猝死主要原因是心臟驟停。研究表明90%以上心臟驟停發生在醫院之外,心肺復甦是搶救心臟驟停最有效方法。遇到有人暈倒,我們如何判斷他是否為心臟驟停?正確的心肺復甦該怎麼做?
  • 【最提醒】注意「猝死信號」!這份猝死自救指南請務必收好!
    如今,「猝死」二字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頻率是否越來越高,關於中青年人猝死的報導也屢見不鮮,在感嘆生命脆弱的同時,是否也想過,「猝死」離自己有多遠?我們該如何預防? 猝死背後的危機你知道嗎?據中國心臟猝死防治救中心聯盟主席金大鵬介紹,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導致的死亡人數高達54萬人,且呈日漸增長的嚴峻形勢。
  • 心源性猝死有3個前兆:經常熬夜的你發現了嗎?
    所謂心源性猝死,顧名思義是由心臟原因所導致的,病發時會突然導致意識喪失,沒有及時得到治療的話,一小時內,就出現死亡。心慌、胸悶、心跳過緩、暈厥都有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的前兆,有這些反應的小夥伴要重視起來!